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觉得济公的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句话有点讲不通?
既然济公要让人不要重形式,要重实质,又说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让人又不要重视实质的要求,要重视形式的要求,到底是重视实质还是重视形式,他既然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为...
既然济公要让人不要重形式,要重实质,又说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让人又不要重视实质的要求,要重视形式的要求,到底是重视实质还是重视形式,他既然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为什么又说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展开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你可以换个角度考虑。
从一般和特殊的关系出发。一般意义上“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是不可行的,因为普通大众做不到。
但是特殊个例如济公,他能很好的理解并做到“实质”,并深刻的认识到其中的难度,怕大众以他为标杆,却是画皮不画骨,只学到“形式”,与“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实质”背道而驰,误入歧途,而从实际上看,这也是非常有可能的。因此才留下后两句“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济公之道艰难不易,他成了,不代表别人能成,前两句是济公的“实质”,后两句是怕“实质”变成“形式”的提醒,并不矛盾。
从一般和特殊的关系出发。一般意义上“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是不可行的,因为普通大众做不到。
但是特殊个例如济公,他能很好的理解并做到“实质”,并深刻的认识到其中的难度,怕大众以他为标杆,却是画皮不画骨,只学到“形式”,与“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实质”背道而驰,误入歧途,而从实际上看,这也是非常有可能的。因此才留下后两句“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济公之道艰难不易,他成了,不代表别人能成,前两句是济公的“实质”,后两句是怕“实质”变成“形式”的提醒,并不矛盾。
展开全部
因为世上有些事看起来是对的,实际上是错的,只是政治正确而已。
济公的意思是说,形式不重要,实质才重要,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是我,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我一样重实质。大多数人是做不到的。
你要是从人人平等的正确道理来看,那他多个毛,他是错的。
但济公确实不一样,所以他是对的。
而在现实生活中,极少有人会认为别人有什么不同,却都认为自己与众不同。
济公的意思是说,形式不重要,实质才重要,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是我,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我一样重实质。大多数人是做不到的。
你要是从人人平等的正确道理来看,那他多个毛,他是错的。
但济公确实不一样,所以他是对的。
而在现实生活中,极少有人会认为别人有什么不同,却都认为自己与众不同。
更多追问追答
追问
那这句偈的意思是说我们不要重实质了,又要跑去重形式了,因为实质是特殊人物做得到的,普通人只能做形式,那这不是和正信的佛教对立吗,如果真是这样,我们何必依教奉行,诵几卷经念几声佛不就得了,这句偈不是和佛教相反吗
追答
你的理解有误,济公的意思是,一般人应该既重视形式也重视实质。不是非得2选1.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很简单,因为济公是阿罗汉,超越因果。如同宝志公和尚,吃掉的鸽子还可以吐出来栩栩如生。没有修行的人,杀生自然要受果报。济公和尚的使命不是来传戒的,而是 乘愿而来,度有缘之人。
追问
那这句偈的意思是说我们不要重实质了,又要跑去重形式了,因为实质是特殊人物做得到的,普通人只能做形式,那这不是和正信的佛教对立吗,如果真是这样,我们何必依教奉行,诵几卷经念几声佛不就得了,这句偈不是和佛教相反吗
追答
远瞎堂长老为济公授记可见端倪:
佛法虽空,不无实地;一滴为功,片言是利;
但得真修,何妨游戏?法门之重,善根智慧;
僧家之戒,酒色财气。多事固愚,无为亦废;
莫废莫愚,赐名道济。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