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打火“只响不着”是什么原因?
车友们都知道,骑摩托车的时候,打开点火钥匙,一按启动按钮,发动机就着车启动了。但有时候,当我们按下启动按钮时,却只听到“嗒嗒”的声音,发动机却不能启动,原因也很简单,就是电瓶亏电。这是一种最常见的故障。
不过也可能是其他的问题。
一般,摩托车在发动机、蓄电池出现故障且没有排除时,操作人员又急于起动摩托车,连续不断频繁起动,往往会造成起动继电器动、静触点之间因电弧高温而烧坏,造成接触不良。
当按下起动按钮后(排除起动电机、蓄电池等部件故障),发动机仍无法起动时,拆下蓄电池与静触点螺栓之间的连线,间断地按动起动按钮,听起动继电器内是否有衔铁被电磁力吸合、释放发出的“嗒嗒”声响,如有声音说明起动继电器电磁铁工作正常。
将蓄电池正极与起动器螺栓相连,拆下与起动电机相连的电线,接1个12V灯泡(一端搭铁),按起动按钮,灯泡亮为正常。
若不亮,排除其他故障后,用万用表测量黄/红与黑线(起动继电器电磁线圈引线)之间直流电阻,如电阻为零,证明电磁线圈有短路故障,如电阻值为∞(指针不动),说明线圈断路,起动继电器动、静触点接触不良。
如果只能听到继电器的声音,但起动电机丝毫不转,有可能是起动电机损坏,一般是碳刷磨损或铜头脏了,这种情况换碳刷或清理铜头就行了。
如果是起动电机的转子线圈坏了,就换1个;还有另种情况是电机的磁铁脱落,拆开再粘上就行了。
把起动继电器的2个粗接线桩直接连一下,如果能起动,就是继电器的问题;检查蓄电池的极桩,如果腐蚀严重是会影响导电的,也会造成起动电机不转,清理一下即可。起动离合器卡住的情况很少见,应该不是它的问题。
起动继电器大多用铆封的方法,将金属护罩同起动继电器框架相连接固定,也有用2根M4螺杆固定的。铆接的起动继电器完全可以拆开,用螺丝刀拆开铆封的卡口,松开2个M8铜螺母,用2把小电烙铁同时焊下电磁线圈内部引线,用手轻轻拿下圆柱形护罩,起动继电器即可解体。
起动继电器常见故障有:①动、静触点烧坏焊死;②电磁线圈引线断路;③衔铁与铁心之间有摩擦;④回拉弹簧变软、断裂;⑤电磁线圈短路、烧坏;⑥起动器密封不良进水;⑦电磁铁吸力小;⑧起动继电器被电弧烧蚀,表面凹凸不平,致使动、静触头接触不良等。
烧蚀较轻时,可用细锉刀加工修复平整;动、静触点严重损坏时,可用2mm厚的紫铜板加工制作,并在触点处铆接上从旧交流接触器触头上拆下来的合金触点,可使起动继电器寿命延长1倍。
电磁铁线圈断路,如断头是线圈的尾线,只需剥下电磁线圈外包绝缘纸,拆下1圈漆包线即可;如断线是线圈头部,且从电磁线圈塑料框架处断掉时,只能拆开线圈重新绕线了。
电磁铁吸力弱一般故障出在电磁线圈内部短路,修复方法是重新绕制线圈。起动继电器电磁线圈匝数不多,漆包线较粗,绕制很简便,只需记下线圈匝数、线径,即可用手工绕制。
衔铁单向摩擦,可将衔铁用细砂纸打磨光滑即可。回位弹簧过软时,可重新换簧,不可将弹簧节距拉大再缩小后替代新弹簧。
修复后的起动继电器装配时需小心,要用万用表检查电磁线圈电阻,检查动触点是否搭铁,电磁铁上下有无任何卡阻现象;焊好电磁线圈的引线,通电试验检查电磁铁的吸力大小,动、静触点通断良好后方可铆接上起动器外罩,装车使用。
2023-01-08 · 央视上榜品牌,专注培养汽车人才
汽车异响这个问题,普通车主很难辩别哪些是故障异响,哪些是合理异响。去修理厂检测异响的车辆,只有近20%的车真的出了问题。配备了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车型,响声和自然吸区别;安装了发动机护板的车型,也可能会因为摩擦产生声响;一些车主接触不同的车后,很可能因为自身缺乏对机械知识的了解,把合理异响误以为是车辆故障。因此,学习分辨汽车异响,避免浪费时间和精力。
汽车响声的鉴别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因受工作条件局限,汽车的响声很难使用专用仪器进行测量,只能用日常生活中对声音的判断来对汽车的响声进行形容和比较。例如轴承干摩擦发出的“哗哗”声,气门间隙过大发出的类似小锤轻击水泥地板的“嗒嗒”声等。
1、 正确区分正常响声与非正常响声。
汽车在工作时各机构存在的振动,会发出多种性质的响声,但有响声并不表示汽车就有故障,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拆卸,首先必须区分正常响声与非正常响声。各系统部件的正常振动声(如发动机表面的噪声),换档时齿轮的冲击声,用气体作工作源的进气声、排气声,齿轮啮合噪声等均属于正常响声。非正常响声(异响)按对汽车性能的影响可分为轻微响声、一般响声和恶性响声。轻微响声,如高压电漏电的跳火声、滚动轴承轻微松旷的响声等,一般音量较小,机件磨损程度不大,较长时间无显著变化,这类故障不经修理仍可维持汽车的正常行驶。
3、 在诊断汽车异响时,应注意创造良好的听诊条件,设法排除其他噪声的干扰,以免影响判断的准确性。
最好能有意识地将声音放大或缩小,即使用旋具或其他金属杆件作听诊器具接触发响部位将响声放大,或采用单缸断火的方式将响声减小,以适应诊断需要。听诊现场应保持安静,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