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道教进观礼仪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植根于素有“礼仪之邦”盛誉的中华民族文化土壤中的道教,其礼仪相当完备且非常讲究。
道教礼仪是道士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规范。其与戒律所不同之处是,戒律是用条文明确下来,违者必罚。而礼仪则是道士最起码的举止规范,违者则视为品行不端,属于道教仪范部分。道教的礼仪内容很复杂,小到日常称呼,大到出入行走。凡事都有一定的礼仪,同时,一个修道或奉道者的外在礼仪风范也是其道德修养的体现。
道教自创立后,在形成自己独特的礼仪形象时,承继了道家和吸收了儒家以及中国传统礼仪的一些礼节,结合道教的实际情况,在对道士的衣食、住行、视听、称谓、斋坛等众多方面的外在形象进行规范化,使其从言语、服饰、出入、饮食、诵听、斋醮等方面有别于观外俗人,约束道士清心修道,超越凡尘。
道教礼仪具体可分为两个方面,礼即是礼节,仪即是仪式。也就是说,道教用特有的礼节的形式规范道士行为的一种仪范,是区别于俗人的具体行为仪式。
道教自创教后,就制定了一套礼仪,以后历代不断增改、完善。全真丛林制度的建立,对礼仪的要求则显得尤为重要。道教对违反礼仪者,没有具体的惩罚措施,常以清规论处。
道教宫观礼仪
道教宫观的道士必须住庙,要求宫观内保持良好道仪风范,不得混同于俗。道士与道士之间一般称道友、道长等,对年老道士一般称某爷。道人宿舍中须清洁素雅,不得华饰,但要整齐,道人不得裸身而卧,不得在卧室内荤酒、神侃。
道众宿舍不得把俗人随便带入,更不能留宿。乾道、坤道不得在同院中居住,相互之间应保持距离,清心寡欲,不起邪念。乾道、坤道之间不得随意串门。
早上开静后,需立即起身洗漱,到各殿朝拜祖师,上早课,诵经聆听,持心修炼。
到其他庙内挂单,要遵守其庙中规范,不经允许,不得常住。
道教穿戴礼仪
服饰是道教宗教形态上的一个突出标志,人们可以从服饰上清楚地辨认出道教徒。道士在庙都必须头上戴巾,身穿便服、白袜、布鞋。
道人服饰,古有“羽服”、“羽衣”之称。道教服饰最早的统一定制是从南朝刘宋时的陆修静开始的。
现代道人穿的服装,大小上衣皆为“大领”,是明代以前汉民族的服装样式。黄色黑边,受戒时用;法衣,指做道场“高功”穿的法服和行宗教大典时“方丈”穿的法服;花衣,是经师上殿念经、做道场穿的法服,也有素净不绣花的,通称“班衣”。大褂、道袍一般多用蓝色,以象天色和东方青阳之气;法衣则多红、黄色,也有蓝色、绿色;方丈穿的法衣多为紫色;班衣以红、黄居多。
道教把道教徒戴的帽子称为“巾”,巾有九种。分别为:混元巾、庄子巾、纯阳巾、九梁巾、浩然巾、逍遥巾、三教巾、一字巾、太阳巾。
道士的合格服饰,不仅是衣帽整齐,而且要衣冠整齐。所谓的“冠”不仅指帽子,而且指特制的礼饰。最通用的有黄冠、五岳冠、五老冠等,这些是作法事时用的,专场专用,不能随便戴上。
道人的鞋、袜也有规矩,鞋以青布双脸鞋为最合格,一般穿青布圆口鞋或青白相间的“十方鞋”,多耳麻鞋也可。袜则统用白布高筒袜。
道人裤管必须装入袜筒内,不得敞着裤管。不穿高筒白袜,亦须把裤管齐膝下绑扎。不扎裤脚上殿,殿主不让进殿,进了殿要受罚。
道人不得顶“冠”入厕,戴“冠”入厕者要受罚。巡寮执行任务处罚人时,必须衣冠整齐,庄严从事。
道教迎接礼仪
道侣相逢或道俗相逢时,须行拱手礼或作揖礼。
拱手礼即抱拳拱手。两手相抱(左手抱右手,寓意为扬善隐恶,盖以左手为善,右手为恶之故),举胸前,立而不俯,可口说:“无量观”或“善哉、善哉”,也可说:“道祖慈悲”。“无量观”有与人祝福无限之意。与人相见,一手持物时,则伸出一手,食指内屈为礼(为一气化三清之意)。
作揖礼即躬身稽首。一面躬身,一面双手于腹前合抱,自下而上(不过鼻),向人行礼。因举手伴以屈身(躬身)故亦称(打躬)。又因身体弯曲成月牙状,故双称“圆揖”。向人作揖行礼时不要过分屈身,以免臀部突出不雅观。作揖礼较拱手礼为敬,对长者多行此礼。
道教言语礼仪
进入法堂以及上宴席,不应高声言语,也不应大声咳嗽。不得多言,不得与师辈争话,不言人过失。不说俗人家务。不言为媒保事。不与妇人低声密语。质疑询道当礼拜致敬。如问家常事,不必礼拜。不与人说符咒幻术及一切旁门小术。道教称以上这些为“净口”。
信众进观上香礼仪
据《无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称:“烧香之理在乎五行之性,凡朝真焚香者,诚心藉由火气而上升。”修斋行道者,祭祀时必以烧香为务,不用献祭牛羊,就能所求如愿。所谓“一诚通天界,诸真下瑶阶。”
选择三支长短相同的香,点燃起火时可以用手扇灭,不可用口吹灭。拈香时左手在外,右手在内。左手包右手,象征以善包恶。心神专一。
道由心学 心假香传 香焚玉炉 心存帝前 真临下盼 仙旆临轩 令臣关告 迳达九天
「一柱清香透苍穹,万道祥光照大千」由此可知香的重要性,道教中以三柱香代表道教三宝,(道宝代玉清、经宝代上清、师宝代太清。)也代表天、地、人,正可谓敬三清,敬天、地、圣贤人。因道教认为万物皆有灵,而以谦卑喜舍之心来敬仰宇宙万物,所以也成了多神教了。
上香方法:
1.右手持香脚,将香头向下倾斜点燃,如过香着了明火,切记不可用嘴吹灭,而是要用手煽灭,或者微微颤动使明火熄灭。
2.拜过之后,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捏住一支香脚(二三支皆如此),插入炉中,第一枝应插在香炉中间,心中默念:志心供养道,当愿众生,常伺天尊,永脱轮回;第二支香插在右边,心中默念:志心供养经,当愿众生,生生世世,得闻正法;第三支香插在左边,心中默念:志心供养师,当愿众生,学最上乘,不落邪见。插香皆用左手。上完香后,应对恭圣像,肃立礼拜。
3.不宜插的东歪西斜,或是将香插於香炉最边缘,三支应该插平插直,两支之间不能过寸,过寸则神不信。
道教叩拜礼有两种形式,其中以一礼三叩最为常见,以三礼九叩最为隆重。
关于一礼三叩的具体拜法(如果还不懂?可以请教值殿的道长)
整洁、庄重,收脚于拜凳前一步,凝神静气之后上前一步,稽揖,双手抱拳抬起齐眉后,下沉至胸,行鞠躬礼;然后,两腿同时下弯,左收于前胸;抽出右手掌心向下,轻压在拜凳前部分中间位置,再抽出左手,轻压在右手的上面,头即同时下叩,此为一叩首;抬直头再叩为二叩首,连续一次为三叩首;三次叩首之后,收左手至胸前;
然后起身,收回右手,与左手相合成稽首作揖状,抬至齐眉后,行鞠躬礼,退一步回原地并脚站立,再行鞠躬礼,即可抽身。这就是道教当中的“一拜三叩首”之礼。
关于三礼三叩的具体拜法(如果还不懂?可以请教值殿的道长)
(1)站在跪垫(拜垫)前,双脚站成“八”字形,两脚跟相距二至三寸。
(2)一面躬身,一面双手于腹前合抱,自下而上(与口相齐)。
(3)左手离开右手捂心(心意散乱为道教之大忌,捂心表示以专一沉寂之心向神致敬),同时从容俯身,右手按跪垫,两膝下跪,紧接着,左手离开心口,按右手背上,形成“十”字状。
(4)俯伏叩首,头磕在双手背上(头与脊要同时下伏,切忌臂部高于背)。此时,心中存想神容并诚心祈祷。
(5)抬头,左手收回捂心,右手用劲,慢慢起身,右手随之收回,双手抱拳高拱,准备第二次叩拜。
如上重复两次,是为三礼三叩。三个头磕完后,起身,双手合抱放于上腹处(道教称“怀抱太极”)。接着,再一次向神行一作揖礼,待双手自上而下至上腹处并立身站定后,方可离开跪垫。
道门中人常说的“朝上三礼”,就是指行三礼三叩礼,此礼多用于平日朝神。
关于三礼九叩,其拜法是重复“一礼三叩礼”两次,合为三礼九叩。重复前,要先敲三下大磬,表示再一次向神行礼。礼毕,同样作揖而退。
三礼九叩是道教最高的礼拜仪式,只有逢初一、十五、祖师圣诞及各种斋醮道场时,方行此礼。
有老道长说,道教叩拜礼是对道祖太上老君八十一化的形象表示,盖足站“八”字,手按“十”字,头为“一”也。总而言之,向神行礼是为了表达对“道”的信仰和对神的尊敬。
道教礼仪是道士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规范。其与戒律所不同之处是,戒律是用条文明确下来,违者必罚。而礼仪则是道士最起码的举止规范,违者则视为品行不端,属于道教仪范部分。道教的礼仪内容很复杂,小到日常称呼,大到出入行走。凡事都有一定的礼仪,同时,一个修道或奉道者的外在礼仪风范也是其道德修养的体现。
道教自创立后,在形成自己独特的礼仪形象时,承继了道家和吸收了儒家以及中国传统礼仪的一些礼节,结合道教的实际情况,在对道士的衣食、住行、视听、称谓、斋坛等众多方面的外在形象进行规范化,使其从言语、服饰、出入、饮食、诵听、斋醮等方面有别于观外俗人,约束道士清心修道,超越凡尘。
道教礼仪具体可分为两个方面,礼即是礼节,仪即是仪式。也就是说,道教用特有的礼节的形式规范道士行为的一种仪范,是区别于俗人的具体行为仪式。
道教自创教后,就制定了一套礼仪,以后历代不断增改、完善。全真丛林制度的建立,对礼仪的要求则显得尤为重要。道教对违反礼仪者,没有具体的惩罚措施,常以清规论处。
道教宫观礼仪
道教宫观的道士必须住庙,要求宫观内保持良好道仪风范,不得混同于俗。道士与道士之间一般称道友、道长等,对年老道士一般称某爷。道人宿舍中须清洁素雅,不得华饰,但要整齐,道人不得裸身而卧,不得在卧室内荤酒、神侃。
道众宿舍不得把俗人随便带入,更不能留宿。乾道、坤道不得在同院中居住,相互之间应保持距离,清心寡欲,不起邪念。乾道、坤道之间不得随意串门。
早上开静后,需立即起身洗漱,到各殿朝拜祖师,上早课,诵经聆听,持心修炼。
到其他庙内挂单,要遵守其庙中规范,不经允许,不得常住。
道教穿戴礼仪
服饰是道教宗教形态上的一个突出标志,人们可以从服饰上清楚地辨认出道教徒。道士在庙都必须头上戴巾,身穿便服、白袜、布鞋。
道人服饰,古有“羽服”、“羽衣”之称。道教服饰最早的统一定制是从南朝刘宋时的陆修静开始的。
现代道人穿的服装,大小上衣皆为“大领”,是明代以前汉民族的服装样式。黄色黑边,受戒时用;法衣,指做道场“高功”穿的法服和行宗教大典时“方丈”穿的法服;花衣,是经师上殿念经、做道场穿的法服,也有素净不绣花的,通称“班衣”。大褂、道袍一般多用蓝色,以象天色和东方青阳之气;法衣则多红、黄色,也有蓝色、绿色;方丈穿的法衣多为紫色;班衣以红、黄居多。
道教把道教徒戴的帽子称为“巾”,巾有九种。分别为:混元巾、庄子巾、纯阳巾、九梁巾、浩然巾、逍遥巾、三教巾、一字巾、太阳巾。
道士的合格服饰,不仅是衣帽整齐,而且要衣冠整齐。所谓的“冠”不仅指帽子,而且指特制的礼饰。最通用的有黄冠、五岳冠、五老冠等,这些是作法事时用的,专场专用,不能随便戴上。
道人的鞋、袜也有规矩,鞋以青布双脸鞋为最合格,一般穿青布圆口鞋或青白相间的“十方鞋”,多耳麻鞋也可。袜则统用白布高筒袜。
道人裤管必须装入袜筒内,不得敞着裤管。不穿高筒白袜,亦须把裤管齐膝下绑扎。不扎裤脚上殿,殿主不让进殿,进了殿要受罚。
道人不得顶“冠”入厕,戴“冠”入厕者要受罚。巡寮执行任务处罚人时,必须衣冠整齐,庄严从事。
道教迎接礼仪
道侣相逢或道俗相逢时,须行拱手礼或作揖礼。
拱手礼即抱拳拱手。两手相抱(左手抱右手,寓意为扬善隐恶,盖以左手为善,右手为恶之故),举胸前,立而不俯,可口说:“无量观”或“善哉、善哉”,也可说:“道祖慈悲”。“无量观”有与人祝福无限之意。与人相见,一手持物时,则伸出一手,食指内屈为礼(为一气化三清之意)。
作揖礼即躬身稽首。一面躬身,一面双手于腹前合抱,自下而上(不过鼻),向人行礼。因举手伴以屈身(躬身)故亦称(打躬)。又因身体弯曲成月牙状,故双称“圆揖”。向人作揖行礼时不要过分屈身,以免臀部突出不雅观。作揖礼较拱手礼为敬,对长者多行此礼。
道教言语礼仪
进入法堂以及上宴席,不应高声言语,也不应大声咳嗽。不得多言,不得与师辈争话,不言人过失。不说俗人家务。不言为媒保事。不与妇人低声密语。质疑询道当礼拜致敬。如问家常事,不必礼拜。不与人说符咒幻术及一切旁门小术。道教称以上这些为“净口”。
信众进观上香礼仪
据《无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称:“烧香之理在乎五行之性,凡朝真焚香者,诚心藉由火气而上升。”修斋行道者,祭祀时必以烧香为务,不用献祭牛羊,就能所求如愿。所谓“一诚通天界,诸真下瑶阶。”
选择三支长短相同的香,点燃起火时可以用手扇灭,不可用口吹灭。拈香时左手在外,右手在内。左手包右手,象征以善包恶。心神专一。
道由心学 心假香传 香焚玉炉 心存帝前 真临下盼 仙旆临轩 令臣关告 迳达九天
「一柱清香透苍穹,万道祥光照大千」由此可知香的重要性,道教中以三柱香代表道教三宝,(道宝代玉清、经宝代上清、师宝代太清。)也代表天、地、人,正可谓敬三清,敬天、地、圣贤人。因道教认为万物皆有灵,而以谦卑喜舍之心来敬仰宇宙万物,所以也成了多神教了。
上香方法:
1.右手持香脚,将香头向下倾斜点燃,如过香着了明火,切记不可用嘴吹灭,而是要用手煽灭,或者微微颤动使明火熄灭。
2.拜过之后,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捏住一支香脚(二三支皆如此),插入炉中,第一枝应插在香炉中间,心中默念:志心供养道,当愿众生,常伺天尊,永脱轮回;第二支香插在右边,心中默念:志心供养经,当愿众生,生生世世,得闻正法;第三支香插在左边,心中默念:志心供养师,当愿众生,学最上乘,不落邪见。插香皆用左手。上完香后,应对恭圣像,肃立礼拜。
3.不宜插的东歪西斜,或是将香插於香炉最边缘,三支应该插平插直,两支之间不能过寸,过寸则神不信。
道教叩拜礼有两种形式,其中以一礼三叩最为常见,以三礼九叩最为隆重。
关于一礼三叩的具体拜法(如果还不懂?可以请教值殿的道长)
整洁、庄重,收脚于拜凳前一步,凝神静气之后上前一步,稽揖,双手抱拳抬起齐眉后,下沉至胸,行鞠躬礼;然后,两腿同时下弯,左收于前胸;抽出右手掌心向下,轻压在拜凳前部分中间位置,再抽出左手,轻压在右手的上面,头即同时下叩,此为一叩首;抬直头再叩为二叩首,连续一次为三叩首;三次叩首之后,收左手至胸前;
然后起身,收回右手,与左手相合成稽首作揖状,抬至齐眉后,行鞠躬礼,退一步回原地并脚站立,再行鞠躬礼,即可抽身。这就是道教当中的“一拜三叩首”之礼。
关于三礼三叩的具体拜法(如果还不懂?可以请教值殿的道长)
(1)站在跪垫(拜垫)前,双脚站成“八”字形,两脚跟相距二至三寸。
(2)一面躬身,一面双手于腹前合抱,自下而上(与口相齐)。
(3)左手离开右手捂心(心意散乱为道教之大忌,捂心表示以专一沉寂之心向神致敬),同时从容俯身,右手按跪垫,两膝下跪,紧接着,左手离开心口,按右手背上,形成“十”字状。
(4)俯伏叩首,头磕在双手背上(头与脊要同时下伏,切忌臂部高于背)。此时,心中存想神容并诚心祈祷。
(5)抬头,左手收回捂心,右手用劲,慢慢起身,右手随之收回,双手抱拳高拱,准备第二次叩拜。
如上重复两次,是为三礼三叩。三个头磕完后,起身,双手合抱放于上腹处(道教称“怀抱太极”)。接着,再一次向神行一作揖礼,待双手自上而下至上腹处并立身站定后,方可离开跪垫。
道门中人常说的“朝上三礼”,就是指行三礼三叩礼,此礼多用于平日朝神。
关于三礼九叩,其拜法是重复“一礼三叩礼”两次,合为三礼九叩。重复前,要先敲三下大磬,表示再一次向神行礼。礼毕,同样作揖而退。
三礼九叩是道教最高的礼拜仪式,只有逢初一、十五、祖师圣诞及各种斋醮道场时,方行此礼。
有老道长说,道教叩拜礼是对道祖太上老君八十一化的形象表示,盖足站“八”字,手按“十”字,头为“一”也。总而言之,向神行礼是为了表达对“道”的信仰和对神的尊敬。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