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东西不还属于违法吗

 我来答
猫人云商9078
高粉答主

2021-03-21 · 醉心答题,欢迎关注
知道答主
回答量: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法妞问答律师在线咨询
2020-05-16 · 专业律师咨询在线解答
法妞问答律师在线咨询
法妞问答律师在线法律咨询,专业律师为您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快速解答您的法律问题,免费法律咨询热线:4006188116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捡到手机不归还可能犯法,达到一定数额可能构成侵占罪。

1、捡拾他人遗忘物,拒绝归还的,属于侵占行为,一般数额达到三千元以上涉嫌侵占罪。侵占罪属于自诉案件,公安局不予立案。可直接向法院起诉。

2、根据《民法通则》 第七十九条第二款、第九十二条规定,拾得遗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饲养动物,应当归还失主,因此而支出的费用由失主偿还。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因此,不当得利的人应该承担民事责任。

3、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条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捡到东西不还一般是违法的,《物权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 官方电话
  • 在线客服
  • 官方服务
    • 官方网站
    • 电话咨询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鍵盤的灰
推荐于2016-09-16 · 知道合伙人互联网行家
鍵盤的灰
知道合伙人互联网行家
采纳数:1597 获赞数:18323
就是有那么一点点教育的情怀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捡到东西属于不当得利,不还属于违法。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70条规定,拒不偿还不当得利者,则构成刑法上的侵犯财产罪。这里的不当得利主要有两种情况。
  1、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返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是将他人的遗忘物(遗忘物是指所有人刚刚遗置于某处而忘记携带的财物,所有人随即能够准确地回忆起财物遗忘的时间、地点,并即去寻索;而拾得者一般也知道失主是谁)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也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31条还规定:“返还的不当利益,应当包括原物和原物所生的孳息。利用不当得利所取得的其他利益,扣除劳务管理费用后,应当予以收缴。”也就是说,在返还不当得利的同时,如果该不当利益又产生了利息及其他利益,也都应当偿还;如果取得不当得利者付出了一定的财力物力,可以在偿还时相应扣除。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Justice
推荐于2018-02-25 · 知道合伙人法律行家
Justice
知道合伙人法律行家
采纳数:9726 获赞数:21750
浙江法制在线团队团长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你好
根据您的陈述,我给出以下回答,希望可以帮到你
第一,拾得遗失物的,不能够取得他的所有权,必须交给相关部门。
第二,拾得东西是负有保管义务的,如果你及时寻找失主,并且妥善保管了,是有权请求获得相关支出的补偿的,这属于无因管理。但是你占为己有不想归还的,属于恶意占有人,在遗失物毁损灭失的情况下,不管是否存在过错,都要赔偿的。所以建议归还。
第三,如果该物件数额较大,价值较高,拒不归还的可能涉嫌侵占罪,是要承担刑事责任的。

望采纳谢谢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still0922
高粉答主

2014-05-05 · 关注我不会让你失望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1万
采纳率:84%
帮助的人:3389万
展开全部
不属于违法。属于民法中的不当得利,失主有权取回其遗失物,并且拾得遗失物是应当做到保管,照看的义务,且应当及时寻找失主,若无法找到应当交给有关机关,如公安机关等。若你明知是他的,且不归还则属于侵占。望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9)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您可能需要的服务
百度律临官方认证律师咨询
平均3分钟响应 | 问题解决率99% | 24小时在线
立即免费咨询律师
10706人正在获得一对一解答
呼和浩特草原之歌3分钟前提交了问题
贵阳山水情深1分钟前提交了问题
大连海浪之心6分钟前提交了问题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还有疑问? 马上咨询32562位在线律师,3分钟快速解答
立即免费咨询律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