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的相关历史事件有哪些?

 我来答
老墨说史
高粉答主

2022-07-07 · 专注人文领域,聚焦历史焦点
老墨说史
采纳数:50 获赞数:180034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1、突出重围:

1934年10月,闽浙赣苏区围剿已经进行了四年,在王 明错误指挥下,敌人步步紧逼。广昌失守、万年亭失守、驿前失守、石城失守,敌人已经逼近了瑞金。

2、绚丽之梦:

1930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开辟以瑞金为中心的根据地。红一方面军发展到拥有一、三、五、七、八、九军团,约12.7万人。

3、十送红军:

1934年10月,江西瑞金红军反围剿失利,红军主力8.6万人被迫长征。地方部队1.6万人,留在苏区,苏区百姓依依不舍,送别红军。

4、路在何方:

1934年11月 粤北与湘南,长征前夕,粤系军阀陈济棠命令军队放开防线,红军突破粤军封锁线,长征开始。

5、山河苍茫:

1934年12月 湘西与豫西。

6、橘子红了:

1934年11月湘南事件。

7、血漫湘江:

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红军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的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与敌军苦战五昼夜,最终从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突破了敌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

湘江战役是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 红军虽然突破了第四道封锁线,但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渡过湘江后,红军已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人。

8、恭贺新年:

1935年1月1日,红军突破乌江江界河,乌江战役打响。至1月3日,红军主力部队以较小伤亡,取得突破乌江的伟大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妄图凭借乌江天险堵截红军于南岸并予以彻底消灭的黄粱美梦,使红军从此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9、夜郎之月:

遵义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 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左”倾 错误而召开的。

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0、残阳如血:

二渡赤水后,敌人调集大军企图歼灭红军。2月26日,红军主力在娄山关及其以南击溃王家烈部,攻占板桥,残敌向遵义逃跑。

27日,红1、红3军团乘胜追击,在遵义以北击溃敌3个团的阻击,28日凌晨再占遵义。接着于遵义以南忠庄铺击破敌吴奇伟纵队两个师的进攻,歼其第59师大部,重创第93师,战役结束。

11、巴山蜀水:

1935年4月 川北、湘西与陕南。

12、金沙水畔:

1935年5月,金沙江位于长江的上游。红军到达金沙江后,先后找到七条船并控制了皎平渡两岸渡口。红军主力就靠这7只小船从容地过了江。两天以后,敌人的追兵才赶到南岸。红军主力早已渡过金沙江。

13、喜极之泪:

红军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翻越终年积雪、空气稀薄的大雪山--海拔4000多米的夹金山。

红四方面军正分路西进,先头部队攻占懋功(今小金),一部前出达维。12日,红一军先头部队和红四军一部在达维会师。

14、黑暗时刻:

1935年8月红军穿越草地,是中外军事史上的一大奇迹。渡过松潘草地所遇到的困难难以想象,饥饿、寒冷,以及布满鲜花的泥沼,它超越了人体所能承受的极限。

但是,面对死亡的威胁,红军指战员始终保持高昂的激情,他们依靠积极乐观的革命精神,依靠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依靠对理想信念的执著追求,将困难和艰险甩在身后,前仆后继,一往无前,用热血和生命在亘古荒原上奏响了一曲团结奋斗、视死如归的壮丽凯歌。

15、北斗高悬:

1935年九月红一方面军率领8000人脱离张国涛秘密北上。同月红二十五军到达陕甘苏区的永坪镇,次日同红军第26、第27军会师,红二十五军结束长征。

16、天高云淡:

1935年10月,红一军翻越六盘山之后到达吴起镇,10月19日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此次会师,标志着红一军长征结束。

17、北上北上:

1936年1月 湘西与川北。

18、江山多娇:

1936年10月10日,红一、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10月22日,红一、红二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至此,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王树增所著的《长征》以严肃的历史责任感记述了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惊人壮举,是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生动、动情的长征纪实作品。 

扩展资料:

王树增的《长征》这部作品历时六年、精心打造的巨著《长征》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从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重新认识了长征的重要意义,是红军长征 70 年以来,第一 部用纪实的方式最全面的反映长征的文学作品;

作品以客观、真实的态度叙述历史,并以宏大、厚重的笔触展开这一考验人类意志的大规模转移。红军转移的浩大场面,在作品中得到真实而翔实地再现,令人震动和感慨。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赋予了长征以崭新的认知高度——长征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最壮丽的英雄主义史诗,长征给予人类的精神财富是走向理想所必需的永不磨灭的信念。

作者激情澎湃的记述做到了这一点,这是过去所有记述长征的文学作品所从未具有的。作者王树增查阅了大量的史料, 实地采访了许多 老红军战士,书中的许多重大事件和资料都是首次披露;

在书中,作者弘扬了长征体现出来 的国家统一精神和不朽的信念力量;此外,作者还讲述了在这一伟大壮举许多感人小事,让 我们通过丰富的细节更加亲近地去接触长征的历史。

展现长征是一部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史诗。它向全中国和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记述在长征征途上,武器简陋的中国工农红军所面对的,往往是装备了飞机大炮的数十倍于己的敌人。年轻的红军官兵能在数天未见一粒粮食的情况下,不分昼夜地翻山越岭,然后投入激烈而残酷的战斗,其英勇顽强和不畏牺牲举世无双。

在两万五千里的路途上,平均每三百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世界不曾有过像中国工农红军这样的部队,官兵军装是一样的,头上的红星是一样的,牺牲时的姿态也是一样的。

在中国工农红军中,无论是政治和军事精英,还是不识字的红军战士,官兵如同一人的根本是他们都坚信自己是一个伟大事业的奋斗者,他们都坚信中国革命的队伍“杀了我一个,自有后来人”,他们激情万丈、前赴后继、视死如归,决心为每一个红军所认同的理想牺牲生命。

表达红军长征,铸就了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红军长征转战十四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

从1934年开始到1936年结束的长征,他们突破几十万敌军的包围封锁,唱响战略转移的凯歌,是人类近现代战争史上凡人谱写出的英雄史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征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