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形成的条件?
1.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 道德产生的条件有哪些
在马克思来主义看来,自道德产生的条件:
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2.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3.生产实践是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统一的社会条件
4.社会分工是道德从萌芽到生成的重要条件
劳动不仅创造了道德产生的必要性,而且也创造了道德产生与发展的动力。因为劳动不仅带 来了人们之间的交往,带来了利益的矛盾和冲突,而且还使人们产生了对自己的全面意识和 全 面发展的要求。尽管这种意识和要求在最初很不完善,还没有成为道德的主要动力和基本内 容,但它一旦形成,就孕育着强大的生命力,成为道德发生中的积极的肯定的动因,推动着 道德的产生和发展。人们通过劳动不仅满足生存需要,而且在劳动中体验到人的本质、人的 力量,萌发出对前景的想像和展望,从而建立起对自己的信心,使人将处理好自己与他人、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作为全面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手段。于是,道德不仅成了社会和谐、发 展的保证,而且也成了社会成员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不可或缺的追求。
2. 道德产生有哪几个方面的条件
1.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2.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3.生产实践是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统一的社会条件。
4.社会分工是道德从萌芽到生成的重要条件。
5.劳动是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3. 简述道德的本质及其产生的条件
本质复: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制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以能动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和引导、规范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 其产生的条件:1.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2.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3.生产实践是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统一的社会条件
4.社会分工是道德从萌芽到生成的重要条件
4.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道德产生的条件有哪些
道德产生的条件:
1.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2.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3.生产实践是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统一的社会条件
4.社会分工是道德从萌芽到生成的重要条件
马克思主义道德本质说
道德本质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A.社会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社会道德体系的性质。
B.经济关系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道德体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C.社会生活中的共同利益,决定着各阶级的共同道德观念。
D.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引起道德的变化。
道德的社会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道德对其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B、道德通过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其他部分发生影响,从而间接地为经济基础服务。
C、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
D、道德对社会稳定和人们日常生活及交往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的维护和保证作用。
E、在阶级社会里,道德是进行阶级斗争的重要武器。
道德起源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也是伦理学史上争议颇多的问题。目前,国内学术 界主要是从社会学的视角加以阐释的,认为劳动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无庸 置 疑,这种观点抓住了人类道德起源的关键环节,揭示了人类道德起源最为根本的方面。但细 究起来,这种阐释也存在着某些不足:其一,它忽视了对人类道德起源的生物学考察,未看 到人类祖先的动物合群性本能乃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生理前提;其二,它忽视了对人类道德起 源的心理学考察,未揭示人类道德起源的心理动因。所以,我们认为,要真正全面而系统地 考察人类道德的起源必须抓住以下三个视角:?
一道德起源的生理前提?
最早从生物学的视角论述人类道德起源的是达尔文。他认为,自然选择是生物有机体进化的 基础。在有机体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具有有益性状的个体会生存下来并繁殖起来,而没有这 种 性状的,就会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人所特有的、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的道德品行的自然 根 据存在于某些动物所具有的合群性本能即社会本能里(例如,在和同伙的交往中寻求快乐、 彼此提示危险、用各种方式维护和帮助同伙等)。在达尔文看来,人类的祖先类人猿也在自 然进 化中获得了这类“社会”属性,原始初民又继承了人类祖先的“社会”属性,而“种种社会 性的本能——而这是人的道德组成的最初的原则——在一些活跃的理智能力和习惯影响的 协助之下,自然而然地会引向‘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这一条金科玉 律,而这也就是道德的基础了”。??〔1〕?达尔文的进化观把人类道德说成是动物本能 的继续,没有看到高等动物的社会本能和劳动、思维萌芽与人类的劳动、思维及道德行为的 本质区别,从而没有真正科学地揭示道德的起源,但却道出了道德得以起源的生理前提— —动物的合群性本能。?
动物依靠自身的器官从自然界取得现存的东西以维持生存,它只能作为类的个体消极地适应 环境,与外界环境保持一定的平衡。如果客观环境 发生了变化,动物的生存条件也就发生变化。与此相适应,动物有机体从生理结 构到生理机能也必然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产生适应新条件的结构与机能,以与外界环境达到 新的平衡。惟有如此,动物才能生存并繁衍下去。在动物群中,彼此之间依靠生存的自然本 能联系 在一起,其中合群性是群居动物比较突出的一种本能。 合群性本能既有基因遗传的因素,也有个体后天在群体生活中获得的因素。正是由于大 地和气候条件的巨大变化,使得人类祖先这种合群性极强的动物从树栖生活改为地面生活, 从而使合群性本能逐渐巩 固起来。人类祖先的合群性本能虽然只有生物学的意义,但对于像人类祖先这样的动物的生 存却极为重要。它为由人类劳动所直接产生的社会联系奠定了生理机能方面的基 础。 人类的社会联系正是从这种合群性本能中升华出来的。而劳动的发展不仅需要而且必然使人 这种 群体的社会联系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密切。“随着完全形成的人的出现而产生了新的因素— —社会”,??〔2〕?正是在社会及其发展进程中才产生了人类道德。?
二道德起源的心理动因?
人类祖先的合群性本能为道德的起源提供了生理前提,而原始初民在与自然抗争过程中所产 生的恐惧感,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社会共同体的归属感和敬畏感乃是人类道德得以产生的 心理动因。?
原始社会初期,极端低下的生产力水平、科技水平和智力水平,使得原始初民所具有的只是 一种浑然一体的原始意识。在他们的意识中,个体与氏族是连结为一体的,个体不是作为氏 族的独立成员,而是作为有机整体的一个“粒子”而存在的。这种原始意识的对象只是外在 事物,是自然界。面对自然界,原始初民不可能认识其中的奥秘;特别是在自然灾害面前, 他们总是感到无能为力。于是,自然界被他们想像成为一种神秘的力量,时时刻刻在威胁着 人类。原始初民对此感到恐惧和忧虑,从而将一些自然物作为本氏族的祖先或亲族加以崇拜 , 即图腾崇拜。根据人类学家的分析,建立图腾崇拜的目的是试图借此抵抗和控制自然,并力 图使自然秩序化。然而,图腾崇拜产生后,它往往以巫术、祭礼等神秘的方式引发初民的惧 怕心理,增强初民的敬畏感,并由此控制了人类,使人类自身秩序化。因为随着图腾崇拜的 产生,出现了诸多禁忌。通过这些禁忌限制了初民的那些危及种族、部落生存的盲目欲念 和冲动,强化了行动的一致性,从而为基本的生活秩序提供了保证。图腾崇拜又是通过各种 祭 礼仪式进行的,而各种祭礼仪式则强化了个体与氏族之间的联系,使人类祖先的动物合群性 本能蒙上了社会性很强的色彩,从而使人类祖先在获得食物和抵御猛兽的过程中,群体成员 之间在行动上的互相配合越来越完善,最终导致开始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 劳动。在生产劳动中,人和客观世界发生了复杂的联系,尤其是产生了动物界所没有的也不 可能有的人和人的联系。这就根本改造了人类祖先的自然群体,而代之以劳动为基础的人类 社会。?
集体劳动必须有分工协作,彼此要相互了解,个人的活动必须服从集体的目的。这就要求个 体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同他人、集体的关系,并反思自己的行动及其结果是否有利于群 体的 协作。可以这样说,反思就是自我意识的开始,它是在分工协作的社会集体劳动中发展起来 的。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使人从动物界分离出来并使人越来越远离动物界,也使得人改造 客 观世界的劳动建立在人对自然界的了解、意识到人对自然界的力量、意识到自己和周围人的 关系的基础上。然而,由于原始初民刚刚从动物界脱离出来,他们在体力,尤其是智 力方面与现代人不可同日而语,因而他们在控制和利用自然方面,也远远不及现代人;再加 上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使得原始初民无法依靠个人的能力来获得相对较好的个人生存和发 展的条 件。这就必然使个体对他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共同体产生某种依赖并导致对社会共同体的认同 或曰自我意识。这种对社会共同体的认同与自我意识使人形成某种程度的归属感。?
所谓归属感是指个体将自己归属于某一群体,并对其产生一定依存心理的情感体验。归属的 实质在于个体对某一团体的价值认同。 归属感的原始表现是法国人类学家凯姆所称的“集体精神。”早先,在原始初民那里,这种 “集体精神”为整体氏族群体所共有,但它不是来自个体意识的总和,也不是从直接经验中 取得的,而是个体与氏族群体浑然一体的原始意识。“集体精 神”的存在不以社会成员个体的存在为条件,氏族群体先于个体而存在,当个体死亡时,氏 族群体依然存在,“集体精神”也依然存在。随着社会劳动的发展和人类自我意识的增强 , 这种整体先于个体的“集体精神”逐渐被整体基于个体的自我意识所取代。整体基于个体而 存在,并不意味着个体能够脱离整体而存在;恰恰相反,人类劳动的本质特性决定了个体必 须依赖于整体,决定了个体必须具备一定程度的归属感。归属感形成的前提如前所述,是人 类社会须从自然界中获取生活资料的同时,面对自然界的威胁所形成的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 对立。一方面,没有自然界,人类社会无法生存,人类必须通过改造自然才能满足自己的需 要。另一方面,自然界在人类面前又经常表现为强大的外在力量,这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蒙 昧时期表现得特别突出。这就使得人类不得不联合起来与自然抗争。?
“个体作为联合起来所组成的社会共同体的成员所具有的归属感中势必包含着一种敬畏感。 ”??〔3〕?本质地看,敬畏感既是对个体利益的肯定,又是对社会共同体的根本利益的 肯定。敬畏感是在个体知觉到外在诫律对种族以及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性后而引发的一种 道 德情感。当个体使用“我们”一词来代表一个社会共同体时,这中间至少包含着两层含义( 不论使用这一词的人是否意识到):其一是我属于这个共同体,我个人的某种利益是与这个 共同体联系在一起的;其二是以我个人的力量难以把握或抗衡某一对象,而只能依靠“我们 ”这个共同体的力量才能实现。共同体既是个体成员的利益所系,又是个体消除或减少恐惧 感、形成归属感所依赖的对象,因而个体对这一共同体必然产生敬畏之情。正是这种归属 感和 敬畏感,使原始初民必然把个人需要视为原始集体的共同需要,或者把原始集体的需要视为 自己的需要,从而把个人同社会(集体)不可分割地联系起来,这样就必然地产生原 始集体主义性质的道德,必然使这种原始集体主义性质的道德成为调节原始社会关系(原始 个人与原始集体的关系,原始个人与原始个人的关系等等)的必要手段,并必然地使其成为 原始初民的真诚的道德需要。?
三道德起源的社会基础?
恐惧感以及由它产生的归属感和敬畏感虽然是道德得以产生的心理动因,但是它们本身却是 在 人类的生产活动中萌发和发展的。因此,归根到底,正是劳动使人成为道德的主体,促成了 人的道德需要,创造了道德产生的必要性和动力。生产劳动是道德得以起源的社会基础和决 定因素。?
第一,生产劳动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创造了道德的主体。从人类祖先利用自己加工制作 的第一件工具来获取生产资料,满足自己生存需要时起,人就开始脱离动物,从而以人类的 名义进行活动。诚如马克思所说:“一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 这一步是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分开来。”??〔4〕? 在生产劳动中,人不仅使自己的形体、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形成了人的手足、大脑和感觉 器官,为人成为道德的主体创造了自然条件;而且由于在生产劳动中经常使用工具作用于对 象,使本来是外在的东西变成了内在的影象。影象在量上的不断积累和在质上的不断提高, 逐渐萌发出人类最初的意识。人类意识的产生不仅使人能够意识到自己活动的环境和对象, 而且给人类满足需要的活动注入了一种意图和目的,给活动的天然节奏和秩序加进了自觉自 为的成分,从而使得人不仅了解自然界,而且了解自己的需要,并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安排自 己的活动。而满足人类需要的目的性活动,一方面使人类在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得以掌握“ 两种尺度”:人既按照他的本性即他的需要的主体尺度来对待自然界,同时又以对象的客观 尺度即自然规律来改造自然界;另一方面,又使个人不仅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利益,而且也 意识到他人和群体的存在和利益。于是,在原始氏族内部便逐步形成了比较明确的 调整个人与群体关系的要求,即个人对群体利益应当怎样不应当怎样的行为准则,并通过群 体的舆论使之趋于稳定。此外,人们也逐渐意识到如果不按这些共同生活的行为准则办 事,原始氏族或部落整体就不能维持,个人也无法生存,因而在自己的内心产生了维护群体 利益的义务感和荣辱观念,从而使自己成为道德的主体。?
第二,生产劳动创造了道德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性和动力。马克思说:“孤立的一个人在社会 之外进行生产……就像许多个人不在一起生活和彼此交谈而有语言发展一样,是不可思议的 。”??〔5〕?在人们进行物质生产过程中,人们相互之间的交往、协作和帮助 , 以及人的生产带来的交换和分配,使人与人之间必然形成一种社会关系。随着劳动分工的产 生和剩余产品的出现,个人在劳动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地被凸现出来,个人的利益观念和 追求也逐渐产生了。利益的追求造成了人与人的差别,导致了原始初民作为“类个体”存在 的分解。于是,原始初民那种个人同群体的直接同一也遭到冲击,产生了个人同与之相互交 往的他人和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当这种矛盾关系不断地打破原来那种“天然秩序”而上升 为社会的主导关系时,调整这种关系就成了社会的必然要求,它从两个方面促成了道德的产 生:一方面,劳动活动必然使原始群体为了维持自身的存在而需要保持以前那种群体的和谐 统一;另一方面,劳动活动又使个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和发展而不得不依赖于这一群体的 存在和统一。道德调整就是基于利益矛盾而发生的个人和社会群体这两种相互联系又相互区 别的需要的产物。这就是道德得以产生的必要性。?
劳动不仅创造了道德产生的必要性,而且也创造了道德产生与发展的动力。因为劳动不仅带 来了人们之间的交往,带来了利益的矛盾和冲突,而且还使人们产生了对自己的全面意识和 全 面发展的要求。尽管这种意识和要求在最初很不完善,还没有成为道德的主要动力和基本内 容,但它一旦形成,就孕育着强大的生命力,成为道德发生中的积极的肯定的动因,推动着 道德的产生和发展。人们通过劳动不仅满足生存需要,而且在劳动中体验到人的本质、人的 力量,萌发出对前景的想像和展望,从而建立起对自己的信心,使人将处理好自己与他人、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作为全面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手段。于是,道德不仅成了社会和谐、发 展的保证,而且也成了社会成员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不可或缺的追求。
5. 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分别是什么
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是人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客观条件是社会关系。
6. 什么是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基本要求
钱春夏 转眼又到了学期末,回顾整个学期,学生的心理上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高年级学生的特征:主见多了、小叛逆不断……在他们身上都一一映现。做为一名班主任,单单对他们进行行规教育已远远不够,我们应该把教育重点偏重到他们道德品质的形成,因为小学阶段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学习掌握社会规范的基本阶段,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曲折的发展过程,我们要积极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搭建平台,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这个学期的班主任实践工作中,我就“”这一方面,总结出了以下几条经验。 一、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教师发挥榜样力量,激励良好行为。教师要为人师表,言行一致,以文明高尚的言谈举止,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良好的个性品质教育学生,发挥示范作用,为学生树立“立身做人”的榜样。做到“以德感人,以德服人,以德育人”。 教师的语言是有声的行动,教师的行动是无声的语言,前者使学生信服,后者使学生佩服。要想让学生信服,自身就必须过硬。所以,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事事处处以身作则。要求学生讲卫生,见到垃圾教师先弯腰;要求学生爱国,升旗时我们首先肃立;要求学生守时,教师不能迟到早退;每次劳动,教师应该带头干,与同学生们一起扫地、擦桌凳、门窗、拖地。这样,身体力行,潜移默化中让学生自觉养成了以上良好的习惯。 二、从日常生活中抓契机进行教育。 针对同学接触的各种事情,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随时随地进行教育,使道德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我们要把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小学生的言谈举止,衣食住行等各方面,比如,有的同学有困难,有人主动帮助他,劳动时,有的同学不怕脏,不怕累,对待老师有礼貌等。教师和父母要善于抓住这些典型事例进行随机表扬,鼓励好的典型,对那些随手拿别人东西,打架、骂人的同学随时用建议的方式引导、教育,使他们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使他们从小就萌发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培养他们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品德、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真正地为他们良好的品德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引导学生养成辨别是非的好习惯,同时也在潜移默化的净化他们的心灵,通过典型的日常小事,学生亲眼目睹、亲耳所听,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日常生活的教育是所有教育途径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教育 三、树立学生的自尊意识 在班集体中,不是每个学生的道德行为规范都完全正确,总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问题学生占了一定的比例。对待问题学生,我们不能放任自流,任其自生自灭。我们要充分利用情感的力量,帮助他们改变自我。我们要格外关注他们,在纠正他们不良行为的同时,给他们更多的爱,温暖他们的心,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自尊。一个人只有在获得了尊重之后才会想起怎样去维护自己的尊严,竭尽全力去做好自己应尽的职责,从而获得别人的认可。正好在语文课上学到了《尊严》一课,我就在讲课的时候结合学生的自身情况让他们说说自己的行为是否都是有尊严的表现,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当班内几个问题学生回答时,他们都能意识到自己有时的不当行为是没有尊严的表现,说着说着,都红了脸、低了头。我决定以唤醒他们的自尊为切入点,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在转变问题学生时必须要给予更多的关爱,要尊重他们,要让班级的成员都尊重他们,帮助他们改正过错,重新认识自我,向温暖的集体靠近。当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健康发展时,这才体现了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四、优化家校联系 学校、家庭、社会是一个整体,任何环节脱节了,教育的效果都会受到影响。因此,我们除了要重视校内教育外,还要重视校外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我们要经常家访,和家长交流沟通,让家长们多了解自己的子女,教给家长教育子女的方法,让学生在校内所受的思想教育在家中得到延伸,行为习惯得到巩固,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我们作为班主任,更应该切实抓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重视他们努力后的结果,鼓励他们持之以恒,做得更完美。 道德教育是常抓不懈的工作,作为班主任,要持之以恒地做这项工作,让孩子们从小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其受益终身。
7. 道德品质的形成以什么为要求
家庭教育和环境的影响
8. 影响小学生品德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小学生品德形成的因素有:
一、外在因素:
1、家庭教养方式;
2、社会风气;专
3、同伴群体。
二、内属在因素:
1、认知失调;
2、态度定势;
3、道德认知。
此外,个体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等因素也对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8)品德形成的条件扩展阅读:
小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过程,而学校教育又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小学生的思想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而教师爱的教育、榜样的树立,以及长期不懈地教育都是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重要因素。
只有加强小学德育的教育,把社会要求不断内化为学生的自身品质,转化为学生学习和良好行为的动机,学生才能更好的按照社会要求提高自己的道德发展水平。 小学生虽然知道一些道德原则,但如果力图按照这些准则去行事就难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