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临死前久久不愿咽气,心腹在耳边说了一句什么话让他闭上了眼睛呢?

 我来答
自久福n
2021-01-25 · TA获得超过70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2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8099
展开全部

1876年,李鸿章和英国外交官威妥玛在烟台签订了《中英烟台条约》,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0万两白银,这是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的第一份不平等条约。

1884年4月,李鸿章与法国代表福禄诺在天津签订了《李福协定》;次年4月李鸿章与日本在天津签订了《中日天津条约》,后来日本便是利用这一条约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同年清军与法军一战胜利后,在6月,李鸿章与法国公使巴特纳在天津签订了《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左宗棠愤而说道:“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

1895年4月,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在日本马关与日方代表签订了《马关条约》,在签订《马关条约》前还曾发生过不少故事,如李鸿章遇刺、清政府因而省下1亿白银等。并且签字的最后关头,李鸿章老泪纵横地对使团的美国顾问科士达说:“万一谈判不成,只有迁都陕西,和日本长期作战,日本必不能征服中国,中国可以抵抗到无尽期。日本最后必败求和。”

1901年的《辛丑条约》是李鸿章签署的最后一个不平等条约,当时李鸿章已经78岁了,在签字之前李鸿章就已经开始咳血,自知时日不多,因此想尽快结束谈判,签字回来后就大口大口地吐血,只能躺在床上。

不过李鸿章在临终前却久久不愿咽气,服侍他的心腹周馥于是上前说了一句话:“人有何心思放不下,不忍去?余念未了之事,吾辈可办,大人安心。”李鸿章满含热泪,动了动嘴唇,想说些什么,但似乎无从说起,最终却再没有说什么,而是安心离去了。

现今网络上流传着李鸿章签订《辛丑条约》时的一个影视视频,当时李鸿章和一位满清王爷去签字,按理来说应该由满清王爷签字,但满清王爷迟迟没有写,于是李鸿章拿过笔,说:“王爷,天下最难写的是自己的名字,你还年轻,仕途无量,这个卖国贼的骂名,还是让我来当吧。”

这段视频触到了许多观众的心底,不少网友因此说“少年不知李鸿章,长大方知真中裂或堂”,李鸿章一生在30多个条约上签了字,因此被世人以及后世痛骂是“卖国贼”,说“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

但现代的人去看当年的历史,认为李鸿章只是慈禧太后的背锅侠,该强烈声讨的应该是慈禧,而李鸿章在世时也曾做过不少实用的事情,维护了国家的利益,并且在签订不平等条约时也曾据理力争。

李鸿章在临死前大概也想到自己的一生,还想做些什么呢?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呢?自己也不是很肆毁伍清楚,于是便不留恋地走了。

呼思盐b
2021-01-25 · TA获得超过72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0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4205
展开全部
李鸿章寿终前不森者肯闭眼咽气,直到此人出现,才彻底闭上双眼

李鸿章是晚清事情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一生代表清政府和列强签订了30多个大大小小的条约。虽然这些条约大都是不公平的,但正是因为这一个个不公平的条约,使得李鸿章本人也背上了一个“卖国"的罪名。不管人们之前对李鸿章的认识有多么肤浅,但他本人也对历史是有贡献的。

说到贡献,就说谈谈清末的一本民间作品《清史稿》。《清史稿》是满清遗老遗少搜集资料编写的,其中《清史李橡春敏鸿章传》里对他的评价还是颇高的。“中兴名臣,于兵事相始终,其勋业往往为武功所掩。鸿章既平大难,独主国事数十年,内政外交,常以一身当其冲,国家倚为重轻,名满全球,中外震仰,近世所未有也。”这样的评价的确罕见。

1901年,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了最后一个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此时的他已经风烛残年,他累了。1900年的他早已染病在身,条约签订后,他更是内心充满愤怒和自责,最终卧病在床。11月天气转凉,李鸿章身体更是一天不如一天。熟悉他的人都清楚,他可能熬不过这个冬天了。他的心腹周馥知道后,以最快的速度赶回李鸿章的身边。

李鸿章即将病故,说话有气无力。但此时的他双眼却炯炯有神,张着嘴似乎要梁枝对谁说什么。直到周馥对李鸿章说:“中堂大人有何心思放不下,不忍去?未了之事,我辈可办,请放心去吧!”

周馥话音刚落,李鸿章忽然瞪大双眼,两行清泪从眼角溢出。嘴唇呢喃颤动,似乎是得到了解脱。没过多久,厄运终于彻底降临在李鸿章身上,从此李鸿章与世长辞。李鸿章故去的消息传到慈禧耳朵里,西太后慈禧不仅叹息道:“大局未定,倘有不测,再也没有人分忧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味大忆0G
2021-01-23 · TA获得超过788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李鸿章是晚清政坛上一位不得不提的重要人物,一百多年来,对于李鸿章,人们总是充满非议,认为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卖国贼,但实际上我特别同意《走向共和》中的一掘誉谨句话:一辈人有一辈人的事儿要干!对于李鸿章来说在晚清这个黑暗的时代能够只手撑天,办洋务、新学,开眼看世界,已经实属不易,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必须将其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进行具体探讨,我们不指望李鸿章在面对卖国条约时能撕毁条约,力挽狂澜,重振中华,也不指望为清王朝当了一辈子臣子的他突然与清廷决裂。对于李鸿章,我想说的是他已经在自己所属的这个时代尽了最大努力,做出了最大成绩,他是属于他这个时代的英雄。

日本伊藤博文曾对李鸿章说他是在以一人之力抵抗日本全国之力,甲午中日战争前,庞大的北洋海军已经有名无实,除了几十艘战舰停在海面上装装门面,舰上的炮位和器械已经多年失修,很多战舰甚至缺乏炮弹,还有很多炮弹里竟然掺的是沙子。可怜李鸿章天天跑到户部和翁同龢要银子,而翁同龢则以慈禧大寿将至,拒绝拨付银子,李鸿章即使能力再大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亲手创建的北洋海军走向覆灭。

甲午战败后,李鸿章赴日本马关谈判,伊藤博文望着这位当年不可一世的大清帝国的宰相,心中五味杂陈,虚如在签订条约的过程中,李鸿章被要求只可说允与不允,在回驿馆的路上,一个日本浪人想要杀掉李鸿章,结果李鸿章被子弹打中眼睛,差点没命,也正是这一枪,为大清省下了一亿两白银。

回国后的李鸿章遭到全国百姓的唾骂,清流们怒不可遏,必要杀李鸿章而后快,李鸿章一言不发,静等天命安排,这把老骨头已经被慈禧拿去熬了汤,就不怕再粉身碎骨,几年之后八国联军侵华,李鸿章再次踏上了谈判之路,此时的他已经是风烛残年,签订完条约不久,李鸿章就病倒了。

在临死之前,俄国公使还在逼李鸿章在条约上签字,李鸿章万般无奈,签字画押,此时的李鸿章已经说不出一句话了,在临终最后一刻,李鸿章憋着一口气死活不肯离判基世,身边的仆人猜出了他的心思,含泪对李鸿章说道:中堂大人,俄国承诺不会再与我们为难了!听闻此言,李鸿章才安心闭上了双眼,安然辞世!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曾某人话时尚
2021-01-13 · TA获得超过166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1900年5月28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逃至西安,一道圣旨下来,命李鸿章为李穗直隶总督兼议和谈判全权代表。李鸿章自诩是大清朝的裱糊匠,虽然能糊窗,但他经不起风雨。

老头78了,从广州起身,一路颠沛流离奔去北京谈判,最后与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签订现场

辛丑条约签订后,李鸿章扛不住了,躺在了病床上,回想自己的一生。

李鸿章签过几十个丧权辱国的条约,也为大清做过很多的事,也留下过很多好东西,最后背负了骂名,请问谁能超过?没有人。

他签的哪一条丧权辱国的条约不是建立在清廷战败的基哪笑卜础上,又有哪一条是他个人可以左右不签的,又有哪一个人能代表大清朝在弱国无外交的基础上去签这些丧权辱国的条约,全大清没有一个人能做到,只有李鸿章。

李鸿章

可能有人说:《辛丑条约》大清赔了四亿五千万两白银,太惨了,卖国贼签的。我们要知道,最初的文本里,仅德国一国就要求赔款七亿两,李鸿章最后谈出十一国一共四亿五千万两。

躺在病床上的李鸿章殚精竭虑,78岁的老人早应该退休了,临死之前俄国公使还站在他的床头,咆哮着要求跟他签另外一个条约,老头闭上了眼睛,不再理这个人,他知道,他这辈子的的条约都签完了,清末时期重大的条约基本上都是李鸿章签的,他不想再签什么东西了,到今天,你忍心你骂他吗?

李鸿章

在清史稿中,对李鸿章有这样的评价:

中兴名臣,与兵事相终始,其勋业往往为武功所掩。鸿章既平大难,独主国事数十年,内政外交,常以一身当其冲,国家倚为重轻,名满全球,中外震仰,近世所未有也。

他镇压过太平天国,兴起过洋务运动,他在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上都有卓越的建树 。

甲午一战毁的是他三十年的心血,他签过马关条约,骂名满天下,他恨日本,他不愿意再踏上日本的土地,以至于从美国回来的时候,在日本换船居然不上岸,从一艘船的船帮上搭了一根木板,让人扶着过去的,他不愿踏上日本的土地 。

李鸿章

最后在两广总督的任上写下八个字:此乱命也,粤不奉诏。这八个字是救大清的八个字。

我们知道,他是洋务派,败了的洋务派。在他的政敌中,最著名的就是梁启超。在李鸿章死后的几个月,梁启超写了一本《李鸿章传》,书中评价道:吾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

十一月的北京,天气渐凉,因悲伤过度,李鸿章签完条约回家后,开始大口大口地吐血,最后被诊断为胃血管破裂。

所有人都知道他可能熬不过这个冬天了,他的心腹周馥更是在其身边鞍前马后的伺候。

11月6日,李鸿章的病情加重,处于临终的状态,只能点头摇头,无法与人沟通。但其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貌似有何心事未了,大家都知道,他唯一的心事就是大清国的心事。

李鸿章

周馥在李鸿章耳边轻声说道:大人有何心思放不下,不忍去?未了之事,吾辈可办,大人安心。

话语刚落,李鸿章用力的睁大了双眼,眼泪夺眶而出,嘴唇则喃喃颤动,仿佛想要说些什么,又有什么心事放不下。终究敌不过病魔的李鸿章,不久便撒手人寰,享年78岁。

慈禧太后知道此事后,感叹道:大局未定,李鸿章倘有不测,再也没有人分担了。

他失败了,也就意味着清朝失败了。如果我们不去想这些史实,只知道骂他汉奸卖国贼的话升州,你就是愤青。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幸运的lkxcs
2021-01-20
知道答主
回答量: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这句话就是:“大人有何心思放不下,不忍去?未了之事,吾辈可办,大人安心。”,御皮李鸿章签镇悉差了很多丧权辱国的协议,在他78岁时,回想这一生,感觉有很多放不下的东西,以及为大清未来感到担忧,心腹说了,会帮他办,李陆袭鸿章就撒手人寰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5)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