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晚年生活凄惨,她是孤独终老吗?
李清照是我国著名的宋代女词人,在《宋词三百首》中收录了她的六首词,在我国的文化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可是她的人生却很坎坷,国破家亡,最终孤独终老。
一、少年时期家境优渥,展露才华
李清照生于北宋的官宦之家,祖辈皆为韩琦门下。父亲李格非,北宋文学家,为苏轼门下“后四学士”之一,母亲是状元王拱辰之孙女(一说宰相王珪长女)。
李清照身处书香门第,又是独女,倍受父母宠爱,从小饱读诗书,才华出众。年少时与父母迁居京城,一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轰动京城,兆扰从此芳名远扬。王灼在《碧鸡漫志》中说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苏门四学士之晁补之也对她赞叹不已。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把一个少女酒醒后的憨态可掬,写得淋漓尽致,传闻赵明诚就是因为读了这首小令,对李清照日夜相思不止。
二、青年时期伉俪恩爱,志同道合
一次元宵节在相国寺赏灯,赵明诚遇见了李清照,一见钟情,回家后就便以“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的字谜方式,委婉地向父亲谈及此事,遂与李清照结成良缘。
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曾任宋徽宗时期的宰相,赵明诚也是富贵公子哥,从小酷爱金石,与李清照情投意合,两人一块研究诗词、金石,玩得不亦乐乎。两人经常比赛猜某句诗词是某本书里的,赵明诚常常输,李清照博览群书且记忆力超群,赢得自是不在话下。
据说有一次重阳节,赵明诚在外未归,李清照就作了一首《醉花阴》给他: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赵明诚读后,很感动,却又不服气,想写首词超过李清照的。于是闭门谢客,忙了三天,最后写出了五十首。他把朋友陆德夫喊来评诗,把李清照的那首词也夹在中间。陆德夫读完后说:“只三句绝佳。”赵明诚忙问族租旦是哪三句,回答正是李清照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生活在封建社会,不仅有父母宠爱,还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做夫妇,这时候的李清照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
后世纳兰若容曾感怀他们夫妇感情深厚,写下“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三、中年时期命运坎坷,国破家亡
可是随着宋朝的国运衰退,李清照的好福气好像也到了头。
靖康二年,赵明诚奔母丧后转至江宁任职,李清照回青州收拾了15车金石文物等珍贵物品,去江宁投奔赵明诚,余下十余间屋子的金石文物收藏品,都在后来的青州兵变中被金兵焚毁。
后来赵明诚在江宁遇到下属叛变,仓皇逃跑,失职罢官,随后被派去湖州任职,因病死于南京。李清照一个人拖着15车金石文物,经历了北宋灭亡和南宋建立,跟着宋高宗从汴京(开封)一路坐船从水路辗转到临安(杭州)。一路上,遵照赵明诚的遗言,先丢辎重,再抛衣物,然后依次是书册、卷轴和古器,及至最珍贵的《金石录》誓与人共存亡。
在路过时,李清照感怀历史,悲愤现实,写出了那首著名的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四、老年时期遇人不淑,孤独终老
赵明诚死后,北宋朝廷逃难到了临安建都,李清照一路尾随,颠簸流离之际,想到把15车珍贵文物送到随宋室皇族逃难到洪州(南昌)的弟弟处。谁知祸事再临,金兵攻克了洪州,15车金石文物全部毁于一旦,只剩下随身携带的少许物品。
流落到绍兴的李清照,贫病交加,最后剩下的一点收藏品,也被街坊邻居堂而皇之的偷盗。无奈之下,再嫁张汝舟,想要借他之力保住自己的收藏品。谁知,张汝舟正是觊觎李清照的财产,当他发现李清照已经没有剩下多少了,就恶毒地打骂她。
李清照羞愤不已,向朝廷举报了张汝舟要求离婚。当时的律法是,妻子举报丈夫,两人要一起坐牢。幸好在亲友和欣赏她才华的翰林学士的营救下,9天之后,李清照就出狱了。
无论如何,李清照保住了赵明诚最珍贵的著作30卷《金石录》,李清照后来作有《金石录后序》,述《金石录》编撰经过以及夫妇收藏书、画之细节,还有她对这段经历的后悔和悲愤。
李清照和赵明诚没有子女,享年71岁,在动荡的北宋南宋交接之际,也算是高寿。晚年虽贫苦,仍不懈创作,留有作品集《漱玉集》《金石录后序》,是婉约派词人的代表。她的词早年以生活情趣为主型镇,后期的词则是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对国破家亡的感怀悲痛,对回到故国收复失地的渴望。
如同陆游的“家祭无忘告乃翁”。在李清照则是“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物是人非事事休”,“江山留与后人愁”。
李清照生活在一个特殊的年代,从北宋跨越到南宋,经历国破家亡,战乱逃难,流离失所,所藏金石文物,遗失殆尽。所谓词人之不幸,即是后人之庆幸。落花流水的人生,寄寓文字,在声声慢中,让后人感怀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