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回答
展开全部
我以前也是,
不过可以写一些日记来反省自己,也可以告诉老师.
最重要的是自己想通。
我想你也不希望这样!
可以找我聊聊:1023774792
不过可以写一些日记来反省自己,也可以告诉老师.
最重要的是自己想通。
我想你也不希望这样!
可以找我聊聊:1023774792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0-08-11
展开全部
叛逆期,以后你就知道父母的苦心了。我以前也这样,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积极调整自己心态,尝试理解父母,逼迫自己与父母沟通。
学会欣赏父母,把对父母的感情由敌对变为崇拜与感动。
当与父母有冲突时,学会换位思考,巧妙的向他们说自己的见解,必要时可以给父母提出建议。
记住父母永远是最爱你的!
学会欣赏父母,把对父母的感情由敌对变为崇拜与感动。
当与父母有冲突时,学会换位思考,巧妙的向他们说自己的见解,必要时可以给父母提出建议。
记住父母永远是最爱你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我也快升初三了,我想他们主要是天天唠叨你要考上高中吧。
其实他们也是担心的,害怕你将来不能如何如何……
你完全可以不理会,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看的你的努力,让他们知道你的辛苦。顺便说一下,到了初三,家长会很关心你的,放心吧
其实他们也是担心的,害怕你将来不能如何如何……
你完全可以不理会,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看的你的努力,让他们知道你的辛苦。顺便说一下,到了初三,家长会很关心你的,放心吧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第一份
中学生和父母关系调查报告
指导老师:蔡亚理
现在,大部分中学生和父母之间不常沟通,甚至从未有过,有的中学生朋友因此自我封闭,成绩直线退步……人与人之间是需要沟通的.海伦凯勒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何时才能学会我们全部彼此相互关心,我们是整体的一员.你需要父母更多的理解吗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这一系列问题,如何学会沟通呢
我们小组对此产生了兴趣,决定通过调查和访问来研究研究,首先,我们决定调查一下同学们对他们父母的看法.
调查时间:2003年4月24日――29日
调查地点:城东中学
调查对象:城东中学初一年级,共650人左右
调查方法:发放调查问卷,访谈记录
调查过程:由蔡亚理老师利用上课的时间,发放调查问卷,采用不 记名,不记号,不记班级,交卷时背朝上的放着,再由老师收回,做到完全尊重个人的隐私,目的是为了能达到调查的真实性.
调查结果统计:
一,问卷调查的结果
1,你是独生子女吗
2,你的性格如何
3,你现在的性格多半由于什么因素形成的
4,你的父母为你请过家教吗
5,当你的成绩不理想时,你父母对你怎样
6,在家里,你觉得谁最疼你.
7,你有过离家出走的念头吗
8,如果你父母处处为你安排生活程式,你会厌烦吗
9,你认为人生有没有意义
10,面对一个问题,你是对的,而你的父母坚持说是错误,你该怎么办
11,你曾主动找你父母谈心吗
12,如果你们常谈心过你会彻底说出自已心中最想说出的话吗
13,如果有一天父母离异,你会恨他们吗
14,父母吵架,你会劝架吗
15,你体谅父母吗
16,现在你有一个远大而又坚定的理想吗
17,对于你的理想,你父母知道吗
18,面对金钱和亲情的抉择,你会选择哪一个
19,有一天和父母上街,遇见一个极可怜的乞讨者,你想施舍却被他们 阻拦,你的心情怎样
20,你父母在意你的感受吗
通过调查,我们觉得当前现象――中学生和父母之间不常沟通,正如我们之前所预料,它已蔓延在每个人的心中,形成一个漏洞,所以我们必须学会沟通,可喜的是,每个人都想沟通,沟通使人喜悦,心中的落寞将随风而散.
我们对此有几点建议和看法:1,互相寻找沟通的机会,随机寻找谈话的内容(主题).2,互相理解,处事对人心平气和.3,多体谅对方的难处,多想想对方的优点.4无论多忙,都要抽空关心对方.5,适当在一起做一些事情,例如:外出游玩,一起下厨,一起购物等,调近彼此间的距离.6,烦恼时主动找对方倾诉,反之,对方烦恼时应极乐意当个忠实聆听者.
我们的看法:
所有的所有都源于沟通,除外,沟通的前提,你要主动,乐意,适当和你父母说说你自己的想法,看法,你必须随时随地打心底地去体谅父母的苦衷;多坦白,多想着他们.
第二份
中学生与父母关系调查报告
体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曾是合法的教育手段。报纸上曾登过这样一种现象:就在不久前的英国,教师与家长,尺长与巴掌,巴掌与屁股,还经常发生亲密接触。但体罚与塑造学生自尊心,健康人格的教育理念严重冲突,也违反相关的人权立法。所以,今天的我们,在理论上不必再受皮肉之苦了。打人不对,毋庸置疑。只是,我们不能同时无视另一种情况,即打并不是伤害学生自尊的唯一途径,一些在批评上口不择言的家长,在学生心灵上造成的创伤,愈合的速度远比一个发红的巴掌印慢。
所以,值得我们讨论的,并不是打或不打,而是爱还是不爱;是真爱,还是盗用爱的名义……
我就中学生与父母关系这个问题,对50位学生(包括我的邻居和在附近学校补习的学生)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我发现:
“有心事时是否愿与父母讲”这一项,选A即“什么都说”的占30%;选B 即“偶尔”的占62%;选C 即“很少”的占8%。
“你与父母是否发生意见分歧”这一项,选A即“经常 任何一件事”的占6%;选 B 即“某些方面”的占
48%;选C 即“很少”的占46%。
“与父母观点不一致时,你会……”这一项,选A 即“争吵”的占18%;选B 即“让步”的占40%;选C 即“避开话题”的占42%。
通过以上各项所占百分率,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现在的中学生与分母的交流沟通很少,起码在这一方面做得还是不够好。有些同学非常不理解父母的有些行为,认为他们做得不对,产生反感情绪,而有的学生却能够接受父母的一些行为和教育手段。那么父母的教育方法是对还是错呢,下面是我们调查的学生的一些发言与观点:
观点一: 父母的教育?
每个人都在错误中不断长大,父母教育我们最有效的办法不是打骂而是做我们的朋友!
——甲方某生
父母常常和我说平等、平等,可是平等的家庭为什么还会出现“暴力”?
——甲方某生
父母不是常常教育我们要以理服人吗?可为什么他们却要以打来屈人?
——某甲方生
我们原谅和爱的教育。
——甲方某生
观点阐述者(甲方某生):
妈妈,我相信,而且不容置疑,再我很小很小的时候,受到了您百般的呵护。然而,随着我的长大,您慢慢的变了。您原来看到我很快乐;但是,现在,您不停的往我耳朵里塞话,您要我怎么做,我就必须怎么做,从来不允许我说二话。我尝试任何一种新想法,您都百般阻挠,甚至拿出让我疼痛的手段——殴打,我只好屈服了!
您很聪明,知道我在摸火后感到灼痛,以后就不会再去摸,您便用同样的手段来让我按您的规矩干好每件事!您说您想用切肤之痛让我与虚伪、懦弱、残忍、狡诈这些最肮脏的品质永远隔绝。但是,事实说明您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您总是要使用令人畏惧的“殴打”,所以,我开始学会欺骗,我开始变得虚伪!您对我施以武力,让我看到了武力的能量,于是,我仿效您的做法——对别人施以武力……您始终无法站在我的角度考虑,面对您的殴打带来的问题,继续用殴打解决。结果,如同生物链的某一节被破坏一样,造成恶性循环。
我敢说,绝大多数父母打过自己的孩子,是否上帝真给了为人父母者这一道赦免?
观点二:爱你,打你;打你,爱你!
我对他们打我没有任何怨恨或反感,我明白他们是为了我好。如果没有昨天他们打我,就没有今天优秀的我!
——乙方某生
我的父母从没打过我,可他们失望的眼神和叹气,使我比打我一顿还要难受得多。
——乙方某生
“打”是一种特殊的爱,一种有着残酷外表的柔软的爱。
——乙方某生
观点阐述者(乙方某生):
我一直认为父亲是个好父亲,因为他从来不偷看我的日记,也从不私拆我的信。日记是我倾诉的好对象,我把我的秘密藏进了日记本里,那把小锁锁着我的梦。可那次我回家,父亲把我的日记本一摔说,你一天到晚尽给我想些什么?那个男生是谁,你给我说清楚!事实上从父亲摔本子时,我的情绪已是火山爆发状态。我打断了他的话,你看我日记了?父亲一瞪眼:是。你凭什么?我眼里快喷出火来。凭我是你父亲。他吼。你是我父亲就可以随便看我日记?我大声吼回去。他狠狠地瞪着我,说你认不认错?我说我没错。“啪”一声清脆极了,是父亲的巴掌扇到我脸上的声音。紧接着心脏部位响起更清脆的破裂声,痛的我泪水也流了下来。
从小到大,无论我怎么错他从来没打过我,这次他居然扇我巴掌?!
我恨你!
我扔下三个字后摔门而去。我就是喜欢那位很帅很阳光的男生,难道爱也有错吗?他竟打了我!那一夜我去了同学家,我愤愤的想:我再也不要见到他了!
然而,第二天,我就在学校的门口见到了满脸焦灼的父亲,他拉过我的手,说:“回家吧。”我的泪喷涌而出。后来,弟弟告诉我,爸爸打了我那一巴掌后,自己也哭了。那一晚他为了找我,一夜没合眼。我现在才慢慢的懂了,其实打也是一种爱,打你因为爱你,爱你所以才打你!
在上述几位同学的阐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有的同学与父母的关系是很危险的,很不互相谅解,作孩子的一时任性,说出让父母伤心的话,作父母的一时激动打了孩子。其实事后想想,何必呢,有什么解决不了的呢?我们都说“打在儿身,痛在娘心。”其实父母也是很心疼我们的,作为子女应多站在父母的角度去想一想,多谅解他们。那么,有些事就不会出现“打”的局面了。
有的同学认为自己的父母有很多缺点,不如其他同学的父母,在调查表中,我们作了一下统计。“认为自己的父母不如同学的父母好”的占19.8% ,“没有这么想过”的占79.5%说明还是有一部分人不能够真正看到父母真挚的爱,与父母仍存在一些矛盾。
学生心目中好父母的形象
我们归类了一下,有以下几点:
①与孩子多沟通、多交流
②教育孩子不偏激
③善解人意
④能给以巨大的鼓舞与安慰
⑤有特长、有丰富的知识
⑥不对子女的学习成绩有过多的要求
作为儿女,你觉得你平时表现怎样?有何想法?今后怎样做?
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平时表现的不太好,太让父母操心了,有时让父母伤心,觉得自己愧对父母。
但都表示以后会更加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报答他们,多帮他们做家务。有的同学还说要给父母洗脚,事虽小但说明我们作子女的已经长大,能够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了。
假如父亲是梁的话,母亲就是墙!
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到温暖如春;
父爱是一鸿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便蒙上岁月的风尘仍然清澈澄净。
中学生和父母关系调查报告
指导老师:蔡亚理
现在,大部分中学生和父母之间不常沟通,甚至从未有过,有的中学生朋友因此自我封闭,成绩直线退步……人与人之间是需要沟通的.海伦凯勒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何时才能学会我们全部彼此相互关心,我们是整体的一员.你需要父母更多的理解吗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这一系列问题,如何学会沟通呢
我们小组对此产生了兴趣,决定通过调查和访问来研究研究,首先,我们决定调查一下同学们对他们父母的看法.
调查时间:2003年4月24日――29日
调查地点:城东中学
调查对象:城东中学初一年级,共650人左右
调查方法:发放调查问卷,访谈记录
调查过程:由蔡亚理老师利用上课的时间,发放调查问卷,采用不 记名,不记号,不记班级,交卷时背朝上的放着,再由老师收回,做到完全尊重个人的隐私,目的是为了能达到调查的真实性.
调查结果统计:
一,问卷调查的结果
1,你是独生子女吗
2,你的性格如何
3,你现在的性格多半由于什么因素形成的
4,你的父母为你请过家教吗
5,当你的成绩不理想时,你父母对你怎样
6,在家里,你觉得谁最疼你.
7,你有过离家出走的念头吗
8,如果你父母处处为你安排生活程式,你会厌烦吗
9,你认为人生有没有意义
10,面对一个问题,你是对的,而你的父母坚持说是错误,你该怎么办
11,你曾主动找你父母谈心吗
12,如果你们常谈心过你会彻底说出自已心中最想说出的话吗
13,如果有一天父母离异,你会恨他们吗
14,父母吵架,你会劝架吗
15,你体谅父母吗
16,现在你有一个远大而又坚定的理想吗
17,对于你的理想,你父母知道吗
18,面对金钱和亲情的抉择,你会选择哪一个
19,有一天和父母上街,遇见一个极可怜的乞讨者,你想施舍却被他们 阻拦,你的心情怎样
20,你父母在意你的感受吗
通过调查,我们觉得当前现象――中学生和父母之间不常沟通,正如我们之前所预料,它已蔓延在每个人的心中,形成一个漏洞,所以我们必须学会沟通,可喜的是,每个人都想沟通,沟通使人喜悦,心中的落寞将随风而散.
我们对此有几点建议和看法:1,互相寻找沟通的机会,随机寻找谈话的内容(主题).2,互相理解,处事对人心平气和.3,多体谅对方的难处,多想想对方的优点.4无论多忙,都要抽空关心对方.5,适当在一起做一些事情,例如:外出游玩,一起下厨,一起购物等,调近彼此间的距离.6,烦恼时主动找对方倾诉,反之,对方烦恼时应极乐意当个忠实聆听者.
我们的看法:
所有的所有都源于沟通,除外,沟通的前提,你要主动,乐意,适当和你父母说说你自己的想法,看法,你必须随时随地打心底地去体谅父母的苦衷;多坦白,多想着他们.
第二份
中学生与父母关系调查报告
体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曾是合法的教育手段。报纸上曾登过这样一种现象:就在不久前的英国,教师与家长,尺长与巴掌,巴掌与屁股,还经常发生亲密接触。但体罚与塑造学生自尊心,健康人格的教育理念严重冲突,也违反相关的人权立法。所以,今天的我们,在理论上不必再受皮肉之苦了。打人不对,毋庸置疑。只是,我们不能同时无视另一种情况,即打并不是伤害学生自尊的唯一途径,一些在批评上口不择言的家长,在学生心灵上造成的创伤,愈合的速度远比一个发红的巴掌印慢。
所以,值得我们讨论的,并不是打或不打,而是爱还是不爱;是真爱,还是盗用爱的名义……
我就中学生与父母关系这个问题,对50位学生(包括我的邻居和在附近学校补习的学生)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我发现:
“有心事时是否愿与父母讲”这一项,选A即“什么都说”的占30%;选B 即“偶尔”的占62%;选C 即“很少”的占8%。
“你与父母是否发生意见分歧”这一项,选A即“经常 任何一件事”的占6%;选 B 即“某些方面”的占
48%;选C 即“很少”的占46%。
“与父母观点不一致时,你会……”这一项,选A 即“争吵”的占18%;选B 即“让步”的占40%;选C 即“避开话题”的占42%。
通过以上各项所占百分率,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现在的中学生与分母的交流沟通很少,起码在这一方面做得还是不够好。有些同学非常不理解父母的有些行为,认为他们做得不对,产生反感情绪,而有的学生却能够接受父母的一些行为和教育手段。那么父母的教育方法是对还是错呢,下面是我们调查的学生的一些发言与观点:
观点一: 父母的教育?
每个人都在错误中不断长大,父母教育我们最有效的办法不是打骂而是做我们的朋友!
——甲方某生
父母常常和我说平等、平等,可是平等的家庭为什么还会出现“暴力”?
——甲方某生
父母不是常常教育我们要以理服人吗?可为什么他们却要以打来屈人?
——某甲方生
我们原谅和爱的教育。
——甲方某生
观点阐述者(甲方某生):
妈妈,我相信,而且不容置疑,再我很小很小的时候,受到了您百般的呵护。然而,随着我的长大,您慢慢的变了。您原来看到我很快乐;但是,现在,您不停的往我耳朵里塞话,您要我怎么做,我就必须怎么做,从来不允许我说二话。我尝试任何一种新想法,您都百般阻挠,甚至拿出让我疼痛的手段——殴打,我只好屈服了!
您很聪明,知道我在摸火后感到灼痛,以后就不会再去摸,您便用同样的手段来让我按您的规矩干好每件事!您说您想用切肤之痛让我与虚伪、懦弱、残忍、狡诈这些最肮脏的品质永远隔绝。但是,事实说明您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您总是要使用令人畏惧的“殴打”,所以,我开始学会欺骗,我开始变得虚伪!您对我施以武力,让我看到了武力的能量,于是,我仿效您的做法——对别人施以武力……您始终无法站在我的角度考虑,面对您的殴打带来的问题,继续用殴打解决。结果,如同生物链的某一节被破坏一样,造成恶性循环。
我敢说,绝大多数父母打过自己的孩子,是否上帝真给了为人父母者这一道赦免?
观点二:爱你,打你;打你,爱你!
我对他们打我没有任何怨恨或反感,我明白他们是为了我好。如果没有昨天他们打我,就没有今天优秀的我!
——乙方某生
我的父母从没打过我,可他们失望的眼神和叹气,使我比打我一顿还要难受得多。
——乙方某生
“打”是一种特殊的爱,一种有着残酷外表的柔软的爱。
——乙方某生
观点阐述者(乙方某生):
我一直认为父亲是个好父亲,因为他从来不偷看我的日记,也从不私拆我的信。日记是我倾诉的好对象,我把我的秘密藏进了日记本里,那把小锁锁着我的梦。可那次我回家,父亲把我的日记本一摔说,你一天到晚尽给我想些什么?那个男生是谁,你给我说清楚!事实上从父亲摔本子时,我的情绪已是火山爆发状态。我打断了他的话,你看我日记了?父亲一瞪眼:是。你凭什么?我眼里快喷出火来。凭我是你父亲。他吼。你是我父亲就可以随便看我日记?我大声吼回去。他狠狠地瞪着我,说你认不认错?我说我没错。“啪”一声清脆极了,是父亲的巴掌扇到我脸上的声音。紧接着心脏部位响起更清脆的破裂声,痛的我泪水也流了下来。
从小到大,无论我怎么错他从来没打过我,这次他居然扇我巴掌?!
我恨你!
我扔下三个字后摔门而去。我就是喜欢那位很帅很阳光的男生,难道爱也有错吗?他竟打了我!那一夜我去了同学家,我愤愤的想:我再也不要见到他了!
然而,第二天,我就在学校的门口见到了满脸焦灼的父亲,他拉过我的手,说:“回家吧。”我的泪喷涌而出。后来,弟弟告诉我,爸爸打了我那一巴掌后,自己也哭了。那一晚他为了找我,一夜没合眼。我现在才慢慢的懂了,其实打也是一种爱,打你因为爱你,爱你所以才打你!
在上述几位同学的阐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有的同学与父母的关系是很危险的,很不互相谅解,作孩子的一时任性,说出让父母伤心的话,作父母的一时激动打了孩子。其实事后想想,何必呢,有什么解决不了的呢?我们都说“打在儿身,痛在娘心。”其实父母也是很心疼我们的,作为子女应多站在父母的角度去想一想,多谅解他们。那么,有些事就不会出现“打”的局面了。
有的同学认为自己的父母有很多缺点,不如其他同学的父母,在调查表中,我们作了一下统计。“认为自己的父母不如同学的父母好”的占19.8% ,“没有这么想过”的占79.5%说明还是有一部分人不能够真正看到父母真挚的爱,与父母仍存在一些矛盾。
学生心目中好父母的形象
我们归类了一下,有以下几点:
①与孩子多沟通、多交流
②教育孩子不偏激
③善解人意
④能给以巨大的鼓舞与安慰
⑤有特长、有丰富的知识
⑥不对子女的学习成绩有过多的要求
作为儿女,你觉得你平时表现怎样?有何想法?今后怎样做?
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平时表现的不太好,太让父母操心了,有时让父母伤心,觉得自己愧对父母。
但都表示以后会更加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报答他们,多帮他们做家务。有的同学还说要给父母洗脚,事虽小但说明我们作子女的已经长大,能够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了。
假如父亲是梁的话,母亲就是墙!
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到温暖如春;
父爱是一鸿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便蒙上岁月的风尘仍然清澈澄净。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