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印心”是什么意思?
印心,源自于“以心印心”,是六祖惠能提出的。
印心包括两种含义:
1,那传法者传法时候,不着一物,意会不可言传的以心印心,令修行者明悟佛法。
2,明悟者,以心印心。第一个心是自己的世俗凡夫之心,第二个心是自己的如来本心如来本性。
扩展资料:
被尊为禅宗六祖的曹溪惠能大师,对中国佛教以及禅宗的弘化具有深刻和坚实的意义。
惠能得到五祖弘忍传授衣钵,继承了东山法脉并建立了南宗,弘扬“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教法门。
他弘化于岭南,对边区以及海外文化,也具有一定的启迪和影响,王维《能禅师碑铭》谓其:“实助皇王之化”;同时也引起了中原皇室的尊重和供养,皇室屡次迎请惠能进宫,并为其建寺造塔。
在滑台大云寺的无遮大会之后,通过对南北是非的辩论,奠定了曹溪禅在禅宗的地位。在惠能入灭一百年后,禅者已非曹溪不足以谈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心印
印心,源自于“以心印心”,其中包括两种含义:
一、传法者传法时候,不着一物,意会不可言传的以心印心,令修行者明悟佛法;
二、明悟者,以心印心。第一颗心是自己的众生之心,第二颗心是如来本心、如来本性。禅修,修的是一颗明悟的心,这时禅修成就的关键和根本。
扩展资料
禅修者要转迷为觉,度苦厄,了生死,就要使各人之夙根得到启发,根据众生的慧根深浅、利钝而给予相应的进入正法的启迪,这就需要“印心”。
以心印心,明心见性。说道“印心”,就要说到“启机分”,“启”是启发的意思,启发大众之机,就是发大众的信心、痛切心、勇猛实行心,使之与经论相契合,法无定法,合机者为正。合机才能明心,现在很多
禅修者要先发菩提心,这是欲见本心的初步。一切法门,以发心为第一难事、第一要事。一发心即可成佛所谓一念成佛。只此一念,关系重大,不可思议,禅修者不能因为它是初步就产生忽视之心。世间一切事,必有一个主因“为什么”,众生为什么要参禅这是反问自性。
因为一个反问,即是反观自性,回头是岸,即是一念之转。由凡入圣,必须有这一转。佛说:“无量妙法四十九年,亦只是教众生一转。”但是,这一转不能替众生代转,要众生自己反问自己,反观自性,自己去转苦为乐,转迷为觉。
所以,佛不度人,是人自度。智者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千百年来,禅修者苦修数十年,走错路头,不得究竟者,关系就在此一点。这一点是修行人的最初因地,因地不正,越修越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