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希堂法帖的由来始末是怎么样的?

 我来答
劼堂
2017-03-22 · 知道合伙人艺术行家
劼堂
知道合伙人艺术行家
采纳数:158 获赞数:875
喜书好刻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三希堂法帖是中国清代宫廷刻帖。刻于乾隆十二年(1747 )。

三希堂,位于故宫博物馆养心殿的西暖阁,原名“温室”,是清乾隆皇帝的读书之所。因为乾隆皇帝在此珍藏了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三件稀世墨宝,并时常把玩,便以“三希堂”颜其名。

“三希”有二解;一曰“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即士人希望成为贤人,贤人希望成为圣人,圣人希望成为知天之人。“三希”是鼓励自己不懈追求,勤奋自勉。第二种解释为“珍惜”。古文“希”同“稀”,“三希”即三件稀世珍宝。在当时,这两层含义是并重的。乾隆皇帝文韬武略、博学多识,能诗词,尤擅书法,曾多次在全国寻求历代大家的名帖,至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时,三希堂收藏了晋以后历代名家一百三十芦扰戚四人,墨迹三百四十件以及拓本四百九十五种。

王羲之  快雪时晴帖

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至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乾隆命人将内府所藏历代书法作品,择其精要,镌刻成《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简称《三希堂法帖》)。法帖共分32册,刻石500余块,收集自魏、晋至明代末年共135位书法家的300余件书法作品,因帖中收有这“三希”,而珍藏陪陵这三件稀世珍宝的地方又被称为三希堂,故法帖取名《三希堂法帖》。法帖原刻石嵌于北京北海公园阅古楼墙间。

王献之  中秋帖

王珣  伯远帖

后来“三希”在李隐近代经历颠沛流离,1951年离宫之后四易其主的《中秋帖》和《伯远帖》被国家收购后送还故宫,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至今,当时距离“二希”离开紫禁城已经整整过去了二十七年,三希堂依然保留着当年的样子,“三希”帖却没能一起回来。命运多舛的《快雪时晴帖》飘泊了大半个中国,目前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三希堂法帖》摹刻精良,卷帙浩繁,堪称丛帖中之巨制。完成之后,仅精拓数十本赐与宠臣。后于乾隆十七年,复从宫中藏品中再次精心挑选出历代名人法书五卷,摹刻上石。至此,《三希堂法帖》始成完璧。至清代末年,其传始广。

暖色e2
2017-03-22 · 超过24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4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1.6万
展开全部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瑰宝,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它一直随着人们的生活变化而不断发展创新,它不仅是记录华夏文明的语言符号载体,更是以线条和结构意境所构成的造型视觉艺术形式。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之倾情,就连至高无上的皇帝也多对书法艺术喜爱备至。唐太宗以

“王羲之兰亭序列葬,号天下以书”,宋徽宋创作瘦金体,乾隆设“三希堂”等无不展现了书法艺术的生命力。

“三希堂”位于故宫博物馆养心殿的西暖阁,是清高宗乾隆皇帝的书房,乾隆帝文韬武略、博学多识,能诗词,尤擅书法。乾隆曾多次在全国寻求历代大家的名贴,他将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的《伯远贴》和王献之的《中秋帖》置于书房,视之为三件稀世珍宝,又将自己的书房命名为“三希堂”。为将书法向全国推广,后来他又命人将以上三种法帖的墨色及皇室内府所藏的历代书法真迹编成一部大型丛帖,名为《三希堂法帖》。成就于清乾隆十二年的《三希堂法帖》由大学士梁诗正等人编刻而成,共计丛帖三十二册,收录了自魏晋至明代的一百三十余位书法名家的书法名迹真品。《三希堂法帖》还被石刻于北京琼岛(今北海公园内),以供学者观摹。
王羲之的《返燃快雪时睛帖》全文共四行二十八字,是王羲之四十岁之后的作品,当时只是手札便条而已,因帖内有“快雪时睛”几字而得名。此帖用笔洒脱,字体舒朗,动中有稳,是王体行书中的精品,被后人称有“龙跳山门,虎卧风阁”之势。
王??的《伯远帖》全文共六行四十七字,属典型的晋代行书。其内容为叙事之辞,该帖的命名出自于贴内的首句的“伯远”二字,《伯远帖》的用笔灵舞飞动,为上乘的行草作品。
王献之的《中秋帖》,全文共二十二字四行。王献之是王羲之第七子,其书法受其父影响,且又有创新,漏纤虚他将王体行书的笔法进一步加以升华和提炼。此帖已接近草书,王献之的用笔如行云流水,连带互映关系,将字体处理得完美至极。此帖为其五十岁后之作,属便笺手札作品。王羲之被人们尊称为“竖粗书圣”,而王献之则被称为“小圣”。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9ffb8c3
2017-03-22 · TA获得超过36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39
采纳率:33%
帮助的人:213万
展开全部
三希堂法帖》型迹是2009年万卷出版公司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卜手并李翰文。该书是乾隆十二年(1747年),皇帝弘历敕命吏部尚书梁诗正、户部尚书蒋溥等人,薯汪将内府所藏历代书法作品。
追答
“三希堂”位于故宫博物馆养心殿的西暖阁,是清高宗乾隆皇帝的书房,乾隆帝文韬武略、博学多识,能诗词,尤擅书法。乾隆曾多次在全国寻求历代大家的名贴,他将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的《伯远贴》和王献之的《中秋帖》置于书房,视之为三件稀世珍宝,又将自己的书房命名为“三希堂”。为将书法向全国推广,后来他又命人将以上三种法帖的墨色及皇室内府所藏的历代书法真迹编成一部大型丛帖,名为《三希堂法帖》。成就于清乾隆十二年的《三希堂法帖》由大学士梁诗正等人编刻而成,共计丛帖三十二册,收录了自魏晋至明代的一百三十余位书法名家的书法名迹真品。《三希堂法帖》还被石刻于北京琼岛(今北海公园内),以供学者观摹。
王羲之的《快雪时睛帖》全文共四行二十八字,是王羲之四十岁之后的作品,当时只是手札便条而已,因帖内有“快雪时睛”几字而得名。此帖用笔洒脱,字体舒朗,动中有稳,是王体行书中的精品,被后人称有“龙跳山门,虎卧风阁”之势。
王??的《伯远帖》全文共六行四十七字,属典型的晋代行书。其内容为叙事之辞,该帖的命名出自于贴内的首句的“伯远”二字,《伯远帖》的用笔灵舞飞动,为上乘的行草作品。
王献之的《中秋帖》,全文共二十二字四行。王献之是王羲之第七子,其书法受其父影响,且又有创新,他将王体行书的笔法进一步加以升华和提炼。此帖已接近草书,王献之的用笔如行云流水,连带互映关系,将字体处理得完美至极。此帖为其五十岁后之作,属便笺手札作品。王羲之被人们尊称为“书圣”,而王献之则被称为“小圣”。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