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家具的区别是什么
一、纹饰上的时代差别
一般来说,明式家具以精致但不淫巧、质朴而不粗俗、厚实却不沉滞见长,它特有的美学个性和艺术形式也鲜明地体现在纹饰图案上。
明式家具的纹饰题材如松、竹、梅、兰、石榴、灵芝、莲花等植物题材;山石、流水、村居、楼阁等风景题材较多见,并且大量采用带有吉祥寓意的母题,如方胜、盘长、万字、如意、云头、龟背、曲尺、连环等纹饰,与清代家具相比,明式家具纹饰题材寓意大都比较雅逸,颇有“明月清泉”、“阳春白雪”之类的文儒高士之意趣,更增加了明式家具的高雅气质。
清式家具以雕绘满眼绚烂华丽见长,其纹饰图案也相应地体现着这种美学风格。
在表现手法上,清式家具可谓锦上添花。
与明式家具重视材美相比,清代工匠更侧重于人为的工巧之美,而不重视材料的自然肌理,因此在清代家具上很少见到那种大片作素,不事雕饰的情况。
清代家具的纹饰图案题材是在明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拓宽,植物、动物、风景、人物无所不有,十分丰富。
吉祥图案在这一时期亦非常流行,但这一时期所流行的图案大都以贴近老百姓的生活为目的,与明式家具的阳春白雪相比,显得有些世俗化。
二、造型时代特征明显
明清家具的品种、造型均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如酒桌、圆靠背交椅等家具,在明代尚且流行,入清以后就逐渐被淘汰;而式样庄重的太师椅,则是清式家具的代表。
又如茶几,本身就是为适应清式家具布置方法而产生的品种,多为红木、新黄花梨制品。
未见年代较早的。
此外,如折叠椅、折叠香几等,都是清雍正朝以后出现的新品种。
而在明清两代均流行的坐墩,在造型上也有明显不同。
明代坐墩多胖而矮,清代的多瘦而高。
桌椅的腿足,也经历了一个由瘦到粗的变化过程。
凡是有前者特征的桌椅,一般年代都要早于后者。
鉴定明清家具的年代早晚,有时也可根据某些构件来判断。
如明代官帽椅的靠背,基本光素无纹。
清代官帽椅的靠背,多为雕花板,素板罕见。
又如明式家具的管脚枨都用直枨,而清中期以后管脚枨常用罗锅枨。
再如柜子,明式柜子以圆角居多,侧脚收分明显,以各种流畅的线条装饰为主,不重雕刻。
入清以后,这类圆角柜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方角柜,下方正平直,侧脚收分渐小,至清中期以后基本无侧脚。
由于明清家具在纹饰方面或沿袭传统,或刻意仿造,极难断代。
因此,可选择参照物对比断代。
在参照对比时,宜采用题材相同或接近的加以对比,这样就比较容易判断年代,结果也较准确。
参照物可以是玉器、瓷器、剔红漆器等工艺品上的花纹,尤其是明清建筑物上的装饰纹样,往往与家具装饰花纹在材质、内容和形式上有更多的相通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