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凡有军功为长吏者当沙汰”是什么意思呢?
意思:所有因为镇压黄巾起义立有军功而封为地方官员的应当除职
怒鞭督邮,这是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三国故事。
话说刘备讨黄巾有功,本想能封侯拜爵,怎奈朝廷宦官十常侍当道,阻塞贤良,最后只封刘备一个县尉。刘备上任不久,一位督邮来了,非常的瞧不起刘备,问起刘备的家世,刘备说道:“备乃是中山靖王之后”。督邮听后,一脸冷笑道:“大胆刘备,胆敢冒充帝胄,还不速速退出,哼!”旦桐
刘备悻悻退出,侍从告诉刘备,“督邮发怒是因为将军您没有贿赂给他”,刘备皱起眉头,叹口气说道:“自从备上任以来从没有拿过百姓的一点东西,没有钱给他啊!”于是督邮真的发怒了。刘备多次求见,督邮只是不见。
有回张飞喝了几杯闷酒,骑着马出来,看见几个六七十岁的老人人跪在县衙口,便上前询问。老人们说督邮强迫他们诬告刘备,他们不肯,于是督邮要打他们。张飞很是生气,就冲进去把督邮抓了出来绑在县衙门口一棵柳树上,扯下柳条来打,打断了数根。
这就是张飞怒鞭督邮的事情。后来,关羽和张飞劝刘备把督邮杀了,令投他处,怎奈刘备本是心慈之人,便把县衙印挂在督邮脖子上,带着两位义弟就走了 。
督邮,汉时官名,始置乱晌于西汉中期,郡守属吏,掌监属官。汉时督邮位轻权重,凡传达教令,督察属吏,案验刑狱,检核非法等,无所不管。郡分部者,部皆置,如西部督邮、东部督邮等。
督邮是什么官职呢?督邮是当时考察地方官员过失的官儿(相当于今天的纪检委的),他可以随时随地的把地方官员降职或者是查办,因而各地的大小官员都很怕他。
人是不能娇惯的,一娇惯就容易出事哗迟锋。当兵的会表现出没有礼貌、不懂规矩;当官的就表现出傲慢无礼、横行无忌。
扩展资料
理论史实
《三国演义》和戏曲里都有“怒鞭督邮”这一段,但他们都说成是张飞所为,搞得生动夸张,但历史事实却并非如此,怒鞭督邮的不是张飞而是刘备。刘备当安喜县尉不久,朝廷诏令各州郡,淘汰县级以军功为长吏的人,刘备也在被淘汰之列。
负责裁汰工作的督邮来到刘备的地盘,刘备前去求见,可督邮装病不予接见。刘备大怒,带人冲进去将督邮绑出,将自己的官印挂在他脖子上,并狠狠的抽了他二百鞭,弃官而去。
这段记载可见《三国志·先主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怒鞭督邮
“长吏”就是官秩较高的长官。这个“高”是相对的,按照《汉书·百官公卿表》的说法,县令、县丞(书记官)、县尉都可以叫做“长吏”。他们下边还有“少吏”。
“沙汰”是淘汰、整顿的意思。《世说新语·俳调》里范荣反讥王文度时说“淘之汰之,沙砾在后”。因为范荣话里有王文度不如自己的意思,所以沙汰比淘汰更多一层淘汰不好的东西的意味。
刘备当县尉的安喜县,就是“黄患”未除的地方之一。刘备的前任们不是被杀就是被免,还有个走后门调任别处的,可见这官不好当。但刘备干得不赖,他对黄巾主要采取的是安抚措施。于是黄巾们不再经常闹事,老天也帮忙,渐渐的这里就安定下来了。
这么看来,朝廷要裁撤有军功的长吏好像是卸磨杀驴。但事情并不完全如此。有些平黄巾的人好大喜功,经常虚报战果,朝廷知道了以后自然不高兴。你们不是糊弄我嘛,我就把你们这些因为军功当上长吏的都滑陪撤掉。但或许皇帝觉得这样也有点武断,于是决定让负责巡检的官员(督邮,全称五部督邮)去看一看。
后面的事书上说得就清楚了:督邮到安喜县视察,这主儿来了就给刘备编织了一堆罪名,要按上面的命令把刘备给“沙汰”了。张飞一听,那还行,劈哩啪啦就把督邮鞭打了一顿(注:其实正史里真正动手的信好蠢是刘备,可见他就算不是孔武有力也并不窝囊啊)。安喜已经待不下去,刘关张只好跑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