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美学界对美本质主要有哪四种看法,
看法如下:
1、美是客观的。
2、美是主观的。
3、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4、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客观派:美是客观的,以蔡仪为代表;主观派:美是主观的,以高尔泰和吕萤为代表;主客观统一派: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以朱光潜为代表;社会派: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以李泽厚为代表。四种观点互相争鸣,从20世纪50年代争论到20世纪80年代,80年代的美学热是这四派争论的继续及各派的体系化的完成。李泽厚为代表的实践美学成了中国美学的主流。
以下是美学在中国的创新的相关介绍:
21世纪初年,美学在中国进入了本土化的创新时期,有三个突出亮点:曾繁仁生态美学流派的创立。曾繁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提出了生态美学。生态美学是中西交流对话的产物,曾繁仁看到的正是生态美学所包含的深厚的世界性和中国性理由,生态美学是要把一种新型的美感注入人们的心灵中去,让人对人生的态度和对自然的态度发生一个根本性的转变。
其特点为:第一,它不但与世界主流思想相应和,也与中国发展带来的生态形势相关联;第二,中国美学的主潮一直把美学提升到一个世界观的哲学高度,生态美学代表的是一种美学整体观点的转变;第三,这一流派为中国美学的大繁荣、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以上资料参考百度百科——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