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回答
展开全部
黎族是我国岭南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海南省中南部的琼中县、白沙县、昌江县、东方县、乐东县、陵水县、保亭县、通什市、三亚市等七县二市之内,其余散居在海南省的万宁、屯昌、琼海、澄迈、儋县、定安等县。由于分布地区不同和方言、服饰等的差异,其自称有“伴”、“岐”、“杞”、“美孚”、“本地”等。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黎族人口数为1247814。使用黎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不同地区方言不同。也有不少群众兼通汉语。1957年曾创制拉丁字母形式的黎文方案。
黎族源于古代百越的一支。西汉曾以“骆越”、东汉以“里”、“蛮”,隋唐以“俚”、“僚”等名称泛称中国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海南岛的黎族先民也包括在这些泛称之内。“黎”这一专有族称始于唐末,到宋代才固定下来,沿用至今。
据考古发现,海南岛新石器时代原始文化遗址有130处,大约距今五千年左右。史学界和民族学界研究认为,这些新石器遗物的主人是黎族的先民。是黎族先民开发了海南岛。秦汉时期,海南岛同汉王朝关系密切,汉武帝先后数次派兵打开琼岛,设置珠崖、儋耳两郡,部分大陆汉人迁居海南岛,与黎族土著居民杂居。以后,汉族大量移民海南岛。“村人”、苗族和回族也先后迁徙入岛。大量移民的迁入,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铁器)和生产技术(农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公元l世纪中叶,封建统治渐趋稳固。
南北朝和隋朝初期,中央政权对海南岛的统治更加巩固,俚僚领袖冼夫人起了重要作用。她率领俚僚1000余峒(包括黎族祖先)以及岭南其它越人,先请命于梁朝,后又归属于隋朝。冼夫人深明大义,致力团结,密切了中原与海南岛的关系,促进了黎族社会经济的发展。唐宋时期,海南岛与中央王朝关系更加密切,海南岛作为唐朝与南海诸国贸易往来的交通要冲。唐朝十分重视海南岛的统治和开发。黎族地区生产的金、银、珍珠、玳瑁、香料等既作为“贡品”又作为对外贸易产品。与此同时,黎族地区的封建地主经济进一步成熟。黎族劳动人民也受到日益沉重的奴役和剥削。
宋末元初,杰出的女纺织家黄道婆年轻时因不堪封建家庭虐待逃至崖州,曾在崖州居留40多年(一说30多年),向黎族妇女学习棉纺织技术,回故乡乌泥泾(今上海县华泾镇)后,在黎族传统纺织工艺基础上加以改进,创造出一套先进的棉纺织工具和技术,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元初,封建统治者采取羁縻政策,任用“峒首”为世袭“万户”、“千户”,加速了黎族社会内部的阶级分化,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激起黎族人民不断起义。
明、清两代,封建地主经济在黎族社会中已占统治地位,大部分黎族地区的生产力水平与当地汉族相近,出现了定期的市场和墟场,槟榔、椰子和牛只等成为大宗输往大陆的货物。在五指山腹地则仍保留原始公社残余的共耕制生产方式。
社会经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黎族以农业为主,种植稻、薯、玉米等作物;手工业、渔猎、饲养家畜家禽、采集野生植物是重要的家庭副业,商品生产和贸易不发达。这时黎族地区的社会形态虽是封建社会,但发展不平衡,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占黎族人口和总面积94%以上的一般地区,与当地汉族一样,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封建地主经济发展比较快。地主阶级通过租佃、高利贷、雇工剥削农民,出现了拥有千亩耕地、千头牛的大地主。另一类是在五指山腹心地带13000多人口的地区,到建国前夕仍保留“合亩制”的生产方式。合亩内部实行家族制领导,生产资料统一使用,成员按严格的分工集体劳动,收获后平均分配。这类地区生产力水平较低下,虽然早已使用从汉区购入的铁制农具,但耕作技术落后,牛踩田、手捻稻、不施肥、刀耕火种仍较普遍,粮食亩产一百多斤。“合亩”(黎语称“纹茂”,意为“大伙做工”)是农业生产的单位,以“亩头为首”,由若干户有血缘关系的“亩众”组合而成。主要生产资料耕地和牛只,基本上是合亩公有和几户伙有,但一律交由合亩统一使用,在亩头主持下进行集体劳动,基本上按户平均分配产品。在一些合亩内,已加入前来投靠的非血缘关系的亩众,亩内的生产资料已大部分归亩头一户占有,对亩众进行各种剥削,原始共耕组织的性质已经发生根本的变化。
建国前,黎族地区还保留“峒”(或称“弓”)的社会组织。有固定的疆界,若有侵犯,往往会引起峒与峒之间的纠纷和械斗。每峒都有一个由长辈充当的峒头,负责维持社会秩序和调解纷争,较重大的事件则召开全峒会议解决。早期,血缘纽带是峒的组织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封建统治的加强,峒已成为县以下的行政单位,峒头成了基层统治人物。
1948年初,海南岛大部分黎族地区已获解放,在解放区内进行了土地改革和民主改革。以后,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黎族地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邮电通讯、文教卫生事业得到了很快发展。农村除实行科学种田,提高复种指数,增加产量外,还充分发挥黎族地区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的种植。如橡胶、油料、甘蔗、胡椒、咖啡、腰果、水果等。多种经营为黎族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工业生产已形成初具规模的工业体系。1988年,海南岛被批准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以后,其对外开放步伐加快,黎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文化艺术
黎族虽然没有本民族文字,但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口头文学。其形式活泼,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世代相传。主要包括故事、传说、神话、童话、宗教家谱等。比较著名的有《人龚的起源》、《五指山大仙》、《洪水的传说》、《甘工鸟》、《鹿回头》等。既反映了社会历史,总结生活经验,传播各方面的知识,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寄托了黎族人民的美好希望和追求。
黎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音乐和舞蹈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民间音乐有自己的传统乐器:鼻箫、口弓、叮咚板、独木皮鼓、蛙锣等。民间歌谣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海南汉语作唱词,以黎族民歌韵律为唱腔,称作“汉词黎调”;一种是用黎语作唱词,称为“黎谣正调”。内容多样,有劳动歌、生活歌、情歌、颂歌、仪礼歌、叙事歌、杂歌等。歌者即兴作词、吟唱心曲,引人入胜。并有独唱、对唱、说唱、联唱、领唱等不同形式。曲调旋律,各地区略有不同。
有歌就有舞。黎族人民不仅善唱歌,也爱跳舞,他们的舞蹈来源于生产和生活,来源于对祖先的崇拜。内容主要有生产舞、生活舞和宗教仪礼舞。较著名的舞有《招福舞》、《打柴舞》(竹竿舞)、《舂米舞》等。舞时,往往歌声、打击乐和喊声相融,场面欢快。
黎族的造型艺术,以织锦工艺最为著名。在唐宋时期,黎族的纺织技术就比中原先进。织出的黎锦、黎单闻名于世。他们利用各种不同的纺织工具,从轧棉、弹棉、纺线、染色、理经、织布、刺绣,直到生产出色彩斑斓的锦、被、单、筒裙、花带等,已形成一整套系统的生产工艺。而且至今,著名的“崖州被”和“双面绣”,以其技术精巧细密,花色艳丽又富于特色而驰名。此外,黎族的独木器制作和竹藤编织工艺,也十分著名。
风俗习惯的重要节日
黎族实行一夫一妻制的父系小家庭,儿女成年后即住在屋外的“寮房”里。婚后妻子一经在夫家定居,夫妻便与父母分居别炊。建国前多早婚,由父母作主,但婚前司以自由谈恋爱。盛行婚后不落夫家(婚后新娘返回娘家居住一、二年乃至七、八年后,才定居夫家)的风俗。非婚生子女不受歧视。离婚和寡妇再嫁比较自由。
黎族妇女束髻于脑后,插以箭猪毛或金属、牛骨制成的发簪,披绣花头巾,上衣对襟开襟无扣,尚青色,下穿无褶织绣花纹的统裙,盛装时戴项圈、手镯、脚环、耳环等,有些地方的妇女的耳环多且重,耳根下垂至肩,史称“儋耳”。部分地区居民仍保留古代称为“雕题”的文面、文身风俗,特别是妇女有文身风俗,一般从十二三岁开始至婚前陆续完成,个别有婚后完成的。文身工具是植物刺针、小竹木棒和植物染料。文身的部位主要是脸、颈、胸和四肢等处。不同地区,文身图案差别很大。这种习俗目前已基本消失,仅在偏僻地区能够见到。男子结鬃缠头,上衣无领对襟,下穿前后两幅布的吊檐。这些衣服都以棉、麻为料,自纺自织自染自缝而成。饮食比较简朴,以大米、番薯、玉米为主食,多以狩猎、采集所得为副食,只种少量蔬菜,且多从汉区引种。妇女爱嚼槟榔。住屋多为金字形茅屋,泥糊竹笪为墙。在白沙县偏僻山区和合亩地区还保留屋顶似船篷,地板架空离地的船形屋。
丧葬仪式各地不同,接近汉区的有停棺打醮、看风水择地起坟的风俗。合亩地区死者葬在氏族的公共墓地,以独木棺土葬,不筑坟立碑,葬后不再祭扫。
宗教信仰
黎族没有形成统一的宗教,各地均以祖先崇拜为主,也有自然崇拜,个别地区还残留着氏族图腾崇拜的痕迹。黎族信鬼,特别是祖先鬼,祭祖先是黎族的重要宗教活动,以求祖先保家人平安
黎族源于古代百越的一支。西汉曾以“骆越”、东汉以“里”、“蛮”,隋唐以“俚”、“僚”等名称泛称中国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海南岛的黎族先民也包括在这些泛称之内。“黎”这一专有族称始于唐末,到宋代才固定下来,沿用至今。
据考古发现,海南岛新石器时代原始文化遗址有130处,大约距今五千年左右。史学界和民族学界研究认为,这些新石器遗物的主人是黎族的先民。是黎族先民开发了海南岛。秦汉时期,海南岛同汉王朝关系密切,汉武帝先后数次派兵打开琼岛,设置珠崖、儋耳两郡,部分大陆汉人迁居海南岛,与黎族土著居民杂居。以后,汉族大量移民海南岛。“村人”、苗族和回族也先后迁徙入岛。大量移民的迁入,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铁器)和生产技术(农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公元l世纪中叶,封建统治渐趋稳固。
南北朝和隋朝初期,中央政权对海南岛的统治更加巩固,俚僚领袖冼夫人起了重要作用。她率领俚僚1000余峒(包括黎族祖先)以及岭南其它越人,先请命于梁朝,后又归属于隋朝。冼夫人深明大义,致力团结,密切了中原与海南岛的关系,促进了黎族社会经济的发展。唐宋时期,海南岛与中央王朝关系更加密切,海南岛作为唐朝与南海诸国贸易往来的交通要冲。唐朝十分重视海南岛的统治和开发。黎族地区生产的金、银、珍珠、玳瑁、香料等既作为“贡品”又作为对外贸易产品。与此同时,黎族地区的封建地主经济进一步成熟。黎族劳动人民也受到日益沉重的奴役和剥削。
宋末元初,杰出的女纺织家黄道婆年轻时因不堪封建家庭虐待逃至崖州,曾在崖州居留40多年(一说30多年),向黎族妇女学习棉纺织技术,回故乡乌泥泾(今上海县华泾镇)后,在黎族传统纺织工艺基础上加以改进,创造出一套先进的棉纺织工具和技术,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元初,封建统治者采取羁縻政策,任用“峒首”为世袭“万户”、“千户”,加速了黎族社会内部的阶级分化,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激起黎族人民不断起义。
明、清两代,封建地主经济在黎族社会中已占统治地位,大部分黎族地区的生产力水平与当地汉族相近,出现了定期的市场和墟场,槟榔、椰子和牛只等成为大宗输往大陆的货物。在五指山腹地则仍保留原始公社残余的共耕制生产方式。
社会经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黎族以农业为主,种植稻、薯、玉米等作物;手工业、渔猎、饲养家畜家禽、采集野生植物是重要的家庭副业,商品生产和贸易不发达。这时黎族地区的社会形态虽是封建社会,但发展不平衡,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占黎族人口和总面积94%以上的一般地区,与当地汉族一样,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封建地主经济发展比较快。地主阶级通过租佃、高利贷、雇工剥削农民,出现了拥有千亩耕地、千头牛的大地主。另一类是在五指山腹心地带13000多人口的地区,到建国前夕仍保留“合亩制”的生产方式。合亩内部实行家族制领导,生产资料统一使用,成员按严格的分工集体劳动,收获后平均分配。这类地区生产力水平较低下,虽然早已使用从汉区购入的铁制农具,但耕作技术落后,牛踩田、手捻稻、不施肥、刀耕火种仍较普遍,粮食亩产一百多斤。“合亩”(黎语称“纹茂”,意为“大伙做工”)是农业生产的单位,以“亩头为首”,由若干户有血缘关系的“亩众”组合而成。主要生产资料耕地和牛只,基本上是合亩公有和几户伙有,但一律交由合亩统一使用,在亩头主持下进行集体劳动,基本上按户平均分配产品。在一些合亩内,已加入前来投靠的非血缘关系的亩众,亩内的生产资料已大部分归亩头一户占有,对亩众进行各种剥削,原始共耕组织的性质已经发生根本的变化。
建国前,黎族地区还保留“峒”(或称“弓”)的社会组织。有固定的疆界,若有侵犯,往往会引起峒与峒之间的纠纷和械斗。每峒都有一个由长辈充当的峒头,负责维持社会秩序和调解纷争,较重大的事件则召开全峒会议解决。早期,血缘纽带是峒的组织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封建统治的加强,峒已成为县以下的行政单位,峒头成了基层统治人物。
1948年初,海南岛大部分黎族地区已获解放,在解放区内进行了土地改革和民主改革。以后,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黎族地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邮电通讯、文教卫生事业得到了很快发展。农村除实行科学种田,提高复种指数,增加产量外,还充分发挥黎族地区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的种植。如橡胶、油料、甘蔗、胡椒、咖啡、腰果、水果等。多种经营为黎族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工业生产已形成初具规模的工业体系。1988年,海南岛被批准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以后,其对外开放步伐加快,黎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文化艺术
黎族虽然没有本民族文字,但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口头文学。其形式活泼,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世代相传。主要包括故事、传说、神话、童话、宗教家谱等。比较著名的有《人龚的起源》、《五指山大仙》、《洪水的传说》、《甘工鸟》、《鹿回头》等。既反映了社会历史,总结生活经验,传播各方面的知识,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寄托了黎族人民的美好希望和追求。
黎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音乐和舞蹈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民间音乐有自己的传统乐器:鼻箫、口弓、叮咚板、独木皮鼓、蛙锣等。民间歌谣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海南汉语作唱词,以黎族民歌韵律为唱腔,称作“汉词黎调”;一种是用黎语作唱词,称为“黎谣正调”。内容多样,有劳动歌、生活歌、情歌、颂歌、仪礼歌、叙事歌、杂歌等。歌者即兴作词、吟唱心曲,引人入胜。并有独唱、对唱、说唱、联唱、领唱等不同形式。曲调旋律,各地区略有不同。
有歌就有舞。黎族人民不仅善唱歌,也爱跳舞,他们的舞蹈来源于生产和生活,来源于对祖先的崇拜。内容主要有生产舞、生活舞和宗教仪礼舞。较著名的舞有《招福舞》、《打柴舞》(竹竿舞)、《舂米舞》等。舞时,往往歌声、打击乐和喊声相融,场面欢快。
黎族的造型艺术,以织锦工艺最为著名。在唐宋时期,黎族的纺织技术就比中原先进。织出的黎锦、黎单闻名于世。他们利用各种不同的纺织工具,从轧棉、弹棉、纺线、染色、理经、织布、刺绣,直到生产出色彩斑斓的锦、被、单、筒裙、花带等,已形成一整套系统的生产工艺。而且至今,著名的“崖州被”和“双面绣”,以其技术精巧细密,花色艳丽又富于特色而驰名。此外,黎族的独木器制作和竹藤编织工艺,也十分著名。
风俗习惯的重要节日
黎族实行一夫一妻制的父系小家庭,儿女成年后即住在屋外的“寮房”里。婚后妻子一经在夫家定居,夫妻便与父母分居别炊。建国前多早婚,由父母作主,但婚前司以自由谈恋爱。盛行婚后不落夫家(婚后新娘返回娘家居住一、二年乃至七、八年后,才定居夫家)的风俗。非婚生子女不受歧视。离婚和寡妇再嫁比较自由。
黎族妇女束髻于脑后,插以箭猪毛或金属、牛骨制成的发簪,披绣花头巾,上衣对襟开襟无扣,尚青色,下穿无褶织绣花纹的统裙,盛装时戴项圈、手镯、脚环、耳环等,有些地方的妇女的耳环多且重,耳根下垂至肩,史称“儋耳”。部分地区居民仍保留古代称为“雕题”的文面、文身风俗,特别是妇女有文身风俗,一般从十二三岁开始至婚前陆续完成,个别有婚后完成的。文身工具是植物刺针、小竹木棒和植物染料。文身的部位主要是脸、颈、胸和四肢等处。不同地区,文身图案差别很大。这种习俗目前已基本消失,仅在偏僻地区能够见到。男子结鬃缠头,上衣无领对襟,下穿前后两幅布的吊檐。这些衣服都以棉、麻为料,自纺自织自染自缝而成。饮食比较简朴,以大米、番薯、玉米为主食,多以狩猎、采集所得为副食,只种少量蔬菜,且多从汉区引种。妇女爱嚼槟榔。住屋多为金字形茅屋,泥糊竹笪为墙。在白沙县偏僻山区和合亩地区还保留屋顶似船篷,地板架空离地的船形屋。
丧葬仪式各地不同,接近汉区的有停棺打醮、看风水择地起坟的风俗。合亩地区死者葬在氏族的公共墓地,以独木棺土葬,不筑坟立碑,葬后不再祭扫。
宗教信仰
黎族没有形成统一的宗教,各地均以祖先崇拜为主,也有自然崇拜,个别地区还残留着氏族图腾崇拜的痕迹。黎族信鬼,特别是祖先鬼,祭祖先是黎族的重要宗教活动,以求祖先保家人平安
展开全部
中国最古老民族——羌族(现集中于中国西部)
羌族,炎帝正统后人,甲骨文就是古羌族人的通用文字,种族历史不下于6000年,现存约31万人。史料记载“先有炎帝后有黄”《晋语·国语》:“昔少典娶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是姬\周\吴\魏\鲁\胡\阎\令狐 等姓氏的始祖),炎帝为姜(是姜\吕\齐\聂\高\张\崔 等姓氏的始祖)。”我们常看到海内外、两岸三地的中华儿女自称是炎黄子孙,可祭拜的多数只是黄帝,这是因为汉族人口最多,而当今汉族主体源于黄帝部族后人的华夏族,而非炎帝部族古羌族(炎黄战蚩尤后炎帝部落被黄帝吞并逐渐融合,因此汉族也参有古羌族血统.加之姜姓后人逐渐与华夏族融合统一形成汉族)西南一带很多少数民族 如:藏族、彝、纳西…… 都起源羌
羌族,炎帝正统后人,甲骨文就是古羌族人的通用文字,种族历史不下于6000年,现存约31万人。史料记载“先有炎帝后有黄”《晋语·国语》:“昔少典娶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是姬\周\吴\魏\鲁\胡\阎\令狐 等姓氏的始祖),炎帝为姜(是姜\吕\齐\聂\高\张\崔 等姓氏的始祖)。”我们常看到海内外、两岸三地的中华儿女自称是炎黄子孙,可祭拜的多数只是黄帝,这是因为汉族人口最多,而当今汉族主体源于黄帝部族后人的华夏族,而非炎帝部族古羌族(炎黄战蚩尤后炎帝部落被黄帝吞并逐渐融合,因此汉族也参有古羌族血统.加之姜姓后人逐渐与华夏族融合统一形成汉族)西南一带很多少数民族 如:藏族、彝、纳西…… 都起源羌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汉族```比如我就是````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彝族
彝族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有776.23万人,总人口位居壮、满、回、苗、维吾尔、土家之后的第七位,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
彝族人世代在云贵高原和康藏高原的东南部边缘地带的高山河谷间生产劳作,繁衍生息。神奇秀美而广袤丰饶的土地江川养育了一代代的彝族人,也孕育出彝族人悠远的历史和朴素而多彩的民族文化。
彝族支系繁多,多数自称“诺苏”、“纳苏”、“ 聂苏”等。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彝族,彝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有6 种方言;彝族还有自己的历法;彝族音乐富有特色,舞蹈多与歌唱相伴。传统工艺美术有漆绘、刺绣、银饰、雕刻、绘画等 ,颇富民族特色。彝族喜欢饮酒,席地而坐,围成一圈,递传酒杯,依次饮用,彝家历来好客,劝酒一片真诚。
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在彝族地区,最隆重的节日是火把节,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 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到夜晚,人们点上火把,火把行列从村头照到田野,人们围着熊熊燃烧的 火堆,尽情歌舞,云南巍山的“打歌”,弥勒、宜良的“阿 细跳月”,楚雄的“打跳”,石林的“大三弦”,红河 的“罗作舞”,凉山的“朵洛荷”等欢快的集体舞在这 天都会大展风采。
彝族的节日很多,楚雄州大姚县昙华山一带的“插 花节”别具一格。人们把绚丽的马樱花戴在头上,插在门前, 表达对抗暴除恶英雄咪依鲁的赞美。在马樱花盛开的时节,当地彝族人民唱歌踏脚,尽情欢乐,庆祝幸福的新生活。
彝族地区地形气候复杂多样。经过社会生产的长期发展,彝族地区现有三种经济文化类型:四川、云南大小凉山地区属杂谷栽培农耕经济文化类型;云南中心坝区及南部彝区属稻作农耕经 济文化类型;贵州部分彝区及凉山部分彝区具有丰富的水草资源,他们除从事一定的农作物栽培外,还从事畜牧业生产,属畜混合农业经济文化类型。
随着经济的发展,彝族人的物质生活条件日新月异。经济较发达地区,彝族人正在改革大潮中勤劳致富,奔小康。逐渐告别往日落后的耕作方式,科技化搞生产,开拓其他经济产业。在许多地方,彩电,农用汽车拖拉机已经走入彝家。彝族人的生活富裕起来,彝乡变了,但只要你到彝族村寨走一走,你还会发现,彝族人特有的朴素和热情还在,在彝族人看来,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根龙脉,彝族人朴素的伦理道德和多姿多彩的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
彝族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有776.23万人,总人口位居壮、满、回、苗、维吾尔、土家之后的第七位,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
彝族人世代在云贵高原和康藏高原的东南部边缘地带的高山河谷间生产劳作,繁衍生息。神奇秀美而广袤丰饶的土地江川养育了一代代的彝族人,也孕育出彝族人悠远的历史和朴素而多彩的民族文化。
彝族支系繁多,多数自称“诺苏”、“纳苏”、“ 聂苏”等。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彝族,彝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有6 种方言;彝族还有自己的历法;彝族音乐富有特色,舞蹈多与歌唱相伴。传统工艺美术有漆绘、刺绣、银饰、雕刻、绘画等 ,颇富民族特色。彝族喜欢饮酒,席地而坐,围成一圈,递传酒杯,依次饮用,彝家历来好客,劝酒一片真诚。
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在彝族地区,最隆重的节日是火把节,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 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到夜晚,人们点上火把,火把行列从村头照到田野,人们围着熊熊燃烧的 火堆,尽情歌舞,云南巍山的“打歌”,弥勒、宜良的“阿 细跳月”,楚雄的“打跳”,石林的“大三弦”,红河 的“罗作舞”,凉山的“朵洛荷”等欢快的集体舞在这 天都会大展风采。
彝族的节日很多,楚雄州大姚县昙华山一带的“插 花节”别具一格。人们把绚丽的马樱花戴在头上,插在门前, 表达对抗暴除恶英雄咪依鲁的赞美。在马樱花盛开的时节,当地彝族人民唱歌踏脚,尽情欢乐,庆祝幸福的新生活。
彝族地区地形气候复杂多样。经过社会生产的长期发展,彝族地区现有三种经济文化类型:四川、云南大小凉山地区属杂谷栽培农耕经济文化类型;云南中心坝区及南部彝区属稻作农耕经 济文化类型;贵州部分彝区及凉山部分彝区具有丰富的水草资源,他们除从事一定的农作物栽培外,还从事畜牧业生产,属畜混合农业经济文化类型。
随着经济的发展,彝族人的物质生活条件日新月异。经济较发达地区,彝族人正在改革大潮中勤劳致富,奔小康。逐渐告别往日落后的耕作方式,科技化搞生产,开拓其他经济产业。在许多地方,彩电,农用汽车拖拉机已经走入彝家。彝族人的生活富裕起来,彝乡变了,但只要你到彝族村寨走一走,你还会发现,彝族人特有的朴素和热情还在,在彝族人看来,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根龙脉,彝族人朴素的伦理道德和多姿多彩的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
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3645338.html?fr=ala1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满族,原称满洲族,之前亦称为满民、满人等,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满族散居中国各地,以居住在辽宁的为最多,其他散居在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古、新疆、甘肃、山东等省区和北京、天津、成都、西安、广州、银川等大、中城市。形成大分散之中有小聚居的特点。现在的主要聚居区已建立岫岩、凤城、新宾、青龙、丰宁等满族自治县,还有若干个满族乡。2000年统计的满族人口数为1,068万。
满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6000-7000千年前的肃慎新开流文化[1][2]。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满洲,都是现代满族一脉相承的祖先。后汉书·挹娄传》:“无君长,其邑落各有大人。”《魏书·勿吉传》“邑落各自有长,不相总一。”《隋书·靺鞨传》“邑落具有酋长,不相总一”。满族的历史
唐朝的文献中将其称为“靺鞨”,宋朝、元朝及明时期的汉语文献中称其为女真。 辽朝(相当于北宋)时期,女真人在现中国东北地区分别有南女真(熟女真),北女真,生女真,黄龙府女真,顺化女真,长白山女真等等,除语言风俗接近外,这些女真部族之间并不相互统属。其中生女真的完颜部逐渐强大,建立金国,消灭辽国和北宋占据中原地区。金朝继承了北宋和辽国的君主制政体,迁入中原的金国人在文化和血统上也逐渐和中原民族融合。 经过金朝的发展,女真的概念比起前代变得更加明确起来,但是随着金国被蒙古帝国所灭,女真这一称谓再次笼统化。女真人除了一部份在战争中死亡,有一部份被汉化,如部份完颜部的人改为汉姓,元朝蒙古人将在中原地带已经逐渐被汉化的契丹、女真和汉族的后裔统称为汉人,而将南宋后裔统称为南人。而部份没有进入中原的女真人和退回东北的女真人继续在辽宁附近地区聚居,亦有其它新的部落迁入。
明朝在今东北地区设立三个卫所,分别称作:建州,野人和海西,分设督司受明总兵节制,因此东北的各民族以地域划分为三部女真,称作野人女真、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实际上他们彼此之间不一定有血统关系。海西女真的叶赫部源自蒙古边缘部落。野人女真与之前金朝的女真族有较近的血统关系,但其不少部落后来被排除在满族之外,变成现在的赫哲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满洲是建州女真其中一个部族的名称。后来满洲崛起,征服了东北各部族,统一称谓为“满洲”,其中包括了归顺满洲的蒙古人、朝鲜人及辽东汉人。
满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6000-7000千年前的肃慎新开流文化[1][2]。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满洲,都是现代满族一脉相承的祖先。后汉书·挹娄传》:“无君长,其邑落各有大人。”《魏书·勿吉传》“邑落各自有长,不相总一。”《隋书·靺鞨传》“邑落具有酋长,不相总一”。满族的历史
唐朝的文献中将其称为“靺鞨”,宋朝、元朝及明时期的汉语文献中称其为女真。 辽朝(相当于北宋)时期,女真人在现中国东北地区分别有南女真(熟女真),北女真,生女真,黄龙府女真,顺化女真,长白山女真等等,除语言风俗接近外,这些女真部族之间并不相互统属。其中生女真的完颜部逐渐强大,建立金国,消灭辽国和北宋占据中原地区。金朝继承了北宋和辽国的君主制政体,迁入中原的金国人在文化和血统上也逐渐和中原民族融合。 经过金朝的发展,女真的概念比起前代变得更加明确起来,但是随着金国被蒙古帝国所灭,女真这一称谓再次笼统化。女真人除了一部份在战争中死亡,有一部份被汉化,如部份完颜部的人改为汉姓,元朝蒙古人将在中原地带已经逐渐被汉化的契丹、女真和汉族的后裔统称为汉人,而将南宋后裔统称为南人。而部份没有进入中原的女真人和退回东北的女真人继续在辽宁附近地区聚居,亦有其它新的部落迁入。
明朝在今东北地区设立三个卫所,分别称作:建州,野人和海西,分设督司受明总兵节制,因此东北的各民族以地域划分为三部女真,称作野人女真、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实际上他们彼此之间不一定有血统关系。海西女真的叶赫部源自蒙古边缘部落。野人女真与之前金朝的女真族有较近的血统关系,但其不少部落后来被排除在满族之外,变成现在的赫哲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满洲是建州女真其中一个部族的名称。后来满洲崛起,征服了东北各部族,统一称谓为“满洲”,其中包括了归顺满洲的蒙古人、朝鲜人及辽东汉人。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