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观点)什么情况下给人建议?
展开全部
文/煅煜
这些是我先前自我省思的:
发表看法与建议别人的时候,应当选择适当的时机和因缘条件,如果因缘不具备我将保持沉默。
比如要对别人说这句:“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话。我会看到满足这几个条件才会叙说我的看法。
1)对方是喜爱读书者,已读书者。反之,如果是没有读书;不喜爱读书者,没有读书的人就不存有尽信书的问题,所以我不会说这些论调。
2)对方已经发生已经出现迷信书本的状况。反之对方没有发生这样的事情,没有存有迷信书本的言教,还可以,我将不会发表这样的建议和言论。
3)对方没有慢心,能不傲慢地接受我的建议和看法,也就是空杯心态、初学者心态、归零心态出现在对方的时候。反之对方自满、自大,傲慢自身,那么我说这些将是没有意义的,我将会保持沉默。
4)应当是基于慈悲的叙说,而不是为了打击别人,不是为了嬉戏,不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学问和智慧,不是为傲慢自身、贬低他人而给予别人建议。也就是自己不应存有慢心,而是为对方的利益着想。如果当我发现自己被慢心侵染,污染,智慧已经被贪心和瞋心蒙蔽,我将如理作意,如果如理作意之后仍然无法条幅污染,我将保持沉默。
5)能够尽力估算到对方听到:“尽信书,不如无书。”的论调后,不会心生不满,受到伤害,而会从中提升自己,改正错误。反之,估算到对方会因此反而受到伤害,自爱自怜。我将保持沉默。
6)估算到自己是有能力改变他,做这些是不是纯粹浪费个人和他人时间?是否有意义?如果发觉自己没有能力让对方接受,我将保持应有的沉默。
当以上条件适当的发生,我将会给予建议,否则,我将不会叙说任何建议和规劝,我将保持沉默。
一位网友看到我写的,也补充了一些比我思考的还要全面些的:
四种正知 ( 明觉 )的应用:
一、有益正知:说了有益吗?
二、适宜正知:是适宜的机缘说吗?
三、行处正知:用什麽方式来说?
四、无痴正知:说正确的内容。
我的 《沙门果经讲义》 (玛欣德长老著)笔记中,也有这样的话语,贴出来分享:
佛陀在 《律藏· 佛陀在《律藏· 遮止 诵戒篇》 里讲到: 想要批评、呵斥或指责一个人的时候,先要省察自己的是不是具足以下五个条件:
1.适时而说,非不适时:要在适当的时间和场合比如在大庭广众之下批评指责他人是不适合的。
2.真实而说,非不真实:先省察所呵斥的是否舒适。如果不是事实,就是冤枉他人。在批评他人之前,先检查一下你的批评是否有事实根据。
3.柔和而说,不以粗恶:语言要恰当。如果他只是犯极小的错误,你就小题大做,用难听的话语指责他,甚至侮辱对方的人格,这是不适合的。
4.有益而说,非无利益:要考虑你的批评对对方有没有帮助。如果他是个不受批评的人,当你批评他时,他会承受不了,或者怀恨在心,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对这种人,你批评他是没有利益的。所以想呵斥他人时,还要考虑对他有没有帮助。
5.慈心而说,内心嗔:批评人还要看出发点、动机。假如是为了打压别人、故意用批评、指责他人的手段来满足自己,那不是真心帮助对方。所以批评别人时要有慈心。如果批评的动机、出发点是为了对方好,希望对方改过,希望对方进步,那我们才去指责、批评。(Cv.400)
这也是在训练正知:
义注提到有四种培养正知的方法,这也是由浅到深的四种训练方法:
1. 有益正知:有没有利益。清楚的知道这样做有没有利益。
2. 适宜正知:比有益正知更深一层,要知道适宜的时机。
3. 行处正知:在做一切事情,都把禅修业处放在第一位而做。
4. 无痴正知:没有迷惑、不痴迷的。这里指的是没有我见的。行走的时候,先观察身体只是地、水、火、风、四界而已。然后再行走。只是一堆色法在行走而已,并没有一个实体的我、人在行走。
正知和正念一起训练,正念就是把心沉入对象。有正念心就不散乱。正知就是完全清楚的知道。
虽然我以前也如此省思过这样的事情,不过佛陀讲的更加全面。难怪我在上座部QQ群里老是看到一种现象就是,如果有一位贤友在群里劝别人,别人会很生气,会引起一场辩论。看来还是小窗劝告别人,群里赞叹别人,来的比较好。
批评是很难避免的,即使在佛陀在世的时候,也是非常普遍的。曾经有一个叫阿图拉(Atula)的人,有一次他想要知道一些佛法的知识,然后他就去找阿难达尊者。见到阿难达尊者后,就把他对佛法的疑问,就去问阿难达尊者。结果阿难达尊者就很详细地跟他解答了这样的问题,即使阿难达尊者很细心地帮他解答问题,然而他听了之后,他感到很不耐烦;他说: 「我只问了这么简单的问题,为什么他那么啰嗦跟我讲一大堆的话?」
然后,他又去问沙利补答(Sàriputta,古译为舍利弗)尊者的弟弟,叫勒瓦答(Revata,古译为离婆多)尊者。勒瓦答尊者是一个很沉默、不喜欢多说话的人,他去问了勒瓦答尊者,结果勒瓦答尊者没有怎么去回答他。然后他又批评了: 「我那么好心去问他,他居然不回答我的问题,那么高傲,有什么好了不起的。」
于是,他又把这个问题去问沙利补答尊者,沙利补答尊者就很简单扼要地回答他的问题。他听了沙利补答尊者的回答之后,他又毁谤了: 「我问这个问题,他那么简单就回答了我的问题,我怎么可以理解呢?」
结果他又去找佛陀,然后就把他去见阿难达尊者,见勒瓦答尊者,见沙利补答尊者的情况,跟佛陀报告。这个时候,佛陀就说了一首偈颂:
「阿图拉,不是现在才如此,过去已经是这样了,说多话的人给人毁谤,说少话的人会给人毁谤,乃至到沉默的人也会给人毁谤。」
(法句经.愤怒品)
「阿杜罗应知,古来已如此,非是今日事,默然受人谤,多言受人谤,适言受人谤,不为诽谤者,此世未曾有。」
——选自 《法句经.愤怒品》
2014年7月5日 星期六
来源煅煜学习总结和笔记
这些是我先前自我省思的:
发表看法与建议别人的时候,应当选择适当的时机和因缘条件,如果因缘不具备我将保持沉默。
比如要对别人说这句:“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话。我会看到满足这几个条件才会叙说我的看法。
1)对方是喜爱读书者,已读书者。反之,如果是没有读书;不喜爱读书者,没有读书的人就不存有尽信书的问题,所以我不会说这些论调。
2)对方已经发生已经出现迷信书本的状况。反之对方没有发生这样的事情,没有存有迷信书本的言教,还可以,我将不会发表这样的建议和言论。
3)对方没有慢心,能不傲慢地接受我的建议和看法,也就是空杯心态、初学者心态、归零心态出现在对方的时候。反之对方自满、自大,傲慢自身,那么我说这些将是没有意义的,我将会保持沉默。
4)应当是基于慈悲的叙说,而不是为了打击别人,不是为了嬉戏,不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学问和智慧,不是为傲慢自身、贬低他人而给予别人建议。也就是自己不应存有慢心,而是为对方的利益着想。如果当我发现自己被慢心侵染,污染,智慧已经被贪心和瞋心蒙蔽,我将如理作意,如果如理作意之后仍然无法条幅污染,我将保持沉默。
5)能够尽力估算到对方听到:“尽信书,不如无书。”的论调后,不会心生不满,受到伤害,而会从中提升自己,改正错误。反之,估算到对方会因此反而受到伤害,自爱自怜。我将保持沉默。
6)估算到自己是有能力改变他,做这些是不是纯粹浪费个人和他人时间?是否有意义?如果发觉自己没有能力让对方接受,我将保持应有的沉默。
当以上条件适当的发生,我将会给予建议,否则,我将不会叙说任何建议和规劝,我将保持沉默。
一位网友看到我写的,也补充了一些比我思考的还要全面些的:
四种正知 ( 明觉 )的应用:
一、有益正知:说了有益吗?
二、适宜正知:是适宜的机缘说吗?
三、行处正知:用什麽方式来说?
四、无痴正知:说正确的内容。
我的 《沙门果经讲义》 (玛欣德长老著)笔记中,也有这样的话语,贴出来分享:
佛陀在 《律藏· 佛陀在《律藏· 遮止 诵戒篇》 里讲到: 想要批评、呵斥或指责一个人的时候,先要省察自己的是不是具足以下五个条件:
1.适时而说,非不适时:要在适当的时间和场合比如在大庭广众之下批评指责他人是不适合的。
2.真实而说,非不真实:先省察所呵斥的是否舒适。如果不是事实,就是冤枉他人。在批评他人之前,先检查一下你的批评是否有事实根据。
3.柔和而说,不以粗恶:语言要恰当。如果他只是犯极小的错误,你就小题大做,用难听的话语指责他,甚至侮辱对方的人格,这是不适合的。
4.有益而说,非无利益:要考虑你的批评对对方有没有帮助。如果他是个不受批评的人,当你批评他时,他会承受不了,或者怀恨在心,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对这种人,你批评他是没有利益的。所以想呵斥他人时,还要考虑对他有没有帮助。
5.慈心而说,内心嗔:批评人还要看出发点、动机。假如是为了打压别人、故意用批评、指责他人的手段来满足自己,那不是真心帮助对方。所以批评别人时要有慈心。如果批评的动机、出发点是为了对方好,希望对方改过,希望对方进步,那我们才去指责、批评。(Cv.400)
这也是在训练正知:
义注提到有四种培养正知的方法,这也是由浅到深的四种训练方法:
1. 有益正知:有没有利益。清楚的知道这样做有没有利益。
2. 适宜正知:比有益正知更深一层,要知道适宜的时机。
3. 行处正知:在做一切事情,都把禅修业处放在第一位而做。
4. 无痴正知:没有迷惑、不痴迷的。这里指的是没有我见的。行走的时候,先观察身体只是地、水、火、风、四界而已。然后再行走。只是一堆色法在行走而已,并没有一个实体的我、人在行走。
正知和正念一起训练,正念就是把心沉入对象。有正念心就不散乱。正知就是完全清楚的知道。
虽然我以前也如此省思过这样的事情,不过佛陀讲的更加全面。难怪我在上座部QQ群里老是看到一种现象就是,如果有一位贤友在群里劝别人,别人会很生气,会引起一场辩论。看来还是小窗劝告别人,群里赞叹别人,来的比较好。
批评是很难避免的,即使在佛陀在世的时候,也是非常普遍的。曾经有一个叫阿图拉(Atula)的人,有一次他想要知道一些佛法的知识,然后他就去找阿难达尊者。见到阿难达尊者后,就把他对佛法的疑问,就去问阿难达尊者。结果阿难达尊者就很详细地跟他解答了这样的问题,即使阿难达尊者很细心地帮他解答问题,然而他听了之后,他感到很不耐烦;他说: 「我只问了这么简单的问题,为什么他那么啰嗦跟我讲一大堆的话?」
然后,他又去问沙利补答(Sàriputta,古译为舍利弗)尊者的弟弟,叫勒瓦答(Revata,古译为离婆多)尊者。勒瓦答尊者是一个很沉默、不喜欢多说话的人,他去问了勒瓦答尊者,结果勒瓦答尊者没有怎么去回答他。然后他又批评了: 「我那么好心去问他,他居然不回答我的问题,那么高傲,有什么好了不起的。」
于是,他又把这个问题去问沙利补答尊者,沙利补答尊者就很简单扼要地回答他的问题。他听了沙利补答尊者的回答之后,他又毁谤了: 「我问这个问题,他那么简单就回答了我的问题,我怎么可以理解呢?」
结果他又去找佛陀,然后就把他去见阿难达尊者,见勒瓦答尊者,见沙利补答尊者的情况,跟佛陀报告。这个时候,佛陀就说了一首偈颂:
「阿图拉,不是现在才如此,过去已经是这样了,说多话的人给人毁谤,说少话的人会给人毁谤,乃至到沉默的人也会给人毁谤。」
(法句经.愤怒品)
「阿杜罗应知,古来已如此,非是今日事,默然受人谤,多言受人谤,适言受人谤,不为诽谤者,此世未曾有。」
——选自 《法句经.愤怒品》
2014年7月5日 星期六
来源煅煜学习总结和笔记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