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回答
展开全部
知觉与管理
学时:4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知觉、错觉、对人知觉的涵义和知觉的基本特性,掌握对人知觉的主要线索,注意克服对人知觉容易产生的心理偏差。
教学要点:
1、知觉及基本特性
2、对人知觉的主要线索
3、对人知觉应注意克服的心理偏差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知觉的概念
一、知觉的涵义
二、知觉的基本特性
1、 选择性
2、 整体性
3、 理解性
4、 恒常性
三、知觉的分类
四、错觉
1、错觉的涵义
2、错觉的表现
3、错觉的作用
第二节 对人知觉
一、对人知觉的涵义
二、对人知觉的主要线索
1、面部表情
2、姿势.动作
3、言语
4、服饰
第三节 对人知觉应注意克服的心理偏差
一、首因效应
二、晕轮效应
三、社会刻板印象
1、社会刻板印象的涵义
2、社会刻板印象的表现
3、社会刻板印象的作用
思考题:
1、简述知觉及基本特性
2、联系实际说明错觉的作用
3、为什么面部表情不能成为对人知觉的唯一线索
4、联系实际说明对人知觉应注意克服的心理偏差
参考书目:
1、金盛华、张 杰著:《当代社会心理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竺乾威、邱柏生、顾丽梅主编:《组织行为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第三章 气质与管理
学时:4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气质的涵义及生理机制,把握典型气质类型的主要行为特征,掌握气质理论在管理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教学要点:
1、气质的涵义
2、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3、气质类型及其主要行为特征
4、气质理论的应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气质概述
一、气质一词的来源
二、气质的涵义
第二节 气质类型学说
一、体型说
二、血型说
三、激素说
四、活动特性说
五、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1、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
2、高级神经活动基本过程的特性
3、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第三节 气质类型及其特征
一、胆汁质
二、多血质
三、粘液质
四、抑郁质
第四节 气质理论的应用
一、正确认识气质类型
二、正确认识气质与智力和成就的关系
三、气质与职业选择的关系
四、气质与人际交往的关系
五、自觉地进行气质的自我改造
实验:气质类型测验
思考题:
1、如何理解气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
2、如何理解气质的天赋性
3、描述四种典型气质类型的主要行为特征
4、联系实际说明在管理实践中如何正确应用气质理论
5、联系个人气质说明气质的自我改造在管理实践中的重要意义
参考书目:
1、竺乾威、邱柏生、顾丽梅主编:《组织行为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张 德主编:《组织行为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俞文钊著:《管理心理学》(上、下册),东方出版中心,2002年版
4、苏东水著:《管理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第四章 性格与管理
学时:5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性格的涵义、结构、特点和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以及性格与气质的关系,把握各种性格类型的主要行为特征,了解A型性格的形成、危害和矫正方法,掌握气质理论在管理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教学要点:
1、性格的涵义及与气质的关系
2、性格的结构和特点
3、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
4、性格类型及其主要行为特征
5、性格理论的应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性格概述
一、性格的涵义
二、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1、性格与气质的区别
2、性格与气质的联系
三、性格的结构和特点
1、性格的结构
2、性格结构的特点
四、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
1、遗传因素的影响
2、环境因素的影响
3、主观因素的影响
第二节 性格类型
一、主要性格类型及其特征
1、根据哪种心理机能占优势划分
2、根据心理的倾向性划分
3、根据心理的独立程度划分
4、根据社会生活形式划分
5、根据社会适应性划分
二、A型性格及矫正
1、A型性格与B型性格的特征
2、A型性格的形成
3、A型性格的危害
4、A型性格的矫正
第三节 性格理论的应用
一、提高管理者的心理素质
二、完善和强化管理制度
三、合理选拔和任用人才
四、培养良好的职业性格
五、提高思想工作的有效性
实验:A型性格测验
思考题:
1、如何理解性格
2、联系实际说明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3、试述性格的结构与特点
4、描述各种性格的主要行为特征
5、联系实际说明A型性格的危害性及如何加以矫正
6、联系实际说明在管理实践中如何正确应用性格理论
参考书目:
1、竺乾威、邱柏生、顾丽梅主编:《组织行为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张 德主编:《组织行为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俞文钊著:《管理心理学》(上、下册),东方出版中心,2002年版
4、苏东水著:《管理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第五章 能力与管理
学时:4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能力的涵义,能力与知识、智力的关系,把握能力的个别差异,掌握能力理论在管理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教学要点:
1、能力的涵义及与知识、智力的关系
2、能力的个别差异
3、能力理论的应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能力概述
一、能力的涵义
二、能力与知识的关系
1、能力与知识的区别
2、能力与知识的联系
三、能力与智力的关系
1、智力的涵义
2、能力与智力的区别和联系
第二节 能力的个别差异
一、能力的类型差异
二、能力的发展水平差异
三、能力的表现早晚差异
第三节 能力理论的应用
一、提高管理者的能力
二、优化领导整体能力的结构
三、合理的选拔人才
四、加强员工能力的培训
思考题:
1、如何理解能力
2、如何理解能力与知识、智力的关系
3、试述能力的个别差异性
4、联系实际说明在管理实践中如何正确应用能力理论
参考书目:
1、竺乾威、邱柏生、顾丽梅主编:《组织行为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张 德主编:《组织行为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俞文钊著:《管理心理学》(上、下册),东方出版中心,2002年版
4、苏东水著:《管理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第六章 激励理论与管理
学时:8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需要、动机、激励的涵义、种类和特点,掌握各种激励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在管理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教学要点:
1、需要、动机、激励的涵义
2、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应用
3、双因素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应用
4、期望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应用
5、目标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应用
6、目标管理法
7、挫折的涵义、表现、原因与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需要、动机、激励的概述
一、需要概述
1、需要的涵义
2、需要的种类
3、需要的特点
二、动机概述
1、动机的涵义
2、动机的功能
3、动机的种类
4、动机与需要
三、激励概述
1、激励的涵义
2、激励的性质
3、激励的作用
4、激励理论的分类
第二节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及应用
一、基本观点
二、自我实现需要满足者的特征
三、需要层次理论的应用
第三节 双因素理论及应用
一、双因素的涵义
二、双因素的作用
1、激励因素的作用
2、保健因素的作用
三、双因素的应用
1、首先从激励因素入手
2、不能忽视保健因素
3、将保健因素转化为激励因素
第四节 期望理论及应用
一、基本观点
二、期望理论的应用
1、处理好努力与工作成绩的关系
2、处理好工作成绩与报赏的关系
3、处理好报赏与需要的关系
第五节 目标理论及应用
一、基本观点
二、目标理论的应用
1、设置目标要具体,便于测定
2、设置目标要具有一定难度
3、让职工参与目标的制定
4、要有经常性的反馈
5、要有必要的奖惩制度和管理措施
三、目标管理法
1、目标管理法的涵义
2、目标管理的内容
3、目标管理的作用
4、目标管理中的目标属性
5、目标管理的过程
6、目标管理法的优点和缺点
7、日本与美国目标管理法比较
第六节 挫折理论及应用
一、挫折的涵义
二、挫折的产生
1、客观原因
2、主观原因
三、挫折后的心理和行为表现
1、情绪表现
2、行为表现
四、战胜挫折的方法
1、正确对待挫折
2、改变环境
3、合理发泄
思考题:
1、如何理解需要、动机和激励的涵义
2、试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及应用
3、试述双因素理论及应用
4、试述期望理论及应用
5、试述目标理论及应用
6、目标管理法述评
7、试述挫折的表现、原因及战胜挫折的方法
参考书目:
1、竺乾威、邱柏生、顾丽梅主编:《组织行为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张 德主编:《组织行为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俞文钊著:《管理心理学》(上、下册),东方出版中心,2002年版
4、苏东水著:《管理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第七章 群体行为与管理
学时:2学时
教学要求:理解群体的涵义、分类和发展阶段,把握影响群体行为绩效的主要因素,掌握非正式群体的特征和作用。
教学要点:
1、群体的涵义、分类和发展阶段
2、影响群体行为绩效的主要因素
3、非正式群体的特征和作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群体概述
一、群体的涵义及分类
1、群体的涵义
2、群体的分类
二、群体的发展阶段
1、形成阶段
2、磨合阶段
3、正常化阶段
4、运行阶段
5、延续阶段
第二节 影响群体行为绩效的主要因素
一、群体的规模和群体内的人际关系
二、群体的士气与群体的凝聚力
三、群体的行为规范、压力与从众行为
第三节 非正式群体
一、非正式群体及特征
1、非正式群体的涵义
2、非正式群体的特征
二、非正式群体的作用
1、非正式群体对组织发展的影响
2、非正式群体对所属群体成员的影响
3、非正式群体的管理
思考题:
1、简述群体的构成要素
2、简述影响群体行为绩效的主要因素
3、非正式群体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4、在管理实践中,应如何加强对非正式群体的引导和利用
参考书目:
1、竺乾威、邱柏生、顾丽梅主编:《组织行为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张 德主编:《组织行为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俞文钊著:《管理心理学》(上、下册),东方出版中心,2002年版
4、苏东水著:《管理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第八章 群体沟通与管理
学时:2学时
教学要求:理解群体沟通的涵义、分类和网络形式,认识群体沟通中的相互作用分析理论及作用,掌握改善群体沟通效果的对策。
教学要点:
1、群体沟通的涵义及分类
2、群体沟通的网络
3、群体沟通中的相互作用分析
4、群体沟通的改善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群体沟通概述
一、群体沟通的涵义及分类
1、群体沟通的涵义
2、群体沟通的分类
二、群体沟通的网络
1、链式
2、轮式
3、环式
4、“Y”式
第二节 群体沟通中的心理分析
一、群体沟通中的相互作用分析
1、平行交流沟通
2、交叉交流沟通
二、个人间信息交流格调的模型
第三节 群体沟通的障碍及其对策
一、群体沟通的障碍
二、群体沟通的改善
思考题:
1、举一个组织日常沟通的例子,试分析其沟通的要素和过程
2、结合管理实践,谈谈沟通对于组织管理的作用
3、试论述群体沟通的障碍及其克服措施
参考书目:
1、竺乾威、邱柏生、顾丽梅主编:《组织行为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张 德主编:《组织行为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俞文钊著:《管理心理学》(上、下册),东方出版中心,2002年版
4、苏东水著:《管理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第九章 群体冲突与管理
学时:2学时
教学要求:理解冲突的涵义和来源,认识群体冲突的层次与过程,掌握冲突管理的基本策略。
教学要点:
1、冲突的涵义和来源
2、群体冲突的层次与过程
3、冲突管理的基本策略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冲突概述
一、冲突的涵义
二、冲突的来源
1、沟通因素
2、结构因素
3、个人因素
第二节 冲突的层次与过程
一、冲突的层次
1、个人内心冲突
2、人际冲突
3、群体间冲突
二、冲突的过程
1、对冲突的感知
2、单方的行动
3、对方的反映
4、多方的介入
第三节 冲突管理的基本策略
一、预防和引发冲突的基本策略
二、谈判的基本策略
1、识别谈判的基本类型
2、掌握充分的谈判信息
3、提高谈判的技巧
思考题:
1、冲突观念是如何演变的
2、试述冲突预防和引起冲突的策略
3、冲突的发展有几个阶段
第十章 群体决策与管理
学时:2学时
教学要求:认识决策的心理活动规律,掌握实施决策的心理要求,了解决策者心理素质的涵义和特征。
教学要点:
1、决策的心理活动规律
2、实施决策的心理要求
3、决策者的心理素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决策的心理活动规律
一、领导与决策
二、心理活动规律是决策的基础
三、研究心理活动规律是决策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四、决策者决策过程的心理要求
五、心理活动也可能成为决策障碍
第二节 实施决策的心理要求
一、实施决策的心理要求
1、增加决策的透明度
2、知人善任
3、善于培养人才
二、监督决策的心理要求
1、保持坚定的目标意志
2、正确对待认知失调
3、培养自我监督的意识
4、注意监督反应的心理效应
第三节 决策者的心理素质
一、心理素质的涵义和特征
二、决策者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1、良好的思维品质
2、良好的意志品质
3、良好的性格品质
思考题:
1、决策过程有什么心理要求
2、简述决策者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参考书目:
1、竺乾威、邱柏生、顾丽梅主编:《组织行为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张 德主编:《组织行为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俞文钊著:《管理心理学》(上、下册),东方出版中心,2002年版
4、苏东水著:《管理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第十一章 领导行为与管理
学时:5学时
教学要求:理解领导、领导者、管理者的涵义与区别,把握领导者影响力的涵义、内容和提高领导者影响力的途径,理解和掌握领导有效性理论的主要内容与意义,了解领导有效性理论的新发展。
教学要点:
1、领导、领导者、管理者的涵义
2、领导者影响力的涵义、内容和途径
3、领导行为有效性理论
4、领导方式理论
5、领导有效性理论的新发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领导的概念
一、领导的涵义
二、领导者的涵义
三、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异同
第二节 领导者的影响力
一、影响力的涵义
二、权力性影响力
1、传统因素
2、职位因素
3、资历因素
三、非权力性影响力
1、品格因素
2、能力因素
3、知识因素
4、感情因素。
四、提高领导者影响力的途径
1、正确使用权力性影响力
2、正确使用非权力性影响力
第三节 领导有效性理论
一、品质理论
1、传统品质理论
2、现代品质理论
二、行为理论
1、行为理论与品质理论的区别
2、领导行为四分图模式
3、PM领导行为类型理论
三、情景理论
1、领导的“连续带”模式
2、领导—参与模式
3、通路—目标模式
4、生命周期理论
5、领导风格抉择模式
6、领导者的权变模式
第四节 领导方式理论
1、勒温的领导方式试验
2、利克特的领导方式四体制说
第五节 领导有效性理论的新发展
1、领导的归因模式
2、交易型领导模式
3、魅力型领导模式
4、转换型领导模式
思考题:
1、通过实例说明,发挥领导者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意义
2、试述现代品质理论的主要成果,其意义何在
3、分析领导有效性行为理论的主要内容,其意义何在
4、阐述几个主要的领导有效性情景理论的内容,及其如何在管理实践中应用
5、探索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应用三种领导有效性理论时应有哪些特色
6、试述领导有效性理论的新发展,并作出评价
参考书目:
1、竺乾威、邱柏生、顾丽梅主编:《组织行为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张 德主编:《组织行为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俞文钊著:《管理心理学》(上、下册),东方出版中心,2002年版
4、苏东水著:《管理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第十二章组织行为与管理
学时:5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组织、组织设计、组织文化的基本知识,理解组织文化、组织变革的理论与方法,了解建立学习型组织的理论与实践。
教学要点:
1、组织的涵义、分类、结构与功能
2、组织设计的过程及影响因素
3、组织文化的特点、功能、理论和发展
4、组织变革的模式与方法
5、学习的涵义及操作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组织概述
一、组织的涵义及其分类
1、组织的涵义
2、组织的分类
二、组织的结构与功能
1、组织的结构
2、组织的功能
第二节 组织设计
一、组织设计过程
1、确定组织目标
2、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
3、明确权责体系
4、制定组织规范
二、影响组织设计的因素
1、外部因素
2、内部因素
第三节 组织文化
一、组织文化概述
1、组织文化的含义、特点与功能
2、组织文化的类型
二、组织文化理论
1、7S框架
2、卓越企业文化论
3、美国企业精神
4、Z理论
三、组织文化的发展
1、组织文化的塑造机制
2、组织文化的发展阶段与层次
第四节 组织变革
一、组织变革概述
1、组织变革的动力
2、组织变革的阻力
二、组织变革的模式
1、组织变革的系统模式
2、组织变革的过程模式
3、组织变革的成长模式
4、组织变革的综合模式
三、组织变革的方法
1、以人和文化为重点的方法
2、以任务和技术为重点的方法
3、以结构和战略为重点的方法
第五节 学习型组织的建立
一、学习型组织的涵义
二、五项修炼的涵义及操作方法
三、学习型组织的评价
思考题:
1、你如何看待组织目标的确定,它有哪些要求
2、谈谈你对制定组织规范的看法
3、组织文化的特征和功能是什么
4、试述西方组织文化理论对我国组织文化建设的借鉴意义
5、联系实际说明如何建设优秀组织文化
6、组织变革的动力主要有哪些
7、组织变革的阻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8、组织变革的几种模式各有何特征
9、试比较几种不同的组织变革方法
10、阐述几个主要的领导有效性情景理论的内容,及其如何在管理实践中应用
11、探索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应用三种领导有效性理论时应有哪些特色
12、试述领导有效性理论的新发展,并作出评价。
13、为什么说建立学习型组织是21世纪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方向
14、为什么说21世纪的管理理论和实践更为心理学化
参考书目:
1、竺乾威、邱柏生、顾丽梅主编:《组织行为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张 德主编:《组织行为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俞文钊著:《管理心理学》(上、下册),东方出版中心,2002年版
4、苏东水著:《管理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学时:4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知觉、错觉、对人知觉的涵义和知觉的基本特性,掌握对人知觉的主要线索,注意克服对人知觉容易产生的心理偏差。
教学要点:
1、知觉及基本特性
2、对人知觉的主要线索
3、对人知觉应注意克服的心理偏差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知觉的概念
一、知觉的涵义
二、知觉的基本特性
1、 选择性
2、 整体性
3、 理解性
4、 恒常性
三、知觉的分类
四、错觉
1、错觉的涵义
2、错觉的表现
3、错觉的作用
第二节 对人知觉
一、对人知觉的涵义
二、对人知觉的主要线索
1、面部表情
2、姿势.动作
3、言语
4、服饰
第三节 对人知觉应注意克服的心理偏差
一、首因效应
二、晕轮效应
三、社会刻板印象
1、社会刻板印象的涵义
2、社会刻板印象的表现
3、社会刻板印象的作用
思考题:
1、简述知觉及基本特性
2、联系实际说明错觉的作用
3、为什么面部表情不能成为对人知觉的唯一线索
4、联系实际说明对人知觉应注意克服的心理偏差
参考书目:
1、金盛华、张 杰著:《当代社会心理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竺乾威、邱柏生、顾丽梅主编:《组织行为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第三章 气质与管理
学时:4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气质的涵义及生理机制,把握典型气质类型的主要行为特征,掌握气质理论在管理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教学要点:
1、气质的涵义
2、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3、气质类型及其主要行为特征
4、气质理论的应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气质概述
一、气质一词的来源
二、气质的涵义
第二节 气质类型学说
一、体型说
二、血型说
三、激素说
四、活动特性说
五、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1、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
2、高级神经活动基本过程的特性
3、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第三节 气质类型及其特征
一、胆汁质
二、多血质
三、粘液质
四、抑郁质
第四节 气质理论的应用
一、正确认识气质类型
二、正确认识气质与智力和成就的关系
三、气质与职业选择的关系
四、气质与人际交往的关系
五、自觉地进行气质的自我改造
实验:气质类型测验
思考题:
1、如何理解气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
2、如何理解气质的天赋性
3、描述四种典型气质类型的主要行为特征
4、联系实际说明在管理实践中如何正确应用气质理论
5、联系个人气质说明气质的自我改造在管理实践中的重要意义
参考书目:
1、竺乾威、邱柏生、顾丽梅主编:《组织行为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张 德主编:《组织行为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俞文钊著:《管理心理学》(上、下册),东方出版中心,2002年版
4、苏东水著:《管理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第四章 性格与管理
学时:5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性格的涵义、结构、特点和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以及性格与气质的关系,把握各种性格类型的主要行为特征,了解A型性格的形成、危害和矫正方法,掌握气质理论在管理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教学要点:
1、性格的涵义及与气质的关系
2、性格的结构和特点
3、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
4、性格类型及其主要行为特征
5、性格理论的应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性格概述
一、性格的涵义
二、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1、性格与气质的区别
2、性格与气质的联系
三、性格的结构和特点
1、性格的结构
2、性格结构的特点
四、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
1、遗传因素的影响
2、环境因素的影响
3、主观因素的影响
第二节 性格类型
一、主要性格类型及其特征
1、根据哪种心理机能占优势划分
2、根据心理的倾向性划分
3、根据心理的独立程度划分
4、根据社会生活形式划分
5、根据社会适应性划分
二、A型性格及矫正
1、A型性格与B型性格的特征
2、A型性格的形成
3、A型性格的危害
4、A型性格的矫正
第三节 性格理论的应用
一、提高管理者的心理素质
二、完善和强化管理制度
三、合理选拔和任用人才
四、培养良好的职业性格
五、提高思想工作的有效性
实验:A型性格测验
思考题:
1、如何理解性格
2、联系实际说明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3、试述性格的结构与特点
4、描述各种性格的主要行为特征
5、联系实际说明A型性格的危害性及如何加以矫正
6、联系实际说明在管理实践中如何正确应用性格理论
参考书目:
1、竺乾威、邱柏生、顾丽梅主编:《组织行为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张 德主编:《组织行为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俞文钊著:《管理心理学》(上、下册),东方出版中心,2002年版
4、苏东水著:《管理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第五章 能力与管理
学时:4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能力的涵义,能力与知识、智力的关系,把握能力的个别差异,掌握能力理论在管理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教学要点:
1、能力的涵义及与知识、智力的关系
2、能力的个别差异
3、能力理论的应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能力概述
一、能力的涵义
二、能力与知识的关系
1、能力与知识的区别
2、能力与知识的联系
三、能力与智力的关系
1、智力的涵义
2、能力与智力的区别和联系
第二节 能力的个别差异
一、能力的类型差异
二、能力的发展水平差异
三、能力的表现早晚差异
第三节 能力理论的应用
一、提高管理者的能力
二、优化领导整体能力的结构
三、合理的选拔人才
四、加强员工能力的培训
思考题:
1、如何理解能力
2、如何理解能力与知识、智力的关系
3、试述能力的个别差异性
4、联系实际说明在管理实践中如何正确应用能力理论
参考书目:
1、竺乾威、邱柏生、顾丽梅主编:《组织行为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张 德主编:《组织行为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俞文钊著:《管理心理学》(上、下册),东方出版中心,2002年版
4、苏东水著:《管理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第六章 激励理论与管理
学时:8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需要、动机、激励的涵义、种类和特点,掌握各种激励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在管理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教学要点:
1、需要、动机、激励的涵义
2、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应用
3、双因素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应用
4、期望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应用
5、目标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应用
6、目标管理法
7、挫折的涵义、表现、原因与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需要、动机、激励的概述
一、需要概述
1、需要的涵义
2、需要的种类
3、需要的特点
二、动机概述
1、动机的涵义
2、动机的功能
3、动机的种类
4、动机与需要
三、激励概述
1、激励的涵义
2、激励的性质
3、激励的作用
4、激励理论的分类
第二节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及应用
一、基本观点
二、自我实现需要满足者的特征
三、需要层次理论的应用
第三节 双因素理论及应用
一、双因素的涵义
二、双因素的作用
1、激励因素的作用
2、保健因素的作用
三、双因素的应用
1、首先从激励因素入手
2、不能忽视保健因素
3、将保健因素转化为激励因素
第四节 期望理论及应用
一、基本观点
二、期望理论的应用
1、处理好努力与工作成绩的关系
2、处理好工作成绩与报赏的关系
3、处理好报赏与需要的关系
第五节 目标理论及应用
一、基本观点
二、目标理论的应用
1、设置目标要具体,便于测定
2、设置目标要具有一定难度
3、让职工参与目标的制定
4、要有经常性的反馈
5、要有必要的奖惩制度和管理措施
三、目标管理法
1、目标管理法的涵义
2、目标管理的内容
3、目标管理的作用
4、目标管理中的目标属性
5、目标管理的过程
6、目标管理法的优点和缺点
7、日本与美国目标管理法比较
第六节 挫折理论及应用
一、挫折的涵义
二、挫折的产生
1、客观原因
2、主观原因
三、挫折后的心理和行为表现
1、情绪表现
2、行为表现
四、战胜挫折的方法
1、正确对待挫折
2、改变环境
3、合理发泄
思考题:
1、如何理解需要、动机和激励的涵义
2、试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及应用
3、试述双因素理论及应用
4、试述期望理论及应用
5、试述目标理论及应用
6、目标管理法述评
7、试述挫折的表现、原因及战胜挫折的方法
参考书目:
1、竺乾威、邱柏生、顾丽梅主编:《组织行为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张 德主编:《组织行为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俞文钊著:《管理心理学》(上、下册),东方出版中心,2002年版
4、苏东水著:《管理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第七章 群体行为与管理
学时:2学时
教学要求:理解群体的涵义、分类和发展阶段,把握影响群体行为绩效的主要因素,掌握非正式群体的特征和作用。
教学要点:
1、群体的涵义、分类和发展阶段
2、影响群体行为绩效的主要因素
3、非正式群体的特征和作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群体概述
一、群体的涵义及分类
1、群体的涵义
2、群体的分类
二、群体的发展阶段
1、形成阶段
2、磨合阶段
3、正常化阶段
4、运行阶段
5、延续阶段
第二节 影响群体行为绩效的主要因素
一、群体的规模和群体内的人际关系
二、群体的士气与群体的凝聚力
三、群体的行为规范、压力与从众行为
第三节 非正式群体
一、非正式群体及特征
1、非正式群体的涵义
2、非正式群体的特征
二、非正式群体的作用
1、非正式群体对组织发展的影响
2、非正式群体对所属群体成员的影响
3、非正式群体的管理
思考题:
1、简述群体的构成要素
2、简述影响群体行为绩效的主要因素
3、非正式群体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4、在管理实践中,应如何加强对非正式群体的引导和利用
参考书目:
1、竺乾威、邱柏生、顾丽梅主编:《组织行为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张 德主编:《组织行为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俞文钊著:《管理心理学》(上、下册),东方出版中心,2002年版
4、苏东水著:《管理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第八章 群体沟通与管理
学时:2学时
教学要求:理解群体沟通的涵义、分类和网络形式,认识群体沟通中的相互作用分析理论及作用,掌握改善群体沟通效果的对策。
教学要点:
1、群体沟通的涵义及分类
2、群体沟通的网络
3、群体沟通中的相互作用分析
4、群体沟通的改善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群体沟通概述
一、群体沟通的涵义及分类
1、群体沟通的涵义
2、群体沟通的分类
二、群体沟通的网络
1、链式
2、轮式
3、环式
4、“Y”式
第二节 群体沟通中的心理分析
一、群体沟通中的相互作用分析
1、平行交流沟通
2、交叉交流沟通
二、个人间信息交流格调的模型
第三节 群体沟通的障碍及其对策
一、群体沟通的障碍
二、群体沟通的改善
思考题:
1、举一个组织日常沟通的例子,试分析其沟通的要素和过程
2、结合管理实践,谈谈沟通对于组织管理的作用
3、试论述群体沟通的障碍及其克服措施
参考书目:
1、竺乾威、邱柏生、顾丽梅主编:《组织行为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张 德主编:《组织行为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俞文钊著:《管理心理学》(上、下册),东方出版中心,2002年版
4、苏东水著:《管理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第九章 群体冲突与管理
学时:2学时
教学要求:理解冲突的涵义和来源,认识群体冲突的层次与过程,掌握冲突管理的基本策略。
教学要点:
1、冲突的涵义和来源
2、群体冲突的层次与过程
3、冲突管理的基本策略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冲突概述
一、冲突的涵义
二、冲突的来源
1、沟通因素
2、结构因素
3、个人因素
第二节 冲突的层次与过程
一、冲突的层次
1、个人内心冲突
2、人际冲突
3、群体间冲突
二、冲突的过程
1、对冲突的感知
2、单方的行动
3、对方的反映
4、多方的介入
第三节 冲突管理的基本策略
一、预防和引发冲突的基本策略
二、谈判的基本策略
1、识别谈判的基本类型
2、掌握充分的谈判信息
3、提高谈判的技巧
思考题:
1、冲突观念是如何演变的
2、试述冲突预防和引起冲突的策略
3、冲突的发展有几个阶段
第十章 群体决策与管理
学时:2学时
教学要求:认识决策的心理活动规律,掌握实施决策的心理要求,了解决策者心理素质的涵义和特征。
教学要点:
1、决策的心理活动规律
2、实施决策的心理要求
3、决策者的心理素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决策的心理活动规律
一、领导与决策
二、心理活动规律是决策的基础
三、研究心理活动规律是决策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四、决策者决策过程的心理要求
五、心理活动也可能成为决策障碍
第二节 实施决策的心理要求
一、实施决策的心理要求
1、增加决策的透明度
2、知人善任
3、善于培养人才
二、监督决策的心理要求
1、保持坚定的目标意志
2、正确对待认知失调
3、培养自我监督的意识
4、注意监督反应的心理效应
第三节 决策者的心理素质
一、心理素质的涵义和特征
二、决策者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1、良好的思维品质
2、良好的意志品质
3、良好的性格品质
思考题:
1、决策过程有什么心理要求
2、简述决策者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参考书目:
1、竺乾威、邱柏生、顾丽梅主编:《组织行为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张 德主编:《组织行为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俞文钊著:《管理心理学》(上、下册),东方出版中心,2002年版
4、苏东水著:《管理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第十一章 领导行为与管理
学时:5学时
教学要求:理解领导、领导者、管理者的涵义与区别,把握领导者影响力的涵义、内容和提高领导者影响力的途径,理解和掌握领导有效性理论的主要内容与意义,了解领导有效性理论的新发展。
教学要点:
1、领导、领导者、管理者的涵义
2、领导者影响力的涵义、内容和途径
3、领导行为有效性理论
4、领导方式理论
5、领导有效性理论的新发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领导的概念
一、领导的涵义
二、领导者的涵义
三、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异同
第二节 领导者的影响力
一、影响力的涵义
二、权力性影响力
1、传统因素
2、职位因素
3、资历因素
三、非权力性影响力
1、品格因素
2、能力因素
3、知识因素
4、感情因素。
四、提高领导者影响力的途径
1、正确使用权力性影响力
2、正确使用非权力性影响力
第三节 领导有效性理论
一、品质理论
1、传统品质理论
2、现代品质理论
二、行为理论
1、行为理论与品质理论的区别
2、领导行为四分图模式
3、PM领导行为类型理论
三、情景理论
1、领导的“连续带”模式
2、领导—参与模式
3、通路—目标模式
4、生命周期理论
5、领导风格抉择模式
6、领导者的权变模式
第四节 领导方式理论
1、勒温的领导方式试验
2、利克特的领导方式四体制说
第五节 领导有效性理论的新发展
1、领导的归因模式
2、交易型领导模式
3、魅力型领导模式
4、转换型领导模式
思考题:
1、通过实例说明,发挥领导者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意义
2、试述现代品质理论的主要成果,其意义何在
3、分析领导有效性行为理论的主要内容,其意义何在
4、阐述几个主要的领导有效性情景理论的内容,及其如何在管理实践中应用
5、探索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应用三种领导有效性理论时应有哪些特色
6、试述领导有效性理论的新发展,并作出评价
参考书目:
1、竺乾威、邱柏生、顾丽梅主编:《组织行为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张 德主编:《组织行为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俞文钊著:《管理心理学》(上、下册),东方出版中心,2002年版
4、苏东水著:《管理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第十二章组织行为与管理
学时:5学时
教学要求:掌握组织、组织设计、组织文化的基本知识,理解组织文化、组织变革的理论与方法,了解建立学习型组织的理论与实践。
教学要点:
1、组织的涵义、分类、结构与功能
2、组织设计的过程及影响因素
3、组织文化的特点、功能、理论和发展
4、组织变革的模式与方法
5、学习的涵义及操作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组织概述
一、组织的涵义及其分类
1、组织的涵义
2、组织的分类
二、组织的结构与功能
1、组织的结构
2、组织的功能
第二节 组织设计
一、组织设计过程
1、确定组织目标
2、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
3、明确权责体系
4、制定组织规范
二、影响组织设计的因素
1、外部因素
2、内部因素
第三节 组织文化
一、组织文化概述
1、组织文化的含义、特点与功能
2、组织文化的类型
二、组织文化理论
1、7S框架
2、卓越企业文化论
3、美国企业精神
4、Z理论
三、组织文化的发展
1、组织文化的塑造机制
2、组织文化的发展阶段与层次
第四节 组织变革
一、组织变革概述
1、组织变革的动力
2、组织变革的阻力
二、组织变革的模式
1、组织变革的系统模式
2、组织变革的过程模式
3、组织变革的成长模式
4、组织变革的综合模式
三、组织变革的方法
1、以人和文化为重点的方法
2、以任务和技术为重点的方法
3、以结构和战略为重点的方法
第五节 学习型组织的建立
一、学习型组织的涵义
二、五项修炼的涵义及操作方法
三、学习型组织的评价
思考题:
1、你如何看待组织目标的确定,它有哪些要求
2、谈谈你对制定组织规范的看法
3、组织文化的特征和功能是什么
4、试述西方组织文化理论对我国组织文化建设的借鉴意义
5、联系实际说明如何建设优秀组织文化
6、组织变革的动力主要有哪些
7、组织变革的阻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8、组织变革的几种模式各有何特征
9、试比较几种不同的组织变革方法
10、阐述几个主要的领导有效性情景理论的内容,及其如何在管理实践中应用
11、探索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应用三种领导有效性理论时应有哪些特色
12、试述领导有效性理论的新发展,并作出评价。
13、为什么说建立学习型组织是21世纪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方向
14、为什么说21世纪的管理理论和实践更为心理学化
参考书目:
1、竺乾威、邱柏生、顾丽梅主编:《组织行为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张 德主编:《组织行为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俞文钊著:《管理心理学》(上、下册),东方出版中心,2002年版
4、苏东水著:《管理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