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族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些地方?
鄂伦春族主要居住在大兴安岭山林地带。
鄂伦春族分布的地域,分为17世纪中叶以前和以后两个时期。17世纪中叶前,主要分布在贝加尔湖以东,黑龙江以北,直到库页岛的广大地区。17世纪40年代,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鄂伦春人逐渐南迁到黑龙江南岸大、小兴安岭地区,分别在呼玛尔河流域,逊河、沾河、乌云河、嘉荫河流域,阿里河流域,多布库尔河流域和托河流域五个流域过着游猎生活 。
扩展资料:
鄂伦春族文化
1、狩猎是鄂伦春族人生存的需要,一年四季他们都游猎在茫茫的林海中。猎马和猎狗是鄂伦春族猎民不可缺少的帮手,被称为“猎人的伙伴”。鄂伦春人的猎马和猎狗都很通人性,出于这个特殊的原因,鄂伦春人一般不杀马和狗,也不吃马肉和狗肉。
2、鄂伦春人传统的交通工具主要有驯鹿、马、桦皮船、兽皮船、木筏、滑雪板和雪橇等。驯鹿是在南迁以前普遍使用的,南迁以后逐步被马所代替。鄂伦春人使用过以马皮、犴皮或鹿皮为底的船。
3、语言文字,使用鄂伦春语,属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没有本民族文字,一般通用汉语、也有部分鄂伦春族用蒙古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鄂伦春族
鄂伦春族主要居住在大兴安岭山林地带。
鄂伦春族分布的地域,分为17世纪中叶以前和以后两个时期。17世纪中叶前,主要分布在贝加尔湖以东,黑龙江以北,直到库页岛的广大地区。
17世纪40年代,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鄂伦春人逐渐南迁到黑龙江南岸大、小兴安岭地区,分别在呼玛尔河流域,逊河、沾河、乌云河、嘉荫河流域,阿里河流域,多布库尔河流域和托河流域五个流域过着游猎生活 。
鄂伦春族是中国东北部地区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是狩猎民族,因此他们的衣食住行及歌舞等方面都显示了狩猎民族特点。
鄂伦春族使用鄂伦春语,鄂伦春语属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没有文字。在长期的狩猎生产和社会实践中,鄂伦春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有口头创作、音乐、舞蹈、造型艺术等 。
扩展资料
一、鄂伦春族的数量
鄂伦春族的人口发展,只有百年的历史可查。据记载,1895年鄂伦春人口约有18000人,1917年约4111人,1938年约3000人,新中国建立前鄂伦春人口的急剧下降,与游猎民族动荡不定的生活方式和近现代社会战争频繁密切相关 。
新中国建立后,由于实施了正确的民族政策,国家积极扶持和帮助鄂伦春族经济社会的发展,鄂伦春族人口数量增长较快,素质有了极大的提高。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国有鄂伦春族7004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有鄂伦春族8659人。
二、鄂伦春族的文化
文学
鄂伦春是一个讲唱文学十分发达的民族,包括传说、故事、神话、谚语、谜语、歌谣、笑话、歇后语等。长篇讲唱文学“摩苏昆”是鄂伦春族民间文学的珍品。
“摩苏昆”以说唱结合的形式,讲唱“莫日根”的英雄故事和苦难的身世,可以讲唱数天或数十天。“摩苏昆”的语言流畅、押韵、精练、朴实,曲调起伏变化不大,非常悦耳动听,带有浓郁的民族传统韵味 。
交通
鄂伦春人传统的交通工具主要有驯鹿、马、桦皮船、兽皮船、木筏、滑雪板和雪橇等。驯鹿是在南迁以前普遍使用的,南迁以后逐步被马所代替。鄂伦春人使用过以马皮、犴皮或鹿皮为底的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鄂伦春族
2017-08-18 · 知道合伙人公共服务行家
知道合伙人公共服务行家
向TA提问 私信TA
鄂伦春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布特哈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以及黑龙江省呼玛、爱辉、逊克、嘉荫等县,黑河市等地。
黑龙江省内的大兴安岭地区族人多处南麓,鄂伦春族的传统节日众多,除篝火节外,还包括拜火神、抹黑节等,分别于每年的6月18日、腊月二十三、正月十六。由于当地政府对北国旅游的支持,尤是漠河北极光节最受瞩目,夏至左右前后是兴安北极村看极光的最佳时节。如果赶在节庆日来中国的最北之地旅行,会体验到更多壮美奇景。
如果不跟团走,选择自由行前来兴安地区旅行,建议提前做好攻略。原始生态区往往会道阻险要,备好登山靴。夏季雨多,冬日雪厚,防雨工具、御寒保暖等一些列防护安全措施要着重注意。
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我国56个民族之一的鄂伦春族。相传鄂伦春人的祖先是从贝加尔湖迁徙而来,世代居住于兴安腹地,以驯鹿为生,信奉萨满,以万物有灵为念,敬畏自然之神。
昔日扬鞭,一杆枪、一匹马、一只猎狗便逐鹿山岭,拥有“猎神”之族的称谓。如今,在兴安全面禁猎后,他们下山定居,放下猎枪,但其神秘而古老的风情文化依旧延续至今……
鄂伦春族人世代生活在大小兴安岭,山高谷深,溪流相涧。在兴安深林中,满生着落叶松、白桦、红松、杨等耐寒树种,林有珍禽异兽,河载多种鱼虾。冬日的兴安寒风冷冽,严寒白雪并未消融族人的意志,勇敢的鄂伦春人依托着这大自然的馈赠,靠着枪杆子一年四季逐鹿追狍,游猎于腹背深山的原始丛林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