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空军200多架歼-10A开始升级
我国空军200多架歼-10A开始升级
随着社交媒体上出现专为歼-10A升级准备的X波段相控阵雷达,“歼-10AG”已然进入实际发展阶段,预示着歼-10这款在国产战机中地位非凡的型号,成为全四代半家族。
由于其生产周期主要集中在2006到2012年,当下升级改造的时间节点其实相当合理。相比之下,从2008年开始服役的歼-11B,却已经在2021年开始改造工程,北部战区更是在2022年公布了成建制“歼-11BG”的服役资料,而从2001年加入空军的歼-11A,却始终不见大规模升级的迹象。
先进战斗机的性能极为高端,也对作战软硬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长达30-35年的服役过程中,战斗机想要在大部分时间保持战斗力,就需要不断更新以避免落伍。趁着对战斗机硬件大规模调整的时机,更换发动机、雷达、显示器等核心零部件,再搭配全新的作战软件和武器,足以使得战机保持10年可观的战斗力。
作为一支正蓬勃发展的空中力量,中国空军大规模装备四代半/五代战机的时间较晚,国防环境又比较恶劣,因此对歼-11BG等入门级四代半型号的需求非常旺盛,只不过装备四代机的过程有些复杂,才使得这一过程稍显混乱。
国内海空军对四代半战机的需求很大,但战机中期升级的花费并不小,制约了全面升级规模。像歼-11B这种重型四代机,仅仅是换装两台大推力发动机和大直径相控阵雷达硬件,开支就已近千万美元。歼-10A作为单发战机,硬件开支稍低一些,但单机软硬件升级总价也在千万美元上下。
为了保证这笔钱花得值当,中期升级的对象往往会精挑细选。以日本购买的美制F-15J战机为例,日本空自原本共购入213架,除去损失的12架外,201架现存F-15J只有约一半完成中期升级,“超级截击机”项目更是打算在升级后的F-15J中选择约60进行再次改造。
国内从1992年发展四代机队伍,大致可以分为国产歼-10和外购“侧卫”两条技术路线。其中歼-10虽然细分为A、B、C、S等多个型号,但除了部分使用俄制AL-31F发动机外,其余软硬件均是国内自主发展,升级不存在技术黑洞,因此能比较标准的在15年服役节点开始改造。
相比之下,“侧卫”系列的情况很复杂,最开始获得的苏-27SK和之后的苏-30MKK是原装进口,后面升级需要俄方的技术支持,甚至大量使用俄制零部件。考虑到两国航空工业现在的技术差距,国内海空军不能接受这一点,因此苏-27SK和苏-30MKK实际上已经放弃大规模升级,仅做了少量改动以适应国产武器(最后引进的苏-35SK也适用这一原则)。
歼-11B则是仿制的全国产型号,虽然设计方案并不是出自国内,但软硬件升级也没有什么技术阻碍。再加上歼-11B的发动机,是国产涡扇-10的首款量产型涡扇-10A,技术状态并不完善,升级相对迫切,最终反而比更早服役的歼-10A更快接受改造。
受益于庞大的机身和成熟的气动设计,歼-11BG改造后的收益非常明显。近300架的总生产数量,即使按照60%的升级数量估算,也能催生超过200架入门级四代半战机。由于单座歼-11D项目被砍,因此歼-11BG承担与歼-16配合,填补歼-20数量空缺的制空重任。
至于歼-11A,其情况非常特殊,本身技术状态和歼-11B差距不大,但中俄在签订歼-11A生产合约时,俄方为保证自身利益要求提供机体、雷达、发动机等核心零部件。这就使得100架出头的歼-11A机队中,国产和进口零件基本上是各占千秋。
再加上其原本就是在国内组装生产,因此在技术上具备升级潜力,特别是国产零部件比例较高的部分。只不过这批比苏-27SK战机使用寿命同样偏低,改造的经济成本也居高不下,最后还是被放弃,只等使用寿命耗尽光荣退役。
事实上,即使是歼-10A的改造也存在一定问题,这款立项于20世纪80年代的装备,带有很明显的冷战烙印,特别是高达2.2马赫的最大飞行速度,已经没有太大价值。
国内对歼-10A进行大规模升级,只能解决内部软硬件问题,无法修改气动设计,最终战斗力还是赶不上气动设计调整后的歼-10B和歼-10C。只不过,相比于这种战术收益,整个体系的进步和完善更加重要。
国产元素越浓郁,战机的升级潜力就越大,这是海空军多款四代机升级的典型特征。国内航空技术水平长期落后于世界主流,过程也是相当曲折,不同技术标准、使用状态的战机相当复杂,带来了不少麻烦。
幸运的是,随着中航工业的努力,国产战机的发展已经走上正轨,以“歼-10AG”和“歼-11BG”为标志,海空军战斗机更新换代实现了真正的标准化,像歼-11A、苏-27SK、苏-30MKK等,连中期升级都未展开就黯然退场的消极情况从此成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