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人际关系的类型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1、讨好型——都是我的错 这种类型的人缺乏自我价值。容易在关系里被控制,受虐待。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懂得拒绝,不会说不。 他们常有类似观点:面对这样的父母,面对这样的家庭,我有什么办法?我有什么选择?都怪我,不能令他们高兴。都怪我,不能解决这一切问题。 他们认为自己没有权利“反抗”,没有资格“说不”,他们放大了说不后“灾难性”的后果。 他们习惯在他人的认可之中获得自己存在的价值,哪怕自己已经在关系里很不舒服,很不快乐,依然没有勇气反抗。 他们通常会在关系之中伤害自己,怨恨对方,时常感觉自己从未真正活过。 2、指责型——都是你的错。 恰恰相反,指责型的人非常的“自恋”,把所有的责任都归咎于外,擅于指责,长于批判。 都是你的问题,事情才会变成这个样子!如果不是你,我怎么会发这么大的脾气?你怎么能不听我的话?你怎么回事啊? 所有这些,是他们的口头禅。 他们经常因为指责、批判破坏关系,毁灭沟通,最终,他人唯恐避之不及,家人因此受尽折磨。 通常,指责型的父母,会有讨好型的子女与之“匹配”。这就构建了一段施虐与受虐的“孽缘”。 这样一种应对方式,让他们看不清自己的责任,从而活在抱怨、批判之中,逮着一个,怪罪一个。他们这种偏执、冲动,极易伤害他人。 体现在关系上,就是他们无法与他人真正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在边界上毫无意识,对家人肆意地干涉、指责,打着都是为你好的旗帜,最终却让他人受到伤害,自己遭到排挤。 3、超理智型与打岔型——这是错的,应该这样。或者,你究竟想怎样? 超理智的人看起来对事情“拎得清”,待久了你发现他们就像冷血动物一般。冷漠,“理性”,缺乏温度。 在他们的身上,你感受不到爱。 他们认为事情都应该按部就班,循规蹈矩。一切理应如此。他们就像封建的大家长。一切都要按规矩办,缺乏情感,沉闷死板。 他们挂在嘴边的是“应该这样”,“不能这样”,情感的缺乏让人感到非常的寒冷。 打岔型的人行事做人毫无章法,喜怒无常,他们几乎可以把所有的事情全都搞糟,让你无从预估他们下一步会怎样。 这一秒温暖如春,下一秒冷若冰霜,情感的不稳定与波动,让他们陷入了混乱之中。 概括的说,两类人都无法与世界建立真实的联结,超理智的死板,打岔型的混乱,放在关系之中,让人无所适从,诚然,他们完全不知道人与人的边界应该在哪儿。 当然,这四种模式不是绝对的,而是各占比例,皆有体现。 总体来说,四种类型的.人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无法活在真实中。 在这种情况下,边界完全建立不了,他们不是伤害自己,就是伤害他人,或是破坏情境,怪自己,怪父母,或者怨这怨那,不得安宁。 4、表里如一型 倘若想要真正去建立起人际边界,抵达到一种让人感到舒服的人际状态,就必须朝着萨提亚老师所指的方向进发,成为表里如一的人。 表里如一—简单来说,就是处于“灵活”状态,达成自我,他人,情境三者和谐。 因为他们保有自尊,担负责任。 因为他们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始终以自己本来的面目示人,无需伪装,不再恐惧,因为本该如此,因为真实无欺,所以,他们得以无惧无常,拥抱变化。他们不会因为“会被揭穿”而失望,因为没有东西“会被揭穿”。所以,他们从来都不会怪自己,因为没有什么可怪。 他们愿意拥抱关系,接纳变化。 他们知道,关系是流动的,变化的,只有在变化中把握真实,才能真正感受到自己,感受到对方,真正的交流与沟通才会发生。 他们从而放弃自恋、指责,摆脱批判、控制,从没有温度的“理性”中跳出来,不混乱,不逃避,从而,真正看清在关系里彼此的需要是什么,从而,准确地把握到人与人之间的“分寸感”,多一分太近,少一分太疏。 他们懂得了你是你,我是我,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真实去建立起联结,感受到爱。 此时,边界被超越了。 处理人际关系的类型2 1、讨好型 占人群 50%。讨好别人,只有他人和环境,没有自己。试图远离对自己产生压力的人或减轻自己因某些人所带来的压力。 言语 :“都是我的错”、“我不值得”、“你喜欢怎么样?”“没事没事”。 比较典型时——情感:祈求:\我很渺小\,\我很无助\ ,恳求的表情与声音,软弱的身体姿势。 行为:举动:过分的和善,道歉,请求宽恕、谅解,哀求与乞怜,让步。 内心感受:\我一无是处\ \我觉得自己毫无价值\。 可能造成的身心反应——心理反应:神经质、抑郁、自杀倾向。 躯体反应:消化道不适、胃疾、恶心呕吐。糖尿病,偏头痛,便秘等。 2、指责型 占人群30%。攻击别人,只有自己和环境,没有他人。试图表明不是自己的过错,让自己远离压力的威胁。 言语——“都是你的错”、“你到底在搞什么?”、“你从来都没做对过”、“要是你…、那就…、”、“我完全没有错”。 比较典型时——情感:指责:\在这里我是权威。\ 行为:攻击:独裁、批评、吹毛求疵。 身体姿势:很有权力的样子,僵直。 内心感受:隔绝:\我很孤单和失败\。 可能引起的身心反应——心理反应:报复、捉弄、欺侮。 躯体反应:肌肉紧张、背部酸痛。循环系统障碍、高血压、关节炎、便秘、气喘等等。 3、超理智型 人数较少,15% 。压抑感觉,逃避感受。只有情境,没有自己和他人。 逃避现实的任何感受,也回避因压力所产生的困扰和痛苦。 语言:总是客观的、引述规条和抽象的想法,使用冗长的解释、复杂的术语,避开个人的或情绪上的话题,很少涉及与人有关的感受,常说:“人一定是要讲逻辑的”, “一切都应该是有科学依据的” ,“人需要冷静”。 比较典型时——情绪:顽固、疏离:\不论代价,人一定要保持冷静、沉着、决不慌乱。\ 行为:威权十足:顽固、不愿变更、举止合理化、操作固执刻板。 身体姿势:僵硬。表情很优越(若有表情的话)。 内心感受:\我感到空虚与隔绝。\\我不能露出任何感觉。\ 可能的身心反应——心理反应:强迫心理,社会性病态、社交退缩、固步自封。 躯体反应:内分泌疾病,癌症、血液病、心脏病、胸背痛。 4、打岔型 更少,占人群 0、5%。避重就轻,习惯闪躲。自己、环境和他人都没有。经常改变话题来分散注意力,不能专注在一件事上,避开个人的或情绪上的话题、讲笑话、打断话题、辞不达意、不愿意真正去面对。 让别人在与自己的交往时分散注意力,也减轻自己对压力的关注,想让压力因素与自己保持距离。 言语:漫无主题:毫无道理,抓不到重点,随心所欲,随口表示,东拉西扯:\我自己也搞不清\。 比较典型时—— 情绪:波动混乱,满不在乎,\我心不在焉。\身体姿势特征是不停地在动。 行为:转移注意力:不恰当的举动、多动、忙碌、插嘴、打扰。 内心感受:\没有人当真在意。\ \这里根本没有我说话的地方。\ 可能造成的身心反应—— 心理反应:不适当、不合情理、心态混乱。 躯体反应:神经系统症状、胃疾、眩晕、恶心、糖尿病、偏头痛、便秘。 5、一致型 一致型 4、5%。重视自我、他人和情境,具有高自尊,内在和谐。语言上带有感受、思维,可以表达自己的期待、愿望、不喜欢,是开放的,愿意聆听别人,相互分享,尊重自己、他人,也能顾及到环境。 认可压力的存在,正视自己处于压力之中,承担起自己在压力中的责任,为有效地应对压力而作出努力。 言语:尊重现实、尊重自己、尊重别人。 情绪:稳定、乐观、开朗、自信 行为:接纳压力和困难、应对投入、顾全大局、乐于助人。 内心感受:虽有时惶恐,但仍充满勇气和信心,有坚强的毅力,当时和事后心灵充满了坦然和安稳。 心理反应:合情合理、心平气和、泰然处之。 躯体反应:全身放松、精神抖擞、健康、充满活力。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