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文官政治的北宋,为何在后期停办了科举?
在古代,每个朝代的君王,他们都根据自己的国情制定出了相应的制度,有的统治者所制定出来的制度,其实是能够被使用到任何一个朝代的,所以这些制度也就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了下来,一代又一代的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科举制度就是这样一个能够经得起时代检验的制度。在宋朝的时候,科举制度还是非常受用的,但是到了晚期的时候,因为文官与武官的极度不平衡和国家所面临的内忧外患的局面,科举制度才被停用。
一、科举制在科举制出现之前,朝代选拔人才所依据的就是血缘和门第,这其实是一种非常不公平的现象。但是后来,科举制度的出现打破了这种不平衡的现象,科举制度为所有的考生和文人都提供了一个公平的起跑线,科举制度忽视门第和血缘的关系,只要自身有才能,那么就能够在科举制度当中脱颖而出,斩获第一名,而获得第一名的人就会成功的进入仕途,所以即便是一些平民子弟,他们也是能够通过科举制度步入仕途,改变自己的命运的。
二、杯酒释兵权宋朝在前期的时候也是一直在沿袭科举制度的,并且宋朝一直都是一个重文轻武的国家,还出现过杯酒释兵权这么著名的历史事件。宋朝一直都致力于文官的培养,所以科举制度对他来说就是一个非常有利的制度。通过科举制度,宋朝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文官,也出现了一个又一个著名的大词人,几乎在宋朝朝堂上的臣子,他们都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造诣,而这种现象也正是君王最想看到的。
三、不平衡性但是到了宋朝中后期的时候,这种和平的局面被打破了,金兵开始大肆的入侵宋朝,宋朝迫不得已只能够让武将带领军队进行反击,但是在遍地都是文官的朝堂之上,武将是极其稀缺的,所以科举制度所带来的不平衡性就完整的显露出来了,科举制度也就因此被停办了。宋朝就开始转向对于武将的培养,但是也已经为时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