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过敏体质查过敏源怎样查的
2018-07-19
展开全部
去正规医院检查过敏原就可以了。有皮肤点刺和ige免疫蛋白检测两种。
十几年前,过敏还离我们很遥远,但是,今天,过敏变得越来越普遍。尤其是我们的宝宝,他们中有太多的人受到过敏的困扰。导致过敏发生几率逐年上升的罪魁祸首就是过敏原。
过敏原又称致敏原或变应原,是指能够使人发生过敏的抗原。过敏原是过敏发生的必要条件。它们共同的特点是:病人首次接触过敏原可使机体致敏,其致敏期时间可长可短,这段时间内没有临床症状,当再次接触过敏原后即发生过敏反应而出现症状。
三大过敏原
自然界从空气到食物,与我们接触的形形色色的物质都可以作为抗原而致病,但是宝宝因年龄不同,其接触过敏原的机会也和成人不同。宝宝常见的过敏原大致有三种:
1、食物过敏
主要是指食物中的某些物质(多为蛋白质)进入了体内而致敏发病。婴幼儿的食物过敏反应发病率明显高于成年人,6岁以下的宝宝约有2%会对食物过敏,3岁以下婴幼儿发病率可达5%至8%。最常见的过敏食物有牛奶、牛羊肉、鸡蛋、鱼虾、海鲜、、酒精、动物脂肪、异体蛋白毒 品、消炎药、香油、抗菌素、香精、葱、姜、大蒜以及一些蔬菜、水果等。牛奶蛋白是婴幼儿最早接触的、最常见的过敏原,一部分婴儿对牛奶蛋白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耐受现象,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湿疹,严重者可出现腹泻、呕吐,甚至便血。
2. 药物过敏
容易发生过敏反应的药物主要有磺胺类、青霉素类、阿司匹林、血清制剂、疫苗等。药物过敏的发生与患儿的异常体质、药物的化学性质和用药的方法等因素有关。
3. 致敏环境因素
这类过敏多见于3岁以后的宝宝,如冷空气、热空气、紫外线、辐射、化妆品、洗发水、洗洁精、染发剂、肥皂、化纤用品、塑料、金属饰品(手表、项链、戒指、耳环)、细菌、霉菌、病毒、寄生虫等等,尤其是宝宝对尘螨、牛奶、穿的毛织品、有动物毛绒的枕头,都是引起宝宝过敏的最常见的原因,反复接触以后可以出现过敏性皮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多种病理变化。宝妈们要注意,如果你的宝宝过敏症状常在晚上睡前发作,应怀疑可能与卧室的某些因素有关,如睡衣、寝具、尘螨或睡前经常吃的某种食物。
每一个过敏患者的过敏原相对比较固定,其中有的患者常常对某个过敏原或某几种过敏原同时过敏。不过,这种过敏原对一个患者来说也不是终生的,有的几年后可能改变,也可能消失。目前,一些专科医院均能检测引起过敏的多种最常见过敏原,一旦明确致敏的物质,最好的防治办法就是避免再接触,即回避疗法。
如何检测过敏原
既然每一种过敏都有特定的过敏原,那么排查和检测过敏原、严格回避过敏原,对治疗和预防过敏性疾病十分重要。实际上,只要耐心寻找,加上过敏原检测,找到过敏原并不难是什么难事。
过敏诊断两步骤
医学上把过敏性疾病发病过程分为致敏和过敏两个阶段,过敏诊断也分为回避和激发两步骤。比如:出生后首先进食奶粉,宝宝体内可能被致敏;以后再进食奶粉后就可能出现过敏表现。当出现过敏,停掉奶粉,换成水解配方,症状消失,这就是诊断的第一步——回避;再次进食奶粉又出现过敏,这就是第二步——激发。
当宝宝出现过敏反应,回避一种食物或避开一种环境条件后,过敏好转即为“回避”阳性。当再次食入这种食物或接触这种环境,过敏如果再度出现,就是“激发”阳性。如果回避时间较长,超过3~6个月,婴幼儿体内对于过敏的“记忆”也很可能减退,这时再次食入或接触,有可能不再过敏,这称为“耐受”。
过敏原检测
1. “回避”+“激发”是诊断过敏的金标准,而过敏原检测却不是。家人和医生仔细地关注和记录,才会做到及早“回避”+“激发”的诊断。诊断后,一定要回避3~6个月,比如:发现鸡蛋过敏,3个月以上一定不要再给宝宝食入,推荐最好6个月不要食入,以后再由少到多逐渐给宝宝食入,就很有可能进入或达到耐受了。
2. 对湿疹或有其他过敏表现的宝宝,同样应有详细的生活记录,对食物过敏,记录每天所有经口所进食物的种类(必须包括任何添加剂和补充剂),还要记录湿疹等过敏症状的表现和程度。经2周记录,回顾查找,往往可初步找到原因。对环境过敏,要记录出现症状与接触环境之间的关系。
3. 6个月以内的婴儿即使出现过敏也很难通过血液化验查出。此时给宝宝进行血液检查,即使是阴性,也不能代表没有过敏,只有“食物排查+及早食物回避”才是有效方法,任何化验检查都是“辅助检查”,只可以作为参考,不能以过敏原检测作为初选食物标准。也就是说,如果宝宝没有吃过的食物,检测的结果肯定是阴性,但是不代表宝宝对该食物不过敏。
十几年前,过敏还离我们很遥远,但是,今天,过敏变得越来越普遍。尤其是我们的宝宝,他们中有太多的人受到过敏的困扰。导致过敏发生几率逐年上升的罪魁祸首就是过敏原。
过敏原又称致敏原或变应原,是指能够使人发生过敏的抗原。过敏原是过敏发生的必要条件。它们共同的特点是:病人首次接触过敏原可使机体致敏,其致敏期时间可长可短,这段时间内没有临床症状,当再次接触过敏原后即发生过敏反应而出现症状。
三大过敏原
自然界从空气到食物,与我们接触的形形色色的物质都可以作为抗原而致病,但是宝宝因年龄不同,其接触过敏原的机会也和成人不同。宝宝常见的过敏原大致有三种:
1、食物过敏
主要是指食物中的某些物质(多为蛋白质)进入了体内而致敏发病。婴幼儿的食物过敏反应发病率明显高于成年人,6岁以下的宝宝约有2%会对食物过敏,3岁以下婴幼儿发病率可达5%至8%。最常见的过敏食物有牛奶、牛羊肉、鸡蛋、鱼虾、海鲜、、酒精、动物脂肪、异体蛋白毒 品、消炎药、香油、抗菌素、香精、葱、姜、大蒜以及一些蔬菜、水果等。牛奶蛋白是婴幼儿最早接触的、最常见的过敏原,一部分婴儿对牛奶蛋白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耐受现象,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湿疹,严重者可出现腹泻、呕吐,甚至便血。
2. 药物过敏
容易发生过敏反应的药物主要有磺胺类、青霉素类、阿司匹林、血清制剂、疫苗等。药物过敏的发生与患儿的异常体质、药物的化学性质和用药的方法等因素有关。
3. 致敏环境因素
这类过敏多见于3岁以后的宝宝,如冷空气、热空气、紫外线、辐射、化妆品、洗发水、洗洁精、染发剂、肥皂、化纤用品、塑料、金属饰品(手表、项链、戒指、耳环)、细菌、霉菌、病毒、寄生虫等等,尤其是宝宝对尘螨、牛奶、穿的毛织品、有动物毛绒的枕头,都是引起宝宝过敏的最常见的原因,反复接触以后可以出现过敏性皮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多种病理变化。宝妈们要注意,如果你的宝宝过敏症状常在晚上睡前发作,应怀疑可能与卧室的某些因素有关,如睡衣、寝具、尘螨或睡前经常吃的某种食物。
每一个过敏患者的过敏原相对比较固定,其中有的患者常常对某个过敏原或某几种过敏原同时过敏。不过,这种过敏原对一个患者来说也不是终生的,有的几年后可能改变,也可能消失。目前,一些专科医院均能检测引起过敏的多种最常见过敏原,一旦明确致敏的物质,最好的防治办法就是避免再接触,即回避疗法。
如何检测过敏原
既然每一种过敏都有特定的过敏原,那么排查和检测过敏原、严格回避过敏原,对治疗和预防过敏性疾病十分重要。实际上,只要耐心寻找,加上过敏原检测,找到过敏原并不难是什么难事。
过敏诊断两步骤
医学上把过敏性疾病发病过程分为致敏和过敏两个阶段,过敏诊断也分为回避和激发两步骤。比如:出生后首先进食奶粉,宝宝体内可能被致敏;以后再进食奶粉后就可能出现过敏表现。当出现过敏,停掉奶粉,换成水解配方,症状消失,这就是诊断的第一步——回避;再次进食奶粉又出现过敏,这就是第二步——激发。
当宝宝出现过敏反应,回避一种食物或避开一种环境条件后,过敏好转即为“回避”阳性。当再次食入这种食物或接触这种环境,过敏如果再度出现,就是“激发”阳性。如果回避时间较长,超过3~6个月,婴幼儿体内对于过敏的“记忆”也很可能减退,这时再次食入或接触,有可能不再过敏,这称为“耐受”。
过敏原检测
1. “回避”+“激发”是诊断过敏的金标准,而过敏原检测却不是。家人和医生仔细地关注和记录,才会做到及早“回避”+“激发”的诊断。诊断后,一定要回避3~6个月,比如:发现鸡蛋过敏,3个月以上一定不要再给宝宝食入,推荐最好6个月不要食入,以后再由少到多逐渐给宝宝食入,就很有可能进入或达到耐受了。
2. 对湿疹或有其他过敏表现的宝宝,同样应有详细的生活记录,对食物过敏,记录每天所有经口所进食物的种类(必须包括任何添加剂和补充剂),还要记录湿疹等过敏症状的表现和程度。经2周记录,回顾查找,往往可初步找到原因。对环境过敏,要记录出现症状与接触环境之间的关系。
3. 6个月以内的婴儿即使出现过敏也很难通过血液化验查出。此时给宝宝进行血液检查,即使是阴性,也不能代表没有过敏,只有“食物排查+及早食物回避”才是有效方法,任何化验检查都是“辅助检查”,只可以作为参考,不能以过敏原检测作为初选食物标准。也就是说,如果宝宝没有吃过的食物,检测的结果肯定是阴性,但是不代表宝宝对该食物不过敏。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