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在夺嗣之争中输给曹丕,这是为什么?
曹操年纪大了以后,自然要考虑继承人这个问题。当时有三个儿子,分别是曹丕,曹彰,曹植。
曹彰少善射驭,臂力过人,能手擒猛兽,是一员枭将。但是他不爱读书,没什么文化,属于武夫,他爹曹操可是写过很多诗词的老文青,自然看不上他,于是曹彰第一个被淘汰。
曹丕自幼饱读诗书,多才多艺,而且善于骑射和击剑,文武双全,还是嫡长子,自然被列入继承人考核人选。
曹植,自幼聪慧,十多岁就能落笔成文,深得曹操喜爱,铜雀台建成时,曹操带着所有儿子登台,让他们各作一篇铜雀台赋,曹植所作文章最好,让曹操都惊讶他的诗词天赋,于是曹植也有可能被选为继承人。
但是曹植后来为什么争储失败呢?笔者认为是他身上的文人气息太重。他因为文人气息被宠,也因为文人气息失败。
比如有一次曹操带兵出征,曹植用文采赞扬曹操的功绩,虽然让曹操高兴,但是一旁的曹丕,则听从身边谋士的建议,啥也不说,跪倒就是哭,结果让曹操和身边的部将都认为曹植只是最好,曹丕则是心好。
俩人身边的谋士能力也不对等。
曹丕交好贾诩,曹植身边则是丁仪和杨修。论阴谋诡计,丁仪和杨修俩人绑一起也玩不过贾诩这个凉州之狐。
有一天曹操问贾诩,曹丕和曹植俩人都挺好,该选谁呢?贾诩不说话,装没听见。曹操就说我跟你说话呢,你给个回应啊。贾诩就说,我在想个事。曹操问他想什么事,贾诩就说,我在想袁绍和刘表的故事。
曹操听完就笑了。这俩人都因为废长立幼闹的内部大乱。贾诩太聪明了,不说我支持谁,但是却让曹操在心里已经倾向了曹丕。
曹植失败的另一个原因,是他自己恃才傲物,饮酒不节,身边跟他混的人也大多华而不实,不能给他很好的建议。
一次曹操离开邺城,曹植喝多了,在随从的怂恿下,私自打开王宫司马门,在只允许曹操行走的道路上乘车飙了一圈。
这是非常严重的僭越行为,曹操知道后大怒,派人杀了那个随从,下了一道命令,内容大致意思是,以前我觉得你行,这件事发生以后,我觉得你不行。
之后在建安二十二年,曹丕被曹操正式立为魏王世子,曹植争储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