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古典园林的差异是什么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园林作为一种艺术样式,它首先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东西方园林有着不同的产生、发展背景,也有着不同的哲学、 美学 基础。接下来就和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东西方古典园林的差异,欢迎阅读!
东西方古典园林的差异
建筑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是一部凝固的史诗。她积淀着人类的 历史 ,尤其是 文化 史,体现了各国人民丰富的 想象力 和独特的 思维方式 。
人们习惯于将古希腊、罗马为代表的欧洲建筑体系视为西方建筑,将中国、印度、日本为代表的亚洲建筑体系视为东方建筑。将以中国为代表的 自然 式园林称为东方古典园林,将以法国为代表的规则式园林称为西方古典园林。中国园林建筑与西方园林建筑相比,由于各自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形态、文化氛围等方面的差异,造园中使用不同的建筑材料和布局形式,表达各自不同的观念情调和审美意识,产生了东西方园林建筑的差异。
东西方古典园林的一个最大区别,就在于是突出自然风景还是突出建筑。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由文人、画家、造园匠师们创造出来的自然山水式园林,追求天然之趣是我国造园艺术的基本特征。在中国园林里,不规则的平面中自然的山水是景观构图的主体,而形式各异的各类建筑却为观赏和营造文化品味而设, 植物 配合着山水自由布置,道路回环曲折,达到一种自然环境、审美情趣与美的理想水乳交融的境界,既“可望可行”,又“可游可居”,富有自然山水情调的园林艺术空间。
以法国宫廷花园为代表的由建筑师、雕塑家和园林设计师创作出来的西方规则式古典园林,以几何体形的美学原则为基础,以“强迫自然去接受均称的法则”为指导思想,追求一种纯净的、人工雕琢的盛装美。花园多采取几何对称的布局,有明确的贯穿整座园林的轴线与对称关系。水池、广场、树木、雕塑、建筑、道路等都在中轴上依次排列,在轴线高处的起点上常布置着体量高大、严谨对称的建筑物,建筑物控制着轴线,轴线控制着园林,因此建筑也就统率着花园,花园从属于建筑。
造园使用的建筑材料,中国传统建筑以土木为主,西方古典建筑以石质为主。在布局上,中国传统建筑多数是向平面展开的组群布局,而西方古典建筑强调向上挺拔,突出个体建筑。在建筑文化的主题上,中国传统建筑以宣扬皇权至尊、明伦示礼为中心,西方古典建筑以宣扬神的崇高、表现对神的崇拜与爱戴为中心。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风格以人与自然“和谐”之美为基调,西方古典建筑的艺术风格重在表现人与自然的对抗之美,以宗教建筑的空旷、封闭的内部空间使人产生宗教般的激情与迷狂。
我国的传统建筑是一种木结构体系,其中使用最多的是抬梁式木构架。抬梁式木构架不仅可以组成一间、三间、五间乃至若干间的房屋,还可以建造三角、正方、五角、六角、八角、圆形、扇面、万字、田字及其他特殊平面的建筑,甚至可以构成多层的楼阁与塔等建筑,墙壁是起围护、分割作用的非承重构件。由于受到木材及结构本身的限制,形状及内部空间较简单。布局上,总是把各种不同用途的房间分解为若干幢单体建筑,每幢单体建筑都有其特定的功能与一定的“身份”,以及与这个“身份”相适应的位置。建筑艺术处理的重点,表现在建筑结构本身的美化、建筑的造型及少量的附加装饰上。
中国传统的审美趣味虽然在对待城市和处理宫殿、寺院、民居等建筑的布局上十分喜爱用轴线引导和左右对称的方法以求得整体的统一性,但却不像西方那样一味地为追求几何美而在园林中大量采用这种手法。脱胎于我国传统建筑中的中国园林建筑,形式多样,位置灵活,按使用上的需要,可把它们独立设置,也可用廊、墙等组合成为院落式的群体。建筑空间变化曲折、丰富多彩。在处理建筑、人、环境的关系时,儒家所倡导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使中国园林建筑强调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协调和统一。传统的将建筑化大为小、化集中的大体量为分散的小体量的处理手法,非常适合于中国园林布局与景观上“山水为主、建筑为辅”的设计理念的需要。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强调“线型美”,园林建筑所采取的木质梁、柱,恰恰能适应这种“线”的艺术要求,无论是单体建筑,还是群体建筑,均讲究具有优美的轮廓线和天际线。
西方古代建筑多以石料砌筑,墙壁较厚,窗洞较小,建筑的跨度受石料的限制而内部空间较小。拱券结构发展后,建筑空间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解放,建造起了象罗马的万神庙等有内部空间层次的公共性建筑物,建筑的空间艺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未突破厚重实体的外框。西方古典造型艺术强调“体积美”,建筑物的尺度、体量、形象并不去适应人们实际活动的需要,而着重在于强调建筑实体的气氛,其着眼点在于两度的立面与三度的形体,建筑与雕塑连为一体,追求一种雕塑性的美。其建筑艺术加工的重点也自然地集中到了目力所及的外表及装饰艺术上。
西方古典园林中的园林建筑取法于西方古典建筑,它把各种不同功能用途的房间都集中在一幢砖石结构的建筑物内,所追求的是一种内部空间的构成美和外部形体的雕塑美。由于建筑体积庞大,因此很重视其立面实体的分划和处理,从而形成一整套立面构图的美学原则。
在园林布局上,黑格尔曾说:“最彻底地运用建筑原则于园林艺术的是法国的园子,它们照例接近高大的宫殿,树木是栽成有规律的行列,形成林荫大道,修剪得很整齐,围墙也是用修剪整齐的篱笆造成的。这样就把大自然改造成为一座露天的广厦”。西方古典园林无论在情趣上还是构图上和古典建筑所遵循的都是同一个原则。园林设计把建筑设计的手法、原则从室内搬到室外,两者除组合要素不同外,并没有很大的差别。
东西方园林艺术的相互影响
应当看到,东西方园林艺术是互补的,各有所长而难有借鉴。如西班牙庭园深受伊斯兰园林风格的影响,其布局大多是:以建筑围成方形庭园,建筑物有拱廊,庭中有水池,庭园内外有树林。
17世纪至18世纪,英国开始接受中国造园思想。《大 百科 全书·英国自然风景园》介绍:在《论伊壁鸠鲁式的园林》中提到:完全不规则的中国园林可能比其他形式的园林更美。1757年、1772年,英国园林师W·钱伯斯出版了《中国建筑设计》、《东方造园泛论》等著作,他把在中国亲眼见到的园林介绍给英国,主张在英国园林中引入中国情调的建筑小品。
中国园林对法国园林也有影响。据说,法国巴黎有20多处仿效中国古典园林的景观。1670 年,在凡尔赛建造的蓝白瓷宫,就仿效了南京的琉璃塔。18世纪,法国人从传教士寄自中国的 报告 中进一步了解了中国的造园艺术。1774年,在凡尔赛园林建成了小特里阿农花园,该园掇山叠石,修建亭阁,追求天然野趣,被称为中国式园林。
西方在园林学理论方面自有其系统性和深度,在严密规划方面更有其特色。特别是近代以来大力推广公共园林,这比东方要突出。
中国园林,在明清时代已受到 西方文化 影响。清代,在都城郊外修建了号称万园之园——圆明园,它是中西园林艺术的融合。园中的山水布置与庭院设计都是中国式的,而大量的雕塑、楼阁却是西方式的。圆明园虽被八国联军毁了,但从残柱断梁却可以看到西方的纹饰图案,如远瀛观、海晏堂、方外观等都是西式建筑。
晚清,随着租界的出现,西方文化加强了对中国的渗透,长江流域出现了一些模仿西式风格的园林。如上海的凡尔登公园、法国公园的沉床园都具有法国勒诺特尔风格。无锡锡山南坡的水阶梯具有意大利台地园风格。
从晚清到民国年间,私人园林也在西化。如无锡的梅园、蠡园,都被称为中西合璧的园林。一些官僚、买办、商人、文士受西方思想影响最快,他们的宅园几乎无不西化。
总之,中西方的园林相互影响,有同有异。西方园林追求物质形式的美、人工的美、几何布局的美、一览无余的美。中国园林追求意韵的美、自然与人和谐的美、浪漫主义的美、抑扬迭宕的美。如果把西方园林比作 油画 ,那么可把中国园林比作 山水画 ,中国园林比西方园林更加自然化。
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西方园林的融合
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造园活动,由于各自文化传统的不同由各具不同艺术风格,其中风格最具典型的两种园林:中国园林与西方园林。他们都有光辉灿烂的艺术成就,对从古到今的造园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两种园林的典型还适合现代园林吗?答案是否定的,它们都具有不同的局限性。
中国古典园林的局限性
在众多形式和风格殊异的园林设计中,中国的园林以本与自然,高于自然,把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结合,从而做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而独辟蹊径,先后对日本园林,欧洲园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堪称园林之母。但近些年来,在中国大地产生了效仿西方园林的众多实例,这也不是没有原因的。中国古典园林无论是北方的皇家园林还是南方的私家园林,都是由高高的围墙封闭,供少数人游玩居住的。都是私人园子的范畴,一般的人是不能随意进出的。这便 决定 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封闭性和私密性。而现代社会的园林的服务的主要人群便是普通的人民大众,这便要求现代的园林具有开敞性和大众性。古典园林与现实的大众需求产生了矛盾,而这一需求恰能被开放几何形划分的西方园林所满足,从而造成近现代营造西方园林的狂潮。中国古典园林的服务人群和内向性决定了它的历史局限性。
现代西方园林的局限性
与追求自然美的中国园林不同,西方古典园林以整齐一律,均衡对称,具有明确的轴线引导,讲究几何图案的组织,甚至连花草树木都修剪得方方正正,一切为人工创造为特点。现代西方园林虽不再有修剪整齐的树木,但还是保持了古典园林中的以大几何图案划分地域,重在人工创造的特点。现代的西方园林大的几何图形的广场形式确实可以满足普通人民的 健身 娱乐 要求,但在中国很多地方以机械效仿,生搬硬套,这种没有经过 消化 吸收的“文化大搬移”必定会产生一些没有生命的景观垃圾。而且西方园林设计过于平面化, 人们往往惊叹于设计图纸平面图案的美妙绝伦,但事实上,亲身置身于施工完的景观现场,完全体会不到设计者的“独具匠心”。在夏日的骄阳下,人们穿越广场匆匆行走,根本无暇顾及满目平整的花花草草。大尺度的平面布置,使景观设计成为纯粹的装饰品,和人产生了很大的距离。设计思想过于苍白,一味追求形式美,抛弃了实用功能和延承历史文脉的本质要素,只能是苍白而无生命的。
人性化现代园林的融合
中国古典园林与西方现代园林两个不同源的园林在现代园林的需求中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局限性,这就要求我们把这两种类型的园林 进行优化重组,最终达到人性化现代园林的融合。
西方园林的过于人工雕琢且营地铺装占有很大面积,而中国园林崇尚“自然”,从老庄崇尚自然到以表现自然美为主旨的山水诗、山水画和山水园林的出现、发展,都贯穿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哲学观念。这个观念深刻影响了中国园林艺术的创作,强调“法天贵真”、“天趣自然”,反对成法和违背自然的人工雕凿。这一点中国园林可以给与很好的修正和完善。可以把中国园林中师法自然,多以植物造景为主运用到现代的大广场式的西方园林中去,应该切实地把人性需求落到实处,真正的做到使人可停,可赏,可游,可憩的自然舒适环境。西方园林不仅要在设计中运用中国园林的自然手法,在实际工程的场地改造中也应注意因地制宜。
景观建设最理想的是利用自然界原有的地形,它是亿万年逐步形成的,具有自然界本身固有的协调,利用起来既省工力又有丰富的自然情趣。事实上由于人们无限制地开垦、开采、修建工程,现在的城市及郊区已经很少保存着原有的自然地形了。所以西方园林还应注意向自然风景学习。自然界创造的风景,在宏观方面要了解它的地质构造,了解地形和水系的依赖关系,了解它的形态表现。有一定的熟悉以后,再进一步纪录自然风景在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过程。如果是准备利用开发的自然风景,还要进一步详细调查,要以土地的自然属性来决定它的用途。如果不加调查就武断的决定,它的利用就会遭到失败。在环太湖十八弯景的设计中,设计者对每一个山坡都进行了土质和地形的分析,拿出相应的设计方案就非常的 成功 。
对于西方园林的内涵苍白这一点,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却表现得淋漓尽致,更是值得学习的。 中国园林区别于世界上其他园林体系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不以创造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具体园林形象为最终目的。它追求的是表现形外之意,象外之象,也就是所谓意境。意境,实质上是园主所向往的,从中寄托着情感、观念和哲理的一种理想审美境界。它通过园主对自然景物的典型概括和提炼,赋予景象以某种精神情感的寄托,然后加以引导和深化,使观赏者在游览观赏这些具体的景象时,触景生情,产生共鸣,激发联想,对眼前景象进行不断的补充与 拓展 ,感悟到景象所蕴藏的情感、观念,甚至直觉体验到某种 人生哲理 ,从而获得精神上的一种超脱与自由,享受到审美的愉悦。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不可能象古人一般整日赏花饮酒,闲情雅致,也不会产生那么多丰富的情感。但作为社会整体的一员,必定时刻与周围的一切产生联系。好的景观设计师能洞察人的情感,体会文化与哲理的审美,其作品必将与社会单体产生更多的共鸣。这也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中国古典园林中也有很大的时代局限性,由封闭内向性向开敞大众性转变,必然离不开对西方园林的学习借鉴。借鉴西方园林中的大型的开放性的理念,建造成为大众服务的公共园林 .
在现代景观设计发展的过程中,西方的园林风格盛行于现代中国大地,首先体现在房地产业中,开发商为了起到好的效果,他们往往启用国外的设计机构,结果设计出来的效果许多是纯粹的西方园林风格,到处是罗马柱和欧式雕塑,在植物的配植上讲究群植,花团锦绣,豪华气派,中国传统风格的园林艺术难觅其踪。在其出现的初期,人们感叹其气派和豪华,同时,对其手法也倍感新奇,认同其开敞奔放的风格,使这种风格和款式在九十年代末达到了高峰。同样,其他的园林绿化也受到很深的影响,如道路绿化,街头小品,大型广场等都有了很强的西方园林色彩,传统园林风格受到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受到一次很好的洗礼,不可避免地印上了时代的烙印。这充分让我们意识到,借鉴西方园林不是仅仅借鉴西方园林的外在形式,而是借鉴西方园林中的大众开放性的内在理念。如天津的中心花园于2000年仿西方的大广场园林建成一圆形的旱式喷泉广场,实用价值极低,其夏天日照强烈,无法使人停留,造成了资源和资金的大量浪费。
同样在中国大地上也未免有一些过份追求古典园林风格,一味生搬硬套,造成了景观的滥用和浪费。古典园林所表现的人生哲理和审美情趣与今天新的时代有着很大的距离,它的一些创作思想和手法是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的,并有其适应的范围。时代不同了,就不应该不分条件,到处套用传统园林的做法。比如叠假山,这是传统园林的主要造园手段,是表现山水这一主旨所必须的。它在私家园林面积有限而又封闭的空间中是自然山峦的典型化,虽然实际的尺度和体量都不大,却仍然能体现其高峻与幽深的境界,宛若自然。可是,现在有一些城市,不分场合,堆叠假山成风,不论公园还是空旷的广场都堆,结果是假山的体量很大,仍显不出山峦的气势,像一堆乱石头,花了钱,费了人力,效果并不好。当然,也有处理的好的,那是对传统的假山技术进行改造,以现代化材料代替湖石和黄石等价格昂贵的天然石料,强调整体效果,恰当地处理好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如广州流花湖旁的山石景色,尚称自然,是对传统假山的继承与创新。另外,古典造园强调景色入画,往往曲桥无槛、径必羊肠,廊必九回。这些也不能到处搬用。南京金陵饭店的外庭院,以黄石叠成池岸、假山,采用平顶的游廊,与现代化的建筑取得协调,是谓借鉴的好。所以设计师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无论西方园林还是中国园林的应用都要建立在适合适度的基础上。
综上所述,现代的园林要开敞性与植物造景并重,永远把人民大众的需求放在首位,有机的结合中国古典园林与西方现代园林的优越性,创建更完善的人性化现代园林。
猜你喜欢:
1. 北方古典园林对称布局有什么特
2. 上海的五大古典园林
3. 古典园林的分期及特点是什么
4. 传统园林与西方园林区别
5. 中国古典园林文化论文范文
6. 论中西方电影文化的差异论文
东西方古典园林的差异
建筑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是一部凝固的史诗。她积淀着人类的 历史 ,尤其是 文化 史,体现了各国人民丰富的 想象力 和独特的 思维方式 。
人们习惯于将古希腊、罗马为代表的欧洲建筑体系视为西方建筑,将中国、印度、日本为代表的亚洲建筑体系视为东方建筑。将以中国为代表的 自然 式园林称为东方古典园林,将以法国为代表的规则式园林称为西方古典园林。中国园林建筑与西方园林建筑相比,由于各自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形态、文化氛围等方面的差异,造园中使用不同的建筑材料和布局形式,表达各自不同的观念情调和审美意识,产生了东西方园林建筑的差异。
东西方古典园林的一个最大区别,就在于是突出自然风景还是突出建筑。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由文人、画家、造园匠师们创造出来的自然山水式园林,追求天然之趣是我国造园艺术的基本特征。在中国园林里,不规则的平面中自然的山水是景观构图的主体,而形式各异的各类建筑却为观赏和营造文化品味而设, 植物 配合着山水自由布置,道路回环曲折,达到一种自然环境、审美情趣与美的理想水乳交融的境界,既“可望可行”,又“可游可居”,富有自然山水情调的园林艺术空间。
以法国宫廷花园为代表的由建筑师、雕塑家和园林设计师创作出来的西方规则式古典园林,以几何体形的美学原则为基础,以“强迫自然去接受均称的法则”为指导思想,追求一种纯净的、人工雕琢的盛装美。花园多采取几何对称的布局,有明确的贯穿整座园林的轴线与对称关系。水池、广场、树木、雕塑、建筑、道路等都在中轴上依次排列,在轴线高处的起点上常布置着体量高大、严谨对称的建筑物,建筑物控制着轴线,轴线控制着园林,因此建筑也就统率着花园,花园从属于建筑。
造园使用的建筑材料,中国传统建筑以土木为主,西方古典建筑以石质为主。在布局上,中国传统建筑多数是向平面展开的组群布局,而西方古典建筑强调向上挺拔,突出个体建筑。在建筑文化的主题上,中国传统建筑以宣扬皇权至尊、明伦示礼为中心,西方古典建筑以宣扬神的崇高、表现对神的崇拜与爱戴为中心。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风格以人与自然“和谐”之美为基调,西方古典建筑的艺术风格重在表现人与自然的对抗之美,以宗教建筑的空旷、封闭的内部空间使人产生宗教般的激情与迷狂。
我国的传统建筑是一种木结构体系,其中使用最多的是抬梁式木构架。抬梁式木构架不仅可以组成一间、三间、五间乃至若干间的房屋,还可以建造三角、正方、五角、六角、八角、圆形、扇面、万字、田字及其他特殊平面的建筑,甚至可以构成多层的楼阁与塔等建筑,墙壁是起围护、分割作用的非承重构件。由于受到木材及结构本身的限制,形状及内部空间较简单。布局上,总是把各种不同用途的房间分解为若干幢单体建筑,每幢单体建筑都有其特定的功能与一定的“身份”,以及与这个“身份”相适应的位置。建筑艺术处理的重点,表现在建筑结构本身的美化、建筑的造型及少量的附加装饰上。
中国传统的审美趣味虽然在对待城市和处理宫殿、寺院、民居等建筑的布局上十分喜爱用轴线引导和左右对称的方法以求得整体的统一性,但却不像西方那样一味地为追求几何美而在园林中大量采用这种手法。脱胎于我国传统建筑中的中国园林建筑,形式多样,位置灵活,按使用上的需要,可把它们独立设置,也可用廊、墙等组合成为院落式的群体。建筑空间变化曲折、丰富多彩。在处理建筑、人、环境的关系时,儒家所倡导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使中国园林建筑强调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协调和统一。传统的将建筑化大为小、化集中的大体量为分散的小体量的处理手法,非常适合于中国园林布局与景观上“山水为主、建筑为辅”的设计理念的需要。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强调“线型美”,园林建筑所采取的木质梁、柱,恰恰能适应这种“线”的艺术要求,无论是单体建筑,还是群体建筑,均讲究具有优美的轮廓线和天际线。
西方古代建筑多以石料砌筑,墙壁较厚,窗洞较小,建筑的跨度受石料的限制而内部空间较小。拱券结构发展后,建筑空间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解放,建造起了象罗马的万神庙等有内部空间层次的公共性建筑物,建筑的空间艺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未突破厚重实体的外框。西方古典造型艺术强调“体积美”,建筑物的尺度、体量、形象并不去适应人们实际活动的需要,而着重在于强调建筑实体的气氛,其着眼点在于两度的立面与三度的形体,建筑与雕塑连为一体,追求一种雕塑性的美。其建筑艺术加工的重点也自然地集中到了目力所及的外表及装饰艺术上。
西方古典园林中的园林建筑取法于西方古典建筑,它把各种不同功能用途的房间都集中在一幢砖石结构的建筑物内,所追求的是一种内部空间的构成美和外部形体的雕塑美。由于建筑体积庞大,因此很重视其立面实体的分划和处理,从而形成一整套立面构图的美学原则。
在园林布局上,黑格尔曾说:“最彻底地运用建筑原则于园林艺术的是法国的园子,它们照例接近高大的宫殿,树木是栽成有规律的行列,形成林荫大道,修剪得很整齐,围墙也是用修剪整齐的篱笆造成的。这样就把大自然改造成为一座露天的广厦”。西方古典园林无论在情趣上还是构图上和古典建筑所遵循的都是同一个原则。园林设计把建筑设计的手法、原则从室内搬到室外,两者除组合要素不同外,并没有很大的差别。
东西方园林艺术的相互影响
应当看到,东西方园林艺术是互补的,各有所长而难有借鉴。如西班牙庭园深受伊斯兰园林风格的影响,其布局大多是:以建筑围成方形庭园,建筑物有拱廊,庭中有水池,庭园内外有树林。
17世纪至18世纪,英国开始接受中国造园思想。《大 百科 全书·英国自然风景园》介绍:在《论伊壁鸠鲁式的园林》中提到:完全不规则的中国园林可能比其他形式的园林更美。1757年、1772年,英国园林师W·钱伯斯出版了《中国建筑设计》、《东方造园泛论》等著作,他把在中国亲眼见到的园林介绍给英国,主张在英国园林中引入中国情调的建筑小品。
中国园林对法国园林也有影响。据说,法国巴黎有20多处仿效中国古典园林的景观。1670 年,在凡尔赛建造的蓝白瓷宫,就仿效了南京的琉璃塔。18世纪,法国人从传教士寄自中国的 报告 中进一步了解了中国的造园艺术。1774年,在凡尔赛园林建成了小特里阿农花园,该园掇山叠石,修建亭阁,追求天然野趣,被称为中国式园林。
西方在园林学理论方面自有其系统性和深度,在严密规划方面更有其特色。特别是近代以来大力推广公共园林,这比东方要突出。
中国园林,在明清时代已受到 西方文化 影响。清代,在都城郊外修建了号称万园之园——圆明园,它是中西园林艺术的融合。园中的山水布置与庭院设计都是中国式的,而大量的雕塑、楼阁却是西方式的。圆明园虽被八国联军毁了,但从残柱断梁却可以看到西方的纹饰图案,如远瀛观、海晏堂、方外观等都是西式建筑。
晚清,随着租界的出现,西方文化加强了对中国的渗透,长江流域出现了一些模仿西式风格的园林。如上海的凡尔登公园、法国公园的沉床园都具有法国勒诺特尔风格。无锡锡山南坡的水阶梯具有意大利台地园风格。
从晚清到民国年间,私人园林也在西化。如无锡的梅园、蠡园,都被称为中西合璧的园林。一些官僚、买办、商人、文士受西方思想影响最快,他们的宅园几乎无不西化。
总之,中西方的园林相互影响,有同有异。西方园林追求物质形式的美、人工的美、几何布局的美、一览无余的美。中国园林追求意韵的美、自然与人和谐的美、浪漫主义的美、抑扬迭宕的美。如果把西方园林比作 油画 ,那么可把中国园林比作 山水画 ,中国园林比西方园林更加自然化。
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西方园林的融合
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造园活动,由于各自文化传统的不同由各具不同艺术风格,其中风格最具典型的两种园林:中国园林与西方园林。他们都有光辉灿烂的艺术成就,对从古到今的造园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两种园林的典型还适合现代园林吗?答案是否定的,它们都具有不同的局限性。
中国古典园林的局限性
在众多形式和风格殊异的园林设计中,中国的园林以本与自然,高于自然,把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结合,从而做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而独辟蹊径,先后对日本园林,欧洲园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堪称园林之母。但近些年来,在中国大地产生了效仿西方园林的众多实例,这也不是没有原因的。中国古典园林无论是北方的皇家园林还是南方的私家园林,都是由高高的围墙封闭,供少数人游玩居住的。都是私人园子的范畴,一般的人是不能随意进出的。这便 决定 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封闭性和私密性。而现代社会的园林的服务的主要人群便是普通的人民大众,这便要求现代的园林具有开敞性和大众性。古典园林与现实的大众需求产生了矛盾,而这一需求恰能被开放几何形划分的西方园林所满足,从而造成近现代营造西方园林的狂潮。中国古典园林的服务人群和内向性决定了它的历史局限性。
现代西方园林的局限性
与追求自然美的中国园林不同,西方古典园林以整齐一律,均衡对称,具有明确的轴线引导,讲究几何图案的组织,甚至连花草树木都修剪得方方正正,一切为人工创造为特点。现代西方园林虽不再有修剪整齐的树木,但还是保持了古典园林中的以大几何图案划分地域,重在人工创造的特点。现代的西方园林大的几何图形的广场形式确实可以满足普通人民的 健身 娱乐 要求,但在中国很多地方以机械效仿,生搬硬套,这种没有经过 消化 吸收的“文化大搬移”必定会产生一些没有生命的景观垃圾。而且西方园林设计过于平面化, 人们往往惊叹于设计图纸平面图案的美妙绝伦,但事实上,亲身置身于施工完的景观现场,完全体会不到设计者的“独具匠心”。在夏日的骄阳下,人们穿越广场匆匆行走,根本无暇顾及满目平整的花花草草。大尺度的平面布置,使景观设计成为纯粹的装饰品,和人产生了很大的距离。设计思想过于苍白,一味追求形式美,抛弃了实用功能和延承历史文脉的本质要素,只能是苍白而无生命的。
人性化现代园林的融合
中国古典园林与西方现代园林两个不同源的园林在现代园林的需求中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局限性,这就要求我们把这两种类型的园林 进行优化重组,最终达到人性化现代园林的融合。
西方园林的过于人工雕琢且营地铺装占有很大面积,而中国园林崇尚“自然”,从老庄崇尚自然到以表现自然美为主旨的山水诗、山水画和山水园林的出现、发展,都贯穿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哲学观念。这个观念深刻影响了中国园林艺术的创作,强调“法天贵真”、“天趣自然”,反对成法和违背自然的人工雕凿。这一点中国园林可以给与很好的修正和完善。可以把中国园林中师法自然,多以植物造景为主运用到现代的大广场式的西方园林中去,应该切实地把人性需求落到实处,真正的做到使人可停,可赏,可游,可憩的自然舒适环境。西方园林不仅要在设计中运用中国园林的自然手法,在实际工程的场地改造中也应注意因地制宜。
景观建设最理想的是利用自然界原有的地形,它是亿万年逐步形成的,具有自然界本身固有的协调,利用起来既省工力又有丰富的自然情趣。事实上由于人们无限制地开垦、开采、修建工程,现在的城市及郊区已经很少保存着原有的自然地形了。所以西方园林还应注意向自然风景学习。自然界创造的风景,在宏观方面要了解它的地质构造,了解地形和水系的依赖关系,了解它的形态表现。有一定的熟悉以后,再进一步纪录自然风景在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过程。如果是准备利用开发的自然风景,还要进一步详细调查,要以土地的自然属性来决定它的用途。如果不加调查就武断的决定,它的利用就会遭到失败。在环太湖十八弯景的设计中,设计者对每一个山坡都进行了土质和地形的分析,拿出相应的设计方案就非常的 成功 。
对于西方园林的内涵苍白这一点,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却表现得淋漓尽致,更是值得学习的。 中国园林区别于世界上其他园林体系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不以创造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具体园林形象为最终目的。它追求的是表现形外之意,象外之象,也就是所谓意境。意境,实质上是园主所向往的,从中寄托着情感、观念和哲理的一种理想审美境界。它通过园主对自然景物的典型概括和提炼,赋予景象以某种精神情感的寄托,然后加以引导和深化,使观赏者在游览观赏这些具体的景象时,触景生情,产生共鸣,激发联想,对眼前景象进行不断的补充与 拓展 ,感悟到景象所蕴藏的情感、观念,甚至直觉体验到某种 人生哲理 ,从而获得精神上的一种超脱与自由,享受到审美的愉悦。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不可能象古人一般整日赏花饮酒,闲情雅致,也不会产生那么多丰富的情感。但作为社会整体的一员,必定时刻与周围的一切产生联系。好的景观设计师能洞察人的情感,体会文化与哲理的审美,其作品必将与社会单体产生更多的共鸣。这也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中国古典园林中也有很大的时代局限性,由封闭内向性向开敞大众性转变,必然离不开对西方园林的学习借鉴。借鉴西方园林中的大型的开放性的理念,建造成为大众服务的公共园林 .
在现代景观设计发展的过程中,西方的园林风格盛行于现代中国大地,首先体现在房地产业中,开发商为了起到好的效果,他们往往启用国外的设计机构,结果设计出来的效果许多是纯粹的西方园林风格,到处是罗马柱和欧式雕塑,在植物的配植上讲究群植,花团锦绣,豪华气派,中国传统风格的园林艺术难觅其踪。在其出现的初期,人们感叹其气派和豪华,同时,对其手法也倍感新奇,认同其开敞奔放的风格,使这种风格和款式在九十年代末达到了高峰。同样,其他的园林绿化也受到很深的影响,如道路绿化,街头小品,大型广场等都有了很强的西方园林色彩,传统园林风格受到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受到一次很好的洗礼,不可避免地印上了时代的烙印。这充分让我们意识到,借鉴西方园林不是仅仅借鉴西方园林的外在形式,而是借鉴西方园林中的大众开放性的内在理念。如天津的中心花园于2000年仿西方的大广场园林建成一圆形的旱式喷泉广场,实用价值极低,其夏天日照强烈,无法使人停留,造成了资源和资金的大量浪费。
同样在中国大地上也未免有一些过份追求古典园林风格,一味生搬硬套,造成了景观的滥用和浪费。古典园林所表现的人生哲理和审美情趣与今天新的时代有着很大的距离,它的一些创作思想和手法是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的,并有其适应的范围。时代不同了,就不应该不分条件,到处套用传统园林的做法。比如叠假山,这是传统园林的主要造园手段,是表现山水这一主旨所必须的。它在私家园林面积有限而又封闭的空间中是自然山峦的典型化,虽然实际的尺度和体量都不大,却仍然能体现其高峻与幽深的境界,宛若自然。可是,现在有一些城市,不分场合,堆叠假山成风,不论公园还是空旷的广场都堆,结果是假山的体量很大,仍显不出山峦的气势,像一堆乱石头,花了钱,费了人力,效果并不好。当然,也有处理的好的,那是对传统的假山技术进行改造,以现代化材料代替湖石和黄石等价格昂贵的天然石料,强调整体效果,恰当地处理好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如广州流花湖旁的山石景色,尚称自然,是对传统假山的继承与创新。另外,古典造园强调景色入画,往往曲桥无槛、径必羊肠,廊必九回。这些也不能到处搬用。南京金陵饭店的外庭院,以黄石叠成池岸、假山,采用平顶的游廊,与现代化的建筑取得协调,是谓借鉴的好。所以设计师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无论西方园林还是中国园林的应用都要建立在适合适度的基础上。
综上所述,现代的园林要开敞性与植物造景并重,永远把人民大众的需求放在首位,有机的结合中国古典园林与西方现代园林的优越性,创建更完善的人性化现代园林。
猜你喜欢:
1. 北方古典园林对称布局有什么特
2. 上海的五大古典园林
3. 古典园林的分期及特点是什么
4. 传统园林与西方园林区别
5. 中国古典园林文化论文范文
6. 论中西方电影文化的差异论文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