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生前特别看重魏延,为何在刘备死后魏延会被排挤?
这个问题并不准确,刘备确实破格提拔了魏延,但是并没有特别看重他。倒是在刘备死后,诸葛亮因为无人可用,所以对魏延格外重用。而魏延受同僚排挤,则是他过于自傲所致。
根据《三国志·魏延传》记载,刘备夺取汉中以后,大家都认为汉中是益州门户,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刘备肯定会让张飞镇守。但是刘备却提拔魏延为镇远将军,汉中太守,坐镇汉中,蜀军上下都大为惊讶。
先主为汉中王,迁治成都,当得重将以镇汉川,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
考虑到在入川之前,魏延还只是刘备的部曲,默默无闻。益州之战时他屡建战功,才得以升为牙门将军,但是排名还在马超、关羽、张飞、赵云、黄忠等人之后。刘备这个任命让魏延一下子和赵云并列,还是坐镇汉中这样的要地,可以算是破格提拔了,也难怪蜀军上下会感到惊讶。
现在网上有些人更是认为刘备没有让张飞镇守汉中,却交给了魏延,说明他对魏延更加看重,不过这个说法值得商榷。
汉中之战以后,刘备封关羽、张飞、马超、黄忠为四方将军,而魏延的镇远将军只是杂号将军,相比之下要低了一级。而且从职责上来说,张飞虽然没有得到汉中太守的位子,但是刘备封他为右将军,并镇守阆中。阆中向北经米仓道可以抵达汉中,向东顺流而下过永安就是荆州,向西则是成都,无论蜀汉哪个方向有事,都可以及时增援。
而在夺取汉中之后,刘备一面命关羽北伐襄樊,一面又让刘封、孟达夺取上庸,打通了从汉中到荆州北部的通路。显然,此时刘备有意向曹操占据的南阳郡、襄樊方向发展。在蜀汉重心逐步东移的情况下,阆中的位置比汉中更为重要。所以张飞的职责也是重于魏延。
甚至在刘备称汉中王时没有得到升迁的赵云,表面上看魏延坐镇汉中,似乎权力、地位要高于他。但是赵云长期坐镇成都,刘备临终时,又任命他为中护军,执掌禁军,权责也要在魏延之上。
因此综合来看,刘备虽然大力提拔魏延,可是在蜀汉集团中,他最看重的还是关羽、张飞、赵云等人,魏延相比还是要差了一些。
倒是在刘备死后,诸葛亮主政期间,魏延的地位大幅度提升了。
《三国演义》中,关羽奉命攻打长沙时,魏延杀了长沙太守韩玄来降,诸葛亮却说他脑后有反骨,又弑主来降,是不忠不义,要将他推出去斩首。还是刘备求情,魏延才得以幸免。而后来诸葛亮北伐时,又不听魏延之计,兵出子午谷奇袭长安。临终前,诸葛亮更是担心魏延造反,特意安排马岱将他杀死。很多人看了演义,就认为诸葛亮一直在提防、压制魏延。
不过实际上这些只是罗贯中虚构的,历史上魏延原本就是刘备的部曲,没有弑主来降一事。诸葛亮根本不会因为这个原因觉得魏延不可靠。
而且诸葛亮主政之前,关羽、张飞、马超、黄忠等人已经去世,主政以后不久,赵云也因病逝世,此时魏延已经是蜀军中也算是元老级的人物了。加上夷陵之战蜀汉损失了大批将领,人才匮乏,诸葛亮能用的将领非常有限。所以诸葛亮对魏延也是非常重视,北伐时常常让他担任先锋。魏延也因战功逐步升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南郑侯,成为了蜀汉军中第一大将。
当然,在诸葛亮北伐期间,魏延多次希望自己能单独领兵北伐,但诸葛亮并没有同意。不过这主要是因为蜀军兵力有限,分兵以后过于单薄,加上魏延做事比较莽撞,诸葛亮不放心才会拒绝,并非故意压制他。
因此综合来看,诸葛亮比刘备更为重用魏延。
但是魏延的脾气不好,《三国志》中说他“性矜高”,经常得罪同僚。
像车骑将军刘琰是刘备在豫州时期就跟随左右的元老,地位极高,但是魏延却依然不给面子,公开和他争执。还有长史杨仪因为对魏延不假辞色,两人的关系更是势同水火。一次军务会议上魏延和杨仪争执,魏延甚至拔剑相向,亏得大家拦住才没出事。
魏延脾气这么大,自然人缘不好,和同僚关系也极差。诸葛亮活着的时候爱惜他是个人才,多方加以维护,魏延才没出事。而诸葛亮死后,魏延还是脾气不改,公然和杨仪争夺兵权,前线军中的费祎、姜维等人和朝中的董允、蒋琬都支持杨仪,最终导致魏延兵败身亡。
所以魏延受到排挤,主要还是自己脾气不好导致的,怪不了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