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小学语文课的教学目标

 我来答
百度网友dc53f16
2019-07-08 · TA获得超过238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万
展开全部

语文教学要求循序渐进。学生识字、写字、词语这些最基础的知识需要日积月累,阅读和写作更需要一点一点地提高,这就需要教师既要有所教学年段的总目标,还要有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并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落实好教学目标。

一、明确小学语文教学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 

1、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加强与其它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 

二、教师要制定好每个单元和课时目标 

小学语文教材安排非常合理,教材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和不同的内容构建单元,每个学期课本有八个单元。前五个单元都有不同的综合学习内容,每个单元都设计了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四个部分。

教师要根据单元的这一设计安排好课堂活动,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让单元目标成为课时目标的指导。课时目标要权衡所教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来制定。单元和单元之间的知识联系要突出出来,课时之间的承上启下要做好,教师还要注意知识的适当扩展。 

扩展资料:

教学目标是关于教学将使学生发生何种变化的明确表述,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活动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且始终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

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课程目标;二是课堂教学目标;三是教育成才目标。这也是教学的最终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就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的互动目标。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教学目标有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匿名用户
推荐于2017-12-16
展开全部
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是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制约因素;它对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内容、明确教学方向、确定教学重点、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过程等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那么在小学语文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是怎样的合理设计,语文三维目标应遵循什么原则?在教学目标设计中存在哪些问题,采取什么行动策略?本人试着从以下内容进行论述.一、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合理设计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和方向,它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着决定性的指导作用,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起始和归宿;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为了实现一定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而开展的,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因而它对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所以,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依据和原则及实施,也必须充分考虑课堂教学实际,一切从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二、制订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应遵循以下四条基本原则:第一,教学目标设定要全面.第二,教学目标设定要合理.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定位应恰到好处、不偏不倚,植根于文 本,不拔高、不牵强.第三,教学目标设定要灵活.一方面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能把教学目标定得太窄、太死,要具有灵活性;另一方面在教学中也要随机调整,甚至让学生参与到确定教学目标中来,要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基础和学习过程中实际需要的变化,注意教学目标的生成性.第四,教学目标设定要适当.即教学目标要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又要符合学生实际,还要考虑学生的差别,设层次性目标.三、在教学目标设计中存在哪些问题,采取什么行动策略?语文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按照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确定的,这是一种新理念的体现.把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列入教学目标并放在突出的地位,这是过去教学大纲从来没有的.这既可以说是对过去语文教学弊端反思的结果,也可以说是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然而,在深入课堂之后,就明显感觉到,在具体的新课标新教材实施中,对三维目标的表述却存在着共同的问题.语文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语文课程标准》对目标的要求是: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统一.如何针对具体课文按照三维目标来确定和表述教学目标,直接关系着新课标理念的落实问题.我们必须看到问题,找准对策.为此,下面从表述的角度,就三维教学目标表述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谈点粗浅的看法.(一)表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如何表述三维目标,直接反映出教学设计者的观念问题、方法问题.从教学实施中,最普遍的问题是下面两种.1.表述的传统化,忽略方法与过程.先看案例:《孙权劝学》教学目标:(1)了解文意,理解文章内容.(2)把握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3)积累一些重要文言词语,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4)使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在这里,我们从教学目标的表述上,只看到让学生从课文中了解什么、把握什么、积累什么,突出的是知识与能力上的要求,而没有过程和方法的注入.目标中,“要求了解文意,理解文章内容”,通过什么途径、什么方法达到这一的目标,不清楚;“把握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如何达到“把握”?通过什么途径?是通过揣摩语气,还是分析语言,或者是通过与其他文章的比较?都不清楚.这些最关键的东西都未能在教学目标中表述出来.这与传统的教学目标的表述没有任何区别.这是不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表述,与传统教学目标表述中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将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机的融入其中.而传统注重的是知识的掌握,知识的学习是孤立的,未同能力的提升联系起来,忽略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这种教学目标设计的定位表述,可以看出往往只重视的是结果,而忽略实现结果的过程,这必然造成教学上的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2.表述上的繁杂与分割 请看案例:《秋天》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诗歌的内容.(2)培养学生诗歌的朗读能力.(3)掌握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4)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1) 加强诗歌的朗读技巧训练.(2) 重视对诗歌的语言进行揣摩、品味.(3) 通过音乐、图片与文字的结合提高效果.(4)拓展延伸,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情感.(2)培养学生对诗歌对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3)激发学生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从上面目标的确定和表述上来看,虽然全面,但是问题仍然存在.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将三维目标分割开来,没能将三者有机渗透、融合.事实上,在教学中三者是无法分开的;二是多而杂,一篇文章共确定了11个目标,一般说来,在课堂上是难以达到的,不够符合教学实际;同时,表述中其内容还有重复之嫌.在很多学校中,这样的确定和表述新课程的语文教学目标比较普遍,值得探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