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为什么农民起义少

 我来答
端木吟天
2016-12-23 · 知道合伙人生活技巧行家
端木吟天
知道合伙人生活技巧行家
采纳数:30582 获赞数:286875
橡胶产品制造业10余年,读过大量相关书籍以及生活类书刊,喜欢帮助有疑惑的朋友。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朝代。它经济发达,科技辉煌,政治宽松,人民生活水平较高;但它对外软弱,一味奉行苟安政策,两宋分别亡国于女真和蒙古,给汉民族带来了第一次整体亡于外族的奇耻大辱,使中国历史进程出现了空前的倒退。但和其它统治时间较长的王朝相比,宋朝有一个明显的不同:就是从未发生过全国规模的农民起义,也就是说在它统治的近320年当中,没有发生过一次对王朝统治真正构成威胁的农民战争。
纵观中国历史,农民起义绵延不绝,是改朝换代的最大推动力,对于统治时间较长的大王朝更是如此。比如秦末的陈胜、吴广起义、西汉末年的绿林、赤眉起义、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隋末的瓦岗军起义、唐末的王仙芝、黄巢起义、元末的红巾军起义、明末的李自成起义、清末的太平天国运动,规模都很大,影响遍及全国,成为各王朝灭亡最直接的原因。
现在看看宋朝发生的几次较有影响农民起义。太宗时发生了李顺、王小波起义,涉及范围不过四川一省,参加人数最多时只有几万人,持续时间才两年;徽宗时发生了方腊、宋江起义,方腊起义还算有点规模,宋江起义甚至连起义都称不上,很多人认为他们只是四处抢掠的的流寇;高宗时发生的钟相、杨么起义,活动范围只在动庭湖周边,坚持时间长一点,也不过五六年;这几次农民战争无论从起义规模、涉及范围、持续时间和历史影响都无法和上面提到的那些大规模农民战争相比,甚至连清朝中叶发生白莲教、天理教起义都比不上。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发生大规模农民起义所需要的条件。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决定的,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结合,内因就是必然性,外因就是偶然性,其中内因是决定因素,外因是诱发因素,农民起义也不例外。
先看看内因。一个王朝到了末期,积累的矛盾越来越多,表现在政治上就是腐朽黑暗,统治阶级内部形成各利益集团,为争取权力相互倾轧,宫廷斗争加剧,政局不稳,政府对国家的掌控能力大大降低,即使统治集团内部有人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实施的改革或调整措施,也往往由于不同利益集团的牵制或反对而无法实施或半途而废;表现在经济上就是土地兼并加剧,导致大批自耕农失去土地破产而沦为雇农,致使雇农数量大大增加,雇农的增加又使地主在出租土地时选择性更强,对雇农的剥削就更重了,剥削的加重又使雇农生活更加贫困,雇农无法维持生计就会大量逃亡,在这种情况下,地主为减少损失就会进一步加强对剩下雇农的剥削,而这又会导致出现新的雇农逃亡,社会上流民就会越来越多,而流民是农民起义初始阶段最重要的核心力量;表现在社会生活中,就是统治阶级日益娇奢淫逸,靡靡之风盛行,而百姓则怨声载道,各种流言、谶语满天飞,什么“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啦,“十八子为帝”啦,这样的流言、谶语越传越广,越编越神,老百姓就会认为这个王朝“气数已尽”,改朝换代的舆论氛围形成了,统治集团内部的野心家也会蠢蠢欲动……到了这个时候,发生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内因可以说完全具备了,就是史书上常说的“普天之下堆满了干柴”,但这时不一定就会立即着火,还需要那么一点点火星。这个火星就是外因,具体讲就是能促发农民起义的偶然事件。
现在具体分析一下外因。能够成为农民起义外因的因素有很多。天灾、兵祸和其它偶然事件都有可能。但并不是说这些因素就一定能成为农民起义的导火索。政治比较清明的时期出现的天灾就可能因为政府救助及时或处置得当而化解;为制止外族侵略而进行的战争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一般都不至于引起太大的民怨。偶然事件成为农民起义的导火索要具备几个条件:一是发生的时机要恰当,比如导致李自成起义的那场旱灾,致使陕北饿殍遍地,活人不得不吃“观音土”,把所有的穷人都逼上了绝路,想不造反都不行;二是统治集团处置不当,致使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无法收拾;三是要有杰出的组织者和号召者,这个人必须要群众中有一定威望,并且要有勇气和领导能力。只有同时具备了以上几个条件,偶然事件才能成为引发农民起义的外因。内因和外因都有了,农民起义的熊熊烈火就迅速蔓延起来。
能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再看看,宋朝为什么能在300多年的统治中基本避免了大规模农民起义。
首先是宋朝统治结构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相对其它王朝来说,皇权较弱,士大夫阶层有很大发言权,宋太祖还制定了不杀大臣的祖训,并一直被以后任皇帝遵守,士大夫阶层对政府的认同感非常强,统治基础扩大了,政治上就比较稳定,统治集团内部不会产生激烈的斗争,对人民的影响相对就很小,有宋一代从未发生过大的政变就是明证。
第二是宋朝的经济政策。宋朝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不以重农抑商为国策的王朝。一方面,宋朝工商业十分发达,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创造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使国家对农业的依赖大大减少了,宋朝的工商税收占整个财政收入的70%,而田赋只占30%;另一方面,由于可以谋生的渠道多了,农民收入多样化了,对土地的依赖也就降低了,这就是宋朝从未实行抑制土地兼并政策的根本原因。还有,在鼓励工商政策的驱动下,经济、科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社会下层的生活与前代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史书上也从未有关于宋朝出现大批人饿死的记载,这就从根本上切断了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根源。
第三是宋朝的养兵政策。宋太祖对农民起义做过深入的研究,他发现,农民起义都是由流民引发的,所以他特别关注流民问题,在制定其它政策的同时,也对前代的兵役制度做了重大修改,把征兵制改为募兵制。这种制度和现在西方国家的军队职业化有点像。简单地说兵是招来的,不是强征的,不光要吃粮,还得开“工资”。有的西方学者甚至说当时的欧洲皇帝的生活水平,还不如东京汴梁守城门的的士兵。这句话可能过于夸张了,但也反映出宋朝士兵的待遇是很高的。宋朝长期维持一支庞大的武装力量,一般军队规模保持在八十万人以上。募兵方式也很有意思:某年受灾那年就多招兵,某地受灾就在那个地方多招兵。这样做从表面上看是安置流民(特别是青壮流民),实际目的是抽空潜在农民起义的中坚力量。
最后,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两宋时期民族矛盾非常尖锐,阶级矛盾经常处于从属和次要地位。北宋从建立之时起,就受契丹和党项政权的威胁,亡于女真人之手;整个南宋时期都受女真政权欺负,终为蒙古所灭。在这300年间,汉民族的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民族仇恨心理十分强烈。面对外敌入侵,是战是降始终是朝野上下关注的中心,阶级斗争始终要服从于抵抗外侮,保卫整个民族生存权这个大局,在这个大前提下,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始终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不可能激化到无法调和的程度。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