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尾古建筑群的历史发展了多少年?

 我来答
t362211045d71c1c0
2021-04-29 · TA获得超过1.5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万
采纳率:85%
帮助的人:798万
展开全部

 塘尾古建筑群位于石排镇塘尾村旧围内,围前一大嫌滑两小三口池塘,分别代表蟹壳与两只蟹钳,围面黄泥井和南门头井代表两只蟹眼,仿生喻意一只巨蟹守护后面的村落和前面的千亩良田。古村占地面积39565平方米,以古围墙为界,村口水塘为中心空间,依自然山势缓坡而建,内部建筑物和交通依靠巷道组织,“七纵四横”的巷道成井字形网状的村落布局。现保存明清时期祠堂21座,古民居268座,古井15眼,书室19座,围门4座,谯楼17座,水塘6口。塘尾古村保留了完整的村落格局,传统的文化生态和环境风貌保存较完好,使塘尾成为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规模较大、原生态保存最为完整的古村落之一。



塘尾村现存古建筑多为明清时期所建,其中明代及明代以前的建筑有14座,清代建筑248座,以清代晚期的建筑保存最为完好。祠堂一般是古村落的核心建筑,民居围绕祠堂形成组团式布局。在塘尾村现存的21座祠堂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李氏宗祠、景通公祠、梅菴公祠、守善堂、兰苑公祠、七房厅与墩睦堂等。


   李氏宗祠:堂号追远,是塘尾村中现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祠堂,始建于明代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分别于清咸丰八年(1858)重修中进,民国25年(1936年)重修后堂,1999年全面整修。民国20年(1931年)辟为追远堂小学,民国21年(1932年)成立县立第16小学,现为塘尾村史馆,陈列展出塘尾古村历史沿革、建筑风格、风土人情等方面的图片和实物。李氏大宗祠位于村围西北角,为五开间三进四合院式布局,采用抬梁与穿斗混合式建筑结构,占地面积777.9平方米。宗祠门外广场有清光绪23年乡试中举第三名的举人李衍广所立旗杆夹。三进皆为镬耳山墙,前进、中进为船形脊,后进为夔纹脊。中进悬挂“追远”、“文魁”、“经元”牌匾,后进供奉塘尾李氏祖先牌位。


   景通公祠:堂号光裕,始建于明代隆庆年间(1567年-1572年),清嘉庆年间(1796年-1820年)重修。景通公讳智,字景通,为塘尾李氏第10世祖。公祠为三开间二进院落布局,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结构,硬山顶,面阔9.5米,进深17.1米,占地162.45平方米。封檐板、梁架木雕、横梁石雕工艺精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可充分反映塘尾古村的建筑风格和特色。人民公社时期,公祠成为生产队办公地,后进祠堂墙上仍清晰地保留有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忠”字像和宣传标语,是重要的文革历史文物。


   梅菴公祠:堂号笃庆,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清代道光元年(1821年)重修。梅菴公讳二雪,字梅菴,为塘尾李氏第12世祖。公祠为三开间二进四合院落式布局,采用抬梁与穿斗混合式结构,面阔9.88米,进深14.3米,占地141.3平方米。头门保留“一门两塾”古制,门前两边有红砂石砌包台,祠堂檐下彩绘至今仍清晰可见,色彩鲜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祠堂内保留有从明代十世祖至清代二十二世祖的祖先牌位,为东莞地区罕见。后进左侧为康王帅府神楼,供奉康王神像,故此处又称为康帅府。塘尾村民每年农历七月初一至初轿者漏七,抬康王神像巡游全村,祈求康王保佑平安幸福,演化成一种独具岭南特色的民俗活动,称“康王宝诞”,为广闭烂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


   松石公祠与琴乐公祠:是家祠与家祠结合的典型代表。松石公祠堂号绎思,俗称七房厅,建于明天启年间(1621年-1628年)。松石公讳庭标,号松石,为塘尾李氏7房13世祖。琴乐公祠堂号敦睦,建于清咸丰年间(1851年-1862年)。琴乐公讳景光,字德洁,号琴乐,为松石公之子。松石公祠与琴乐公祠都是三开间二进院落布局,中间有房门和天井相通,建筑总面阔为20.95米,进深为12.56米,其中松石公祠面阔10.31米,中间天井宽1.04米,琴乐公祠面阔9.6米。琴乐公祠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可充分反映塘尾古村的建筑风格和特色。第二进梁架和左右廊采用博古梁架,区别于古村其他同类建筑,而且雕刻精美,用料考究,保存良好。封檐板、雀替、花罩雕刻精美,建筑布局、结构和各种构件保存基本完好。琴乐公祠于2006年重修。


   敬如公祠:堂号永思,建于清同治年间(1862年-1875年)年,2006年重修。敬如公讳大相,字绳裔,号敬如,为塘尾李氏6房18世祖。敬如公祠是本地区典型的三间两廊的型制,面阔9.7米,进深11.75米。该建筑干净雅洁,内部梁架结构合理,保存完整,以其在空间组织等方面的巧妙手法而独具特色——公祠右廊被处理成一个小庭院,内有水井、花坛及松树落水管,四面墙上有花窗,八边形的门洞与中心天井连通,空间精致有趣,灵活生动,与同类祠堂建筑严谨肃穆的造型布局形成鲜明对比,也形成该祠堂的独特之处。


   叶一公祠:堂号绍德,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年-1820年),清宣统元年(1909年)重修,2006年再次重修。叶一公讳科,字贞乾,号叶一,塘尾李氏6房19世祖。祠堂为三开间二进院落布局,面阔10.5米,进深16.6米,头门为灰塑博古脊,前设小院,二进为灰塑船形脊。梁架采用普通瓜柱梁架,只在梁头、雀替部分作重点装饰,是古村典型的祠堂形式。



   兰苑公祠:堂号诵芬,始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年-1908年)。尘苑公讳玄璋,字兰苑,为塘尾李氏4房14世祖。公祠面阔11.9米,进深13.3米,面积154.4米,为四间两廊两天井一配房布局,凹斗大门。该祠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可充分反映塘尾古村的建筑风格和特色,内部梁架结构合理,用料考究,封檐板、雀替、花罩雕刻精美,红砂岩墀头特色突出,建筑布局、结构和各种构件保存基本完好。


   思我公祠:堂号并德,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年-1820)。思我公讳灼英,字杰叔,号思我,为塘尾李氏4房21世祖。公祠保存完整,面阔10.28米,进深12.24米,硬山屋顶,三开间两进结构,梁架为广府地区清代典型瓜柱抬梁形式,木结构构件主要用材为坤甸木,选材上乘,结构坚实。梁头、斗拱、封檐板木雕工艺精湛。公祠于2006年重修。


民居与书室、祠堂与书室相结合是塘尾古村落的一大特色。塘尾自建村以来学风兴盛,明清两代共有举人2名,秀才42名,通过考试选拔的贡生2名,还有众多的国学生(监生)。自明至清,先后建有书房30间,家塾3间。塘尾李氏遵循着南方人一贯的低调,纵然家境殷实,却并不张扬。他们以雅、文、清高和超脱的心态构思来营建各自的家祠和书房。这些建筑外表虽不奢华,真正精致之处却藏而不露。现存的19间书房,其布局、装饰均有不同,以大书房(亮德书房)、乐平书房、惠宗书房、卓卿家塾、宝卿家塾、渭川公家塾最为典型。


   李惠宗书屋:是民居与书房相结合的代表,主人李惠宗为清末民国年间塘尾大商人。建筑由书室、住宅、门楼组成,面阔17.25米,进深16.35米,占地面积242平方米,于2006年重修。书室为单间两进内天井形式,中西合璧。头门平屋面设上人平台,二进为两层,二层与头门天台用架空侧廊连接。书房中的天花、栏板、隔扇屏风雕刻精美。西洋式的门窗做工精细。内天井花窗两侧“聊借好花行乐事,且将闲地养余年”灰塑对联,透出主人雅闲的心态。住宅为三间两廊三合院,内部防盗措施设计巧妙,内墙周边有竹编防盗网,与屋面密集的檩条及趟门组成完成的防护体系。


   亮德书房:由塘尾4房李礼佳建造,年代大致为二十世纪初,书房面阔10.55米,进深11.29米,是本地区典型的三间两廊的型制。右侧廊开门通天井,正房两次间设阁楼,天井正面墙及左侧墙设绿琉璃花窗,花窗两侧有灰塑及对联,花窗两侧设侧门通冷巷。该建筑精致小巧,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内部梁架结构合理,用料考究,内部的雕花门扇、封檐板、雀替、花罩雕刻精美,保存完整。建筑格局、结构和各种构件保存基本完好。书房于2006年重修。

   乐平书房:具体建造年代不明,面宽15.97米,进深8.97米,占地面积143.25平方米。属局部二层民居,正面开三条大门,建筑整体错落有致,小巧精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内部壁画精美,彩画、木雕、石雕甚多。二层楼保留了完整的一面木隔墙,墙上的门窗均有精美木雕,并题有一幅对联:“低看湖水天机畅,远眺云山眼界宽”。李乐平为塘尾李氏4房裔派,在广州和香港分别有利昌机械厂及船运公司。书房于2006年重修。

     卓卿家塾:又称守善堂,是家祠、家塾与民居结合的典型代表,为光绪年间(1875年-1908年)建造的一体建筑,面阔15.19米,进深13.23米。家祠为三开间二进院落布局,民居为三间一边廊建筑,家祠与民居各有独立的外门出入,同时又设有侧门相通。卓卿家塾原为卓卿公祠,堂号守善。卓卿公讳龙耀,字昭汉,号卓卿,为塘尾李氏3房24世祖。家塾装饰精美,内部梁架采用精美的斗拱驼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封檐板、雀替、花罩、门窗雕刻精美。卓卿家塾于2006年重修。


宝卿家塾:是塘尾古村的三处家塾之一,早期为家祠与民居结合的建筑,面阔9.43米,进深8.61米。宝卿公祠堂号绍徽,宝卿公讳钰,字铨江,号宝卿,清国学生(监生)。民国初年,宝卿之子祖璋(字澍仁,别字冀南,曾执掌云岗社学,创立追远堂小学)扩建祖居,改家祠为书院。现存东莞清末探花陈伯陶1919年题书的“宝卿家塾”匾额。

   渭川公家塾: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年-1908年),原为塘尾李氏4房15世祖养中公祠,堂号友于。养中公讳尚锦,字文秀,号养中。到养中公后代第25世渭川公(讳宗璜,字显廷,号渭川)时,改公祠为家塾,称渭川公家塾。家塾面阔9.41米,进深10.16米,面积95.6平方米,为合院式布局。

   塘尾古民居,具有浓郁的岭南地方特色。在建筑结构上,充分考虑到南方炎热多雨潮湿的气候特征,采用三间两廊的金字屋和三间一边廊的明字屋布局,利于通风散湿;在建筑用材上,广泛采用东莞红砂岩和青砖,建筑多以红砂岩做门、窗框和墙基,豆青色水磨青砖墙,形成独特的建筑色泽搭配;在装饰题材上,除采用中国传统民间题材外,更多采用岭南地区的瓜果等装饰题材,夔纹、镬耳、彩绘、灰塑、木雕、砖雕、石雕等,具有鲜明的广府文化特色,是研究岭南古建筑特别是广府建筑的重要实例。


                                             


   李凤池民居:位于塘尾旧围60号,是塘尾民居中建筑布局、结构和各种构件保存较完好的一间。李凤池字康新,号潮煜,又号潮旭,塘尾李氏3房24世,候选府同知,是塘尾大商人,富甲一方又乐善好施。凤池民居约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清光绪年间重修(1875年-1908年)。凤池民居与书房相连,呈“L”型分布,面宽20.33米,进深18.48米,占地面积约282平方米。民居为两进三间两天井形式,次间设阁楼,二进内墙周边设防盗木板,防盗木板与屋面密集的檩条及大门的防盗圆木组成完整的防护体系。书房为三间两廊三合院形式,二层设上人平台,室内外彩提裙窗分隔,既满足住屋的私密性又利于读书学习明亮开敞的空间。民居与书房各有独立的外门出入,又在内部设一过道相通,使用方便。居住部分建筑保存较好,通往冷巷边门卷蓬顶缺失,入口大门封檐板雕刻精美并保存完好,檐下灰塑损毁,挑檐梁头雕刻精美完好,屏风门上和上部花窗残缺,地面部分损坏。书房部分损坏较严重,但基本格局保存较好。


   李子聪民居和书房:也是塘尾典型的民居,其具体建造年代不详。民居面宽8.3米,进深9.7米,占地面积约80.51平方米,“明”字屋布局,凹斗门。子聪书房与民居隔巷相挨,面宽11.1米,进深5.4米,共两层,占地面积约44.5平方米,形似炮楼。书房一层由头门、配房及书室组成,二层中空,入口处上方设走廊连接书室与配房。民居与书房整体采用山墙搁檩形式,硬山屋顶,板瓦屋面。


围墙和门楼:建于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的古围墙,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围墙环绕村落,全长860.8米,高约1-5米,宽约0.35米,红砂岩墙基,青砖墙体,每隔4米有一附墙。围墙开东、面、西、北四个围门,以东门规模最大。围门上各有题额:东门两块题额,一为“秀挹东南”,一模糊不清;西门为“□秀坊”;南门为 “淳风里”;北门题额今已不在。门楼集交通、防御、祭祀于一体,均设有福德宫供村民上香祭拜。东门楼二层中设有关帝庙。围墙还附设17座谯楼,加上村中的独立谯楼、巷道门楼、围门楼,共计28座,按照二十八星宿的名称来命名。谯楼又称炮楼,一般长宽各约4.5米,高约7米。围墙上还开有瞭望与射击用的瞭望孔108眼,暗合36天罡、72地煞之数。古村的围墙、围门和谯楼共同构成了完整的防御体系。


   巷道:塘尾古巷道成井字形网状布局,主要巷道有南北走向的7条直巷和东西走向的4条横巷,有效构建了村内有利、便捷的交通系统。巷道由红砂石铺砌,宽2米左右,并有完整的明、暗排水渠,与村前水塘相连形成完善的污水排水系统。清末光绪年间,塘尾富绅李植宗改建部分红石巷为花岗岩麻石巷,横穿围面。


   古井:塘尾村内古井众多,现存15眼,尚能使用的有11眼,分布于巷道旁或民居、家祠天井内。井壁用青砖砌筑,井沿用整块红砂岩挖空而成,至清末采用花岗岩石。其中黄泥井距今已有七八百年历史,相传塘尾李氏祖先迁居此地前就已有。黄泥井井壁用青砖砌筑,井沿用整块红石挖空而成,直径约0.87米,高0.4米。

塘尾村明清古建筑群把明清时期的围墙、炮楼、祠堂、书院、民居、古井、池塘、榕树比较完好地保留下来,尤其是将古村落格局和围前蟹形仿生布局完整地保留下来,全国较为少见,它的文化内涵相当丰富,它保护的不仅是一批房子,而是保护一段历史,保护的不仅是一个村子,而是保护一个时代,实为东莞的一大景观。古建筑群布局合理,格调明朗,建筑工艺考究。塘尾村明清古建筑群在古代规划建设、建筑艺术、民俗风情、家族社区等方面,是研究南粤民居不可多得的蓝本,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2002年7月,塘尾村明清古建筑群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