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know-base.cdn.bcebos.com/lxb/notice.png)
如何帮孩子建立自信心
自信心是影响孩子发展的最重要的品质之一,对孩子的成长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具有自信心的孩子能够积极地获得成长的机会,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来面对一切,家长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一、正向反馈
当孩子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家长往往给孩子一些负面的评价和看法,这样就会打消孩子的积极性。当孩子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或者当孩子对自己的能力有所怀疑的时候,这时候我们应该从正面的方向去给孩子以鼓励,调动孩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二、不断确认
孩子自信心的建立是通过在做一件件事情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能力不断的进行确认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有了一个自我评价,如果他们的这个自我评价比较高,他们在面对一些事情得时候就变的比较有自信心。相反如果孩子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家长老是去打击,这样就会打消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变得胆小谨慎、不知所措,孩子对自己的自我评价也很低,面对问题的时候他们没有信心去完成。
三、总结成功经验
当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完成一件事情或者获得自己应得的名次、奖项和证书的时候,我们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及时对自己的这个努力的过程,做一个总结。通过总结,他们不会只沉浸在荣誉之中,而会去客观的看待这个问题,总结经验,形成自己的能力,变得更加自信。
一、积极自我暗示,相信自己能行。别人能行,要相信自己也能行;其他同学能做到的事,相信自己也能做到。要善于在课桌上、床沿边上激励语:“我行,我能行,我一定行。”“我是最好的,我是最棒的。”每天早晨起床后、临睡前各默念几次,上课发言前、做事前,与人交往前,特别是遇到困难时要果断、反复地默念。这样,就会通过自我积极的暗示机制,鼓舞自己的斗志,增加心理力量,使自己逐渐树立起自信心。
二、注意仪表,保持精神风貌。一套笔挺的西装会使得一个男子汉庄重起来,一袭长裙会使得一个姑娘的举手投足都显得亮丽、迷人。因此,漂亮的仪表能够得到别人的夸奖和好评,提高人的精神风貌和自信心。所以,自卑的学生特别要注意学会从头到脚扮靓自己。在宿舍起身前,或者在课间,要多照镜子,保持发型美观,衣着整洁、大方。当你的仪表得到别人的夸赞时,你的自信心一定会油然而生。
三、挑前面的位子坐,敢于引人注目。不管是会议室,还是教室,后面的座位总是先被坐满。大部分占据后排座位的学生,都是希望自己不会“太冒”,这也是信心不足的常见表现。但是,有意识地练习坐在前面,能够引起教师和同学们的关注,拉近你与台上领导、师长的心理距离,赢得他们的赏识,激发自信心,集中注意力。当然,坐在前面比较显眼,但是我们要记住,有关成功的一切都是显眼的。
四、练习正视别人,提高自我胆识。一个人的眼神可以透露出许多有关他的信息。不敢正视别人是胆怯、心虚的表现。而大大方方地正视别人,等于告诉他人:“我是诚实,而且光明正大,毫不心虚。”因此,在学习和工作中经常提醒自己要面带微笑,正视别人,用温和的目光与别人打招呼,用点头表示问候,用聚精会神、专心致志的听讲表示对他人的理解与支持。这种练习不但能增强你的亲和力,而且能为你赢得别人的信任,强化你的自信心。
当孩子在客厅站着满怀期待地提出:“妈妈,我想和你一起玩一会儿。”
你在厨房做饭一时不能满足他,告诉他具体时间:“妈妈把米饭蒸上就过去,好吗?”
经常忽视孩子的需要,会让他因不被重视而失去信心。
给孩子自己做选择的机会
周末带孩子出游,征求他的意见,但不要问“你想去哪里”,而是这样问“你想去动物园还是博物馆”,给他选择的范围,让他自己做出选择,会增添对自己的信心。
不要嘲笑孩子
如孩子刚学说话,你教他“大西瓜”,他却说“大西抓”。如孩子学习某个知识点,一时不能搞懂。
不要嘲笑他,也不要当时刻意强调,换个时间再教他。在孩子学习时,你的嘲笑会使他丧失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认真对待孩子的提问
孩子提出问题,你要耐心倾听,如果你回答不了,老实告诉他,千万不要假装知道。
让他知道任何人都有做不到的事情,任何人都有从未知到已知的一个过程,从而增加自信。
让孩子感觉自己被需要
用商量的口气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把书拿给妈妈,好吗?”让孩子知道被人需要,是提高他自信心的最好方法。
在家陈列孩子的作品
可以让孩子在家中最醒目的墙面上张贴他的涂鸦之作,在柜子上为孩子做个陈列架,陈列他的小制作,荣誉感最能激发孩子的自信心。
给孩子属于自己的一个领地
给孩子一个房间或者房间的一部分,让他有一个自由玩耍、自由学习、不受束缚的小天地。因为拥有自己“领地”的他,心中充满骄傲感,这会让他增添一些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