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家乡特产的问题?
展开全部
我的家乡是云南曲靖
曲靖是一个真正的美食天堂,“游到云南、吃在曲靖”绝无虚言。大凡上点年纪的曲靖人,都知道王家的饺子,林家的包子,程家的饼子,向家的馓子,韩家的粑粑,贾家的豆花,李家的凉粉,车家的杂糖以及烧饵块、糯米团和闻名遐迩的鸡蛋挂面、韭菜花等等。
其实,曲靖的名特食品可谓成百上千,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很多产品早已鲜为人知或销声匿迹了。本文给大家整理了曲靖传统特色小吃做法及历史文化,仅供参考,若有遗漏,望广大读者补充为谢。
01.曲靖蒸饵丝
云南人吃饵丝多为煮和炒,蒸饵丝是曲靖独有。曲靖蒸饵丝已经成为曲靖的一张“美食名片”。其调配料很有讲究,要精选筒子骨熬汤,经3—4小时小火熬制而成。饵丝吃得差不多了,喝上口撒了葱花的简子骨汤,十分惬意、舒坦。蒸饵丝制作技艺是曲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曲靖蒸饵丝制作选用曲靖本地饵块,秘制肉酱,韭菜、豆芽、自制酸腌菜等。取上好的饵块,先用凉水浸泡,再切成片,然后均匀地切成丝,放入蒸笼里蒸至饵丝发软时,取出装入碗中。放上焯熟的韭菜、绿豆芽,调入精盐、白糖、味精,淋上熬好的酱油,盖上肉酱、蒜泥,撒上酸菜,放上油辣子,最后拌匀就可以食用。吃完饵丝,再喝上一小碗撒了葱花的筒子骨汤,回味无穷。
02.曲靖一品卤鲜面
一品面馆创始人袁玉楚先生为沾益东部一带远近闻名的乡绅,以文才出众、力大无穷、热心助乡邻、好打抱不平著称,其十分喜爱食挂面,并自己亲为选料和面、压面、炒料,十分讲究,乡邻们隔三差五都喜到家中讨食鲜面,同其畅谈诗赋、时事。
久之,便在家中偏房建了小馆,取名“一品面坊”。因时局动荡,便只是家中人当早饭吃,后手艺由其孙袁春林传承,在曲靖创建“一品面馆”,其工艺及味道深受广大顾客的青睐和认同。
制作时精选优质小麦粉加农家土鸡蛋经手工制成新鲜面条,经沸水煮至九分熟置面碗内,加入秘制卤料、大料香油,后加入由昭通酱、甜面酱、猪肉末炒制而成炸酱肉帽子,再放入适量乡间传统酸菜,香葱、韭菜段。采用新鲜挂面、现炸酱肉、秘制卤料,特点鲜明,口感筋道润滑。
03.卤米线
卤米线是曲靖人较为喜欢的一种米线烹饪方法。制作方法是将干浆米线放入开水锅里过5秒钟拿起来沥干水分放碗内,韭菜切成3厘米长的段放锅里过水漏干水分放在米线上面,将盐,味精,生抽,醋,红油辣子放在韭菜上面,再放入富源酸菜,炒好的猪肉末,生小米辣。锅内放熟菜油烧至五成热浇在小米辣上面 ,使小米辣烫出香味来,最后撒上葱花,香菜末。鸡汤打入小汤碗内随米线上桌。
04.小锅米线
小锅米线是曲靖人喜欢的小吃,主要特点是,米线是在火上用小锅煮沸,里面加入的都是鲜肉。煮米线的锅,比碗大不了多少,红铜做的,是所谓的小锅。小锅里放上高汤,待汤煮沸后,加上剁肉帽子、豌豆尖、酸腌菜、油辣椒和酱油,最后再放米线入锅,一碗小锅米线就做成了。
05.烧烤饵块
曲靖烧烤饵块可软、可香,软的只需烤熟即可,香的一般烤到饵块两面有微黄,有气泡鼓出就可。烤好的饵块用毛巾托起,在饵快一面均匀地抹上酱,夹上或裹上菜馅、油条等,然后对折就可以吃了。酱可选用芝麻酱、花生酱、甜酱油、卤腐、牛肉酱、辣椒酱、香菇酱、昭通酱等,可以搭配出多种咸甜辣的口味来。
06.排骨串串烧
串串烧是曲靖人常吃的一种烧烤形式,也可打包外卖,可以串排骨,也可以串其他肉类和蔬菜。排骨用糖、酱油、盐、蜂蜜、料酒腌几个小时,让排骨入味;把排骨插在竹签上,用炭火烤2分钟。再刷上油,翻烤5分钟,最后撒上辣椒粉,再烤上五分钟就可以开吃了。
07.铁板烧
铁板烧是曲靖人宵夜的主要形式,用特殊的铁板烤架,在铁板上刷油传热,相当于煎,中部有个透气孔,可煮食些食物,年轻人尤其喜欢。材料可选择猪肉、牛肉、鸡肉、海鲜、蔬菜等。
08.曲靖小粑粑
大凡云南人,提到曲靖,都会怪腔怪调地,模仿曲靖口音来上一句“你是哪点的?我是曲靖小粑粑”然后大笑。会说“曲靖小粑粑”这句带地域色彩方言的人很多,但知道“曲靖小粑粑”为何物的人极少。曲靖人习惯把“带馅”的糕式饼,称为小粑粑。所以,曲靖小粑粑是“定情信物”。而今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小粑粑也只是换成更高档一些的红饼,但农村这种习俗仍然保留。
“曲靖小耙粑”是曲靖本土一款传承百年的点心小吃,它既是定情信物又是请柬,被广泛用于各种场合,是人们馈赠亲友的最佳选择。传统的曲靖小粑粑粑,主要以豆沙馅、白糖馅、苏子馅为主,烤制出的粑粑耙饼面微微隆起,中间有一颗朱红方印,腰间有一道不规则的裂缝,都是圆而甜的,寓意着家庭团团圆圆、生活甜甜蜜蜜。
用料有面粉、菜油、熟猪油、土鸡蛋、白糖、馅料、泡打粉等。将馅料(红豆绿豆、紫薯、南瓜),清洗浸泡后蒸煮;磨细滤渣;熬制糖浆;炒制馅料后凉晾。制面坯包馅成型,刷蛋清,盖印章烤制成熟即可。
09.曲靖豆汤米线
豆汤米线用优质豌豆加鸡汤制成豆汤,加上米线烹煮,配以猪杂、叉烧肉、自制酥豌豆,米线爽滑,汤味酸辣鲜香浓郁,回味无穷。主要用料为干豌豆、米线、猪肉、猪杂。将豌豆用高压锅压至熟烂,制成豆泥,加鸡汤调味去渣,制成豆汤备用。再将特制细米线加入豆汤锅,煮至回软入味。起锅入碗加肉,放葱花、香菜、泡辣椒即可。
10.陆良黄金娣米线
黄金娣米线在陆良热销了近30年。在陆良一中门口吃黄金娣米线要排队。据初步统计,黄金娣米线最高峰一天可卖两吨米线。黄金娣米线之所以能够在岁月中流传且不褪色,关键用料考究,猪肉全部使用后腿或里脊肉,黄金娣米线最核心的就是全部使用上好的肥肉炼制的油,因为肥肉炼制的油口感好且香醇,其实黄金娣米线最关键的就是油辣子,有人猜想,那是黄金娣米线秘方中的秘方。
11.曲靖面蒿粑耙
面蒿是滇东地区常见的一种野菜,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开黄花,在乡间常用来制作粑粑的原料之一。进入春季坡地上才随处可见遍地嫩绿的黄花,农村人就面蒿黄花连同嫩叶采摘回去,用玉米面一类的杂粮做成粑粑,但是口感粗糙。现在的面蒿粑粑用面粉来做,口感更加细滑,入齿清香,深受城市人喜爱。制成的粑粑粑有一种特殊清香味。
用料主要是中筋面粉和面蒿。面蒿洗净,控干水分,入石臼捣碎,加入面粉、水、泡打粉少许,拌匀。把面卷成圆形,切成厚片,平底锅上煎至两面金黄即可。
12.陆良麻依馓子
陆良麻依馓子源于明朝,公元1381年,沐英征云南时将中原馓子制作带入云南,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最初只是油炸后用糖水浸煮,即“水馓子”。
传说一天晚上,三岔河街上有家人正忙着做馓子准备第二天上市。面团快要炸完时不小心把半盏菜油全泼在面团上,就将油面糅合起来扭团下锅去炸。这一来竟炸出名堂来了,又香又脆又酥,更特别的是面团心里灌满了饴糖,甜润柔腻不同以往,就照此法探究,终于制成“干馓子”,后不断探索将干馓子穿上芝麻糖衣,起名叫做“麻衣馓子”。
麻衣馓子是用麦面做原料,和好面后扭成“千钧扣”油炸的糕点。色泽金黄表层穿上芝麻糖衣,特点是制作工艺精细,外形美观,内面紫红黄色,香、脆酥、甜,特别是内面灌满了麦芽糖,甜润柔腻。
主要用料为小麦粉、白砂糖、饴糖、植物油、水、芝麻、泡打粉。先将麦面和配料水、白糖、泡打粉混合倒入和面机内搅和均匀,面和透均匀分后,再把熟菜油倒入再和10分钟左右取出放入桌面,用刀切成小方块,用食指从中间均匀抠一个洞,放在撒有面粉的案板上,再把干麦面筛尽,下油锅炸至金黄色(无软芯脆香),用铁漏勺捞入糖锅煮沸10分钟左右,捞取扒开冷却,最后用白糖放入锅内溶化浓缩待飞清丝时,把锅从火上取下,把炸煮好的半成品倒入拌均匀,撒上芝麻,冷却即成。
13.会泽稀豆粉配油条、茴香饼
会泽稀豆粉采用红土地种植的麻豌豆制作而成,是云南早点风味食品。早晨,会泽的大街小巷到处热气腾腾,弥漫着稀豆粉的香气。一碗稀豆粉送上餐桌,灰底蓝花的土陶大碗装满了食物,上层是堆得尖尖的油条块,中层是灰黑色的荞丝,下面是稠乎乎的稀豆粉。
食用时,先取一勺碎生姜,再取一勺糊辣子面以及花椒面等佐料撒入碗中,拌一下就开始品尝了。经过稀豆粉浸泡过的油条、荞丝,软软的,香香的,吃起来非常爽口。
主要用料为会泽麻豌豆、自制小油条、茴香饼。主要调料是姜末、葱花、油辣椒、盐、味精、花椒面等。将豌豆洗干净加清水泡3—5小时胀发开,然后加清水用豆机磨浆汁待用;将豌豆汁用大火烧开,然后改为小火慢慢熬制黏稠为稀豆粉待用;根据自身需求加佐料入稀豆粉,然后将小油条入稀豆粉沾稀豆粉吃即可。
14.会泽燕麦浆粑粑
这是独具会泽特色的传统小吃,是生态健康食品,采用会泽高山燕麦经传统工艺制作而成。主要用料为高山燕麦。将燕麦淘净晾干,去干净外皮磨制成粉兑水,调料调制成糊状,用炭火把生铁锅加热,猪肥膘抹匀锅底,再把燕麦糊淋入摊成饼,就酸菜汤食用。
15.宜威酸菜苦荞粑粑
主要用料为苦荞粉、酸菜、黄豆腐、猪油。把苦荞粉倒入盆中加清水和成面团,开大火,炒锅放油加热把黄豆腐切成丁,酸菜切小放入锅中炒成馅,把面团下剂,包上馅,用火蒸10分钟即可。
16.陆良荞三香
传说明代沐英征云南时,妻子惦挂丈夫,将荞饼作为干粮给丈夫沿途充饥,经过多年的传承,在原有基础上加进陆良本地的饮食习惯,制作出如今的荞三香。它有神秘奥妙的配方,独特的人工工艺制作。
陆良荞三香原名小粑粑,是一种来自乡村民间的传统美食,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是家喻户晓的传统美食,入口清甜香,美味可口,回味无穷。
将苦荞粉加面粉、酵母、白糖、熟猪油合成面团,放在案板上发酵待用,用花豆熬制成的豆沙加糖和配料制成馅,用米粉加水合成面团,先用米粉面团包起糖馅,再将荞面皮包在米面团外,然后压制成饼,撒上芝麻,放入烤箱烤熟即可。
17.洋芋粑粑
“吃洋芋,长子弟”,洋芋粑粑是一种常见的传统小吃,曲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原产于南美洲的洋芋,传到欧洲以后在历史上救过很多人的命,凡·高的名画《吃土豆的人们》可以佐证。洋芋在中国清朝时候登陆,带来人口增加和山区开垦的高潮。
洋芋粑粑的主要用料为土豆、面粉、鸡蛋。辅料为食盐、糊辣椒面、花椒面少许。将洋芋洗净后去皮,均匀地切成丁状,放入面粉、蛋黄、食盐、水捏成饼状,再放置到锅里煎到两面都呈金黄色,捞出控油装盘,再将先调制好的椒盐辣椒均匀撒在洋芋粑粑上,有的地方还有一些凉拌的小菜(如折耳根,葱根、蒜根、萝卜节),吃起来外焦里嫩,香脆可口。
有的小吃已经改良了做法,甚至没有了老一辈吃时的影子。不管如何变迁,小吃还是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是离乡游子们对家乡思念的对象之一。品尝家乡的小吃,可以抒发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小吃也是一种情怀,无论身在何处,家乡的小吃都会让我们回忆和牵挂,曲靖的朋友们,这17款小吃中,有没有一款小吃,总让你魂牵梦绕呢?
曲靖是一个真正的美食天堂,“游到云南、吃在曲靖”绝无虚言。大凡上点年纪的曲靖人,都知道王家的饺子,林家的包子,程家的饼子,向家的馓子,韩家的粑粑,贾家的豆花,李家的凉粉,车家的杂糖以及烧饵块、糯米团和闻名遐迩的鸡蛋挂面、韭菜花等等。
其实,曲靖的名特食品可谓成百上千,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很多产品早已鲜为人知或销声匿迹了。本文给大家整理了曲靖传统特色小吃做法及历史文化,仅供参考,若有遗漏,望广大读者补充为谢。
01.曲靖蒸饵丝
云南人吃饵丝多为煮和炒,蒸饵丝是曲靖独有。曲靖蒸饵丝已经成为曲靖的一张“美食名片”。其调配料很有讲究,要精选筒子骨熬汤,经3—4小时小火熬制而成。饵丝吃得差不多了,喝上口撒了葱花的简子骨汤,十分惬意、舒坦。蒸饵丝制作技艺是曲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曲靖蒸饵丝制作选用曲靖本地饵块,秘制肉酱,韭菜、豆芽、自制酸腌菜等。取上好的饵块,先用凉水浸泡,再切成片,然后均匀地切成丝,放入蒸笼里蒸至饵丝发软时,取出装入碗中。放上焯熟的韭菜、绿豆芽,调入精盐、白糖、味精,淋上熬好的酱油,盖上肉酱、蒜泥,撒上酸菜,放上油辣子,最后拌匀就可以食用。吃完饵丝,再喝上一小碗撒了葱花的筒子骨汤,回味无穷。
02.曲靖一品卤鲜面
一品面馆创始人袁玉楚先生为沾益东部一带远近闻名的乡绅,以文才出众、力大无穷、热心助乡邻、好打抱不平著称,其十分喜爱食挂面,并自己亲为选料和面、压面、炒料,十分讲究,乡邻们隔三差五都喜到家中讨食鲜面,同其畅谈诗赋、时事。
久之,便在家中偏房建了小馆,取名“一品面坊”。因时局动荡,便只是家中人当早饭吃,后手艺由其孙袁春林传承,在曲靖创建“一品面馆”,其工艺及味道深受广大顾客的青睐和认同。
制作时精选优质小麦粉加农家土鸡蛋经手工制成新鲜面条,经沸水煮至九分熟置面碗内,加入秘制卤料、大料香油,后加入由昭通酱、甜面酱、猪肉末炒制而成炸酱肉帽子,再放入适量乡间传统酸菜,香葱、韭菜段。采用新鲜挂面、现炸酱肉、秘制卤料,特点鲜明,口感筋道润滑。
03.卤米线
卤米线是曲靖人较为喜欢的一种米线烹饪方法。制作方法是将干浆米线放入开水锅里过5秒钟拿起来沥干水分放碗内,韭菜切成3厘米长的段放锅里过水漏干水分放在米线上面,将盐,味精,生抽,醋,红油辣子放在韭菜上面,再放入富源酸菜,炒好的猪肉末,生小米辣。锅内放熟菜油烧至五成热浇在小米辣上面 ,使小米辣烫出香味来,最后撒上葱花,香菜末。鸡汤打入小汤碗内随米线上桌。
04.小锅米线
小锅米线是曲靖人喜欢的小吃,主要特点是,米线是在火上用小锅煮沸,里面加入的都是鲜肉。煮米线的锅,比碗大不了多少,红铜做的,是所谓的小锅。小锅里放上高汤,待汤煮沸后,加上剁肉帽子、豌豆尖、酸腌菜、油辣椒和酱油,最后再放米线入锅,一碗小锅米线就做成了。
05.烧烤饵块
曲靖烧烤饵块可软、可香,软的只需烤熟即可,香的一般烤到饵块两面有微黄,有气泡鼓出就可。烤好的饵块用毛巾托起,在饵快一面均匀地抹上酱,夹上或裹上菜馅、油条等,然后对折就可以吃了。酱可选用芝麻酱、花生酱、甜酱油、卤腐、牛肉酱、辣椒酱、香菇酱、昭通酱等,可以搭配出多种咸甜辣的口味来。
06.排骨串串烧
串串烧是曲靖人常吃的一种烧烤形式,也可打包外卖,可以串排骨,也可以串其他肉类和蔬菜。排骨用糖、酱油、盐、蜂蜜、料酒腌几个小时,让排骨入味;把排骨插在竹签上,用炭火烤2分钟。再刷上油,翻烤5分钟,最后撒上辣椒粉,再烤上五分钟就可以开吃了。
07.铁板烧
铁板烧是曲靖人宵夜的主要形式,用特殊的铁板烤架,在铁板上刷油传热,相当于煎,中部有个透气孔,可煮食些食物,年轻人尤其喜欢。材料可选择猪肉、牛肉、鸡肉、海鲜、蔬菜等。
08.曲靖小粑粑
大凡云南人,提到曲靖,都会怪腔怪调地,模仿曲靖口音来上一句“你是哪点的?我是曲靖小粑粑”然后大笑。会说“曲靖小粑粑”这句带地域色彩方言的人很多,但知道“曲靖小粑粑”为何物的人极少。曲靖人习惯把“带馅”的糕式饼,称为小粑粑。所以,曲靖小粑粑是“定情信物”。而今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小粑粑也只是换成更高档一些的红饼,但农村这种习俗仍然保留。
“曲靖小耙粑”是曲靖本土一款传承百年的点心小吃,它既是定情信物又是请柬,被广泛用于各种场合,是人们馈赠亲友的最佳选择。传统的曲靖小粑粑粑,主要以豆沙馅、白糖馅、苏子馅为主,烤制出的粑粑耙饼面微微隆起,中间有一颗朱红方印,腰间有一道不规则的裂缝,都是圆而甜的,寓意着家庭团团圆圆、生活甜甜蜜蜜。
用料有面粉、菜油、熟猪油、土鸡蛋、白糖、馅料、泡打粉等。将馅料(红豆绿豆、紫薯、南瓜),清洗浸泡后蒸煮;磨细滤渣;熬制糖浆;炒制馅料后凉晾。制面坯包馅成型,刷蛋清,盖印章烤制成熟即可。
09.曲靖豆汤米线
豆汤米线用优质豌豆加鸡汤制成豆汤,加上米线烹煮,配以猪杂、叉烧肉、自制酥豌豆,米线爽滑,汤味酸辣鲜香浓郁,回味无穷。主要用料为干豌豆、米线、猪肉、猪杂。将豌豆用高压锅压至熟烂,制成豆泥,加鸡汤调味去渣,制成豆汤备用。再将特制细米线加入豆汤锅,煮至回软入味。起锅入碗加肉,放葱花、香菜、泡辣椒即可。
10.陆良黄金娣米线
黄金娣米线在陆良热销了近30年。在陆良一中门口吃黄金娣米线要排队。据初步统计,黄金娣米线最高峰一天可卖两吨米线。黄金娣米线之所以能够在岁月中流传且不褪色,关键用料考究,猪肉全部使用后腿或里脊肉,黄金娣米线最核心的就是全部使用上好的肥肉炼制的油,因为肥肉炼制的油口感好且香醇,其实黄金娣米线最关键的就是油辣子,有人猜想,那是黄金娣米线秘方中的秘方。
11.曲靖面蒿粑耙
面蒿是滇东地区常见的一种野菜,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开黄花,在乡间常用来制作粑粑的原料之一。进入春季坡地上才随处可见遍地嫩绿的黄花,农村人就面蒿黄花连同嫩叶采摘回去,用玉米面一类的杂粮做成粑粑,但是口感粗糙。现在的面蒿粑粑用面粉来做,口感更加细滑,入齿清香,深受城市人喜爱。制成的粑粑粑有一种特殊清香味。
用料主要是中筋面粉和面蒿。面蒿洗净,控干水分,入石臼捣碎,加入面粉、水、泡打粉少许,拌匀。把面卷成圆形,切成厚片,平底锅上煎至两面金黄即可。
12.陆良麻依馓子
陆良麻依馓子源于明朝,公元1381年,沐英征云南时将中原馓子制作带入云南,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最初只是油炸后用糖水浸煮,即“水馓子”。
传说一天晚上,三岔河街上有家人正忙着做馓子准备第二天上市。面团快要炸完时不小心把半盏菜油全泼在面团上,就将油面糅合起来扭团下锅去炸。这一来竟炸出名堂来了,又香又脆又酥,更特别的是面团心里灌满了饴糖,甜润柔腻不同以往,就照此法探究,终于制成“干馓子”,后不断探索将干馓子穿上芝麻糖衣,起名叫做“麻衣馓子”。
麻衣馓子是用麦面做原料,和好面后扭成“千钧扣”油炸的糕点。色泽金黄表层穿上芝麻糖衣,特点是制作工艺精细,外形美观,内面紫红黄色,香、脆酥、甜,特别是内面灌满了麦芽糖,甜润柔腻。
主要用料为小麦粉、白砂糖、饴糖、植物油、水、芝麻、泡打粉。先将麦面和配料水、白糖、泡打粉混合倒入和面机内搅和均匀,面和透均匀分后,再把熟菜油倒入再和10分钟左右取出放入桌面,用刀切成小方块,用食指从中间均匀抠一个洞,放在撒有面粉的案板上,再把干麦面筛尽,下油锅炸至金黄色(无软芯脆香),用铁漏勺捞入糖锅煮沸10分钟左右,捞取扒开冷却,最后用白糖放入锅内溶化浓缩待飞清丝时,把锅从火上取下,把炸煮好的半成品倒入拌均匀,撒上芝麻,冷却即成。
13.会泽稀豆粉配油条、茴香饼
会泽稀豆粉采用红土地种植的麻豌豆制作而成,是云南早点风味食品。早晨,会泽的大街小巷到处热气腾腾,弥漫着稀豆粉的香气。一碗稀豆粉送上餐桌,灰底蓝花的土陶大碗装满了食物,上层是堆得尖尖的油条块,中层是灰黑色的荞丝,下面是稠乎乎的稀豆粉。
食用时,先取一勺碎生姜,再取一勺糊辣子面以及花椒面等佐料撒入碗中,拌一下就开始品尝了。经过稀豆粉浸泡过的油条、荞丝,软软的,香香的,吃起来非常爽口。
主要用料为会泽麻豌豆、自制小油条、茴香饼。主要调料是姜末、葱花、油辣椒、盐、味精、花椒面等。将豌豆洗干净加清水泡3—5小时胀发开,然后加清水用豆机磨浆汁待用;将豌豆汁用大火烧开,然后改为小火慢慢熬制黏稠为稀豆粉待用;根据自身需求加佐料入稀豆粉,然后将小油条入稀豆粉沾稀豆粉吃即可。
14.会泽燕麦浆粑粑
这是独具会泽特色的传统小吃,是生态健康食品,采用会泽高山燕麦经传统工艺制作而成。主要用料为高山燕麦。将燕麦淘净晾干,去干净外皮磨制成粉兑水,调料调制成糊状,用炭火把生铁锅加热,猪肥膘抹匀锅底,再把燕麦糊淋入摊成饼,就酸菜汤食用。
15.宜威酸菜苦荞粑粑
主要用料为苦荞粉、酸菜、黄豆腐、猪油。把苦荞粉倒入盆中加清水和成面团,开大火,炒锅放油加热把黄豆腐切成丁,酸菜切小放入锅中炒成馅,把面团下剂,包上馅,用火蒸10分钟即可。
16.陆良荞三香
传说明代沐英征云南时,妻子惦挂丈夫,将荞饼作为干粮给丈夫沿途充饥,经过多年的传承,在原有基础上加进陆良本地的饮食习惯,制作出如今的荞三香。它有神秘奥妙的配方,独特的人工工艺制作。
陆良荞三香原名小粑粑,是一种来自乡村民间的传统美食,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是家喻户晓的传统美食,入口清甜香,美味可口,回味无穷。
将苦荞粉加面粉、酵母、白糖、熟猪油合成面团,放在案板上发酵待用,用花豆熬制成的豆沙加糖和配料制成馅,用米粉加水合成面团,先用米粉面团包起糖馅,再将荞面皮包在米面团外,然后压制成饼,撒上芝麻,放入烤箱烤熟即可。
17.洋芋粑粑
“吃洋芋,长子弟”,洋芋粑粑是一种常见的传统小吃,曲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原产于南美洲的洋芋,传到欧洲以后在历史上救过很多人的命,凡·高的名画《吃土豆的人们》可以佐证。洋芋在中国清朝时候登陆,带来人口增加和山区开垦的高潮。
洋芋粑粑的主要用料为土豆、面粉、鸡蛋。辅料为食盐、糊辣椒面、花椒面少许。将洋芋洗净后去皮,均匀地切成丁状,放入面粉、蛋黄、食盐、水捏成饼状,再放置到锅里煎到两面都呈金黄色,捞出控油装盘,再将先调制好的椒盐辣椒均匀撒在洋芋粑粑上,有的地方还有一些凉拌的小菜(如折耳根,葱根、蒜根、萝卜节),吃起来外焦里嫩,香脆可口。
有的小吃已经改良了做法,甚至没有了老一辈吃时的影子。不管如何变迁,小吃还是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是离乡游子们对家乡思念的对象之一。品尝家乡的小吃,可以抒发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小吃也是一种情怀,无论身在何处,家乡的小吃都会让我们回忆和牵挂,曲靖的朋友们,这17款小吃中,有没有一款小吃,总让你魂牵梦绕呢?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