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欢红楼梦中的薛宝钗 作文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对宝钗的评价一直以来都存在着高度两极化的特点,有人认为薛宝钗具有中国女性的一切美德,代表了绅士阶级的女性道德,也有人认为薛宝钗是郑庄、曹操、王莽大奸雄的化身。一个文学人物能获得差距如此悬殊的评价,恐怕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找不出第二例,因此我说薛宝钗是《红楼梦》中最有吸引力的人物。要对她的形象做出一番正确的分析实属不易,因为无论对薛宝钗的评价是褒是贬,是好是坏,似乎都能从原著中找到相应的依据来,这就导致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一时间无从入手,暂且抱着去伪存真、共同探讨的目的来说一下自己粗浅的看法。
先说下认为宝钗阴险虚伪的问题。这其中争论得最激烈、最旷日持久的无疑就是著名的“滴翠亭事件”,许多人由此事件得出来的第一印象再经推广,便形成定势思维,基本上许多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变得格外不同寻常。在滴翠亭这件事上如何给宝钗行为定性就变成了争论焦点。贬钗的说法是宝钗故意嫁祸于人,分明是看见宝玉和黛玉二人情形亲密,心生忌恨,何况平时黛玉又经常明里暗里的讥讽她,正好借此机会图谋报复。而拥钗的则认为这只是宝钗一时情急,为摆脱尴尬局面所犯的一个无心之过,之所以说出黛玉来是因为宝钗本来就是找黛玉的,宝钗主观上并没有嫁祸的故意,只想把事情遮掩过去,而宝钗的心理活动也证明了这点:“一面说,一面走,心中又好笑:‘这件事算遮过去了,不知他二人怎么样?’”这两种观点都有道理,宝钗到底本质是善是恶,内心是俗是雅,看来只能辅以其他的论据,使之成为一个系统性的论述才最有说服力。
在谈到宝钗品性的时候,拥钗的往往喜欢引用宝钗的一首螃蟹咏来证明宝钗的愤世嫉俗:
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酒未涤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这首诗讽刺了横行于世、为非作歹之人,说他们最终都没有什么好结果,并借“酒未涤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一句来表明根治这些人的愿望。如果宝钗真的怀有济世救民的高洁性情,一定不是阴险奸诈小人,那么滴翠亭事件自然也不会是有意嫁祸了。但这首诗又面临着贬钗方的抵制,他们有另一套说辞,他们认为这首诗是宝钗做来讥讽宝玉的。“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恰恰是对宝玉不肯用心读书、空有其表的形容。因此为了更具说服力,在我看来如能再辅以一个更加确切、让人无可辩驳的证据就更好了。
在间隔数月或一年不定期的翻看过几遍《红楼梦》之后,我发现了一段以前并不曾留心的文字:
探春道:“我因和他们家的女孩儿说闲话儿,他说这园子除他们带的花儿,吃的笋菜鱼虾,一年还有人包了去,年终足有二百两银子剩。从那日,我才知道,一个破荷叶,一根枯草根子,都是值钱的。”
宝钗笑道:“真真膏粱纨袴之谈!你们虽是千金,原不知道这些事,但只你们也都念过书,识过字的,竟没看见过朱夫子有一篇《不自弃》的文么?”探春笑道:“虽也看过,不过是勉人自励,虚比浮词,那里真是有的?”宝钗道:“朱子都行了虚比浮词了?那句句都是有的。你才办了两天事,就利欲熏心,把朱子都看虚浮了。你再出去,见了那些利弊大事,越发连孔子也都看虚了呢!”探春笑道:“你这样一个通人,竟没看见姬子书?当日姬子有云:‘登利禄之场,处运筹之界者,穷尧舜之词,背孔孟之道……’”宝钗笑道:“底下一句呢?”探春笑道:“如今断章取义;念出底下一句,我自己骂我自己不成?”宝钗道:“天下没有不可用的东西,既可用,便值钱。难为你是个聪明人,这大节目正事竟没经历。”李纨笑道:“叫人家来了,又不说正事,你们且对讲学问!”宝钗道:“学问中便是正事。若不拿学问提着,便都流入市俗去了。”(第五十六回)
正是这一段文字让我有了突破,因为我终于可以下个定论了,不说别人如何,至少我是说服了自己的。
宝钗和探春所争论的焦点并不是探春的新政,而是对功利主义的态度,探春认为一旦进入功利场,所谓的圣贤之言全成了泡影,因为根本抵档不住利益的驱使,看来探春还是很现实的。宝钗则认为那些只是打着儒家旗号行反儒之实的功利之徒,并劝诫探春不可“利欲熏心”。文中曾提到朱子(朱熹)的一篇《不自弃》文章,这篇文章的内容是什么呢?现摘部分如下:
夫天下之物,皆物也。而物有一节之可取,且不为世之所弃,可谓人而不如物乎!盖顽如石而有攻玉之用,毒如蝮而有和药之需。粪其污矣,施之发田,则五毂赖之以秀实;灰既冷矣,俾之洗瀚,则衣裳赖之以精洁。食龟之肉,甲可遗也,而人用之以占年;食鹅之肉,毛可弃也,峒民缝之以御蜡。推而举之,类而推之,则天下无弃物矣。……
朱熹倡导的儒学多处与孔子的本意并不相同,连同他的人品都受到后人的褒贬不一的议论,但就这篇文章来说,还是有着借鉴意义的。宝钗正是看到了其中的学问——“天下没有不可用的东西,既可用,便值钱”,都是可以买卖的。但重点在最后一句话上:“不拿学问提着,都流入市俗中去了”,怎样理解这句话呢?毫无疑问它是告诫人们不能利欲熏心,即使在利禄之场也要应时刻想着先贤的教诲,要有道德的约束,这样才不会被世俗的名利所熏染。我之所以很兴奋,就是从这一句上看到了宝钗的人生态度:可做世俗之事,莫成世俗之人。
弄明白了宝钗的品性,再重新审视滴翠亭事件,我可以确信无疑地说,在滴翠亭事件中宝钗主观上不存在嫁祸的故意,但是却是有意要说出黛玉来的,拥钗的和贬钗的各自说对了一半。原文中很明白地写有两处宝钗心理活动,“宝玉和黛玉是从小儿一处长大的,他兄妹间多有不避嫌疑之处,嘲笑不忌,喜怒无常;况且黛玉素多猜忌,好弄小性儿。此刻自己也跟进去,一则宝玉不便,二则黛玉嫌疑,倒是回来的妙”,从中可看出宝钗根本没有忌妒黛玉之意。“这件事算遮过去了,不知他二人怎么样?”说明宝钗真的是意在遮掩,所以因忌妒而故意嫁祸黛玉的说法是不成立的。那么宝钗为什么不愿意直接面对呢?除了小红难缠以外,还因为私相传递在当时是被视为伤风败俗的事,如果这时宝钗现身无异于撞破了奸情。
提到私相传递,就连和宝玉关系最为亲近的黛玉都感到害怕,更别说宝钗了,只能找个人来打马虎眼。按理有三个人是最为合适:宝玉、黛玉和湘云,因为这三人都是贾母最宠爱的,别人不敢把他们怎么样。但宝玉是个男人,一男一女单独玩在一处很不正常。湘云在三人中是最合适的人选,一则贾母疼爱,二则又不是贾府的人,小红即使要报复也无从下手,但此时她不在贾府,所以宝钗只能选择黛玉,由此可以看出宝钗还是进行了一番斟酌。如果说到这里还不能让人信服,不妨我们再来看一个也用黛玉来打掩护的例子。
正自胡思间,忽见一股火花从山石那边发出,将雀儿惊飞。宝玉吃了一惊。又听外边有人喊道:“藕官,你要死!怎么弄些纸钱进来烧?我回奶奶们去,仔细你的肉!”
宝玉听了,益发疑惑起来,忙转过山石看时,只见藕官满面泪痕,蹲在那里,手内还拿着火,守着些纸钱灰作悲。宝玉忙问道:“你给谁烧纸?快别在这里烧。你或是为父母兄弟,你告诉我名姓,外头去叫小厮们打了包袱,写上名姓去烧。”
藕官见了宝玉,只不做一声。宝玉数问不答。忽见一个婆子恶狠狠的走来拉藕官,口内说道:“我已经回了奶奶们,奶奶们气的了不得!”藕官听了,终是孩气,怕去受辱没脸,便不肯去。婆子道:“我说你们别太兴头过余了。如今还比得你们在外头乱闹呢!这是尺寸地方儿。”指着宝玉道:“连我们的爷还守规矩呢,你是什么阿物儿,跑了这里来胡闹?--怕也不中用,跟我快走罢!”宝玉忙道:“他并没烧纸,原是林姑娘叫他烧那烂字纸。你没看真,反错告了他。”(第五十八回)
宝玉不顾大观园的管理规定一味要给藕官开脱,又拿林黛玉的有利身份来打马虎眼,为什么呢,因为藕官是黛玉房中的人。在黛玉不知情的情况下算不算的上嫁祸呢?可是这种说法却从来没人提过的。不过那婆子却是很精明的,宝玉的这套说辞并未骗过她:
那婆子便弯腰向纸灰中拣出不曾化尽的遗纸在手内,说道:“你还嘴硬!有证又有凭,只和你厅上讲去。”说着,拉了袖子,拽着要走。宝玉忙拉藕官,又用拄杖隔开那婆子的手,说道:“你只管拿了回去。实告诉你:我昨夜做了个梦,梦见杏花神和我要一挂白钱,不可叫本房人烧,另叫生人替烧,我的病就好的快了。所以我请了白钱,巴巴的烦他来替我烧了,我今日才能起来。偏你又看见了!这会子又不好了,都是你冲了,还要告他去?--藕官,你只管见他们去,就依着这话说!”
藕官听了,越得主意,反拉着要走。那婆子忙丢下纸钱,陪笑央告宝玉,说道:“我原不知道。若回太太,我这人岂不完了?”宝玉道:“你也不许再回,我便不说。”婆子道:“我已经回了,原叫我带他。只好说他被林姑娘叫去了。”宝玉点头应允,婆子自去。(第五十八回)
见谎言被拆穿,宝玉这才把事情揽在自己身上。可是宝玉的谎言又导致了一个更加严重的后果——“我已经回了,原叫我带他。只好说他被林姑娘叫去了”,林黛玉毫不知情中成了众人眼里护短的典型,肯定会导致一些人对她有看法。虽说宝玉无心做“嫁”,但却真正有“祸”。而在第四十六回王熙凤糊弄邢夫人时,同样用黛玉来做挡箭牌。为什么宝钗、宝玉、凤姐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黛玉呢?无疑都是看中了黛玉的有利背景。为什么这么说呢?以宝玉为藕官开脱的事为例,有谁敢以黛玉护短为由当面责问黛玉?有谁敢把这件事捅到上面呢?即使他们是手握真理的正义一方,然而也只是有底无气,无不悄悄偃旗息鼓。因为黛玉在贾府中的地位和宝玉一样,深得贾母的溺爱,因此纵然知道黛玉如何,也没人敢碰这个钉子,黛玉的威慑力可见一斑。
这就是宝钗不选他人只选黛玉的原因,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对小红形成震慑。事实上也确实起到了震慑的效果,从小红当时的反应中就可以看出她是很害怕的,对比那些知道黛玉护短的人,她更是连底气也没有。而且她深知黛玉不好惹,连宝钗都能当面讽刺更别说她区区一个下人了,再加上黛玉的主子身份及贾母宝玉等人抬爱,小红哪里有胆敢对黛玉当面挑衅。把柄在人家手里,也只有祈求平安的份。提心吊胆了几天后发现没什么动静,慢慢也就放心了。说不定通过这件事还会扭转小红对黛玉的不良印象呢。
与其说是宝钗嫁祸,不如用另外一个词汇更贴切——制衡术,既拉进来一个有强力的人物,慑服那些蠢蠢欲动的人,即巧妙地保护了自己又不对他人造成伤害。可以举个类似的例子,你无意中听到几个人在分赃或者密谋作案,就在你即将暴露的时候你来了一句:“你们看见我舅舅了吗?他刚从这儿过去的。”当然前提是所有人都知道你舅舅是警察,你用这一招摆脱了眼前的凶险,而你的舅舅因为是警察任何人不敢向他发难,难道这也是你对你舅舅的嫁祸吗?恐怕任何人都不会这么说。同理宝钗的所为也是一样的动机,也就是说宝钗金蝉脱壳的具体手段是制衡术,而非嫁祸。这是一种机智,谈不上有过无过的。只因为她是第一个把黛玉扯出来的人,所以很容易就一直就被盯着不放。
就前文中与探春就功利态度进行辩论一节,可能有人会认为宝钗是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书中也能举出多处例子,如宝钗多次说过女子无才便有德(不是女子无才便是德)之类的话。在我看来其实不然,宝钗博学多才,佛道、儒道、戏曲、医药、美术、文学诸多方面无不尽知,甚至是连世俗买卖中的造假手段都知道,可以用“博知”二字来形容,就这一点来说,《红楼梦》中几乎没有第二个人可与她比肩。与其说宝钗身上体现了儒家的道德精神,我更倾向于她的内心更多地接受了佛家思想的熏陶。有多处例证,如第二十二回推荐给宝玉的《寄生草》,第五十回的深含禅意的诗:
镂檀锲梓一层层,岂系良工堆砌成?
虽是半天风雨过,何曾闻得梵铃声!
当然一个人接受了佛家思想,会在很多方面表现出来的,宝钗的屋子基本一无所有,宝钗的衣着朴实淡雅,著名作家顾城说宝钗的居处打扮是体现了佛家的空字,深得我心。此外宝钗行为上还体现着助人为善、众生平等的思想。众所熟知的帮湘云、助岫烟等事例就不多提了,就连王夫人后悔自己家的人参只拿去救别人救自家人却不及时,宝钗也不避亲嫌,委婉却态度坚定地指出人参是救命东西,姨娘不应该太小气。不仅贾府上下的丫环婆子都愿与她亲近,就是人见人厌的赵姨娘贾环母子,宝钗都不曾有一丝轻视。而最让人佩服的是她能在关键时期救下香菱,使其免受夏金桂荼毒,只此一件事便戳破了宝钗只会保全自己的谬论。
传统观点认为宝钗是世俗之人,黛玉是清高的人,甚至有人做出了“精辟”的总结:“宝钗在做人,黛玉在做诗,宝钗在解决婚姻,黛玉在进行恋爱;宝钗把握着现实,黛玉沉酣于意境,宝钗有计划地适应社会法则,黛玉则自然地表现自己的性灵。宝钗代表当时一般妇女的理智,黛玉代表当时闺阁中知识分子的情感。”这一组句子当真是词藻绚丽、文才出众,但遗憾的是并未说到点子上,这样一个典型的二分法就把钗黛区分清楚了吗?真若是这样简单,《红楼梦》还能称得上伟大的作品吗?《红楼梦》中有一面镜子叫风月宝鉴,正反两面都可照人,钗黛二人同样有着两面性,表面上看宝钗因经营家计而对世间俗务无所不通,人际关系也处理得八面玲珑,用世俗来形容也无不可;而黛玉只囿于自己的小天地里,读书写诗,寄情草木,看上去过着知识分子的清高生活,对比起来钗俗黛雅,这是二人的正面。一旦上升到精神层面时,二人立时就换了过来,宝钗具有佛家的淡泊宁静思想又有济世救民的情怀,从螃蟹咏及与探春就功利辩论一事就能看明白,而黛玉则追求功位名份,从她的两首颂圣诗和《騄駬诗》、行酒令、与湘云联句以及要求香菱拜师便可见一斑,这是二人的反面。遗憾的多数人只看到了二人的正面,却忽略了宝钗外俗内雅、黛玉外雅内俗的本质。
至此薛宝钗这一人物基本分析完成,可以说经去伪存真,我对宝钗这一人物形象是毫不犹豫地持正面看法。她是当时制度下最优秀淑女的典范,她恪守闺范却毫不酸腐木讷,她有着经历沧桑似的成熟,又不失少女的活泼与天真,她明察秋毫却含藏不露,富于才干偏能守拙,善体人情却分寸不乱,能容人但不容辱,上能敬奉长辈,下睦姊妹兄弟,就是对待下人也极富人情亦极有分寸。在全部《红楼梦》人物中,她是一个最丰富最多面最立体的形象,同时也是一个最具颠覆性的人物,正因如此才深深吸引着我为之着迷。
先说下认为宝钗阴险虚伪的问题。这其中争论得最激烈、最旷日持久的无疑就是著名的“滴翠亭事件”,许多人由此事件得出来的第一印象再经推广,便形成定势思维,基本上许多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变得格外不同寻常。在滴翠亭这件事上如何给宝钗行为定性就变成了争论焦点。贬钗的说法是宝钗故意嫁祸于人,分明是看见宝玉和黛玉二人情形亲密,心生忌恨,何况平时黛玉又经常明里暗里的讥讽她,正好借此机会图谋报复。而拥钗的则认为这只是宝钗一时情急,为摆脱尴尬局面所犯的一个无心之过,之所以说出黛玉来是因为宝钗本来就是找黛玉的,宝钗主观上并没有嫁祸的故意,只想把事情遮掩过去,而宝钗的心理活动也证明了这点:“一面说,一面走,心中又好笑:‘这件事算遮过去了,不知他二人怎么样?’”这两种观点都有道理,宝钗到底本质是善是恶,内心是俗是雅,看来只能辅以其他的论据,使之成为一个系统性的论述才最有说服力。
在谈到宝钗品性的时候,拥钗的往往喜欢引用宝钗的一首螃蟹咏来证明宝钗的愤世嫉俗:
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酒未涤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这首诗讽刺了横行于世、为非作歹之人,说他们最终都没有什么好结果,并借“酒未涤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一句来表明根治这些人的愿望。如果宝钗真的怀有济世救民的高洁性情,一定不是阴险奸诈小人,那么滴翠亭事件自然也不会是有意嫁祸了。但这首诗又面临着贬钗方的抵制,他们有另一套说辞,他们认为这首诗是宝钗做来讥讽宝玉的。“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恰恰是对宝玉不肯用心读书、空有其表的形容。因此为了更具说服力,在我看来如能再辅以一个更加确切、让人无可辩驳的证据就更好了。
在间隔数月或一年不定期的翻看过几遍《红楼梦》之后,我发现了一段以前并不曾留心的文字:
探春道:“我因和他们家的女孩儿说闲话儿,他说这园子除他们带的花儿,吃的笋菜鱼虾,一年还有人包了去,年终足有二百两银子剩。从那日,我才知道,一个破荷叶,一根枯草根子,都是值钱的。”
宝钗笑道:“真真膏粱纨袴之谈!你们虽是千金,原不知道这些事,但只你们也都念过书,识过字的,竟没看见过朱夫子有一篇《不自弃》的文么?”探春笑道:“虽也看过,不过是勉人自励,虚比浮词,那里真是有的?”宝钗道:“朱子都行了虚比浮词了?那句句都是有的。你才办了两天事,就利欲熏心,把朱子都看虚浮了。你再出去,见了那些利弊大事,越发连孔子也都看虚了呢!”探春笑道:“你这样一个通人,竟没看见姬子书?当日姬子有云:‘登利禄之场,处运筹之界者,穷尧舜之词,背孔孟之道……’”宝钗笑道:“底下一句呢?”探春笑道:“如今断章取义;念出底下一句,我自己骂我自己不成?”宝钗道:“天下没有不可用的东西,既可用,便值钱。难为你是个聪明人,这大节目正事竟没经历。”李纨笑道:“叫人家来了,又不说正事,你们且对讲学问!”宝钗道:“学问中便是正事。若不拿学问提着,便都流入市俗去了。”(第五十六回)
正是这一段文字让我有了突破,因为我终于可以下个定论了,不说别人如何,至少我是说服了自己的。
宝钗和探春所争论的焦点并不是探春的新政,而是对功利主义的态度,探春认为一旦进入功利场,所谓的圣贤之言全成了泡影,因为根本抵档不住利益的驱使,看来探春还是很现实的。宝钗则认为那些只是打着儒家旗号行反儒之实的功利之徒,并劝诫探春不可“利欲熏心”。文中曾提到朱子(朱熹)的一篇《不自弃》文章,这篇文章的内容是什么呢?现摘部分如下:
夫天下之物,皆物也。而物有一节之可取,且不为世之所弃,可谓人而不如物乎!盖顽如石而有攻玉之用,毒如蝮而有和药之需。粪其污矣,施之发田,则五毂赖之以秀实;灰既冷矣,俾之洗瀚,则衣裳赖之以精洁。食龟之肉,甲可遗也,而人用之以占年;食鹅之肉,毛可弃也,峒民缝之以御蜡。推而举之,类而推之,则天下无弃物矣。……
朱熹倡导的儒学多处与孔子的本意并不相同,连同他的人品都受到后人的褒贬不一的议论,但就这篇文章来说,还是有着借鉴意义的。宝钗正是看到了其中的学问——“天下没有不可用的东西,既可用,便值钱”,都是可以买卖的。但重点在最后一句话上:“不拿学问提着,都流入市俗中去了”,怎样理解这句话呢?毫无疑问它是告诫人们不能利欲熏心,即使在利禄之场也要应时刻想着先贤的教诲,要有道德的约束,这样才不会被世俗的名利所熏染。我之所以很兴奋,就是从这一句上看到了宝钗的人生态度:可做世俗之事,莫成世俗之人。
弄明白了宝钗的品性,再重新审视滴翠亭事件,我可以确信无疑地说,在滴翠亭事件中宝钗主观上不存在嫁祸的故意,但是却是有意要说出黛玉来的,拥钗的和贬钗的各自说对了一半。原文中很明白地写有两处宝钗心理活动,“宝玉和黛玉是从小儿一处长大的,他兄妹间多有不避嫌疑之处,嘲笑不忌,喜怒无常;况且黛玉素多猜忌,好弄小性儿。此刻自己也跟进去,一则宝玉不便,二则黛玉嫌疑,倒是回来的妙”,从中可看出宝钗根本没有忌妒黛玉之意。“这件事算遮过去了,不知他二人怎么样?”说明宝钗真的是意在遮掩,所以因忌妒而故意嫁祸黛玉的说法是不成立的。那么宝钗为什么不愿意直接面对呢?除了小红难缠以外,还因为私相传递在当时是被视为伤风败俗的事,如果这时宝钗现身无异于撞破了奸情。
提到私相传递,就连和宝玉关系最为亲近的黛玉都感到害怕,更别说宝钗了,只能找个人来打马虎眼。按理有三个人是最为合适:宝玉、黛玉和湘云,因为这三人都是贾母最宠爱的,别人不敢把他们怎么样。但宝玉是个男人,一男一女单独玩在一处很不正常。湘云在三人中是最合适的人选,一则贾母疼爱,二则又不是贾府的人,小红即使要报复也无从下手,但此时她不在贾府,所以宝钗只能选择黛玉,由此可以看出宝钗还是进行了一番斟酌。如果说到这里还不能让人信服,不妨我们再来看一个也用黛玉来打掩护的例子。
正自胡思间,忽见一股火花从山石那边发出,将雀儿惊飞。宝玉吃了一惊。又听外边有人喊道:“藕官,你要死!怎么弄些纸钱进来烧?我回奶奶们去,仔细你的肉!”
宝玉听了,益发疑惑起来,忙转过山石看时,只见藕官满面泪痕,蹲在那里,手内还拿着火,守着些纸钱灰作悲。宝玉忙问道:“你给谁烧纸?快别在这里烧。你或是为父母兄弟,你告诉我名姓,外头去叫小厮们打了包袱,写上名姓去烧。”
藕官见了宝玉,只不做一声。宝玉数问不答。忽见一个婆子恶狠狠的走来拉藕官,口内说道:“我已经回了奶奶们,奶奶们气的了不得!”藕官听了,终是孩气,怕去受辱没脸,便不肯去。婆子道:“我说你们别太兴头过余了。如今还比得你们在外头乱闹呢!这是尺寸地方儿。”指着宝玉道:“连我们的爷还守规矩呢,你是什么阿物儿,跑了这里来胡闹?--怕也不中用,跟我快走罢!”宝玉忙道:“他并没烧纸,原是林姑娘叫他烧那烂字纸。你没看真,反错告了他。”(第五十八回)
宝玉不顾大观园的管理规定一味要给藕官开脱,又拿林黛玉的有利身份来打马虎眼,为什么呢,因为藕官是黛玉房中的人。在黛玉不知情的情况下算不算的上嫁祸呢?可是这种说法却从来没人提过的。不过那婆子却是很精明的,宝玉的这套说辞并未骗过她:
那婆子便弯腰向纸灰中拣出不曾化尽的遗纸在手内,说道:“你还嘴硬!有证又有凭,只和你厅上讲去。”说着,拉了袖子,拽着要走。宝玉忙拉藕官,又用拄杖隔开那婆子的手,说道:“你只管拿了回去。实告诉你:我昨夜做了个梦,梦见杏花神和我要一挂白钱,不可叫本房人烧,另叫生人替烧,我的病就好的快了。所以我请了白钱,巴巴的烦他来替我烧了,我今日才能起来。偏你又看见了!这会子又不好了,都是你冲了,还要告他去?--藕官,你只管见他们去,就依着这话说!”
藕官听了,越得主意,反拉着要走。那婆子忙丢下纸钱,陪笑央告宝玉,说道:“我原不知道。若回太太,我这人岂不完了?”宝玉道:“你也不许再回,我便不说。”婆子道:“我已经回了,原叫我带他。只好说他被林姑娘叫去了。”宝玉点头应允,婆子自去。(第五十八回)
见谎言被拆穿,宝玉这才把事情揽在自己身上。可是宝玉的谎言又导致了一个更加严重的后果——“我已经回了,原叫我带他。只好说他被林姑娘叫去了”,林黛玉毫不知情中成了众人眼里护短的典型,肯定会导致一些人对她有看法。虽说宝玉无心做“嫁”,但却真正有“祸”。而在第四十六回王熙凤糊弄邢夫人时,同样用黛玉来做挡箭牌。为什么宝钗、宝玉、凤姐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黛玉呢?无疑都是看中了黛玉的有利背景。为什么这么说呢?以宝玉为藕官开脱的事为例,有谁敢以黛玉护短为由当面责问黛玉?有谁敢把这件事捅到上面呢?即使他们是手握真理的正义一方,然而也只是有底无气,无不悄悄偃旗息鼓。因为黛玉在贾府中的地位和宝玉一样,深得贾母的溺爱,因此纵然知道黛玉如何,也没人敢碰这个钉子,黛玉的威慑力可见一斑。
这就是宝钗不选他人只选黛玉的原因,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对小红形成震慑。事实上也确实起到了震慑的效果,从小红当时的反应中就可以看出她是很害怕的,对比那些知道黛玉护短的人,她更是连底气也没有。而且她深知黛玉不好惹,连宝钗都能当面讽刺更别说她区区一个下人了,再加上黛玉的主子身份及贾母宝玉等人抬爱,小红哪里有胆敢对黛玉当面挑衅。把柄在人家手里,也只有祈求平安的份。提心吊胆了几天后发现没什么动静,慢慢也就放心了。说不定通过这件事还会扭转小红对黛玉的不良印象呢。
与其说是宝钗嫁祸,不如用另外一个词汇更贴切——制衡术,既拉进来一个有强力的人物,慑服那些蠢蠢欲动的人,即巧妙地保护了自己又不对他人造成伤害。可以举个类似的例子,你无意中听到几个人在分赃或者密谋作案,就在你即将暴露的时候你来了一句:“你们看见我舅舅了吗?他刚从这儿过去的。”当然前提是所有人都知道你舅舅是警察,你用这一招摆脱了眼前的凶险,而你的舅舅因为是警察任何人不敢向他发难,难道这也是你对你舅舅的嫁祸吗?恐怕任何人都不会这么说。同理宝钗的所为也是一样的动机,也就是说宝钗金蝉脱壳的具体手段是制衡术,而非嫁祸。这是一种机智,谈不上有过无过的。只因为她是第一个把黛玉扯出来的人,所以很容易就一直就被盯着不放。
就前文中与探春就功利态度进行辩论一节,可能有人会认为宝钗是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书中也能举出多处例子,如宝钗多次说过女子无才便有德(不是女子无才便是德)之类的话。在我看来其实不然,宝钗博学多才,佛道、儒道、戏曲、医药、美术、文学诸多方面无不尽知,甚至是连世俗买卖中的造假手段都知道,可以用“博知”二字来形容,就这一点来说,《红楼梦》中几乎没有第二个人可与她比肩。与其说宝钗身上体现了儒家的道德精神,我更倾向于她的内心更多地接受了佛家思想的熏陶。有多处例证,如第二十二回推荐给宝玉的《寄生草》,第五十回的深含禅意的诗:
镂檀锲梓一层层,岂系良工堆砌成?
虽是半天风雨过,何曾闻得梵铃声!
当然一个人接受了佛家思想,会在很多方面表现出来的,宝钗的屋子基本一无所有,宝钗的衣着朴实淡雅,著名作家顾城说宝钗的居处打扮是体现了佛家的空字,深得我心。此外宝钗行为上还体现着助人为善、众生平等的思想。众所熟知的帮湘云、助岫烟等事例就不多提了,就连王夫人后悔自己家的人参只拿去救别人救自家人却不及时,宝钗也不避亲嫌,委婉却态度坚定地指出人参是救命东西,姨娘不应该太小气。不仅贾府上下的丫环婆子都愿与她亲近,就是人见人厌的赵姨娘贾环母子,宝钗都不曾有一丝轻视。而最让人佩服的是她能在关键时期救下香菱,使其免受夏金桂荼毒,只此一件事便戳破了宝钗只会保全自己的谬论。
传统观点认为宝钗是世俗之人,黛玉是清高的人,甚至有人做出了“精辟”的总结:“宝钗在做人,黛玉在做诗,宝钗在解决婚姻,黛玉在进行恋爱;宝钗把握着现实,黛玉沉酣于意境,宝钗有计划地适应社会法则,黛玉则自然地表现自己的性灵。宝钗代表当时一般妇女的理智,黛玉代表当时闺阁中知识分子的情感。”这一组句子当真是词藻绚丽、文才出众,但遗憾的是并未说到点子上,这样一个典型的二分法就把钗黛区分清楚了吗?真若是这样简单,《红楼梦》还能称得上伟大的作品吗?《红楼梦》中有一面镜子叫风月宝鉴,正反两面都可照人,钗黛二人同样有着两面性,表面上看宝钗因经营家计而对世间俗务无所不通,人际关系也处理得八面玲珑,用世俗来形容也无不可;而黛玉只囿于自己的小天地里,读书写诗,寄情草木,看上去过着知识分子的清高生活,对比起来钗俗黛雅,这是二人的正面。一旦上升到精神层面时,二人立时就换了过来,宝钗具有佛家的淡泊宁静思想又有济世救民的情怀,从螃蟹咏及与探春就功利辩论一事就能看明白,而黛玉则追求功位名份,从她的两首颂圣诗和《騄駬诗》、行酒令、与湘云联句以及要求香菱拜师便可见一斑,这是二人的反面。遗憾的多数人只看到了二人的正面,却忽略了宝钗外俗内雅、黛玉外雅内俗的本质。
至此薛宝钗这一人物基本分析完成,可以说经去伪存真,我对宝钗这一人物形象是毫不犹豫地持正面看法。她是当时制度下最优秀淑女的典范,她恪守闺范却毫不酸腐木讷,她有着经历沧桑似的成熟,又不失少女的活泼与天真,她明察秋毫却含藏不露,富于才干偏能守拙,善体人情却分寸不乱,能容人但不容辱,上能敬奉长辈,下睦姊妹兄弟,就是对待下人也极富人情亦极有分寸。在全部《红楼梦》人物中,她是一个最丰富最多面最立体的形象,同时也是一个最具颠覆性的人物,正因如此才深深吸引着我为之着迷。
展开全部
她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纠葛体。作者既写了她大家闺秀卓越的气质,沉静淡泊、温柔和平的性格,又展示了她心灵深处隐藏的豪放大度。同时也一针见血地写了她性格中的弱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且分析出它存在的原因是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太深,无法摆脱这沉重的约束。
其实这与薛宝钗的生长环境有关。她出身于封建皇商家庭,“家有百万之富,现领着内帑钱粮,采办杂料。”慧质的她看过许多复杂争斗所带来的残酷。她深知自己做为一个女人力量的弱小,在这个男权的社会里,无论自己有多大的才干,这种的反抗注定是要以失败告终的。因此她养成了一种“罕言默语”的生活习惯。以无言来表达对这个黑暗社会的不满,这确实很无奈,但对她来说是最好的选择。不过,她却没有料到这种人生态度会把她推入一条不归之路。
因此薛宝钗决不是什么阴险奸诈、处处搞阴谋诡计的人,否则作者决不会在薛宝钗判词中,将她与林黛玉并列,写道: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总之,我对薛宝钗定位的看法是:虽然薛宝钗在重要性方面次于林黛玉,但她决不是“林宝爱情”之间的小丑性人物。她是一个被封建礼教压榨得思想禁锢、行为僵化、可悲可叹的女才子。她作为“薄命司”中的一员,终逃不出“一哭”、“同悲”的命运。她的一言一行所体现出来独特的艺术魅力给后人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对宝钗的评价,长期以来褒贬不一。对于这个人物,我们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肯定,虽然她是一个封建礼教的守护者,是封建势力的帮凶,但同时,她也是受封建势力压迫,毒害的千万个人物的其中一个。因此,作者在描绘这个人物时,是同情与批判兼而有之。
作者同情她,她也是“薄命司”里“有命无运的人。”作者也赞美她,她的才,她的貌,是有目共睹的。她博学多才,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一不晓,各地风土,处世之万般皆通。就连医药之理。宝钗也略知一二。因此宝玉常常为之赞叹。她的艺术造诣很深,大观园里是有口皆碑的。诗才敏捷,常常独占鳌头,足可与黛玉相媲美。至于她那“比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的容貌神韵也常令宝玉羡慕得发呆。的确,薛宝钗是一个才貌双全的少女。
但是作者越是渲染和赞美她的才貌,就越能让人更好地批判她封建品德。但同时,作者并不是把她写成一个小丑,而是通过对宝钗的批判来达到谪指封建制度的目的,贬中有褒,褒中含贬,但基本持否定态度,我想,这就是作者对薛宝钗的态度。
在《红楼梦》中,宝钗很少直接宣扬和维护封建礼教,而是通过她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为反映她的真实个性。
在生活中,宝钗并不是像黛玉一样真情流露,而是常常深隐心机。她表面上“随分从时”“装愚守拙”“罕言寡语”,一举一动显得“端庄贤淑”完全符合封建“淑女”风范。但实际上她期望着“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温柔敦厚的仪范中掩盖的是“欲偿白帝”的野心。她熟谙世故,诚府极深。“来了贾府这几年”虽然表面不言不语,安分守已,实则“留心观察”因此即使是在荣国府这个人事复杂,矛盾交错的环境里,也生活得左右逢源,如鱼得水 。甚至就连那个几乏忌恨一切的赵姨娘也赞她:“很大方”,“会做人”。
“会做人”的确是薛宝钗的性格特点,这与她“温柔敦厚”的外露特征相融合,使得她为人人所夸赞。宝钗“会做人”,“不关已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为人处世原则,让她凡事不像黛玉一样用尖酸刻薄的话语指出,而是充闻耳不闻,装作看不见,只为心里明白也就罢了。这就使得那些平日里做着些见不得人的丑事的封建主子们便 赞她“会做人”。宝钗“会做人”不仅体现在对封建阶级最高统治者不露声色的笼络,还表现在对处于封建阶级下层的被压迫者的收卖上。贾母给她做生日,要她点戏,她就依着贾母素日的喜好说了一遍。又将贾母喜吃的甜烂之食当做自己喜吃之物说了出来,结果“贾母更加喜欢了”。王夫人逼死金钏儿后,她和袭人扣听到消息,就连一向奴性很强的袭人也不觉流下泪来,而剥削阶级冷酷无情的本质使得她只感到“奇”便急忙撇下袭人,跑来王夫人处来安慰她。把全部罪过都归之于金钏儿的“糊涂”。她还说:“不过多赏她几两银子发送她,也就尽主仆之情了。”为了笼络王夫人--- 她未来的婆婆,宝钗表现得非常大方,表示了她并不忌讳把自己的衣服赏与死去的奴才穿,当即回家拿了几身衣服来。至于受压迫的封建阶级下层统治者,宝钗为刑岫烟掩盖当衣度日的事实,来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地位。她还设法拉拢黛玉,为病中的黛玉送去燕窝、糖片。甚至就连赵姨娘这个众人嫌弃的女人有时也能得到一份宝钗送来的礼物,令她受宠若惊。遇到她在宝玉面前谈论仕途经济,恼了的宝玉当面给她下逐客令,宝钗为求“会做人”的命号,自然不能发火,只能把努力埋在心底,一笑了之,让袭人对她“会做人”的名声又多了一份赞叹。宝钗不仅会做人,而且常常借“做人”的机会来表现自己的才能。史湘云要起诗社,但没有钱,这时宝钗便趁机要替她设东。宝钗告诉湘云要从自家带 东西来请大家,但出门叫一个婆子来却说:“明日饭后请老太太姨娘赏桂花。”“会做人”的宝钗表面上是帮了贫弱孤女的大忙,但实际上却是给另一段“金玉良缘”一次打击。她借口请大家,实则是为讨好封建统治的大家长。她处处小心,处处为了讨好贾母而布置。如此可见“会做人”的宝钗是怎样“会做人”的了。
宝钗另一个主要性格特点就是虚伪,她虽然说过,对和尚道士所说的“金玉良缘”认为是胡说,又说金锁沉甸甸的戴着无趣,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宝玉去看生病的宝钗,宝钗拿着他的玉“重新翻过来细看”又“念了两遍”,再嗔怪丫环莺儿为何不去倒茶,引出莺儿笑说“和姑娘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这正好达到此此起宝玉注意的目的。然后再将本来戴着无趣的金锁从里面的大红袄上掏将出来。薛宝钗笼着红麝串招摇过市也是同样道理。本来她不爱花粉,衣著朴素,最不喜打扮,但金锁专等玉来配,而红麝串是元春独赐予她和宝玉的,都是命定婚姻的征兆,所以以此才能来证明只有她才是得天运命的人堪配宝玉。虚伪而“会做人”的宝钗就是这样,以“敦厚温柔”的“淑女”身分为掩盖,用她深隐的心机暗示和讨好贾府的家长们。
不过就其社会会地位和得到在人们心中的好评来说,宝钗“做人”是成功的。就从这点我们或许可以得到一点启示。在当今纷繁变化的社会中,要想得心应手地周旋其中,恐怕这就要向宝钗学几手了
其实这与薛宝钗的生长环境有关。她出身于封建皇商家庭,“家有百万之富,现领着内帑钱粮,采办杂料。”慧质的她看过许多复杂争斗所带来的残酷。她深知自己做为一个女人力量的弱小,在这个男权的社会里,无论自己有多大的才干,这种的反抗注定是要以失败告终的。因此她养成了一种“罕言默语”的生活习惯。以无言来表达对这个黑暗社会的不满,这确实很无奈,但对她来说是最好的选择。不过,她却没有料到这种人生态度会把她推入一条不归之路。
因此薛宝钗决不是什么阴险奸诈、处处搞阴谋诡计的人,否则作者决不会在薛宝钗判词中,将她与林黛玉并列,写道: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总之,我对薛宝钗定位的看法是:虽然薛宝钗在重要性方面次于林黛玉,但她决不是“林宝爱情”之间的小丑性人物。她是一个被封建礼教压榨得思想禁锢、行为僵化、可悲可叹的女才子。她作为“薄命司”中的一员,终逃不出“一哭”、“同悲”的命运。她的一言一行所体现出来独特的艺术魅力给后人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对宝钗的评价,长期以来褒贬不一。对于这个人物,我们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肯定,虽然她是一个封建礼教的守护者,是封建势力的帮凶,但同时,她也是受封建势力压迫,毒害的千万个人物的其中一个。因此,作者在描绘这个人物时,是同情与批判兼而有之。
作者同情她,她也是“薄命司”里“有命无运的人。”作者也赞美她,她的才,她的貌,是有目共睹的。她博学多才,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一不晓,各地风土,处世之万般皆通。就连医药之理。宝钗也略知一二。因此宝玉常常为之赞叹。她的艺术造诣很深,大观园里是有口皆碑的。诗才敏捷,常常独占鳌头,足可与黛玉相媲美。至于她那“比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的容貌神韵也常令宝玉羡慕得发呆。的确,薛宝钗是一个才貌双全的少女。
但是作者越是渲染和赞美她的才貌,就越能让人更好地批判她封建品德。但同时,作者并不是把她写成一个小丑,而是通过对宝钗的批判来达到谪指封建制度的目的,贬中有褒,褒中含贬,但基本持否定态度,我想,这就是作者对薛宝钗的态度。
在《红楼梦》中,宝钗很少直接宣扬和维护封建礼教,而是通过她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为反映她的真实个性。
在生活中,宝钗并不是像黛玉一样真情流露,而是常常深隐心机。她表面上“随分从时”“装愚守拙”“罕言寡语”,一举一动显得“端庄贤淑”完全符合封建“淑女”风范。但实际上她期望着“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温柔敦厚的仪范中掩盖的是“欲偿白帝”的野心。她熟谙世故,诚府极深。“来了贾府这几年”虽然表面不言不语,安分守已,实则“留心观察”因此即使是在荣国府这个人事复杂,矛盾交错的环境里,也生活得左右逢源,如鱼得水 。甚至就连那个几乏忌恨一切的赵姨娘也赞她:“很大方”,“会做人”。
“会做人”的确是薛宝钗的性格特点,这与她“温柔敦厚”的外露特征相融合,使得她为人人所夸赞。宝钗“会做人”,“不关已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为人处世原则,让她凡事不像黛玉一样用尖酸刻薄的话语指出,而是充闻耳不闻,装作看不见,只为心里明白也就罢了。这就使得那些平日里做着些见不得人的丑事的封建主子们便 赞她“会做人”。宝钗“会做人”不仅体现在对封建阶级最高统治者不露声色的笼络,还表现在对处于封建阶级下层的被压迫者的收卖上。贾母给她做生日,要她点戏,她就依着贾母素日的喜好说了一遍。又将贾母喜吃的甜烂之食当做自己喜吃之物说了出来,结果“贾母更加喜欢了”。王夫人逼死金钏儿后,她和袭人扣听到消息,就连一向奴性很强的袭人也不觉流下泪来,而剥削阶级冷酷无情的本质使得她只感到“奇”便急忙撇下袭人,跑来王夫人处来安慰她。把全部罪过都归之于金钏儿的“糊涂”。她还说:“不过多赏她几两银子发送她,也就尽主仆之情了。”为了笼络王夫人--- 她未来的婆婆,宝钗表现得非常大方,表示了她并不忌讳把自己的衣服赏与死去的奴才穿,当即回家拿了几身衣服来。至于受压迫的封建阶级下层统治者,宝钗为刑岫烟掩盖当衣度日的事实,来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地位。她还设法拉拢黛玉,为病中的黛玉送去燕窝、糖片。甚至就连赵姨娘这个众人嫌弃的女人有时也能得到一份宝钗送来的礼物,令她受宠若惊。遇到她在宝玉面前谈论仕途经济,恼了的宝玉当面给她下逐客令,宝钗为求“会做人”的命号,自然不能发火,只能把努力埋在心底,一笑了之,让袭人对她“会做人”的名声又多了一份赞叹。宝钗不仅会做人,而且常常借“做人”的机会来表现自己的才能。史湘云要起诗社,但没有钱,这时宝钗便趁机要替她设东。宝钗告诉湘云要从自家带 东西来请大家,但出门叫一个婆子来却说:“明日饭后请老太太姨娘赏桂花。”“会做人”的宝钗表面上是帮了贫弱孤女的大忙,但实际上却是给另一段“金玉良缘”一次打击。她借口请大家,实则是为讨好封建统治的大家长。她处处小心,处处为了讨好贾母而布置。如此可见“会做人”的宝钗是怎样“会做人”的了。
宝钗另一个主要性格特点就是虚伪,她虽然说过,对和尚道士所说的“金玉良缘”认为是胡说,又说金锁沉甸甸的戴着无趣,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宝玉去看生病的宝钗,宝钗拿着他的玉“重新翻过来细看”又“念了两遍”,再嗔怪丫环莺儿为何不去倒茶,引出莺儿笑说“和姑娘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这正好达到此此起宝玉注意的目的。然后再将本来戴着无趣的金锁从里面的大红袄上掏将出来。薛宝钗笼着红麝串招摇过市也是同样道理。本来她不爱花粉,衣著朴素,最不喜打扮,但金锁专等玉来配,而红麝串是元春独赐予她和宝玉的,都是命定婚姻的征兆,所以以此才能来证明只有她才是得天运命的人堪配宝玉。虚伪而“会做人”的宝钗就是这样,以“敦厚温柔”的“淑女”身分为掩盖,用她深隐的心机暗示和讨好贾府的家长们。
不过就其社会会地位和得到在人们心中的好评来说,宝钗“做人”是成功的。就从这点我们或许可以得到一点启示。在当今纷繁变化的社会中,要想得心应手地周旋其中,恐怕这就要向宝钗学几手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