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道不难却有争议的语文题(文言文)。高手们帮忙啊

哦不、忘写。题目了1.“温故”与“知新”是不是两件并列的事情?该如何理解?2。“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以”到底是因为,还是认为?好吧、第一题。答案上面说不是,老师以前好像... 哦不、
忘写。题目了
1.“温故”与“知新”是不是两件并列的事情?该如何理解?
2。“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以”到底是因为,还是认为?
好吧、第一题。答案上面说不是,老师以前好像说,是并列关系0 0 囧。
第二题。我有次考试写“认为”,鲜红的大叉啊,答案说是“因为”。。。然后做另外一道题,可那上面又说是。。“认为”?!。。。
展开
 我来答
小七000z
2010-08-14 · TA获得超过368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5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1.9万
展开全部
1。“温故而知新”有三解。一为“温故才知新”:温习已学的知识,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递进)二为“温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撷取新的知识。(并列)三为,温故,知新。随着自己阅历的丰富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回头再看以前看过的知识,总能从中体会到更多的东西。(顺承)
2。“因”的意思应该是“因为”。原因在于文言虚词“因”没有作“认为”这个意思(附上“因”的用法)
“因”的意义和用法归纳
《说文解字》:“因,就也,从口大。”会意字,以口、大取“能大者,众围而就之”之意。因的本义为“依靠”“凭借”,引申有“因袭”“沿袭”“原因”等义,均为实词,现代汉语仍沿用。“因”的虚词用法是从实词义引申而来的,先秦早期便已产生。可作介词和连词。介词“因”的用法从古至今一直沿用下来,变化不大;连词“因”随着汉语词汇逐渐复音化的趋势,渐渐被“因为”“因而”“因此”等复音词所取代,但在现代汉语书面语中仍偶或使用。
一、介词
1.引进动作行为发生、出现的处所、方向。可译为“从”“由”等。
例:因井中视星,所视不过数星;自邱上以视,则见其始出又见其入(《尸子·广泽》)
2.引进动作行为发生、出现时所借助的时机、条件。可译为“乘”“趁着”“趁”“顺着”等,或仍作“因”。
例: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廉颇蔺项如列传》)
3.引进动作行为发生、出现时所凭借、依靠、依赖的事物或条件。可译为“凭借”“依赖”“依靠”“凭(着)”等,或仍作“因”。
例: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屈原列传》)
4.引进动作行为实施的根据、前提。可译为“根据”“依据”“按照”等,或仍作“因”。
例: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 因任授官(成语)
5.以人或事物为媒介或手段而达到某种目的或实施某一动作行为。可译为“通过”“由”等,或仍作“因”。
例: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项如列传》)
6.引进动作行为发生、出现的原因、理由。可译为“因为”“由于”,或仍作“因”。
例: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谏太宗十思疏》)

二、连词
1.连接分句,表示顺承关系,前后两事在时间或事理上前后相继,可译为“于是”“就”“因而”等。
例: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屈原列传》)
2.连接分句,用于因果关系复句的前一分句,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或仍作“因”。
例:十娘因见鸨儿贪财无义,久有从良之志(《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⑴于是,就。例:①虎因喜,计之曰。②因取刃杀之。③因屏人曰。④因拔刀斫前奏案。⑤因左手把秦王之袖。⑥因谗之曰。
⑵依照,根据。例:①罔不因势象形。(因:这里有顺着的意思)②变法者因时而化。(因:这里有随着的意思。)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因:这里有顺着的意思。)④因其固然。
⑶依靠,凭借。例:①高祖因之以成帝业。②吏因以巧法。③我欲因之梦吴越。④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⑤伺者因此觉知。⑥因河为池。⑦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⑧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⑷趁着,趁此。例:①不如因而厚遇之。②不如因善遇之。③因击沛公于坐。④因入京师。
⑸通过,经由。例: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⑹因为。例: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②后因伐木,始见此山。③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④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⑺缘由,机缘。例:于今无会因。
⑻沿袭。例:因遗策。
⑼继续。例: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泰山1911
2010-08-17 · TA获得超过5871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249
采纳率:89%
帮助的人:1133万
展开全部
第一个问题:从逻辑上说,这两个词跟本不存在并列的关系,而只能是一种递进关系:首先温故中“故”指得是什么,怎么来的。正因为人类会总结累积经验,才会越来越强大。其次,知新中“新”指得是什么,就是新的思想、新的文化、新的科学。例如,如果没有数学的发展,就不会有科技的发展。数学是工具,科学要发展突破,必须有相应的数学理论来推动。温故不仅仅是停留在“知道”的层次,而是全面的、深入的了解,通过已经知道的,理解和发现新的事物。
学习和思想认识是一个逐渐累积的过程,不会是跳跃的过程,当然快速积累的过程是会有的,但也绝不是跳跃的过程。所以这两词不是并列关系。只能是递进关系。

第二个问题:其实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也就是说,不该是一个有“标准答案”的问题,这正是中国教育的悲哀。

“认为”这个词,是指以主观出发,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
“因为”这个词,是指以某种‘外在因素’为依据,得出结论的过程。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解释,

第一种方法,通过文章中社会环境来分析:
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只能翻译成“因为”,理由:从当时社会上的普遍认识来看,身份、地位、出身才是‘是否卑微的标准' ,由此结论是:‘诸葛亮身份卑微’,而先帝刘备力排众议,启用诸葛亮,完全是因为诸葛亮有才能。这样推理也符合了当时人们对卑微的评介标准。

以诸葛亮主观的角度来看,可以翻译成为“认为”:因为文章是诸葛亮本人写的,诸葛未出山时,就有传闻说:凤雏、 卧龙,得其一者得天下。人虽在卧龙,声名却远传世人。但古人向有谦虚之风,把自己的身份放在比较卑微的层次之下,所以,诸葛亮认为大多数人都会‘认为’他是一介布衣,无豪门贵族之血统的卑微之人,这样说,是非常谦虚的一种说法。

第二种方法,通过翻译来判断

若翻译为‘认为’,该句大概意思可翻译为:“先帝不认为孔明身份卑微,坚持启用孔明,”这就与当时的社会情况严重的不相符。

矛盾之处:弦外之意,暗含‘绝大多数人认为孔明是卑微的’。
实事上,诸葛未出山时,就有传闻说:‘凤雏、 卧龙,得其一者得天下’。可见,人虽在卧龙,声名却远传世人。再说大凡非凡之士,从内心深处绝不会认为自己卑微的,内心是有傲骨的,绝不会对别人说全天下只有先帝才慧眼识珠,其他人都不知道孔明的声名。由此可知,张飞不知道这些,是可以原谅的。由此可知,这与故事中的事实是严重不相符的。 也就是说,翻译为‘认为’是非常不合适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0-08-14
展开全部
更准确的说,温故而知新的关系理解为并列不是非常妥当,在温习已学的旧知识的基础上理解(获得)新知识。
先帝不以臣卑鄙,以是因为的意思。
以的用法有很多种,“把,将,拿”“认为”“因为”等。
是先帝不因为臣地位低下目光短浅的意思。
如果是认为,是刘备的想法。
翻译成因为,是诸葛亮自谦的说法,这样更符合文意。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皮蛋炒人
2010-08-22
知道答主
回答量:1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3.1万
展开全部
1.如果你说的是“温故而知新”这里,我觉得不是并列的,因为是温习旧的知识,从而知晓新的。

2.是 因为

有你这样的情况的,你就先看看课本上有没有解释,反正课本里有什么就是什么好了,如果课本里没有,那就还是听老师的吧。有些教辅的质量不高。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雪绒花林林
2010-08-19
知道答主
回答量: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1.温故而知新:广泛地熟读典籍,复习所学的知识,进而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又能努力吸收新知以求融会贯通。
(我认为不是并列,是递进)
2.“先帝不以臣卑鄙”:先帝不因为我的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答案是:因为)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8)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