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王羲之的生平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王羲之去世时五十九岁,他活了五十八年,这一点史书有明确记载,没有什么争议。关于王羲之的生卒时间,却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认为生于公元三○三年,卒于公元三六一年;一种认为生于公元三二一年,卒于公元三七九年,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生于公元三○七年,卒于公元三六五年。王羲之到底生于何年卒于何年,只能在与他同时代人的比较中寻找答案了。 公元三五五年即永和十一年,王羲之因耻居王述之下而辞去会稽内史之职。王羲之原与王述齐名。此前,他与他的儿子们说过:「吾不减怀祖,而位遇悬邈,当由汝等不及坦之故邪!」这里说的「怀祖」便是王述,「坦之」便是王述的儿子。王羲之何出此言不得而知,但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儿子凝之徽之献之,与王述的儿子王坦之是同辈人。 公元三七三年,简文帝驾崩之时,桓温「大陈兵卫,将移晋室」,因谢安及王坦之同为晋室重臣,桓温「呼安及王坦之,欲于坐害之」,面对这种危机,「坦之甚惧,问计于安。安神色不变」,后与桓温相见,「坦之流汗沾衣,倒执手版(板)」,而谢安从容就席。史家于是说:「坦之与安初齐名,至是方知坦之之劣。」王坦之既与谢安齐名,可见谢安与他也是同辈人。 这当然不是说谢安与王坦之以及王凝之等人间的年龄无甚大的差别。《晋书》记载,王献之「尝与兄徽之、操之俱诣谢安,二兄多言俗事,献之寒温而已。既出,客问安王氏兄弟优劣,安曰:『小者佳』客问其故,安曰:『吉人之辞寡,以其少言,故知之。』」据此情状分析,谢安比王羲之的这几位儿子是要年长一截的。然而,王羲之与王述齐名,王坦之与谢安齐名,王羲之长于谢安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如果他出生于公元三二一年,则比谢安还小一岁。他既与王述齐名,比他还大一岁的谢安却与和他儿子同辈的王坦之齐名,则肯定说不通。 以下两点,也可以证明王羲之不可能出生于公元三二一年。 其一,《晋书》王羲之本传说:王书「及其暮年方妙」,依据是「羲之书初不胜庾翼、郗愔」,后羲之「尝以章草答庾亮,而翼深叹伏」,并写信给王羲之说:「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纸,过江颠狈,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可见,至少在庾亮与庾翼还活着的时候,王羲之的书法已让庾翼「深叹伏(服)」。然而,庾亮活到公元三四○年,庾翼活到公元三四五年,倘若王羲之出生于三二一年,即使他的那封让庾翼「深叹伏(服)」的「答家兄(即庾亮)书」就写于庾亮归天的那一年,即公元三四○年,他也才十九岁。永和九年(即公元三五三年)兰亭雅会之时,王羲之写出了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算一算,他也才三十二岁,这能说是「暮年方妙」乎? 其二,王羲之在永和十一年辞官时对他的儿子们说的那些话,是责怪他的儿子们在仕途之上不如王坦之有作为的。他有七个儿子,知名者五人,老大玄之早就不在人世,其余依次为凝之徽之操之献之,最小的是王献之,那年十二岁。倘若王羲之出生于公元三二一年,他辞官时才三十四岁,这就意味着,王羲之二十二岁时已有七个儿子,有没有这种可能且不说,即使他十六岁就生儿育女,而且每年都生一个,玄之的阴寿也不过十六岁,凝之之下更不必说了,能怪他们在仕途上不及坦之么? 综上所述,王羲之生于公元三二一年,卒于公元三七九年之说不能成立。 其余两种说法比较接近:出生于公元三○三年,则比谢安长十七岁,比支遁与孙绰长十一岁,如此,公元三五三年兰亭雅会之时,王羲之正好五十岁。公元三五五年辞官之时,他已有五十二岁;出生于公元三○七年,则比谢安长十三岁,比支遁与孙绰长七岁。如此,公元三五三年兰亭雅会之时,王羲之四十六岁。公元三五五年辞官之时,他也已有四十八岁。 然而,因为比较接近,也就更难斟别。
[2007-01-27] 历史与空间 :王羲之与《兰亭序》 放大图片 ■沈鸿鑫 书法艺术是我国民族艺术的瑰宝之一,在中国的书法史上,出现过许多大师、名家,而东晋的王羲之是其中最富盛名的大家,人们称誉他为「书圣」。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他出身于晋代大族,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名诗《乌衣巷》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王谢,指的就是王导、谢安两大豪族。王导乃是王羲之的从伯父。王羲之的祖父王正官至尚书郎,父亲王旷曾任淮南太守,也是一位书法家。 王羲之七岁学字,十二岁窃读乃父枕中所藏的前代《笔说》。他最初以卫夫人为师,后云游南北。他渡江北游名山,看到了李斯、曹喜的法书,在许下又见着钟繇、梁鹄的作品,在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等大家的作品,视野大开,始知学卫夫人一人之书徒费年月。于是转而向众碑学习,心仪手追钟繇、张芝。他博采众长,一变汉魏以来书风,创造了妍美流便的新体,开了一代风气。《晋书.王羲之传》称他的笔势「飘若游云矫若惊龙」。梁武帝《评书》中说:「王右军气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故历代宝之。」唐代李嗣真说王羲之的书法「同夫拨云睹日,芙蓉出水」,「清风出袖,明月入怀」。 王羲之很得王敦、王导的器重,初为秘书郎,继为庾亮的参军、长史,后拜护军将军、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而,人们亦称为王右军。他性情恬淡,爱好山水,尤喜白鹅,民间有王羲之以书作调换白鹅的传说。 人们一提到王羲之,就会想到他的《兰亭序》。《兰亭序》是怎样诞生的呢? 东晋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当时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司徒谢安、司徒左西属谢万、右司马孙倬及子弟等42人聚会于山阴(今浙江绍兴)的兰亭水边,行祓禊祭祀之礼。他们排坐在溪岸之上,酒觞在溪水上漂流,停在谁的面前,谁就赋诗饮酒,此谓之「曲水流觞」。这次盛会共写有37首诗,众人请王羲之做一篇诗序,一就是《兰亭集序》,后世也称禊帖序或临河序。 据传说,王羲之是用是蚕茧纸、鼠毫笔书写这篇序文的。也有说是他酒醉时疾书而成,似有神助,后来又写过数十百本,终不如这次写的好。这是王羲之生平得意之杰作。《兰亭序》计28行,324字,章法、结构、笔法都极其完美。这幅字用笔精到,笔运中锋,藏露得当。点画富于变化,粗细枯润,相映成趣,有的竖画如「屋漏痕」,折笔似「折钗股」。帖中有21个「之」字,7个「不」字,但写法各各不同。正如米芾所言:「之字最多无一似」。全帖28行,采取纵有行、横无列的形式,字形大小参差,错落有致,字与字、行与行有变化、有贯通,流畅匀称,浑成一体。整幅书法恬美自然,气韵生动,呈现出一种平和自然的美的意境。《兰亭序》作为王羲之的代表作,一向被书界推崇为「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序》问世后,得到了历代人的珍视和宝爱。唐太宗李世民就酷爱王羲之的书法,据说他珍藏右军真迹三千六百纸,赞赏其书法「尽善尽美」。他特别珍爱《兰亭序》,对它可说是朝思暮想,可是苦于找不到真迹。原来王羲之自己对《兰亭序》也十分爱重,所以留传给了子孙,至七代孙释智永,再传给弟子辨才。唐太宗打听到这个消息后,多次派人向辨才和尚去要,但辨才总推说不知下落。后来唐太宗想出一计,派监察御史萧翼扮成一个书生,去接近辨才。两人混熟之后,萧翼故意拿出王羲之的墨迹给辨才欣赏,辨才看了,不以为然地说:「真倒是真的,但并不是最好的。」萧翼连忙追问:「你藏的甚么帖?」辨才脱口而出:「《兰亭序》」。萧翼故意装作不相信,辨才赌气从屋梁上取下珍藏多年的《兰亭序》真迹。萧翼大喜,一面忙将那本真迹纳入袖中,一面抖出皇帝的诏书。就这样,《兰亭序》落到了唐太宗的手中。唐太宗如获至宝,即命弘文馆拓书人冯承素、韩道政等摹写副本,分赐诸王和近臣,褚遂良检校其事,与欧阳询等也别有临本。唐太宗死后,根据他的遗嘱,将《兰亭序》用玉匣贮之,殉葬于昭陵。从此,传世的仅有临摹诸本。 《兰亭序》存世的摹本、刻本不少,清乾隆四十四年,将收藏于内府的兰亭摹本御刻为《兰亭八柱帖》。其中唐虞世南临本列为「八柱第一」,因为帖末有「臣张金界奴上进」七字,亦称「张金界奴上进本」。唐褚遂良临本、被乾隆列为「兰亭八柱第二」。冯承素摹本被列为「兰亭八柱第三」,因为此摹本首部有「神龙二字」左半印,故而又称「神龙本」,原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黄绢本《兰亭序》,因为它的第四行中「领」字头上加有「山」字,世称「领字从山本兰亭」,据说也是褚遂良所临。此外还有陈鉴摹本、「双钩本兰亭序」等。兰亭的刻本中,最早是定武本,相传是以欧阳询临本摹勒上石,北宋时在定武发现,故名。熙甯年间,薛师正出守定武,其子薛绍彭另刻一石,而将原石携去长安,并凿损「湍、流、带、右、天」五字,以有别于翻刻本。定武兰亭的拓本有几种,如元代吴炳藏本、元柯九思藏本,元独孤长老藏本,清乾隆时归谭祖绶收藏而遭火焚,残存若干,故称「火烧兰亭本」,赵子固藏本,赵乘船时忽遇风浪覆舟,差点丧命,但兰亭未损,称「落水本」。在这些摹本、刻本中,冯承素的摹本因是钩摹,忠于原作,可说比较接近真迹。现在兰亭右军祠中陈列了多种《兰亭序》的摹本、临本,给书法爱好者、研究者提供了集中观赏天下第一行书风貌的绝好机会。还有历代书法家临摹《兰亭序》的刻石,其中元代书法家赵孟頫和当代书法家沈尹默的临本,特别引起我的注意。他们当然都着意临摹王右军的笔意,但也自然流露出自己的书风,给人精彩纷呈的感觉。
王 羲 之 ( 321 -- 379 )
字 逸 少
世称 王 右 军 祖 籍 琅 琊 临 沂 (今 山 东省 临 沂 县 )人. 住 在 会 稽 山 阴 (今 浙 江 省 绍 兴 县 ) . 父 官 淮 南 太 守 . 王 羲 之 小 时 候 很 聪 明
博 学 又 善 书 法
在 当 时 很 有 名. 初 为 秘 书 郎
征 西 将 军 庾 亮 引 为 参 军
累 迁 长 史 . 后 任 宁 远 将 军
江 州 刺 史 . 复 任 护 军 将 军
迁 右 军 将 军
会 稽 内 史 . 在 会 稽 救 荒 爱 民 . 性 恬 退
不 喜 欢 作 官 . 永 和 十 一 年
因 与 扬 州 刺 史 王 述 不 和
称 病 离 郡
时 年 三 十 五 . 他 信 道 教
去 官 以 后
就 交 结 方 外 名 士
游 山 玩 水
采 药 服 食 . 他 的 书 法
最 初 学 卫 夫 人
以 后 渡 江 游 名 山
见 到 名 家 书 法 . 他 的 书 法 精 绝
是 中 国 著 名 的 书 法 家
尤 其 是 行 书
后 人 称 为 书 圣 . 他 的 文 章 也 写 得 很 好
清 新 疏 朗
情 韵 绵 邈
不 带 魏 晋 以 来 的 排 偶 习 气 . 一 些 书 笺 杂 帖
或 叙 家 常
或 申 心 情
虽 然 三 言 五 语
多 具 自 然 洒 脱
风 神 摇 曳 的 特 点 .原 有 集 10 卷
已失 . 张 溥 辑 有 < 王 右 军 集 > 2 卷
见 < 汉 魏 六 百 三 家 集 > . 出生及死亡年份: 王羲之去世时五十九岁,他活了五十八年,这一点史书有明确记载,没有什么争议。关于王羲之的生卒时间,却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认为生于公元三○三年,卒于公元三六一年;一种认为生于公元三二一年,卒于公元三七九年,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生于公元三○七年,卒于公元三六五年。王羲之到底生于何年卒于何年,只能在与他同时代人的比较中寻找答案了。 公元三五五年即永和十一年,王羲之因耻居王述之下而辞去会稽内史之职。王羲之原与王述齐名。此前,他与他的儿子们说过:「吾不减怀祖,而位遇悬邈,当由汝等不及坦之故邪!」这里说的「怀祖」便是王述,「坦之」便是王述的儿子。王羲之何出此言不得而知,但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儿子凝之徽之献之,与王述的儿子王坦之是同辈人。 公元三七三年,简文帝驾崩之时,桓温「大陈兵卫,将移晋室」,因谢安及王坦之同为晋室重臣,桓温「呼安及王坦之,欲于坐害之」,面对这种危机,「坦之甚惧,问计于安。安神色不变」,后与桓温相见,「坦之流汗沾衣,倒执手版(板)」,而谢安从容就席。史家于是说:「坦之与安初齐名,至是方知坦之之劣。」王坦之既与谢安齐名,可见谢安与他也是同辈人。 这当然不是说谢安与王坦之以及王凝之等人间的年龄无甚大的差别。《晋书》记载,王献之「尝与兄徽之、操之俱诣谢安,二兄多言俗事,献之寒温而已。既出,客问安王氏兄弟优劣,安曰:『小者佳』客问其故,安曰:『吉人之辞寡,以其少言,故知之。』」据此情状分析,谢安比王羲之的这几位儿子是要年长一截的。然而,王羲之与王述齐名,王坦之与谢安齐名,王羲之长于谢安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如果他出生于公元三二一年,则比谢安还小一岁。他既与王述齐名,比他还大一岁的谢安却与和他儿子同辈的王坦之齐名,则肯定说不通。 以下两点,也可以证明王羲之不可能出生于公元三二一年。 其一,《晋书》王羲之本传说:王书「及其暮年方妙」,依据是「羲之书初不胜庾翼、郗愔」,后羲之「尝以章草答庾亮,而翼深叹伏」,并写信给王羲之说:「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纸,过江颠狈,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可见,至少在庾亮与庾翼还活着的时候,王羲之的书法已让庾翼「深叹伏(服)」。然而,庾亮活到公元三四○年,庾翼活到公元三四五年,倘若王羲之出生于三二一年,即使他的那封让庾翼「深叹伏(服)」的「答家兄(即庾亮)书」就写于庾亮归天的那一年,即公元三四○年,他也才十九岁。永和九年(即公元三五三年)兰亭雅会之时,王羲之写出了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算一算,他也才三十二岁,这能说是「暮年方妙」乎? 其二,王羲之在永和十一年辞官时对他的儿子们说的那些话,是责怪他的儿子们在仕途之上不如王坦之有作为的。他有七个儿子,知名者五人,老大玄之早就不在人世,其余依次为凝之徽之操之献之,最小的是王献之,那年十二岁。倘若王羲之出生于公元三二一年,他辞官时才三十四岁,这就意味着,王羲之二十二岁时已有七个儿子,有没有这种可能且不说,即使他十六岁就生儿育女,而且每年都生一个,玄之的阴寿也不过十六岁,凝之之下更不必说了,能怪他们在仕途上不及坦之么? 综上所述,王羲之生于公元三二一年,卒于公元三七九年之说不能成立。 其余两种说法比较接近:出生于公元三○三年,则比谢安长十七岁,比支遁与孙绰长十一岁,如此,公元三五三年兰亭雅会之时,王羲之正好五十岁。公元三五五年辞官之时,他已有五十二岁;出生于公元三○七年,则比谢安长十三岁,比支遁与孙绰长七岁。如此,公元三五三年兰亭雅会之时,王羲之四十六岁。公元三五五年辞官之时,他也已有四十八岁。 然而,因为比较接近,也就更难斟别。
参考: .knowledge.yahoo/question/?qid=7007022604371、.knowledge.yahoo/question/?qid=7007030804615
[2007-01-27] 历史与空间 :王羲之与《兰亭序》 放大图片 ■沈鸿鑫 书法艺术是我国民族艺术的瑰宝之一,在中国的书法史上,出现过许多大师、名家,而东晋的王羲之是其中最富盛名的大家,人们称誉他为「书圣」。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他出身于晋代大族,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名诗《乌衣巷》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王谢,指的就是王导、谢安两大豪族。王导乃是王羲之的从伯父。王羲之的祖父王正官至尚书郎,父亲王旷曾任淮南太守,也是一位书法家。 王羲之七岁学字,十二岁窃读乃父枕中所藏的前代《笔说》。他最初以卫夫人为师,后云游南北。他渡江北游名山,看到了李斯、曹喜的法书,在许下又见着钟繇、梁鹄的作品,在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等大家的作品,视野大开,始知学卫夫人一人之书徒费年月。于是转而向众碑学习,心仪手追钟繇、张芝。他博采众长,一变汉魏以来书风,创造了妍美流便的新体,开了一代风气。《晋书.王羲之传》称他的笔势「飘若游云矫若惊龙」。梁武帝《评书》中说:「王右军气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故历代宝之。」唐代李嗣真说王羲之的书法「同夫拨云睹日,芙蓉出水」,「清风出袖,明月入怀」。 王羲之很得王敦、王导的器重,初为秘书郎,继为庾亮的参军、长史,后拜护军将军、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而,人们亦称为王右军。他性情恬淡,爱好山水,尤喜白鹅,民间有王羲之以书作调换白鹅的传说。 人们一提到王羲之,就会想到他的《兰亭序》。《兰亭序》是怎样诞生的呢? 东晋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当时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司徒谢安、司徒左西属谢万、右司马孙倬及子弟等42人聚会于山阴(今浙江绍兴)的兰亭水边,行祓禊祭祀之礼。他们排坐在溪岸之上,酒觞在溪水上漂流,停在谁的面前,谁就赋诗饮酒,此谓之「曲水流觞」。这次盛会共写有37首诗,众人请王羲之做一篇诗序,一就是《兰亭集序》,后世也称禊帖序或临河序。 据传说,王羲之是用是蚕茧纸、鼠毫笔书写这篇序文的。也有说是他酒醉时疾书而成,似有神助,后来又写过数十百本,终不如这次写的好。这是王羲之生平得意之杰作。《兰亭序》计28行,324字,章法、结构、笔法都极其完美。这幅字用笔精到,笔运中锋,藏露得当。点画富于变化,粗细枯润,相映成趣,有的竖画如「屋漏痕」,折笔似「折钗股」。帖中有21个「之」字,7个「不」字,但写法各各不同。正如米芾所言:「之字最多无一似」。全帖28行,采取纵有行、横无列的形式,字形大小参差,错落有致,字与字、行与行有变化、有贯通,流畅匀称,浑成一体。整幅书法恬美自然,气韵生动,呈现出一种平和自然的美的意境。《兰亭序》作为王羲之的代表作,一向被书界推崇为「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序》问世后,得到了历代人的珍视和宝爱。唐太宗李世民就酷爱王羲之的书法,据说他珍藏右军真迹三千六百纸,赞赏其书法「尽善尽美」。他特别珍爱《兰亭序》,对它可说是朝思暮想,可是苦于找不到真迹。原来王羲之自己对《兰亭序》也十分爱重,所以留传给了子孙,至七代孙释智永,再传给弟子辨才。唐太宗打听到这个消息后,多次派人向辨才和尚去要,但辨才总推说不知下落。后来唐太宗想出一计,派监察御史萧翼扮成一个书生,去接近辨才。两人混熟之后,萧翼故意拿出王羲之的墨迹给辨才欣赏,辨才看了,不以为然地说:「真倒是真的,但并不是最好的。」萧翼连忙追问:「你藏的甚么帖?」辨才脱口而出:「《兰亭序》」。萧翼故意装作不相信,辨才赌气从屋梁上取下珍藏多年的《兰亭序》真迹。萧翼大喜,一面忙将那本真迹纳入袖中,一面抖出皇帝的诏书。就这样,《兰亭序》落到了唐太宗的手中。唐太宗如获至宝,即命弘文馆拓书人冯承素、韩道政等摹写副本,分赐诸王和近臣,褚遂良检校其事,与欧阳询等也别有临本。唐太宗死后,根据他的遗嘱,将《兰亭序》用玉匣贮之,殉葬于昭陵。从此,传世的仅有临摹诸本。 《兰亭序》存世的摹本、刻本不少,清乾隆四十四年,将收藏于内府的兰亭摹本御刻为《兰亭八柱帖》。其中唐虞世南临本列为「八柱第一」,因为帖末有「臣张金界奴上进」七字,亦称「张金界奴上进本」。唐褚遂良临本、被乾隆列为「兰亭八柱第二」。冯承素摹本被列为「兰亭八柱第三」,因为此摹本首部有「神龙二字」左半印,故而又称「神龙本」,原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黄绢本《兰亭序》,因为它的第四行中「领」字头上加有「山」字,世称「领字从山本兰亭」,据说也是褚遂良所临。此外还有陈鉴摹本、「双钩本兰亭序」等。兰亭的刻本中,最早是定武本,相传是以欧阳询临本摹勒上石,北宋时在定武发现,故名。熙甯年间,薛师正出守定武,其子薛绍彭另刻一石,而将原石携去长安,并凿损「湍、流、带、右、天」五字,以有别于翻刻本。定武兰亭的拓本有几种,如元代吴炳藏本、元柯九思藏本,元独孤长老藏本,清乾隆时归谭祖绶收藏而遭火焚,残存若干,故称「火烧兰亭本」,赵子固藏本,赵乘船时忽遇风浪覆舟,差点丧命,但兰亭未损,称「落水本」。在这些摹本、刻本中,冯承素的摹本因是钩摹,忠于原作,可说比较接近真迹。现在兰亭右军祠中陈列了多种《兰亭序》的摹本、临本,给书法爱好者、研究者提供了集中观赏天下第一行书风貌的绝好机会。还有历代书法家临摹《兰亭序》的刻石,其中元代书法家赵孟頫和当代书法家沈尹默的临本,特别引起我的注意。他们当然都着意临摹王右军的笔意,但也自然流露出自己的书风,给人精彩纷呈的感觉。
王 羲 之 ( 321 -- 379 )
字 逸 少
世称 王 右 军 祖 籍 琅 琊 临 沂 (今 山 东省 临 沂 县 )人. 住 在 会 稽 山 阴 (今 浙 江 省 绍 兴 县 ) . 父 官 淮 南 太 守 . 王 羲 之 小 时 候 很 聪 明
博 学 又 善 书 法
在 当 时 很 有 名. 初 为 秘 书 郎
征 西 将 军 庾 亮 引 为 参 军
累 迁 长 史 . 后 任 宁 远 将 军
江 州 刺 史 . 复 任 护 军 将 军
迁 右 军 将 军
会 稽 内 史 . 在 会 稽 救 荒 爱 民 . 性 恬 退
不 喜 欢 作 官 . 永 和 十 一 年
因 与 扬 州 刺 史 王 述 不 和
称 病 离 郡
时 年 三 十 五 . 他 信 道 教
去 官 以 后
就 交 结 方 外 名 士
游 山 玩 水
采 药 服 食 . 他 的 书 法
最 初 学 卫 夫 人
以 后 渡 江 游 名 山
见 到 名 家 书 法 . 他 的 书 法 精 绝
是 中 国 著 名 的 书 法 家
尤 其 是 行 书
后 人 称 为 书 圣 . 他 的 文 章 也 写 得 很 好
清 新 疏 朗
情 韵 绵 邈
不 带 魏 晋 以 来 的 排 偶 习 气 . 一 些 书 笺 杂 帖
或 叙 家 常
或 申 心 情
虽 然 三 言 五 语
多 具 自 然 洒 脱
风 神 摇 曳 的 特 点 .原 有 集 10 卷
已失 . 张 溥 辑 有 < 王 右 军 集 > 2 卷
见 < 汉 魏 六 百 三 家 集 > . 出生及死亡年份: 王羲之去世时五十九岁,他活了五十八年,这一点史书有明确记载,没有什么争议。关于王羲之的生卒时间,却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认为生于公元三○三年,卒于公元三六一年;一种认为生于公元三二一年,卒于公元三七九年,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生于公元三○七年,卒于公元三六五年。王羲之到底生于何年卒于何年,只能在与他同时代人的比较中寻找答案了。 公元三五五年即永和十一年,王羲之因耻居王述之下而辞去会稽内史之职。王羲之原与王述齐名。此前,他与他的儿子们说过:「吾不减怀祖,而位遇悬邈,当由汝等不及坦之故邪!」这里说的「怀祖」便是王述,「坦之」便是王述的儿子。王羲之何出此言不得而知,但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儿子凝之徽之献之,与王述的儿子王坦之是同辈人。 公元三七三年,简文帝驾崩之时,桓温「大陈兵卫,将移晋室」,因谢安及王坦之同为晋室重臣,桓温「呼安及王坦之,欲于坐害之」,面对这种危机,「坦之甚惧,问计于安。安神色不变」,后与桓温相见,「坦之流汗沾衣,倒执手版(板)」,而谢安从容就席。史家于是说:「坦之与安初齐名,至是方知坦之之劣。」王坦之既与谢安齐名,可见谢安与他也是同辈人。 这当然不是说谢安与王坦之以及王凝之等人间的年龄无甚大的差别。《晋书》记载,王献之「尝与兄徽之、操之俱诣谢安,二兄多言俗事,献之寒温而已。既出,客问安王氏兄弟优劣,安曰:『小者佳』客问其故,安曰:『吉人之辞寡,以其少言,故知之。』」据此情状分析,谢安比王羲之的这几位儿子是要年长一截的。然而,王羲之与王述齐名,王坦之与谢安齐名,王羲之长于谢安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如果他出生于公元三二一年,则比谢安还小一岁。他既与王述齐名,比他还大一岁的谢安却与和他儿子同辈的王坦之齐名,则肯定说不通。 以下两点,也可以证明王羲之不可能出生于公元三二一年。 其一,《晋书》王羲之本传说:王书「及其暮年方妙」,依据是「羲之书初不胜庾翼、郗愔」,后羲之「尝以章草答庾亮,而翼深叹伏」,并写信给王羲之说:「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纸,过江颠狈,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可见,至少在庾亮与庾翼还活着的时候,王羲之的书法已让庾翼「深叹伏(服)」。然而,庾亮活到公元三四○年,庾翼活到公元三四五年,倘若王羲之出生于三二一年,即使他的那封让庾翼「深叹伏(服)」的「答家兄(即庾亮)书」就写于庾亮归天的那一年,即公元三四○年,他也才十九岁。永和九年(即公元三五三年)兰亭雅会之时,王羲之写出了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算一算,他也才三十二岁,这能说是「暮年方妙」乎? 其二,王羲之在永和十一年辞官时对他的儿子们说的那些话,是责怪他的儿子们在仕途之上不如王坦之有作为的。他有七个儿子,知名者五人,老大玄之早就不在人世,其余依次为凝之徽之操之献之,最小的是王献之,那年十二岁。倘若王羲之出生于公元三二一年,他辞官时才三十四岁,这就意味着,王羲之二十二岁时已有七个儿子,有没有这种可能且不说,即使他十六岁就生儿育女,而且每年都生一个,玄之的阴寿也不过十六岁,凝之之下更不必说了,能怪他们在仕途上不及坦之么? 综上所述,王羲之生于公元三二一年,卒于公元三七九年之说不能成立。 其余两种说法比较接近:出生于公元三○三年,则比谢安长十七岁,比支遁与孙绰长十一岁,如此,公元三五三年兰亭雅会之时,王羲之正好五十岁。公元三五五年辞官之时,他已有五十二岁;出生于公元三○七年,则比谢安长十三岁,比支遁与孙绰长七岁。如此,公元三五三年兰亭雅会之时,王羲之四十六岁。公元三五五年辞官之时,他也已有四十八岁。 然而,因为比较接近,也就更难斟别。
参考: .knowledge.yahoo/question/?qid=7007022604371、.knowledge.yahoo/question/?qid=7007030804615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