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音乐是怎样起源的?
印度音乐至少已有3000年的历史。公元前1500年前后问世的《梨俱吠陀》中的颂歌,可以被看作最早的歌词。《娑摩吠陀》则是上古时期的歌曲集,专供祭司在祭祀时吟唱。“娑摩”的意思就是曲调。因此可以说,同戏剧一样,印度音乐也很可能起源于宗教祭祀仪式。
印度人将音乐视为一种能够使人的灵魂超脱俗世并升华到佛祖投胎图中再现了酷爱音乐哥舞的吉印度人(加尔各答博物馆藏)哈拉巴出土的舞蹈人像精神世界的崇高艺术形式。而印度文明历来就有轻物质重精神的倾向,音乐自然在印度人的生活中和心目中占有神圣地位。
古代印度盛行宗教,音乐是宗教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婆罗门经典《娑摩吠陀》就是一部歌曲集,是为祭司咏歌而编定的,诗歌主要起类似乐谱音符的作用。印度的宗教祭祀活动很多,有的规模相当大。如马祭,参加者有国王、王族成员、官吏、士兵、祭司等。祭司有劝请者、咏歌者、行祭者和祈祷者。他们各有三名助手。咏歌者在祭祀时,专司演唱娑摩歌之责。此外,还有大批歌舞演员和鼓乐手参加,气氛十分热烈。
佛教音乐也是相当有名的。古代印度佛教寺院林立,寺院中佛音萦绕,钟声不绝,呈现出“梵唱屠音,连檐接响”的情景。佛教的乐曲,不仅有为宣扬佛教教义的,还有只是供人们欣赏之用的。后者如《沙石疆》、《天曲》。这两首名曲,4世纪由印度传入中国前凉小王朝所在地凉州,后在中国内地流传了很长的时间。
印度人大多能歌善舞,因而民间音乐也十分发达。古典音乐主要满足审美需要,而民间音乐却具有各种社会功能。人们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都需要音乐。在丰收季节、娶妻生子之时,人们载歌载舞,以示庆祝。所以,在印度的山野林间、河流海洋之上,都可以经常听到旋律优美的歌声。西孟加拉、马哈拉施特拉和安得拉等邦的民歌都富于地方特色因而十分著名。印度民间音乐的音域十分宽广,许多民间歌曲可以达到三个八度。
为了使唱颂更富激情,印度人使用了各种乐器。印度乐器品种繁多,主要分为弦鸣乐器、革鸣乐器、体鸣乐器和气鸣乐器四类。其中七弦乐器维那琴、西塔尔琴、双面手鼓等都很有特色,也都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印度是个充满神话色彩的国家,舞蹈也不例外。舞蹈在印度被认为是神的创造物,舞蹈者的惟一目的是为了取悦于神。它的原始形式,大约起源于古代祭祀典礼时人们的手舞足蹈,一方面向神表示虔诚,一方面向神表达祈求,例如求雨、求丰收、求平安等等,它也是人们欢乐情绪的一种动态的流露。
舞蹈在印度既是娱乐又是劝善的艺术形式。有关舞蹈的产生,有一个神话传说,相传远古时,在两个时代更换交替之际,凡人染上了种种恶习。于是人们祈求梵天赐给人间一种玩具,它不但可看,而且可听,这样便可把凡人的兴趣从恶习中吸引开。梵天答应了,他闭目静思,最后决定给凡人第五部吠陀,那就是“戏剧吠陀”。这部吠陀中包含了人世所有道德的精华。另一个大神湿婆在这一戏剧中使用了自己的舞蹈艺术,因此他被尊为“舞蹈之王”。
在印度演出舞蹈时,台前往往要放一尊有四只手的“舞蹈之王”湿婆的神像。至今,这个习俗还在流传。他的右上手拿着一面达莫如鼓,象征着创造,有的说象征各种声音;他的右下手象征神的保护和祝福;他的左上手持燃烧的火焰,象征着他可以毁灭他所创造的一切,有的人说它象征谬误的毁灭舞神湿婆踩着无知的侏儒阿修罗,他上面的一双手拿着小鼓,拍打出创造宇宙的节奏,而下面的一双手则赐福给他的信徒。这个男性躯干呈典型的跳舞仪式。后人据此画了舞者素描。和真理的传播;左下手像象鼻那样垂向抬起的脚,象征着不受一切羁绊的自由;右脚踩住一个魔鬼,这个魔鬼名叫莫亚拉卡,象征着善征服恶;左脚上抬,象征着超脱尘世,向上升腾。舞神周围的圆周装饰,象征着怀抱人们的大自然。这尊舞王之像形象地启示了印度舞蹈的宗旨。
印度舞蹈有四大流派,它们是:婆罗多舞、卡塔卡利舞、曼尼普利舞和卡塔克舞。印度最流行、最古老、影响最大的舞蹈是婆罗多舞。这种舞蹈最初是在印度教庙宇里跳的。那时每个大庙里都有一些“戴舞达西”,意为“神的女仆人”。这些人从小就被送进庙里,一辈子不结婚,惟一的“神圣使命”是给神献舞,使神高兴。后来这些舞蹈逐渐流传到庙外。
古代印度舞蹈题材广泛,有宗教、神话传说、宫廷佚事、以及劳动人民日常生活的题材。宗教题材多取自《吠陀》。举行宗教仪式时,经常伴以舞蹈。寺庙里专门传授舞蹈技艺的女演员叫“提婆达西”。印度人家喻户晓的两大史诗,更是常常用来作舞蹈表演的题材。舞蹈家用其优美的动作,颂扬英雄人物,表明正义、善良必将战胜邪恶的思想。
戏剧在印度也存在了很长时间,非常古老。祭礼与节庆的盛典、宗教性的游行、古老的舞蹈、史诗的诵唱,这些综合因素造就了印度戏剧,并且赋予它一种宗教的特性。
不过,在阿育王之前古印度还没有戏剧的确切实据,但在孔雀王朝之后的贵霜王朝,戏剧已有重大成就。当时国王迦腻色迦的朋友、佛教宗师和诗人马鸣就是有名的剧作家。目前流传至今的古戏中就有他三个剧本保留下来,其中的九幕剧《舍利佛传》说的是释迦牟尼的两个大弟子舍利佛和目键连改信佛教的故事。文学史家们认为,该剧本说明古代印度戏剧此时已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大约在公元2至3世纪,相传是首陀罗迦的作品《小泥车》,则是代表古印度戏剧成熟的不朽之作,此剧以通俗剧与幽默的完美结合,夹杂着极具诗意的热情。
丰富的戏剧实践使印度出现了戏剧理论。公元2世纪婆罗多牟尼著的《舞论》,不仅全面论述了戏剧,也兼及舞蹈和音乐。它最早的戏剧面具,距今有5000多年。对剧本、导演、表演、台词、角色、服饰、化妆、音乐、舞蹈、剧场等问题都有精湛恰当的论述。它把文学作品中的情调列为艳情、恐怖等8种,认为情调是文学作品的核心和灵魂。这是印度第一部重要的戏剧理论著作。
古代印度人对音乐、歌舞的痴迷、表现于他们不仅将其当作生活的必需,而且加以神化,以寄托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印度的音乐、舞蹈之神——湿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