如何构建语文学科小组合作学习
展开全部
如何构建语文学科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学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学等为理论基础的,早在19世纪早期,合作学习已被美国的一些学者开始研究并实践,到了20世纪70~80年代,合作学习便已在美国被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我国古代教学理论中也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等等,这都说明相互合作、交流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今天合作学习已被广大教师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促进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尝试着进行合作学习小组的构建,改变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经过近两年的实验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会。下面从几个方面简要谈一谈。
一、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小组的构建策略
1、科学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是进行语文合作学习的组织前提。
构建合作学习小组必须要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合作学习理论认为每个学生由于发展水平、兴趣爱好不同,对同一事物的理解和认识深刻上存在差异,“组内异质”正是奠定了学生为着共同的任务和目标而进行交往和合作学习的基础。而“组间同质”则又可以为全班各合作小组间开展平等、公开的竞争创造了条件。有利于促进各小组的竞争发展,从而实现共同发展提高的目的。
我们在学期初阶段,根据班级学生人数进行平均分配,将全班45人分成了7个小组,每个小组6-7人。综合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性格特点、组织能力、同学中的威信等情况挑选了7个学生,征求其意见在自愿的前提下委派这7人担任合作学习小组的组长。然后又依据其余学生的成绩、表现等情况,将他们分成不同情况的6个候选小队(每个小队成员间情况大致相同),让7个小组长分别从6个小队中挑选一位相互都愿意共同学习、发展的成员。这样就构建成7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合作学习小组。
2、指导、帮助合作学习小组形成共同的发展目标和必要的组织分工是进行语文合作学习的保障。
组建好了学习小组,并不代表他们就能合作学习了。要使各小组正常运行,合作富有成效,展开良性竞争,还必须指导、帮助每个小组通过思考、交流、协商形成本组的分阶段发展目标和任务。制定出较为可行而有共同愿景的发展目标,使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思路,产生发展、合作的强烈动机。
为了便于合作学习的科学有序开展,还可以在组内进行必要的分工和角色定位。可以依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安排他们担任合作学习小组的如学习成果记录员、合作学习监督员、学习顾问、作业收交员等。并且明确在以后的具体合作学习中,会依据学习内容由组长负责,组内讨论确定临时的分工安排。如谁负责在班内汇报学习成果,谁负责整理汇总资料,谁担任某一活动的主持人等等。实行角色轮换制度,以便于不同发展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方面的学习和发展。
还可以发动每个小组给自己的小组起一个响亮而有特色的名称。甚至可以搞一个成立仪式和小组宣言等。激发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共同发展意识。
3、明确合作学习小组的评价和考核标准是促进小组密切合作发展和个人积极成长的关键。(转第33页)(接第55页)合作学习要以小组目标达成和具体学习任务的实现为评价标准,以小组的总体成绩的进步尺度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同时还要辅助个人成长的评价。可以采取自评、互评、组评的形式,以促进成员间的团结合作、人人争先,促使每一个成员的发展。可以每月总结评价一次,每半学期评比一次。可以设立不同类型的奖励和荣誉,如“优秀组员”、“语文作文之星”、“小小口才家”、“优秀策划人”、“阅读大王”等。期末可以向班主任推荐评比“语文学习标兵”以及三好生等年级内设立的奖励和荣誉。
二、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小组的“合作”策略
语文学习内容广泛、形式多样,语文学习的资源也相当丰富,有许多学习内容可以充分发挥合作学习小组的作用,创造性的开展学习,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所以语文老师要抓住语文合作学习的恰当时机,组织和引导合作学习小组展开合作学习。我们以为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以作为“合作学习”的时机。
1、在单元学习之初,制定单元整体学习目标和计划时。引导各合作学习小组在认真预习的基础上共同制定本单元的学习任务、目标和具体的学习步骤、方式等,并在班内进行交流、讨论,在教师的参与、引导和组织下制定出全班的单元学习目标、步骤等。这样由于是学生自己拿出的目标和任务,学生的学习热情、自觉性和达成目标的意识就会相当强烈,有助于更好的实现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2、在解答“开放型”问题和重难点问题时。语文教学中会遇到许多“开放性”问题及重难点问题,老师可以选择相对易急论、答案灵活,有一定思维力度和表达需要的问题,引导各合作学习小组开展组内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意识和表达能力。
3、在进行“专题学习”、名著阅读、综合实践活动和写作时。语文课本中的“专题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需要学生的广泛参与,需要进行方案设计、资料收集、调查采访、讨论交流、整理汇总、成果展示等;“名著阅读”需要相互督促阅读进程,相互交流阅读体会,可以开展名著赏析、问题探讨、片段表演等,故上述三类是语文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最佳“合作时机”。老师应该精心组织、悉心引导、积极参与,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组织表演能力、探索发现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学生会发现语文学习原来如此充满魅力,可以如此精彩丰富!
三、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转第43页)(接第33页)
我们认为,构建合作学习小组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1、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增强。
小组合作学习使之成为一种“利益共同体”。只有在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取得成功的前提下,小组才能获得成功。这种做法可以使组内的每一个学生都树立起“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集体中心意识,增强学生捍卫为集体荣誉而学习的强烈动机。
2、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广泛查阅书籍资料,进行网络及专家咨询,去图书馆、社区等,拓宽了知识来源,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各种信息进行选择、加工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为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了有利的学习条件,为学困生创造发问的机会,在优生帮助下达到求知的目的,优生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也是自己学到的知识条理化,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培养。中等生如鱼得水,在他人启发下,跳一跳摘到了“桃子”,从而达到一种“人人求进步,人人求发展、人人求成功”的境界。
4、小组合作学习扩大了学生之间的交流,突破了单纯的师生交流,使学生有较多的参与机会,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的促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师生间的关系是师生间平等交流与互动的新模式。
此外,小组合作学习还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竞争意识;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智力、能力和社会情感的和谐发展
合作学习是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学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学等为理论基础的,早在19世纪早期,合作学习已被美国的一些学者开始研究并实践,到了20世纪70~80年代,合作学习便已在美国被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我国古代教学理论中也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等等,这都说明相互合作、交流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今天合作学习已被广大教师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促进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尝试着进行合作学习小组的构建,改变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经过近两年的实验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会。下面从几个方面简要谈一谈。
一、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小组的构建策略
1、科学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是进行语文合作学习的组织前提。
构建合作学习小组必须要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合作学习理论认为每个学生由于发展水平、兴趣爱好不同,对同一事物的理解和认识深刻上存在差异,“组内异质”正是奠定了学生为着共同的任务和目标而进行交往和合作学习的基础。而“组间同质”则又可以为全班各合作小组间开展平等、公开的竞争创造了条件。有利于促进各小组的竞争发展,从而实现共同发展提高的目的。
我们在学期初阶段,根据班级学生人数进行平均分配,将全班45人分成了7个小组,每个小组6-7人。综合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性格特点、组织能力、同学中的威信等情况挑选了7个学生,征求其意见在自愿的前提下委派这7人担任合作学习小组的组长。然后又依据其余学生的成绩、表现等情况,将他们分成不同情况的6个候选小队(每个小队成员间情况大致相同),让7个小组长分别从6个小队中挑选一位相互都愿意共同学习、发展的成员。这样就构建成7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合作学习小组。
2、指导、帮助合作学习小组形成共同的发展目标和必要的组织分工是进行语文合作学习的保障。
组建好了学习小组,并不代表他们就能合作学习了。要使各小组正常运行,合作富有成效,展开良性竞争,还必须指导、帮助每个小组通过思考、交流、协商形成本组的分阶段发展目标和任务。制定出较为可行而有共同愿景的发展目标,使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思路,产生发展、合作的强烈动机。
为了便于合作学习的科学有序开展,还可以在组内进行必要的分工和角色定位。可以依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安排他们担任合作学习小组的如学习成果记录员、合作学习监督员、学习顾问、作业收交员等。并且明确在以后的具体合作学习中,会依据学习内容由组长负责,组内讨论确定临时的分工安排。如谁负责在班内汇报学习成果,谁负责整理汇总资料,谁担任某一活动的主持人等等。实行角色轮换制度,以便于不同发展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方面的学习和发展。
还可以发动每个小组给自己的小组起一个响亮而有特色的名称。甚至可以搞一个成立仪式和小组宣言等。激发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共同发展意识。
3、明确合作学习小组的评价和考核标准是促进小组密切合作发展和个人积极成长的关键。(转第33页)(接第55页)合作学习要以小组目标达成和具体学习任务的实现为评价标准,以小组的总体成绩的进步尺度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同时还要辅助个人成长的评价。可以采取自评、互评、组评的形式,以促进成员间的团结合作、人人争先,促使每一个成员的发展。可以每月总结评价一次,每半学期评比一次。可以设立不同类型的奖励和荣誉,如“优秀组员”、“语文作文之星”、“小小口才家”、“优秀策划人”、“阅读大王”等。期末可以向班主任推荐评比“语文学习标兵”以及三好生等年级内设立的奖励和荣誉。
二、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小组的“合作”策略
语文学习内容广泛、形式多样,语文学习的资源也相当丰富,有许多学习内容可以充分发挥合作学习小组的作用,创造性的开展学习,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所以语文老师要抓住语文合作学习的恰当时机,组织和引导合作学习小组展开合作学习。我们以为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以作为“合作学习”的时机。
1、在单元学习之初,制定单元整体学习目标和计划时。引导各合作学习小组在认真预习的基础上共同制定本单元的学习任务、目标和具体的学习步骤、方式等,并在班内进行交流、讨论,在教师的参与、引导和组织下制定出全班的单元学习目标、步骤等。这样由于是学生自己拿出的目标和任务,学生的学习热情、自觉性和达成目标的意识就会相当强烈,有助于更好的实现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2、在解答“开放型”问题和重难点问题时。语文教学中会遇到许多“开放性”问题及重难点问题,老师可以选择相对易急论、答案灵活,有一定思维力度和表达需要的问题,引导各合作学习小组开展组内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意识和表达能力。
3、在进行“专题学习”、名著阅读、综合实践活动和写作时。语文课本中的“专题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需要学生的广泛参与,需要进行方案设计、资料收集、调查采访、讨论交流、整理汇总、成果展示等;“名著阅读”需要相互督促阅读进程,相互交流阅读体会,可以开展名著赏析、问题探讨、片段表演等,故上述三类是语文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最佳“合作时机”。老师应该精心组织、悉心引导、积极参与,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组织表演能力、探索发现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学生会发现语文学习原来如此充满魅力,可以如此精彩丰富!
三、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转第43页)(接第33页)
我们认为,构建合作学习小组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1、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增强。
小组合作学习使之成为一种“利益共同体”。只有在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取得成功的前提下,小组才能获得成功。这种做法可以使组内的每一个学生都树立起“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集体中心意识,增强学生捍卫为集体荣誉而学习的强烈动机。
2、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广泛查阅书籍资料,进行网络及专家咨询,去图书馆、社区等,拓宽了知识来源,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各种信息进行选择、加工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为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了有利的学习条件,为学困生创造发问的机会,在优生帮助下达到求知的目的,优生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也是自己学到的知识条理化,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培养。中等生如鱼得水,在他人启发下,跳一跳摘到了“桃子”,从而达到一种“人人求进步,人人求发展、人人求成功”的境界。
4、小组合作学习扩大了学生之间的交流,突破了单纯的师生交流,使学生有较多的参与机会,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的促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师生间的关系是师生间平等交流与互动的新模式。
此外,小组合作学习还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竞争意识;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智力、能力和社会情感的和谐发展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