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题几道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分类: 教育/科学 >> 学习帮助
问题描述:
1.有甲乙丙丁4只兔子,年龄从1岁到4岁各不相同.它们中有两只兔子说话了,无论谁说的话,如果说的关于比它大的兔子的话是假话,说的比它小的话都是真话.兔子甲说:"兔子乙3岁."兔子丙甲不是一岁.”
2.运用相关的知识,把下列短句组合成一副南宋一著名的诗人的对联。
上:池馆重新接草堂 宦游西蜀 烟尘誓扫还金阙 志复中原
下:诗继少陵 派开南宋 更入清风明月 高吟铁马铜驼
3.古人考试第一名叫( ),第二名叫( ),第三名叫( )
4.古人称男子二十岁为( )之年,三十岁为( )之年,五十岁为( )之年,六十岁为( )之年,七十岁为( )之年,一百岁为( )之年。
解析:
2.志复中原 烟尘誓扫还金阙宦游西蜀池馆重新接草堂
派开南宋高吟铁马铜驼 诗继少陵更入清风明月
3.古人考试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 探花),第三名叫( 榜眼)
4.古人称男子二十岁为( 加冠:指二十岁。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结发: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指刚成年。指二十岁。弱冠:古代男子20岁叫作“弱”,这时就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弱冠”即年满20岁的男子。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弱冠是男子二十岁。 hj)之年,三十岁为(而立(而立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30岁为“而立之年”。而立之年:指三十岁。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始室:三十岁。《礼记?内则》:“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 )之年,五十岁为( 艾:古称五十岁的人为“艾”。《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艾称年老的。
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知命”是“知天命”的缩略语。
知天命: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50岁为“知命之年”。
知命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50岁为“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之年,六十岁为( 耳顺、耳顺之年、还历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岁。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60岁为“耳顺之年”。
高龄:敬辞,称老人的年龄,多指六十岁以上。
花甲:天干地支配合用来纪年,从甲起,六十年成一周,因此称六十岁为花甲。花甲:我国古代用干支记时间。所谓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简称。天干有十,地支十二,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照顺序搭配成六十个单位,通常就叫作“六十花甲子”,也称“花甲”。把这种记时间的词语移用到记人的年龄上,就以“年届花甲”或“花甲之年”来指人到60岁了。花甲:指六十岁,用干支纪年,错综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
花甲之年:指60岁。
还历之年:指60岁。
下寿:古人以六十为下寿,下寿:指60岁以上。
耆[qi]:古称六十岁的人为“耆”。
耆[q흨??:古代以六十老人为耆。
)之年,七十岁为( 从心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70岁为“从心之年”。
古稀:古代人活到70岁,也就很不容易了。杜甫有诗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人就多依此诗,称70岁为“古稀之年”。
古稀寿:指70岁寿辰。源于杜甫“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诗句。
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围之年:均指70岁。
耋[di靯??七八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如:耄[m耋[di靤??年。
杖围之年:指70岁。
中寿:七十为中寿。
悬车之年:指70岁。 )之年,一百岁为(期颐 )之年。
问题描述:
1.有甲乙丙丁4只兔子,年龄从1岁到4岁各不相同.它们中有两只兔子说话了,无论谁说的话,如果说的关于比它大的兔子的话是假话,说的比它小的话都是真话.兔子甲说:"兔子乙3岁."兔子丙甲不是一岁.”
2.运用相关的知识,把下列短句组合成一副南宋一著名的诗人的对联。
上:池馆重新接草堂 宦游西蜀 烟尘誓扫还金阙 志复中原
下:诗继少陵 派开南宋 更入清风明月 高吟铁马铜驼
3.古人考试第一名叫( ),第二名叫( ),第三名叫( )
4.古人称男子二十岁为( )之年,三十岁为( )之年,五十岁为( )之年,六十岁为( )之年,七十岁为( )之年,一百岁为( )之年。
解析:
2.志复中原 烟尘誓扫还金阙宦游西蜀池馆重新接草堂
派开南宋高吟铁马铜驼 诗继少陵更入清风明月
3.古人考试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 探花),第三名叫( 榜眼)
4.古人称男子二十岁为( 加冠:指二十岁。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结发: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指刚成年。指二十岁。弱冠:古代男子20岁叫作“弱”,这时就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弱冠”即年满20岁的男子。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弱冠是男子二十岁。 hj)之年,三十岁为(而立(而立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30岁为“而立之年”。而立之年:指三十岁。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始室:三十岁。《礼记?内则》:“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 )之年,五十岁为( 艾:古称五十岁的人为“艾”。《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艾称年老的。
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知命”是“知天命”的缩略语。
知天命: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50岁为“知命之年”。
知命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50岁为“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之年,六十岁为( 耳顺、耳顺之年、还历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岁。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60岁为“耳顺之年”。
高龄:敬辞,称老人的年龄,多指六十岁以上。
花甲:天干地支配合用来纪年,从甲起,六十年成一周,因此称六十岁为花甲。花甲:我国古代用干支记时间。所谓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简称。天干有十,地支十二,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照顺序搭配成六十个单位,通常就叫作“六十花甲子”,也称“花甲”。把这种记时间的词语移用到记人的年龄上,就以“年届花甲”或“花甲之年”来指人到60岁了。花甲:指六十岁,用干支纪年,错综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
花甲之年:指60岁。
还历之年:指60岁。
下寿:古人以六十为下寿,下寿:指60岁以上。
耆[qi]:古称六十岁的人为“耆”。
耆[q흨??:古代以六十老人为耆。
)之年,七十岁为( 从心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70岁为“从心之年”。
古稀:古代人活到70岁,也就很不容易了。杜甫有诗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人就多依此诗,称70岁为“古稀之年”。
古稀寿:指70岁寿辰。源于杜甫“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诗句。
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围之年:均指70岁。
耋[di靯??七八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如:耄[m耋[di靤??年。
杖围之年:指70岁。
中寿:七十为中寿。
悬车之年:指70岁。 )之年,一百岁为(期颐 )之年。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