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神经症?
一、对待症状的态度和方法—顺其自然的同时为所当为
在面对自己无法解决的神经症性症状和一些烦恼的时候,采取把症状放下或搁置,让症状顺其自然的同时,自己为所当为,这一原则是森田心理疗法的精髓。与其徒劳地去排除不可能被排除的症状或异常感觉,还不如放弃这种无谓的抗争,把症状、烦恼、痛苦原封不动地放在一旁,做自己眼前该做的事。
也就是说森田心理疗法主要治疗的目标不是神经症症状,而是打破束缚状态,通过实现这个目标去间接地改善症状,改善身体、社会功能,这是森田心理疗法与其他心理治疗方法的不同之处。
1, 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对于出现问题的事物或对于事物的发展不直接加以任何干涉、对抗、排斥、逃避,而是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任其发展。这种方法适用的情况是,即使对这件事加以人为干涉、对抗、排斥、逃避也无法解决,甚至出现了更坏的结果。对于神经症的每种症状,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具体做法可能有所区别,原则 是除了改善过度关注症状外,还应尽可能去除和改变导致症状的不良因素,而不是关注症状。
2, 对结果顺其自然,对原因为所当为 出现问题、事故、失败等往往是某件事的结果 ,而结果一旦出现,无论怎样努力都很难改变。对于无法改变的事情,不直接加以任何干涉,而是把他放下,去解决与这件事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事,这样做往往对解决问题有利。
3, 对局部顺其自然,对全局为所当为 局部出现难以解决的问题、病痛或危机,围着这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团团转不但无益,反而增加烦恼,用“对局部顺其自然,对全局为所当为”的原则就是不再全力以赴去解决局部问题,而是把它先放下,将其作为一个全面的问题去解决。
二、改善过度的精神拮抗
当出现某种感觉、欲望,或形成某种观念时,同时产生与之相反的对抗心理,发挥牵制和调节的作用,以做到有所节制,保持适度,这是一种心理保护机制,称为精神拮抗作用。如果精神拮抗作用过强,则容易产生强烈的精神对立紧张。例如站在高处的人会害怕跌落下去,同时产生“不要怕”的念头,但是这种念头的出现不会消除害怕的情绪。如果把这种怕的现象当作正常现象,害怕归害怕,小心点也就是了,不至于出现问题;把这种害怕当作异常现象,竭力去对抗,反而会越来越害怕,甚至恐惧得两腿发抖,形成症状。患者很难改变这种过度的精神拮抗作用,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不要将注意力停留在一些观念、感觉以及由此产生的精神拮抗上,不过分关注它们,努力 做眼下该做的事。
三、激活生的欲望,激发正的精神能量
“死的恐怖”是人的一种防卫本能,围绕“死的恐怖”的各种行动是消极防卫,防卫对人来说没有错,但消极防卫则容易带来消极的结果,这样的结果会给人带来负面的影响。其实“死的恐怖”这种防卫的本能越强烈,说明它后面隐藏的“生的欲望”也越强烈。二者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两者不是矛盾的,但人们围绕着“死的恐怖”和“生的欲望”所采取的行动和得到的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死的恐怖“占主导地位时,人常常围绕”死的恐怖“而行动,比如常常由于怕生病而频繁就医,极其关注自己会不会生病、失败、犯错等。比如极其害怕出错,做什么事都是反复询问、思考,或者反复洗手、反复检查门窗等。即使明知道不需要这样做,仍控制不住自己。而围绕”生的欲望“进行建设性行动的人正好相反,他们注意锻炼身体或饮食营养平衡,很少有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对工作积极进取,对学习积极向上,不断改进方法,认真做好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在人际关系方面注意自己的修养,不断修正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敬老爱幼,为人谦逊。可见,围绕着”生的欲望“行动的人,就越是身体健康,不容易得病,容易受到尊敬而容易被人瞧不起,容易使人生不断向上发展而不至于贫穷。所以把围绕”死的恐怖“的行为转变成围绕”生的欲望“去行动,等于激活隐藏在”死的恐怖“后面的”生的欲望“,把围绕在”死的恐怖“的行动中消耗的精神能量转变到围绕”生的欲望“的行动中来,这是森田心理疗法的治疗重点。
四、放弃情绪本位,提倡目的本位的行动原则
情绪本位就是以情绪为行动准则,凭好恶行事,喜欢做或想做什么就积极主动,反之就置之不理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比如不愿社交、不愿交朋友就经常不与别人说话或很少说话,很少参加社会活动,待人冷淡;喜欢打游戏就不厌其烦地玩,不惜影响学习、生活、工作;心情不好,不想上班或上学就不去,即使勉强去了也不好好工作或学习。情绪本位是一种比较幼稚的生活态度,在儿童时期比较多见,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多数人情绪本位的行为方式逐渐减少,转变成目的本位为主,即以生活中的目的或目标为行动准则。
要想纠正情绪本位,重点不是坚决禁止情绪本位,而是不断树立目的本位,从这个方向鼓励其行动,这方面树立起来了,有些事即使不愿意去做,为了生活目标的实现也要去做。能够坚持这么做了,情绪本位的情况自然会逐渐减少。
五、纠正思想矛盾
1, 没有绝对的正确和错误
其实有思想矛盾的人都忽视了一点,那就是在很多情况下,世间的事物没有绝对的正确和错误,没有绝对的好和坏。比如有人在失恋的时候说“我这一辈子完了“,可事实上,当他从这次失恋的痛苦中走出来,会庆幸自己有机会找到了一个更好的爱人;有人在高考落榜时感到自己太不幸了,感到天不再那么蓝,花不再那么美,却多出了几年时间奋斗,使他在同龄人大学刚毕业时,就已经积累了不少财富,自己虽然没有上大学,但自己的公司雇佣的都是大学毕业生,甚至还有硕士、博士学历 的研究生为自己工作。另外每个人看问题所处的角度是不同的,那么对问题的判断就会有所不同,只承认自己对,不承认别人也有一定道理,其实也是思想矛盾。
2, 纠正应该主义
此类人群总是固执地认为“应该这样,不该那样“,即所谓”应该主义“,其结果使很多人陷入情绪、思维障碍之中。其实”应该“与现实和事实是有差距的。
3, 勿把正宁波路当异常
正常人在着急、紧张、恐惧、害羞等情况下会出现心慌或心脏不适感,但是一出现心慌就害怕,认为是患“心脏病“了,为了尽快治好”心脏病“,到处去治疗的例子很多。
4, 分清大小、轻重、主次
由于过度关注和重视某些自认为重要的事情或绿茸茸,进而忽视了更重要的、更应优先去做的事,在旁观者看来,这就是对大小、轻重、前后不分,把大部分时间、精力用在了不重要或根本无用的事情上。如果认识到做任何事情应首先区分大小、主次,分清轻重缓急,有顺序、有选择地行动,把大部分精力、时间优先放在主要、重点的大事上来,这些烦恼就可以被避免了。
六、如何放弃症状,为所当为的方法
1, 关注对象替代法
帮助患者找到一个比目前关注的对象更加值得关注的目标,要求患者暂时以这件更重要的事为主要关注对象,而不是关注现在经常关注的这个对象,就是用一个新的目标替代眼前的关注目标。
2, 问题归因法
把患者纠结的事情归结于某种原因,使患者注意的焦点转移到改变这个原因上,从而达到放下目前纠结对象,接纳症状的目的。
3, 症状移交法
治疗师应建议患者把消除和治疗症状的任务都交给治疗师,将患者变为配合治疗师治疗的角色。
4, 完成任务法
交给患者一些任务,告诉患者完成这些任务就可以帮助治疗师加快治疗进度,消除自己的症状。患者如果能够积极和圆满地完成这些任务,就可以减少对症状的纠结,变相使患者放弃与症状斗争,比如可以让患者做家务或每天外出散步2次,每次1小时以上,或让患者写日记等。总之,使患者每天进行有建设性意义的活动,有益于提高对症状的受容性。
5, 合理化、正常化法
如害怕交通事故就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怕警察来抓自己就永远不做坏事,怕得病就注意饮食卫生和营养,注意锻炼身体、注意保持心情愉快等。把这些患者认为必排除而后快的现象正常化、合理化后,就没有必要去排除了,而是作了一些正因为怕才该做的事情,即使自己安心,又达到对症状受容的目的。
6, 局部放弃法
局部出现难以解决的病痛苦,或无法直接解决的问题,可以先放一下,不再全力解决局部问题,而是从整体角度去解决问题。
七、放弃负向思维模式,把握思维平衡
负向思维是一种“遇事就往坏处想”的思维模式,这也是一种过度防御式的思维模式。比如,别人没有与自己打招呼就认为“瞧不起自己”;惊慌就认为“患了心脏病”;到医院看病,检查项目多了嫌花钱多,少了嫌不全面,开药剂量大了怕副作用,少了怕治得太慢、治不好等。
而正向思维是“遇事往好的方面想”的一种思维模式。如身体已经出现疾病的症状了,还认为不要紧,这种小问题过几天就好了。
神经症患者的负向思维模式往往容易导致神经症的症状加重,难以治愈。提高这两种思维的调和能力的是治疗神经症的一个重要步骤,即训练自己,学会和掌握往坏处想的同时再往好处想,进而对事物形成综合性评价的能力。
八、陶冶神经质性格
人格是很难被改变的,但是不改变就会影响到神经症的治愈。因此我们应该试图去陶冶患者的人格。首先,让患者了解自己的人格对疾病的发生和治疗有不良影响。人格虽然不容易改变,但一旦了解到它的负面影响,可以通过改变行为方式适当的陶冶人格。如完美主义者强烈追求百分之百的完美,而世界上这样的事几乎是不存在的,因此越是追求完美,反而越不完美,适得其反。因此,对于完美主义者还不如采取“80分万岁”的策略,无论做什么事,能够达到80分就满足。如果大多数的事情能做到80%的完美,说明我们的努力方向、策略是对的,继续努力就行了,这样也会很满足,有了继续做下去的干劲。“80分万岁”还可以使我们学会看问题看主流,主要看事情是不是大部分已经做好,而不是在意失败的那一少部分。“80分万岁”还可以使我们工作效率提高,因为放弃了那些暂时解决不了的因难,搁置一时无法解决的争议,去做容易做、可以做的事,不仅可以取得近乎完美的结果 ,而且更加轻松和高效。这样,就可以减少很多烦恼,增加很多快乐。
九、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
很多神经症患者把自己的患病的原因归结于躯体疾病、劳累过度、精神压力过大等,而患者一旦将注意力锁定在这些原因上,就坚信不疑,很难纠正,为此影响正常工作、学习、生活,也容易影响治疗效果。即使按照他们的想法行事,如治疗躯体疾病、休息(不上班,不做家务)、尽量减少精神压力(辞职、逃学等),也不能改善神经症的症状。这时如果能够找到患者生活习惯方面的显著问题,把它与症状联系起来,让患者相信,不去除这些不良习惯就无法彻底治愈疾病,就容易把患者的注意力引导到不良生活习惯的纠正方面来。如果成功做到这一点,不仅可以帮助患者纠正坏习惯,还可以使患者转移注意力,纠正注意固着于症状的被束缚状态。
如有的人总是虚弱感,多次进行各种检查都查不出病来,长期各处寻求治疗无效,细问生活史发现,患者每天手淫数次,这种习惯导致虚弱是很正常的。适当手淫可以缓解性冲动,但是如果过度频繁对身体肯定有害无益。还有人视图不断下降,查不出原因,细问生活史发现,患者每天在电脑上下棋7~8个小时,已经持续七八年了,这个习惯不改变,自然无法解决眼睛的问题。所以,纠正生活中不良习惯对治疗各种躯体不适症状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