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和家长的关系应该怎样处理?
1、充分尊重家长。
老师与家长进行互动时,要尊重家长,以一种平等的关系(如:朋友)、友好的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这是保证老师、家长能够顺利进行交谈的必要条件。
2、注意语气。
老师与家长进行交谈时,不能以一种高高在上的语气说话,而应该是温柔、体贴、委婉地进行沟通。同时,不能自顾自地说,而且要多听取家长的意见和观点。这样,有利于了解学生的学习背景。
3、要有耐心。
老师要耐得住性子,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首先从自身找不足,然后耐心地为家长解答疑惑。
4、懂得换位思考。
老师在与家长进行交谈时,不能一味从自己的立场出发,而是应该多站在家长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试着以家长的心态来和自己进行谈话。这样,很容易营造老师与家长之间谈话融洽的氛围。
5、多表扬少批评。
每一位家长都是爱孩子的。在他们的眼中,自己的孩子永远都是最棒的。因此,当老师和家长谈及孩子的各方面问题时,要多表扬孩子,而且要先表扬孩子,然后委婉地指出孩子的不足。这样,家长才能更好地配合老师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6、经常保持联系。
老师要保持经常联系家长,而不是等学生出了问题才想到告知家长。在此,老师可以把学生平日里学习、生活、成长等各方面的情况做下总结,和家长定期进行汇报,并一起探讨让孩子更好发展的方法等等。
扩展资料
老师和家长最合理的关系应该是教育阵线联盟。孩子是受教育者,家长老师是教育者,在不同的场合和领域对孩子进行教育,共同为家庭社会国家培养人才。
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孤军奋战总归赶不上家长老师齐心合力,家长负责家教,尽量不要麻烦老师家教的问题,老师可以帮忙,但是过多麻烦老师还是不妥当的。得到老师额外的帮助,家长要心存感谢。
学校的问题,老师尽量解决,学习之类的就是老师和孩子共同的责任,当然,很多时候无法区分是学习的责任还是人格培养的责任,二者往往紧密联系。人格完善学习品质当然好,人格教育缺失,学习也会有很大的问题。
总的原则,家长负责人格教育,老师负责学习。二者交叉的时候就要协调好关系。不要引起家长和老师的相互不满和指责。时刻铭记,老师家长是盟友,不能对立。
家长不要把自己和孩子站在老师的对立面。 对老师采取防备的态度。家长不信任老师,也不能全怪家长,社会的不正之风,确实是存在的,但是家长们要理智,不能以偏概全打击一片,怀疑一切。
老师和家长是教育阵线同盟,不是敌我关系不是合约关系,不要激愤,也不要假惺惺,也不要无奈。学会选择学会团队合作。人无完人。发生矛盾,多找自己和孩子的问题。当然,也不是是非不分,要正确正向引导自己和孩子。
大是大非问题,就要借助合理合法手段去解决。不要失去理智埋怨老师更不可跟孩子说老师的是非。这将会影响孩子的精神面貌(孩子会犹豫再三,矛盾重重,即痛恨又自责),会让孩子更加目无尊长,毒一旦产生是不分对象的,包括家长本人也会自食恶果。
还有对老师的要求不理解的,可以及时与老师沟通,不必忍气吞声,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只要是发自内心尊重老师,即使有老师不理解。家长在不伤害任何人的前提下做了应该做的事情,也是尽力了。这也是自身的成长。
一、主动与家长沟通,谋求达成一致的教育观念。教育孩子是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共同责任,学生在学校主要靠教师,在家主要靠家长。做为教师,应该主动把学生在校的表现向家长汇报,把学生在学校发生的事及时和家长沟通。
也通过家长主动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取得教师和家长在教育学生的观点上达成一致。沟通方式可以是电话、家访、家长会等。沟通要讲究语言的艺术性,避免情绪激动时和家长沟通,要认真倾听家长的诉说,不随意打断家长讲话。
二、尊重家长,赢得家长的信任。教师和家长在教育学生上,是平等的关系,没有尊卑之分,没有领导与被领导之分。所以,一是教师要尊重家长的人格,放下自己教师的架子,不能因为学生的在校表现不好就训斥家长,不能让家长代替学生受过,更不应该不管学生在学校发生什么事,都把家长呼来喝去。
其次,尊重家长的意见。对于教育学生过程中家长提出的意见,尽量要尊重,不要直接拒绝。即使是不合理的意见,也要和家长进行深度沟通,说服家长主动放弃那种不合理的想法。
扩展资料
1、不把学校、老师的规定放心上
如很多学校会规定不准学生带手机,不管家长是否赞同,最好都要教育孩子遵守学校的规定。
如果家长对一些规定有意见,默许甚至鼓励孩子违反规定,这会让学校和老师非常为难,也会给老师的工作带来困难。
因为家长只需要面对自己的孩子,而学校和老师则需要面对更多学生,很多看起来似乎不合理的制度,往往就是为了保护大部分孩子。
2、不参加家长会、不和老师沟通
孩子教育的第一负责人是家长,最了解孩子的也是家长,因此老师希望能和家长建立联系,及时掌握孩子的情况,好及时调整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因此,家长不管工作再忙,也一定要抽时间参加家长会、定期和老师沟通。否则老师不确定你是否对孩子的教育关心,也不确定你孩子出现问题后自己的处理方式你是否能接受,更不会知道孩子在学校出现的一些问题是否与家庭问题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