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刘邦最后要杀死当初立功的功臣?
汉朝在我国历史上扮演了承前启后的重要角色。然人们最先想起往往就是具有痞子形象的开国皇帝刘邦。刘邦虽说出身农家,但谁想,历史上血洗开国功勋的头就是他开的。
刘邦是一介农民出身,走到皇帝的位置吃了不少苦,但是到他做到皇位才用了八年的时间,可以说是历朝历代自己打天下的皇帝里用时最短的选手,而且在这风风雨雨的八年里,他一手造就了不少的英雄好汉,而且都是他的开国功臣,例如韩信、张良、彭越、樊哙等人。
但是这些有识之士,这些英雄好汉最后的结局可真是不怎么样。除了张良其他人都被刘邦处死了。难道坐到了皇帝的位置人就变了吗?有句话说的话,功臣只能和君王共患难,但不能共富贵。其次当这些功臣诞生的时候,他们就与皇帝家族存在非常深的矛盾,必将有一场仗要打。
这些人说白了是替你出去打天下的,胜仗越多他们的名气就越大,到后来老百姓越来越爱戴你的臣子却对你这个皇帝不闻不问,你会怎么想。而且有了功绩,就要给封地,功绩越大封地的越多,这样刘邦自然会开始顾忌,而这样君臣之间的矛盾就越来越大。
对于每一个坐在权利顶端的人来说,为自己接班人铺好道路就是他这一生一直要做的事,于是宁愿错杀三千不愿放过一百。这样一来,封地最多,对皇室威胁最大的人就变成了皇上的眼中钉。这些有威胁的人全都消灭掉,他们才能永保江山,万事安稳。
当时刘邦杀这些人的时候已经60岁了,当他杀了这些功臣之后的第二年他自己也驾崩了。而刘邦杀这些人是有理由的,因为这些被杀的都是有封地的,并不会牵连那些没有封地的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