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老师是教育者,是孩子们学习的老师,也是生活中的老师,将SEL社会情感学实施到课堂中有利于老师更好的教授课程,课堂氛围也更加的好。
建议参加专业的SEL社会情感学习讲师认证班,拟将会收获SEL的理论。学习如何设计SEL课堂,并懂得运用教材教具进行最有效且符合孩子成长需求的教学
建议参加专业的SEL社会情感学习讲师认证班,拟将会收获SEL的理论。学习如何设计SEL课堂,并懂得运用教材教具进行最有效且符合孩子成长需求的教学
展开全部
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整体育人意识
对学校教育的整体改革实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而言,教育者的教育思想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因此,我们把转变教育者的教育观念放在首要位置,要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情感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自觉地创造性地参与教育改革,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
首先,开展理论学习。教师有针对性地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发展心理学、素质教育理论。通过学习,每个教师都认识到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健康心理素质和提高每个学生的创造能力并制定整体方案,切实树立了整体育人的意识。
其次,组织教师认真钻研和分析情感教育的具体措施,并积极进行探索。教师不仅积极主动地参与课题实验研究,而且还在实验实施的过程中创造性的探索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陆续将研究成果发表,使课题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
第三,加强教师的形态激励效果
这里的教师形态指教师的语态、神态、体态对学生的激励作用。
1、语言激的励性。教师的语言体现着一定的教育思想及教师自身的素质。教师的语言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研究语言的艺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情况,使用不同的激励性语言,对学生心目中的学习目标,使用信任、期望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对学生经过努力获得的成功,使用肯定性的、赞扬性的语言,使其内化为稳定的动力机制,对学生的某些过错或错误,使用谅解、引导性的语言,促进学生养成反省的习惯,树立再进取的信心。
2、形体动作的激励性。教师的形体动作,能对学生产生较强的刺激和影响。激励教育要求教师的形体动作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每一次亲切的抚摸,每一个赞美的手势都表现出对学生的爱,使学生受到鼓励,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3、情感的激励性。作为心理因素的情感,是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的情感素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学生起很大作用,对教育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它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富有感情,通过赞许的点头、期望的目光、会心的微笑,增强情感的感染力,使学生心境愉快健康,积极向上。
(二)利用环境,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这里的环境是指教育的物质环境和人际环境对学生的激励作用。
1、物质环境。校园和教室的布置要富有教育性,使学生感到赏心悦目,并有美感体验。校园要及时展示学生取得的各种成绩和优秀作品,展示学生的才华,激励学生不断进取并取得新的成绩。为此我们定期举办学生作品展、手工展、绘画等。
2、人际环境。这里指和谐的师生关系和优良的校风班风。形成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师生之间合作的氛围,使学生的心境和情绪轻松愉快。良好的校风能激发学生奋发向上,具有强大的教育力量。在一个班集体中,同学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人人受到鼓舞,都能获得主动的发展。
(三)善待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
学习氛围,主要指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情绪情感状态。我们以两个层次的“三说”为切入点,强调教师要诚心诚意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调动学生的智慧潜能,启迪学生“我要学习”的需求,从而形成互相尊重与信任的良好氛围。
“三说”的第一层为“敢说、大声说、人人说”。提倡“敢说”,主要为性格内向或成绩差的学生或暂时学习困难的学生打开“放胆”的通道,对学生尚未思考成熟的意见,不刻意追求完善,而鼓励他们敢于表达。“大声说”旨在培养学生直言不讳,乐于主动探索的精神;“人人说”体现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他们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指导思想。第二个层次的“三说”为“正确地说,流利地说,愉快地说。”学生不但要乐于阐述自己的见解,并要趋于正确、完善,为此,我们主要采取了如下策略:
1、要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因而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师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因而教师要把爱心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这是情感教育的基础。一般来说,教师关爱优秀学生是比较容易做到的,而关爱那些学习困难、表现落伍的“问题学生”就比较困难了。这要求教师应具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持久的耐心和真挚的爱心。实践证明,教师用爱心播种理想,去培养文明,去启迪智慧,塑造心理,转化了相当的一批后进生和一些家庭有特殊情况的学生。
2、尊重和信任学生。自尊心是人的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是学生对自己在集体中地位、作用的一种认识和评价。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如果发现学生做错了事,或成绩差,就恨铁不成钢,不去积极帮助分析找原因,而是一味地斥责、教训、向家长告状等,既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乃至对抗的情绪,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自然会失败。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一个学生,把关爱倾注于整个教育教学中,尤其在课堂上,我们对一些学习困难表现后进的“问题学生”多给一份爱心,多给于一点鼓励,用教师那充满期望的目光去驱散他们心中的孤独与自卑,从而激励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更好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
3、采取宽容态度,善于倾听学生。对于学生提出的不合情理的问题和做出“怪异”的回答,采取宽容的态度, 一般不生硬地给予否定,仅提示他们“再听听别人的意见”,引得学生在研讨中自悟,精心保护学生自尊心和自我发现的意识。
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要和学生广交朋友,多开展谈心活动,与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教师要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及喜怒哀乐讲给学生们听,以引起师生在情感上的共鸣,这样做可以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比如,有一位刚毕业的青年教师,从事教学工作才一个学期,语文成绩就很突出,我们在进行民意测验时就发现,他所任教的两个班的学生几乎都这样写道:“他是我们最喜欢的老师。”这位老师为什么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就是因为他能建立一种民主的课堂教风,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并视自己的学生为朋友、弟妹,在学生面前勇于承认自己在教学上的不足和工作中的错误,所以他赢得了学生的信赖和支持。
学生集中精力倾听他人讲话是尊重他人,向他人学习的表现,更是培养学生会说、正确地说的基础。我们提倡在听的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如听同学朗读《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朗读声刚刚停止,就有许多同学举手,有的同学赞扬他“读出了每种小动物说话的不同语气”,有的帮他找出丢掉的字,然后说“我来重读这句话”,久而久之,在倾听中思考的习惯和能力以及尊重他人的情感能力会逐步形成。
(四)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为给全体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机会,我们试行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根据学习内容、学生的水平、智能、性格特点、操作能力等,或混合编组或自愿组合。合作学习时,将课桌拼成“凸”字形,5至8人一组,这样,学生不再是面视老师,也可以面视同伴,为每一位同学创设了“无威胁”的课堂气氛。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体现在:增强了信息的交流量;培养了互助合作的精神;锻炼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有效地推动了情感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五)注重暗示教学法
暗示教学法的创始人是保加利亚的心理疗法专家、哲学博士洛扎诺夫,他提出的“艺术手段不仅用来为课本基本材料的接受、理解创设愉快的氛围,他们也必然会促进暗示的心理倾向——态度、动机和期待。”可见,艺术形式是一种很好的暗示调节与表达手段。学生在艺术美的熏陶下,使自己的情感得到自由的释放和陶冶,不知不觉地排除急躁、轻浮、粗野的性情,使人的情趣、健康、心灵净化,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丰富和发展,有利于学生良好的情感养成。在暗示教学中,要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儿童最具有好奇心,思维自由度大,无拘无束,不受限制。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善于保护这种好奇心,善于启发他们思考,培养他们的爱好和兴趣,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理智感。
(六)鼓励学生学习创造精神
学生最终的学习目的是学会创造,在“情感教育”实验中,我们体会到:每个学生的健康的情感,可以促进整体的情感形成和发展,增强现实的自豪感和凝聚力,而创新精神就产生于这种健康的情感中,我们有意识地从以下两个方面引导学生敢于思考,勇于探索,善于创造。
1、鼓励求异思维。当学生在学习过程处于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并以主要的身份投入到学习中时,他们的求异思维会非常活跃。例如学习“比例的基本性质”一课时,学生通过阅读,讨论教学内容,认识到:80:2=240:6,两个外项相乘80×6=480,两个内项相乘2×240=480,通过计算证明了“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积等于两个内项积”,为发掘学生的潜在思维能力,教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证明这一点,学生通过研讨提出了用通分、化简、比的基本性质等方法加以证明,学生求异思维得到发展。音乐课上,学生根据老师所教唱的歌曲或音乐,自编自演一些动作优美的舞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2、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当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学习共同探讨新知识时,他们的想象力会远远超出大人的意料,教师要适时地加以赞扬,并在教学中不断启发学生主动思维、发散思维,充分想象,还可以为孩子们创造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论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窗前小儿女,人间第一情”,这些“人同比心,心同比理”的美好情感流淌在我们的血脉中,一个受到情感教育的人,一定会是一个温暖、柔和、善于沟通并且能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柔情的人,而不会是一个专横霸道、粗野、暴戾的人。我们在情感教育中,让学生有更多的活动,更多的参与,更多的平等交往与对话,更多的陶冶,更多的与自然界交融,更多的感受到被人欣赏、被人关爱的温暖与幸福。因此,我们在该课题的实验中总结出一下的情感教育规律:
1、以情育人,创设情感教育的良好情境;
2、以情动人,叩开情感教育的大门;
3、情知互促,提升情感教育的境界;
4、情意互促,巩固情感教育的效果。
当然,情感教育的课题我们还要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们实践的深入和经验的积累,情感教育会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整体育人意识
对学校教育的整体改革实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而言,教育者的教育思想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因此,我们把转变教育者的教育观念放在首要位置,要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情感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自觉地创造性地参与教育改革,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
首先,开展理论学习。教师有针对性地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发展心理学、素质教育理论。通过学习,每个教师都认识到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健康心理素质和提高每个学生的创造能力并制定整体方案,切实树立了整体育人的意识。
其次,组织教师认真钻研和分析情感教育的具体措施,并积极进行探索。教师不仅积极主动地参与课题实验研究,而且还在实验实施的过程中创造性的探索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陆续将研究成果发表,使课题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
第三,加强教师的形态激励效果
这里的教师形态指教师的语态、神态、体态对学生的激励作用。
1、语言激的励性。教师的语言体现着一定的教育思想及教师自身的素质。教师的语言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研究语言的艺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情况,使用不同的激励性语言,对学生心目中的学习目标,使用信任、期望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对学生经过努力获得的成功,使用肯定性的、赞扬性的语言,使其内化为稳定的动力机制,对学生的某些过错或错误,使用谅解、引导性的语言,促进学生养成反省的习惯,树立再进取的信心。
2、形体动作的激励性。教师的形体动作,能对学生产生较强的刺激和影响。激励教育要求教师的形体动作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每一次亲切的抚摸,每一个赞美的手势都表现出对学生的爱,使学生受到鼓励,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3、情感的激励性。作为心理因素的情感,是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的情感素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学生起很大作用,对教育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它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富有感情,通过赞许的点头、期望的目光、会心的微笑,增强情感的感染力,使学生心境愉快健康,积极向上。
(二)利用环境,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这里的环境是指教育的物质环境和人际环境对学生的激励作用。
1、物质环境。校园和教室的布置要富有教育性,使学生感到赏心悦目,并有美感体验。校园要及时展示学生取得的各种成绩和优秀作品,展示学生的才华,激励学生不断进取并取得新的成绩。为此我们定期举办学生作品展、手工展、绘画等。
2、人际环境。这里指和谐的师生关系和优良的校风班风。形成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师生之间合作的氛围,使学生的心境和情绪轻松愉快。良好的校风能激发学生奋发向上,具有强大的教育力量。在一个班集体中,同学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人人受到鼓舞,都能获得主动的发展。
(三)善待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
学习氛围,主要指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情绪情感状态。我们以两个层次的“三说”为切入点,强调教师要诚心诚意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调动学生的智慧潜能,启迪学生“我要学习”的需求,从而形成互相尊重与信任的良好氛围。
“三说”的第一层为“敢说、大声说、人人说”。提倡“敢说”,主要为性格内向或成绩差的学生或暂时学习困难的学生打开“放胆”的通道,对学生尚未思考成熟的意见,不刻意追求完善,而鼓励他们敢于表达。“大声说”旨在培养学生直言不讳,乐于主动探索的精神;“人人说”体现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他们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指导思想。第二个层次的“三说”为“正确地说,流利地说,愉快地说。”学生不但要乐于阐述自己的见解,并要趋于正确、完善,为此,我们主要采取了如下策略:
1、要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因而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师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因而教师要把爱心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这是情感教育的基础。一般来说,教师关爱优秀学生是比较容易做到的,而关爱那些学习困难、表现落伍的“问题学生”就比较困难了。这要求教师应具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持久的耐心和真挚的爱心。实践证明,教师用爱心播种理想,去培养文明,去启迪智慧,塑造心理,转化了相当的一批后进生和一些家庭有特殊情况的学生。
2、尊重和信任学生。自尊心是人的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是学生对自己在集体中地位、作用的一种认识和评价。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如果发现学生做错了事,或成绩差,就恨铁不成钢,不去积极帮助分析找原因,而是一味地斥责、教训、向家长告状等,既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乃至对抗的情绪,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自然会失败。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一个学生,把关爱倾注于整个教育教学中,尤其在课堂上,我们对一些学习困难表现后进的“问题学生”多给一份爱心,多给于一点鼓励,用教师那充满期望的目光去驱散他们心中的孤独与自卑,从而激励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更好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
3、采取宽容态度,善于倾听学生。对于学生提出的不合情理的问题和做出“怪异”的回答,采取宽容的态度, 一般不生硬地给予否定,仅提示他们“再听听别人的意见”,引得学生在研讨中自悟,精心保护学生自尊心和自我发现的意识。
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要和学生广交朋友,多开展谈心活动,与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教师要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及喜怒哀乐讲给学生们听,以引起师生在情感上的共鸣,这样做可以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比如,有一位刚毕业的青年教师,从事教学工作才一个学期,语文成绩就很突出,我们在进行民意测验时就发现,他所任教的两个班的学生几乎都这样写道:“他是我们最喜欢的老师。”这位老师为什么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就是因为他能建立一种民主的课堂教风,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并视自己的学生为朋友、弟妹,在学生面前勇于承认自己在教学上的不足和工作中的错误,所以他赢得了学生的信赖和支持。
学生集中精力倾听他人讲话是尊重他人,向他人学习的表现,更是培养学生会说、正确地说的基础。我们提倡在听的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如听同学朗读《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朗读声刚刚停止,就有许多同学举手,有的同学赞扬他“读出了每种小动物说话的不同语气”,有的帮他找出丢掉的字,然后说“我来重读这句话”,久而久之,在倾听中思考的习惯和能力以及尊重他人的情感能力会逐步形成。
(四)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为给全体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机会,我们试行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根据学习内容、学生的水平、智能、性格特点、操作能力等,或混合编组或自愿组合。合作学习时,将课桌拼成“凸”字形,5至8人一组,这样,学生不再是面视老师,也可以面视同伴,为每一位同学创设了“无威胁”的课堂气氛。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体现在:增强了信息的交流量;培养了互助合作的精神;锻炼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有效地推动了情感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五)注重暗示教学法
暗示教学法的创始人是保加利亚的心理疗法专家、哲学博士洛扎诺夫,他提出的“艺术手段不仅用来为课本基本材料的接受、理解创设愉快的氛围,他们也必然会促进暗示的心理倾向——态度、动机和期待。”可见,艺术形式是一种很好的暗示调节与表达手段。学生在艺术美的熏陶下,使自己的情感得到自由的释放和陶冶,不知不觉地排除急躁、轻浮、粗野的性情,使人的情趣、健康、心灵净化,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丰富和发展,有利于学生良好的情感养成。在暗示教学中,要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儿童最具有好奇心,思维自由度大,无拘无束,不受限制。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善于保护这种好奇心,善于启发他们思考,培养他们的爱好和兴趣,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理智感。
(六)鼓励学生学习创造精神
学生最终的学习目的是学会创造,在“情感教育”实验中,我们体会到:每个学生的健康的情感,可以促进整体的情感形成和发展,增强现实的自豪感和凝聚力,而创新精神就产生于这种健康的情感中,我们有意识地从以下两个方面引导学生敢于思考,勇于探索,善于创造。
1、鼓励求异思维。当学生在学习过程处于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并以主要的身份投入到学习中时,他们的求异思维会非常活跃。例如学习“比例的基本性质”一课时,学生通过阅读,讨论教学内容,认识到:80:2=240:6,两个外项相乘80×6=480,两个内项相乘2×240=480,通过计算证明了“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积等于两个内项积”,为发掘学生的潜在思维能力,教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证明这一点,学生通过研讨提出了用通分、化简、比的基本性质等方法加以证明,学生求异思维得到发展。音乐课上,学生根据老师所教唱的歌曲或音乐,自编自演一些动作优美的舞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2、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当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学习共同探讨新知识时,他们的想象力会远远超出大人的意料,教师要适时地加以赞扬,并在教学中不断启发学生主动思维、发散思维,充分想象,还可以为孩子们创造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论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窗前小儿女,人间第一情”,这些“人同比心,心同比理”的美好情感流淌在我们的血脉中,一个受到情感教育的人,一定会是一个温暖、柔和、善于沟通并且能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柔情的人,而不会是一个专横霸道、粗野、暴戾的人。我们在情感教育中,让学生有更多的活动,更多的参与,更多的平等交往与对话,更多的陶冶,更多的与自然界交融,更多的感受到被人欣赏、被人关爱的温暖与幸福。因此,我们在该课题的实验中总结出一下的情感教育规律:
1、以情育人,创设情感教育的良好情境;
2、以情动人,叩开情感教育的大门;
3、情知互促,提升情感教育的境界;
4、情意互促,巩固情感教育的效果。
当然,情感教育的课题我们还要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们实践的深入和经验的积累,情感教育会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