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好一个企业文化

 我来答
SEO陶德正
2014-07-15 · TA获得超过117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31
采纳率:33%
帮助的人:218万
展开全部
如何做好企业文化建设(上)
背景资料:有幸受邀与中山大学MBA班学员一起到广东某企业(洗涤业知名品牌)进行了一次以企业文化为主题的为期2天的考察活动。事先我们得知的情况是该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而从抵达企业并与相关人员接触的最先一刻开始,我们便产生了对其文化成效有所怀疑的疑问。以下是此行结束后,以本次企业文化建设调研为背景,结合曾接触过其他一些企业的案例,而整理的一篇文章。 一、 不要轻承诺
企业要招揽到优秀的员工,肯定要满足员工所提出的一定的要求,甚至于对未来的一些行为向员工作出一定的承诺。但是,我们需要提醒企业的是,千万不要轻易向你的员工承诺,因为一旦这种承诺不能兑现,员工便会对企业的人格产生怀疑。可以想像,在企业与员工之间尚不能达成诚信之基础上的企业文化及其建设,就如同行尸走肉,只会让员工觉得无味、冷漠,甚至厌恶。比如说我们曾接触过的一家化工企业,其人力资源部所进行的员工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很高。于是,该企业便自认为员工都感受到了企业文化的温暖。可实际上,我们通过基层员工座谈会所了解的情况却是——企业虽然提倡的是诚信和共赢的文化,但对基层员工的提议根本不关心、不兑现,或者是改善的速度实在是太慢,基层员工对这样的调查都已经是无所谓,甚至产生厌烦的态度。即使员工有什么事情去找人力资源部,他们也总是以自己很忙来推迟。当我们询问他们为什么不把意见投到企业设置的建议箱里去时,员工给我们的答案令我们极为震惊:我们从没有看到他们有打开过那建议箱,或许他们根本就没有打开过,因为锁都生锈了。
我们认为:即便承诺,也要区别对待。对于管理人员来说,你对他作出了承诺,即使没有达成或达成的效果不能令他全部满意,但由于他们的素质和认识相对较高,也懂得以大局为重的道理,所以他们并非不能理解和包容。但对于基层的员工,可能就不能做这样的期待了。因为他们是很单纯的,是爱憎感极为分明的。所以,如果你一旦没有兑现向他们的承诺,或者向他们推拖,或者人为的向他们隐瞒什么,他们就会产生“受骗”的心理。之后,你再推行任何什么,他们在心理上就会条件反射式的产生怀疑和敌对的认识及情绪,而企业的每一件产品都是需要他们经手的。不少企业总是将品质不稳定的原因归结为员工的素质和责任心,其实,归根到底是你的文化(即与员工的沟通)出了问题。
不是说你不可以跟基层员工去谈什么大道理,不能去谈理论,只是以这样的方式是很难于他们达成一致的,因为他们极少有人会懂这些,也不关心这个。你需要做的,就是向他们兑现那些并非有多高多难的承诺,或者要不承认你说了谎,或者承认你没做到,以换得他们至少对你还有诚实的认识。 二、不要等级化
文化应该是一个群体所具有的共性,所以,企业文化对所有的员工都应该具有一致性和平等性。我们不要嘴上讲着人性化,而在最基本的所有企业员工都应该遵守的日常制度建设上,又人为的将企业的员工划分了等级。比如说划分成管理层和员工两个层面,搞得两个层面所享受的企业文化政策和制度不一样。毫无疑问,这会给整个员工层面造成极大的心理不平衡,以至于严重打消其工作积极性。

2014年执业医师考试指导 临床执业医师 口腔执业医师 中医执业医师 医科大考查课试题

在我接触的一家外资钢铁企业里,便出现了这样的现象。该公司在办公大楼前为员工备置了雨伞,一共有20把。你粗一看,觉得很人性化,值得赞美。可仔细一看,这20把雨闪中有居然有6把被人力资源部门贴上了“经理级使用”的标签,而且这6把是不用折的那一种,质量也较另外(都是很普通的那种三折的)的那14把要好一些,用起来也更方便。而全厂办公室人员183人,就7个经理级以上人员。另外,这家企业还施行管理层不用打卡的制度,对此,管理层人员的解释是因为企业对他们的自觉自律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的缘故,而且他们也都从未迟过到。可绝大部分的员工们却不这么以为,他们的观点是:一来大家都是人,大家都是企业的员工,只是做的事情不一样,为什么我们就要打卡,难道就是认定我们就没思想、没文化,就觉悟就低,就不需要自觉自律,所以我们迟到就要被警告和罚款,而他们就可以大摇大摆毫无顾忌的进出?还有就是伙食的问题,管理人员吃的是单独的小桌,连碗和筷子都要高级一些,而车间员工则抱怨吃不饱(尤其是晚班的员工),办公室职员则抱怨食堂供应商连基本的佐料也不愿意配齐。
另外还接触过一家五金知名企业,包括公司老板在内的所有管理层都说要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而且他们自认为在这方面做的都不错,我随着了解的深入,发现他们还是在住宿方面出了问题。公司条件差,不能解决所有员工住宿的问题,于是就规定只有公司办公室的员工予以安排住宿,生产员工自行解决。另外还租了一栋房子作为主管、经理、部长等管理干部门住。本来作为这也无可厚非的,因为1、作息时间的不一样,不能相互干扰,这是人性化的体现;2、对人才有所偏爱这也是可以理解;但是后来该公司老总在很多次全体员工大会上就专门说高干楼那边怎么怎么样,这样一来就无形的加大了管理层与员工的等级壁垒。这也说明等级观念在他们骨子里就有了,嘴上说的只是口号而已,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他们后来在新建成的宿舍楼里分了员工住宿区和管理人员住宿区,并且在管理人员住宿区的楼道里面树了个 “管理人员宿舍,其他员工止步”牌子。(当然,什么都绝对的公平那么是对人才的不公平,其实这与等级是有区别的,这里暂且不讨论) 不患寡,患的是不均。道理似乎很简单的,但做起来并不那么容易。营造“公平、公正”的环境不是挂在嘴上,而得根植在心里。
三、不要复杂化
这是对关于企业文化的提炼,提出要尽量简洁的要求。切忌不要把它搞得复杂化和抽象化,因为这样一来,你的所谓文化就难以让员工理解,更不用说正确的理解和达到理解一致的效果。如此,也就更不用谈员工对你所提炼和建设之文化的消化了,你只是一厢情愿,员工要不只是记住了代表文化准则的那几个文字,而无法对你所提倡的文化进行正确的理解和消化,要不即使有对文化的理解和消化,但是不同员工所理解和消化的结果却不一样。结果,任凭你如何努力,企业文化都无法以一种正确的方式和内容落实到员工的脑子里和工作当中去,你所推行的文化也就不可能为企业带来更高的效益。弄不好,搞得适得其反也并非不可能。
不少企业总会习惯性的把企业文化和企业的目标、方针或原则揉捻到一起,相互拿来或各取所需,结果搞得员工不知所措——不清楚这企业文化、目标、方针或原则到底指的是什么,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又有何区别。于是,员工便也只能是稀里糊涂的以背书的方式来进行消化。
如何做好企业文化建设(中)

四、不要过高或过低
企业文化可来源于一些做人处事的道德标准,但企业毕竟是个集体组织,企业文化最终也得体现在一个企业集体的行为上。所以,企业文化的标准也便自然要高于个人的准则。比如说诚实这个词,就不适合于用来做为一个企业的文化准则,因为诚实是我们每个人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如果换成诚信,那么就会好一些,如果换成共赢,那就更好了。 顾及到了不犯过低的失误,更要注意别好高骛远。现在我们的企业大多比较浮躁,动不动就是向跨国公司看齐,或喊出百年老店的口号,或要进入世界500强,或者是要承担起整个行业发展的重任,或者是要扛起民族品牌的大旗,或者是要承担起什么社会责任等等。不是说这些伟大的目标和勇于承担责任不对,可问题是你毕竟只是一个企业,别光只顾着喊口号,更要切合实际的能在一定的时期内能切实的做到。而且企业毕竟是个盈利组织,一个企业就只是一个企业,你不要以为你有多么的伟大,你不要以为你的文化可以跟行业、民族、政府或社会的责任来相提并论,更不要简单的以为这些勇于承担高责任的文化行为就一定能得到大家的认可,于是企业就自然能够越来越壮大。中国的改革开放也就二十余年,企业真正的发展也就十来年的时间,比起发达国家的上百年的工业革命,和至少几十上百年积累的企业来说,我们实在还稍嫌嫩了些,需要更务实一些。
更甚者,07年元月份我到广东阳山出差,看见当地的一信用合作社的门口挂着一“为实现党十六大提出的各项任务而努力奋斗”的横幅,好大的口气,试问,这你可能吗? 所以,企业文化的正确标准就应该只是介于个人于社会责任之间。你如若将其定得过高,比如说“博爱”、“奉献”、“和平”等,稍有素质的员工在一开始就会产生那是不可能实现的认识。你若真履行,结果只会使得企业为此而不堪重负;你若不履行,你的员工以及社会便认为你只是在打幌子骗人。
五、不要张冠李戴
这说的是企业在文化建设上,在做到一视同仁的基础上,面对内部不同的层级群体之文化需求,也需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好比文化本身在它还没有真正形成之前,不同思想与素质的员工们,对它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即便是在统一的文化标准的基础上,员工和管理层对其需求也是不一样的。
其实,基层员工对企业文化的消费是很容易满足的,他们对企业文化的消费极少,要求也就只是“正当的薪水、吃饱和平等”罢了,而管理者则更多的倾向于“发展、学习和提升”。所以,企业在文化建设上针对管理者的需求,向其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机会,这是合适的。但如果你拿着这些东西同样去面对车间的生产工人,他们便只会被你弄得云里雾里。在我们服务过的一家建材企业里,企业对车间的员工也搞什么一对一的绩效沟通,说是要提升他们的能力,可目前仍有员工的薪水还不能达到东莞市所要求的最低标准,员工对伙食意见也特别大,甚至于吃不饱的问题,居然一直也未得到真正的改善。
六、不要缺乏沟通
企业文化的建设得以延续和有所成,必须要建立在企业与员工的良好的沟通机制上,而不要搞得向我们现在绝大多数企业里的下级见了上上级,像老鼠见了猫一样的避开。集
体之间缺乏沟通的文化,顶多只能说是这个集体内某个人或者某一部分人所

强加给大家的文化,企业文化建设的推行者不应切断任何有助于员工于企业进行平等对话的平台。
比如同是上面说到的那家化工企业,现在就已造成了企业与员工无法沟通的局面,导致其现在的企业文化只能说是管理层的文化。一是企业不能真正的关心员工的提议,或者是反映迟钝,不了了之;二是员工找到家门口了,还以自己很忙来推迟;三是既然搞了建议箱,就要把这建议箱成为企业与员工沟通的真正桥梁来看待,而不是从不去打开;四是不要企业都开办大半年了,一次员工大会也没开过;五是要尽力避免以职务级别、入职时间以及跟随帮带关系等因素为基准,随之而出现的小团体、小圈圈现象的产生。
七、不要贪功图快
企业文化在潜移默化的对员工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引导的基础上,让他们具备该文化所赋予他们的某种责任感和素质,进而让员工形成一些自觉自发性的习惯,最终在企业内部(包括其干系人群)形成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与生活的氛围。为此,企业必然要付出不小的成本,不只是人力物力,更是漫长的“等待”,因为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日之功。 可纵观企业的文化建设推行者们,动不动就说我们企业的文化建设开展得很不错,员工很满意,取得了实效。比如说我们在调研的广州那家企业时,企业才正式成立2年半,就大言不惭的说自己文化建设已达到较高的成就,以至于让我们事先还以为能够作为案例来学习。不过,可还别说,这么一整,确实还悟到了一些实料。
当然,也不排除企业文化建设的实际推行者们拿着这速成的业绩来向企业邀功请赏,比如之前说到的那家化工企业,推行者就依据员工满意度调查的高评价,便堂而皇之理直气壮的在“企业文化建设”自评上给自己打了个满分。也有将企业的文化建设等同于老板的口号,企业所提供的游乐或者学习及公益活动,以及条条框框的福利制度的,这也大都是速成之类的范畴。这些文化推行者们,要不就是根本不懂文化,更不懂文化的执行,要不就只是借推行文化来打实现自己在企业的小算盘。
更离谱的,还有企业甚至搞什么企业文化之类的考试,以此来衡量员工对文化的理解、接受和执行的程度,我们曾服务过的一家本土钢铁企业就是这么干的。这种搞法,只会使企业文化的建设偏离轨道,结果自然是南辕北辙,弄得员工对文化考试很看重,而忽略了对企业文化的真正理解和消化,这是典型的应试教育、形而上学主义。 八、不要排斥异己
企业文化的建设肯定需要领导人具备高瞻远瞩的目光。企业文化是个软性的东西,需要具有包容性,格格不入只会导致孤立,那造就的只是个人文化。企业文化在具体落实层面,主要的是看员工的态度和出发点的转变,而非凡事以结果论英雄。而且,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尤其是开始阶段,你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能够一下子认同以及消化你的文化,但是你至少可以做到让所有人都能够理解你的文化和理解你之所以为什么要推行这文化的良苦用心。
再者,企业员工也是不断有流动的,而不同的企业由于自身情况的不同,所推行的企业文化又可能有所差别,所以,新员工对新企业的文化的适应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企业中在人力资源上所常出现的一个情况是:一个高管带来一帮人。就是说,目前我们的企业还不能真正做到职业化,员工也还不能完全做到。在这样的环境下,员工的跟随策略便显得较为普遍,加之大多企业本身运作的不透明,进而导致企业内部也就极易形成诸多的小利益共同圈。这会极大的阻碍企业文化的建设,可以说往往这些圈圈才是企业文

化建设上的最大拦路虎,它们会极大的破坏企业的效率和公平。在我们曾接触过的企业中,过半数都表示这种冲突的存在,以及对员工的心理上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九、不要不识时务
总的来说,对于大多数本土企业来说,需要重新审视企业文化建设的实际状况,以及对于目前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与紧迫感。比如说是否符合企业目前发展的战略、企业是否具备懂企业文化及其建设的人才、企业是否愿意为此而付出时间和资源、企业上下对此的需求究竟在哪里有多强烈、企业目前最需要去做的工作究竟是什么等等。如果连这些问题都没搞清楚,或者连生存都成问题,也去如火如荼大张旗鼓的来搞什么企业文化建设,结局只会是华而不实加哗众取宠,只会使得企业进一步迷失自我,失去自己健康的发展方向,那就危险了!
只要有了企业,其自然就会形成自己的文化,这就好比人人都有思想一样。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说,正确而具备引导力的文化建设是必要的,但其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来说,也远远没我们想像的那么重要,好比小企业或新办企业的关键问题是如何确保生存,中型企业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提升管理绩效和寻找到更上一层楼的突破口,而大企业则是在保持行业领先地位的同时,如何来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行业或者社会的责任。
所以,企业在文化建设上的识时务之举,一是要先将那些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文化苗头控制住,消除掉;二是每个人应首先把自己的那份个人文化建设好,把自己的那份份内的工作做好。如果你确信已经做到了这两项,那么接下来需要考虑的,就是找到真正懂得企业文化是什么的员工的存在,以及给他们一个企业可以承担的空间,让他们能够大声的说话和自由行走。

备注:以上内如复制于百度平台,非原创。
E瓷代
2014-07-15
知道答主
回答量:1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8.4万
展开全部
企业文化建设13法:1)晨会、夕会、总结会;2)思想小结;3)张贴标语;4)树标杆;5)网站建设;6)权威宣讲;7)参观学习;8)提炼故事;9)文体活动;10)引新人,引新文化;11)开展互评活动;12)领导人的榜样作用;13)创办企业报刊。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