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疗法的基本原理
行为疗法的基本原理有:
1、Pavlov经典条件反射学说有关实验性神经症模型的理论,强调条件化刺激和反应的联系及其后继反应规律,解释行为的建立、改变和消退。
2、Sknner的操作条件反射学说,阐明“奖励性”或“惩罚性”操作条件对行为的塑造。
3、Bandura及Watson的学习理论,前者强调社会性学习对行为的影响,后者认为任何行为都是可以习得或弃掉的。
4、Jacom的再教育论认为病态行为可通过教育改变和改造。
行为疗法的适应范围有:
1、恐怖症、强迫症和焦虑症等神经症。
2、抽动症、肌痉挛、口吃、咬指甲和遗尿症等习得性的不良习惯。
3、贪食、厌食、烟酒和药物成瘾等自控不良行为。
4、阳痿、早泄、阴道痉挛、性感或性乐缺乏等性功能障碍。
5、恋物癖、异性服装癖、露阴癖等性变态。
6、慢性精神分裂症和精神发育迟缓的某些不良行为。
7、轻性抑郁状态及持久的情绪反应等。
基本原则有:
1、以普通心理学中的学习原理为基础,无需引入特别的理论假说。
2、否认行为的遗传和本能的作用,认为环境和教育决定一切,也决定症状的形成和消退。
3、在研究题材上和治疗上只重视可观察当事人的外显行为,即使是内隐的语言习惯也被认为是由外显的语言习惯逐渐演变而来的。
4、认为变态行为和正常行为之间并无质的区别,而只是数量上的差异,即过剩和不足,行为治疗的实质就是消退过剩的反应,建立缺乏和不足的反应,即“去其有余,或补其不足”。
5、人格是一切动作的总和,是各种习惯系统的最后产物,重建人格就是建立新的行为习惯。
6、行为治疗只需就事论事,不必考虑深层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