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回答
展开全部
家乡的端午节
老家在双彩乡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乡邻们平时忙于劳作,而对祖辈传下来的节日却并不含糊。
五月五,过端午。五月初五一早,就有人去村头的水渠边割菖蒲,又从菖蒲的末端剪下一小段横串在上面,做成一把剑状,与艾蒿一起斜插在门环上。那天中午前,家家户户门上都会插上菖蒲和艾蒿,成为小山村过端午节的象征性景观。
中午,村里的老年人会在盛满烧酒的碗里放一撮雄黄,然后将雄黄酒含在嘴里喷洒在房子的角角落落,说是可以驱蛇虫。端午节喝雄黄酒,其实只是轻轻嘬上一小口,并不多喝,更像是一道虔诚的仪式。还有人会用手指蘸点雄黄,在门上划出一个“王”字。一些生性活泼顽皮的儿童还会要求大人在他们额上抹点雄黄,这时大人也往往乐意为之,有时干脆在小孩的额上抹出个“王”字来,祈求避灾消难,给小孩带来平安。
端午节那天,村里的小孩可以向新媳妇讨香袋,这是家乡过端午节的一个风俗。这年年初嫁到村里的新媳妇,会事先做好一大串香袋,到端午节那天分送给左邻右舍的小孩,一来展示一下自己做女红的手艺,二来也借此与邻里结个善缘。如果这一年嫁到村里的新媳妇不多,那么村里未出嫁的小姑姑也会做些香袋分送给小侄子小侄女。
老家在山区,没有平缓的溪流,端午节自然没有了赛龙舟这等盛事。端午节也不吃粽子,老家的风俗只有在春节时才吃年糕和粽子。端午节那天,除了洒扫庭院,年轻的主妇就动手裹些汤包,让家里人美美享受一回,还会蒸些汤包给村中孤寡老人送去。
家乡的端午节,虽没有春节走亲访友那么热闹,倒也显得民风淳朴,情趣盎然。
端午节习俗
新昌每于端午节,还有小孩左臂系五色线的习俗。以前,家家自制张天师偶像,置于门额之上;或将艾蒿作人形,又以竹作剑,置于门前,均取避邪之意。也有在门楣或门上贴朱砂符、八卦图或钟馗捉鬼图的。
这一日,新昌习俗除吃端午馄饨外,还有吃粽的习惯。乡间也有喝雄黄酒的,此俗与白娘子许仙故事有关:传说白娘子系白蛇所化,与许仙结成恩爱夫妻。法海则视白娘子为妖孽,于端午日暗中指使许仙强劝白娘子饮雄黄酒,以使其现出原形。故谓雄黄可以避邪。
此外,新昌等地尚有“发庚”、“送扇”的习俗。如某家在年内娶媳妇,就要在端午节发庚,男方除向女方送去结婚吉日良辰之外,还得送白糖桂圆等礼物。如遇女儿出嫁后的第一个端午节,则娘家父母兄弟须向婿家送去扇子、手巾、麦饼之类的东西。扇子按性别分出等级,送女儿、婆母的,多是制作精致的细芭蕉扇;公公、大伯则赠以大芭焦扇,以示区别。
端午话艾蒲
艾蒿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有一种特殊的浓郁香气。用艾蒿治病,我国很早就有记载。艾蒿含有大量的挥发油,对治疗结核菌、伤寒杆菌、金黄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以及腺病毒、流感病毒等均有一定的杀灭和抑制作用。”夏季,把采来的艾蒿拧成绳,或做成艾棒晒干,在蚊蝇较多的时候点燃烟熏,既可使屋内消毒,又可驱除蚊蝇,保持室内卫生。
菖蒲又名水剑草、蒲草,是多年水生草本植物,分为水菖蒲和石菖蒲两种。菖蒲挺直的叶片好像钟馗的宝剑,民间传说,钟馗执剑斩杀天下妖孽,菖蒲就被人们当作驱邪之物。直到今天,民间还有用它来治疗痢疾的。古人用菖蒲泡酒,其味清涩,余香满口。菖蒲还是一种雅致的观赏植物和装饰品。古人常将兰、菊、水仙、菖蒲誉为“花草四雅”。
端午节插艾挂蒲不仅是一种民俗习惯,而且有着除灾灭病、讲究卫生的科学意义。
端午与香袋
每逢端午节,尤其是妇女和儿童,都佩戴香袋。追溯香袋的起源,早在先秦时代,女子用五色线制成的饰物戴在头上,到了南北朝时期,就成为香袋,到了唐代,出现了装有香料的香袋。香袋的主要原料是雄黄、艾叶、熏草等,其作用在古代被神化了,《封神榜》中的小哪吒的红兜肚,有斗邪必胜的效果。《抱朴子》中就有记载:“黄帝欲登园丘,其地多大蛇,广成子教之佩戴雄黄,其蛇皆去。”后来这个记载被美国人爱伯哈德用于他编撰的《中国文化象征词典》中,记载道:“黄帝部落发生了大瘟疫,听说广成子医道高明,派人前去讨教医治瘟疫的办法,广成子用雄黄装包,让他们戴在身,结果病治好了。”这一说法倒也有科学的道理,可见香袋在我国远古时代就有了。
端午时节,气候炎热,蝇虫飞动,毒气上升,疫病萌发。古人认为人是吃五谷杂粮生百病的,而病从口入,多为邪杂之气,经口鼻吸入。人们在长期同各种病魔斗争过程中,发现饮雄黄酒、佩戴香袋能驱邪解毒。《清嘉录》记载:“研雄黄末和蒲根,同酒饮之,谓之雄黄酒。”即在酒里加上雄黄。雄黄,橘红色,可入药解病毒。雄黄酒是端午节的美酒。旧时有些地方几乎家家酿雄黄酒,但多为男人饮,有些会喝酒的女人也饮些,小孩不能喝,大人就用手蘸酒在小孩脸耳鼻手心足心涂沫一番。后来人们就在雄黄里加入艾叶、熏草等原料制成香袋供妇女和儿童佩戴。
香袋以药物之味,经口鼻吸入,使经脉大通,祛邪扶正,以达到祛病强身之功效。雄黄、艾叶、熏草都挥发一种奇异的香味,而蛇虫闻之远离,既减少了传染源,又可起到杀除病菌,消除汗臭,清爽神志的作用。
老家在双彩乡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乡邻们平时忙于劳作,而对祖辈传下来的节日却并不含糊。
五月五,过端午。五月初五一早,就有人去村头的水渠边割菖蒲,又从菖蒲的末端剪下一小段横串在上面,做成一把剑状,与艾蒿一起斜插在门环上。那天中午前,家家户户门上都会插上菖蒲和艾蒿,成为小山村过端午节的象征性景观。
中午,村里的老年人会在盛满烧酒的碗里放一撮雄黄,然后将雄黄酒含在嘴里喷洒在房子的角角落落,说是可以驱蛇虫。端午节喝雄黄酒,其实只是轻轻嘬上一小口,并不多喝,更像是一道虔诚的仪式。还有人会用手指蘸点雄黄,在门上划出一个“王”字。一些生性活泼顽皮的儿童还会要求大人在他们额上抹点雄黄,这时大人也往往乐意为之,有时干脆在小孩的额上抹出个“王”字来,祈求避灾消难,给小孩带来平安。
端午节那天,村里的小孩可以向新媳妇讨香袋,这是家乡过端午节的一个风俗。这年年初嫁到村里的新媳妇,会事先做好一大串香袋,到端午节那天分送给左邻右舍的小孩,一来展示一下自己做女红的手艺,二来也借此与邻里结个善缘。如果这一年嫁到村里的新媳妇不多,那么村里未出嫁的小姑姑也会做些香袋分送给小侄子小侄女。
老家在山区,没有平缓的溪流,端午节自然没有了赛龙舟这等盛事。端午节也不吃粽子,老家的风俗只有在春节时才吃年糕和粽子。端午节那天,除了洒扫庭院,年轻的主妇就动手裹些汤包,让家里人美美享受一回,还会蒸些汤包给村中孤寡老人送去。
家乡的端午节,虽没有春节走亲访友那么热闹,倒也显得民风淳朴,情趣盎然。
端午节习俗
新昌每于端午节,还有小孩左臂系五色线的习俗。以前,家家自制张天师偶像,置于门额之上;或将艾蒿作人形,又以竹作剑,置于门前,均取避邪之意。也有在门楣或门上贴朱砂符、八卦图或钟馗捉鬼图的。
这一日,新昌习俗除吃端午馄饨外,还有吃粽的习惯。乡间也有喝雄黄酒的,此俗与白娘子许仙故事有关:传说白娘子系白蛇所化,与许仙结成恩爱夫妻。法海则视白娘子为妖孽,于端午日暗中指使许仙强劝白娘子饮雄黄酒,以使其现出原形。故谓雄黄可以避邪。
此外,新昌等地尚有“发庚”、“送扇”的习俗。如某家在年内娶媳妇,就要在端午节发庚,男方除向女方送去结婚吉日良辰之外,还得送白糖桂圆等礼物。如遇女儿出嫁后的第一个端午节,则娘家父母兄弟须向婿家送去扇子、手巾、麦饼之类的东西。扇子按性别分出等级,送女儿、婆母的,多是制作精致的细芭蕉扇;公公、大伯则赠以大芭焦扇,以示区别。
端午话艾蒲
艾蒿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有一种特殊的浓郁香气。用艾蒿治病,我国很早就有记载。艾蒿含有大量的挥发油,对治疗结核菌、伤寒杆菌、金黄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以及腺病毒、流感病毒等均有一定的杀灭和抑制作用。”夏季,把采来的艾蒿拧成绳,或做成艾棒晒干,在蚊蝇较多的时候点燃烟熏,既可使屋内消毒,又可驱除蚊蝇,保持室内卫生。
菖蒲又名水剑草、蒲草,是多年水生草本植物,分为水菖蒲和石菖蒲两种。菖蒲挺直的叶片好像钟馗的宝剑,民间传说,钟馗执剑斩杀天下妖孽,菖蒲就被人们当作驱邪之物。直到今天,民间还有用它来治疗痢疾的。古人用菖蒲泡酒,其味清涩,余香满口。菖蒲还是一种雅致的观赏植物和装饰品。古人常将兰、菊、水仙、菖蒲誉为“花草四雅”。
端午节插艾挂蒲不仅是一种民俗习惯,而且有着除灾灭病、讲究卫生的科学意义。
端午与香袋
每逢端午节,尤其是妇女和儿童,都佩戴香袋。追溯香袋的起源,早在先秦时代,女子用五色线制成的饰物戴在头上,到了南北朝时期,就成为香袋,到了唐代,出现了装有香料的香袋。香袋的主要原料是雄黄、艾叶、熏草等,其作用在古代被神化了,《封神榜》中的小哪吒的红兜肚,有斗邪必胜的效果。《抱朴子》中就有记载:“黄帝欲登园丘,其地多大蛇,广成子教之佩戴雄黄,其蛇皆去。”后来这个记载被美国人爱伯哈德用于他编撰的《中国文化象征词典》中,记载道:“黄帝部落发生了大瘟疫,听说广成子医道高明,派人前去讨教医治瘟疫的办法,广成子用雄黄装包,让他们戴在身,结果病治好了。”这一说法倒也有科学的道理,可见香袋在我国远古时代就有了。
端午时节,气候炎热,蝇虫飞动,毒气上升,疫病萌发。古人认为人是吃五谷杂粮生百病的,而病从口入,多为邪杂之气,经口鼻吸入。人们在长期同各种病魔斗争过程中,发现饮雄黄酒、佩戴香袋能驱邪解毒。《清嘉录》记载:“研雄黄末和蒲根,同酒饮之,谓之雄黄酒。”即在酒里加上雄黄。雄黄,橘红色,可入药解病毒。雄黄酒是端午节的美酒。旧时有些地方几乎家家酿雄黄酒,但多为男人饮,有些会喝酒的女人也饮些,小孩不能喝,大人就用手蘸酒在小孩脸耳鼻手心足心涂沫一番。后来人们就在雄黄里加入艾叶、熏草等原料制成香袋供妇女和儿童佩戴。
香袋以药物之味,经口鼻吸入,使经脉大通,祛邪扶正,以达到祛病强身之功效。雄黄、艾叶、熏草都挥发一种奇异的香味,而蛇虫闻之远离,既减少了传染源,又可起到杀除病菌,消除汗臭,清爽神志的作用。
展开全部
新昌的饮食是以传统特产而著名,以野菜为主。
新昌的大佛龙井系列闻名遐迩,荣获过许多金项奖。在新昌白云茶楼是品大佛龙井的悠闲之地,如果你是一位茶客想一品茶香不要忘记新昌的大佛龙井。
小京花生系新昌传统名优特产,是明清贡品。具有香中带甜,油而不腻,松脆爽口等特点,风味独特,品质特佳。
板栗、竹笋、杨桐也是新昌的传统。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节日的时候:
过年基本上是吃麻糍
端午节吃粽子
冬至的时候吃汤圆
平时的饮食:
春饼,年糕,麻糍,炸面等
希望对你有帮助!!
过年基本上是吃麻糍
端午节吃粽子
冬至的时候吃汤圆
平时的饮食:
春饼,年糕,麻糍,炸面等
希望对你有帮助!!
追答
解决了吗
有问题继续交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12-29
展开全部
春饼、麦糕、麻糍等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