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应该怎么理解?
孟子在《孟子·尽心上》中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句话什么意思,我们应该怎么理解呢?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在人生不得志的时候,就洁身自好,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行,在我们春风得意的时候,要胸怀天下,造福百姓。这是孟子的为人处世之道。
“穷则独善其身”,穷是指身处逆境,穷困潦倒,人生不得志的境遇。善其身的意思也就是不断地完善自己,使自己在道德修养方面更高尚,所谓修身养性,如此而已。在今天,我们可以理解为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做一个有素质的中国人,并不断地充实自己。比如,一位小公司职工,可以拿她的工资来去报舞蹈班,练好自己的形体;在网上买学习课程,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提升自己的才能。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平凡的人生中,让自己变得更好,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有意义。
“达则兼济天下”,达,即为显达、发达。兼济天下,就是造福百姓,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为社会做贡献。为社会做贡献,其一是行动起来,用自己的力量来改变社会、造福社会,改变的是社会,间接地影响了每一个人。这是一种高质量的脑力和劳力的输出。其二就是毫不吝啬的把自己的财产拿来做慈善事业,比如,捐助福利院,能直接地改善了每个人的生活,这是一种资本输出。这是对人们提出了另一个层次的要求。
我觉得孟子的这句话与俗语“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我们每个人只有先让自己变得更好,提升自己,让我们自己变得不平凡,才能为这个社会、这个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意思是不得志的时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天下人都能得到好处。
1、原文出处:
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上》。
2、原文:
孟子谓宋勾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3、原文释义:
孟子对宋勾践说:“你喜欢游说吗?我告诉你游说(的态度)。人家理解,我悠然自得无所求;人家不理解,我也悠然自得无所求。”
宋勾践问道:“怎样就能做到悠然自得无所求呢?”
孟子说:“崇尚德,爱好义,就能悠然自得无所求。所以士人穷困时不失掉义,得志时不背离道。穷困时不失掉义,所以士人能保持自己的操守;得志时不背离道,所以不会使百姓失望。
古代的人,得志时,施给人民恩泽;不得志时,修养品德立身在世。穷困时,独自保持自己的善性,得志时还要使天下的人保持善性。”
扩展资料:
原书介绍:《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
原书的历史地位: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我穷我就自给自足,不给别人添麻烦,如果我富有了就会接济天底下的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