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德战争转折点到底是哪场战役?
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最残酷的争夺还是苏德战争,苏德战争中每一场大会战都牵动着整个世界的神经,攻守形势的变化也决定了整个二战的走向。
苏德战争中的转折点是哪一场战役,多数人都会毫不犹豫的给出答案,那就是斯大林格勒会战。在这场历时200多天的大会战中,德军的第六集团军全军覆没,保卢斯元帅及24名将军被俘虏,2500多名军官及9万多士兵投降,损失和丢弃的技术装备不计其数,这是德军自二战以来前所未有的溃败,从此苏德双方的攻守逐渐发生改变。斯大林格勒会战是苏联眼中的转折点,也是世界各国对二战的公认大转折。但是实际上,苏德战争中,双方的反复较量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绝不是一场战役就能改变战争走向的。
被俘虏的保卢斯元帅
希特勒不止一次的幻想着给苏联致命一击,试图一招致命打垮苏联,在他看来,拿下莫斯科苏联就会妥协,占领斯大林格勒,苏军的精神支柱就会瓦解,因此孤注一掷的发起猛攻。斯大林同样也幼稚过很多次,总觉得德军遭遇了几次失利之后,就可以全线反攻。正是两位领导人的“自信”,才使得苏德战争中,双方的损失都是空前绝后的,尤其是前苏联。
德军在莫斯科遭遇了第一次溃败之后,斯大林就错误的认为德军的好日子已经到头了,转折点已经到来了,立刻命令苏军进行反攻,致使苏军在准备不够充足的情况下,盲目反攻,损失惨重,好不容易积累的一点优势很快就再次葬送了。德军不仅没有被打垮,反而因为苏军的惨重损失再次燃起了胜利的希望,掀起了第二次夏季攻势,重点进攻斯大林格勒。不过兵力上捉襟见肘的德军再次输在了综合实力上,围攻斯大林格勒的失利,使得德军大规模的攻势基本上结束。
斯大林格勒会战
如果希特勒就此停止盲目的进攻,利用苏联与美英之间难以消除的隔阂做做文章,或者是利用“卡廷惨案”来掀起一些事端,缓和一下局面,拖上个一年半载达到缓兵之计的目的,或许后面的战争局势很可能会发生改变。或者最差最差的情况,德军停止进攻,集中精力进行防御战的话,苏联要想打败德军,恐怕要付出更为惨重的代价,一旦德国抢先研制出恐怖的核武器的话,那历史很可能真的就要改写了。不过希特勒并没有收手,他的执着加速了苏德战争转折点的到来,也让人类的文明得以喘息。苏德战争转折点的最终到来,是很多人忽视的一场战争,那就是1943年夏季的库尔斯克会战。
库尔斯克会战
库尔斯克战役是二战中存在感相对较弱的一战大会战,它似乎没有列宁格勒保卫战那么悲壮,也没有莫斯科会战和斯大林格勒会战那么辉煌,但是这场战役却是苏德双方一次斗智斗勇,比拼先进武器装备的大会战,苏德战争中规模空前的坦克战和空战都发生在这次战役中。
斯大林格勒会战失败后,为了挽回颓势,希特勒进行了全国总动员。他趁西线的英美还没有开辟第二战场,抽掉了东线的全部精锐部队,配备了大量的新型武器装备,委任了经验丰富的曼施坦进行指挥,发起了最后一次夏季攻势。
德军投入新式武器——费迪南坦克歼击车
库尔斯克战役不同于莫斯科会战和斯大林格勒会战,苏军在军队数量上已经远远优于德军,技术装备也逐渐与德军缩小了差距,甚至略有优势。更重要的是,苏军已经提前侦察到德军的行动计划,做好了充足的准备。这是一场苏军以多打少,以逸待劳的防御战,结果可想而知。德军毫无意义的进攻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不仅损失了十几万精锐部队,也损失了大量的坦克、火炮与战机。武器装备损毁了,工厂还可以造出来,大量经验丰富的老兵毫无意义的战死了,这就不是一天两天可以训练出来了,应该说,库尔斯克会战是德军的一次自杀性攻击,也是苏德战争中的最后转折。
损失惨重的德军
库尔斯克会战之后,德军自此一蹶不振,被迫全面转入了防御,再也没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的进攻,苏军牢牢的控制了战争的主动权,自此开始了收复国土的全面反击。
所以说,苏德战场开始转折是斯大林格勒战役,而最终完成攻守逆转的战役则是库尔斯克战役,在这两场举世瞩目的大会战结束之后,英美也很快意识到了,继续坐山观虎斗的话,大桃子就要被苏联全部摘走了,于是加紧了开辟第二战场的准备工作。1944年6月,英美法等国的联军在诺曼底成功登陆,希特勒的第三帝国因为一系列的军事和政治上的失误,最终一步步走向了坟墓。
苏军攻克柏林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任何一场野蛮的侵略战争都很难取得最后的胜利,这是很多人眼中二战最后结局的直接原因,但是不难发现,二战中的历次重大转折点,轴心国基本上都是在兵力相对匮乏的情况下,输掉了战役,可见综合国力才是决定战争结局的根本关键。历史不可能倒退,但是历史随时都会重演,后人看过去的历史,最重要的还是要汲取经验与教训,战争从来不会给任何国家的人民带来快乐,珍爱和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才能让人民安享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