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那些措施?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2013-11-01
秦皇汉武是以强大的自身能力,魅力和霸气执行中央集权制,亲自执掌朝政,丞相只是决策的建议者和执行者,并没有完全的决策权力。而唐宗宋祖则是采用分权制,三省六部制很好的分担了权利,宰相只是首席内阁的称呼,并没有这个职务,内阁也只是为皇帝执政提供参考意见,执行权也没有了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秦始皇控制军队比较强,政府给丞相相当空间!汉武帝对军权也抓的紧,枪杆子决定政权!唐朝宋朝没有真正意义的丞相,其实都是宰相,还不止一个,权力有限!
秦始皇什么都管,汉武帝当相就杀,宋太祖什么人都骗
秦始黄在军权和相权的关系的处理上:秦始皇废除分封制以后,建立了一套自中央到地方的郡县制和官僚制。初分全国为36郡,[36]以后随着土地的扩大增至46郡,定咸阳(陕西咸阳市秦都区)为首都。中央政府最高的官僚是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亦称“三公”。地方郡的长官为守,县的长官为令。郡县制初步打破了血缘关系的宗法制,封建制、官僚制则代替了贵族的世袭制。
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
2、在中央,皇帝以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3、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分36郡,郡下设县。
为巩固皇权,汉武帝建立了中朝,在地方设置刺史。开创察举制选拔人才。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解决王国势力,并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文化上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束先秦以来“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的局面。汉武帝时期开疆拓土,击溃匈奴、东并朝鲜、南诛百越、西愈葱岭,征服大宛,奠定了中华疆域版图,首开丝绸之路、首创年号,兴太学。
唐太宗在军权和相权关系的处理上:政治上实行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的实行,使宰相的人数比秦汉时期增多,便于皇帝控制。中书省发布命令,门下省审查命令,尚书省执行命令。一个政令的形成,先由诸宰相在设于中书省的政事堂举行会议,形成决议后报皇帝批准,再由中书省以皇帝名义发布诏书。诏书发布之前,必须送门下省审查,门下省认为不合适的,可以拒绝“副署”。诏书缺少副署,依法即不能颁布。只有门下省“副署”后的诏书才成为国家正式法令,交由尚书省执行。
以后再上朝,宰相也和其他大臣一样只能站着和皇帝说话,这一制度后来被各朝所沿用。这说明了宋太祖要独揽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