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舰导弹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建国初期,新中国海军还是襁褓中弱小的幼苗。在漫长的海岸线上,只有一些要塞地域部署有130毫米海岸炮。面对当时西方阵营海军舰艇射程达30千米以上,口径203毫米,乃至406毫米的舰炮,这些射程只有10多千米的130毫米海岸炮显然火力薄弱。当时巡洋舰多数在20千米左右的距离上进行炮击。1944年,对诺曼底海岸火力准备时,美国和英国海军是用战列舰、重巡洋舰在20千米左右距离上开火,而实行近距离火力支援的驱逐舰靠近到10千米左右,用炮火消灭残余的德军火力点。海岸炮火对于强大和机动的舰队,是处于被动地位的。当年德军大量部署在大西洋壁垒的150毫米、88毫米海岸炮几乎没有还手余力。
当世界格局将惜日的盟友变成了冷战对手后,百废待兴的年轻共和国还远没有当年诺曼底那样数量的火炮和岸防工事,虽然在50年代对金门岛的几场炮战中占了上风,但是谁都清楚其原因是国民党军队没有美国那样的海军火力,真正要建立强大的岸防体系,才能彻底取得优势,于是寻求有效的海防武器成了当务之急。
急于建立强大海防的共和国,在1956年10月成立了专门的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其方针是“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利用社会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这个方针显出东方人的皎洁和含蓄,中国人早就瞄上了苏联最先进的KS-1型反舰导弹。1957年9月,聂荣臻带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到苏联谈判,要求苏联对中国的导弹事业提供援助。10月15日双方签订了协定。协定规定苏联在1961年前,向中国提供四种导弹,其中包括KS-1岸舰飞航式导弹。1957年10月15日中国又派出苏振华率领的海军代表团赴苏谈判提供飞航式导弹。1958年2月4日,中苏签订了协定,包括苏联向中国提供542岸舰导弹,544舰舰导弹,1060潜地导弹。所谓542就是苏联的KS-1飞航式岸舰导弹,而544则是后来震惊世界的“冥河”式导弹。1060潜地导弹发展成了今天共和国核威慑力量的JL导弹。在签订提供导弹技术的同时,还签订了苏联向中国提供629艇,205艇和183P艇的协定。
这就是当年所谓的“三弹三艇”协定。当时的苏联出于对自身安全的考虑,也希望中国形成强大的海防体系,解除来自其远东地区南翼的威胁。1959年中期开始,苏联向中国先后运送了导弹和相关技术资料图纸等。作为岸防导弹,射程要比舰艇导弹远,才能使敌方舰艇不能接近海岸,从而保护海岸要塞或临海城市等要地。因此射程100千米的542导弹比射程只有35千米的544“冥河”导弹更适合作岸防导弹。当时中国决定引进542和544分别作为岸防导弹和舰对舰导弹是很合理的考虑。如果这些导弹完成部署后,不仅能依靠海岸火力将大型水面舰艇拒于其火炮射程外,还能采用携带导弹的小艇前出到岸舰导弹的射程极限附近,攻击远离海岸的敌方舰艇编队。
对于当时美国那样的特混舰队,导弹艇只要有2到4次射击机会,就能轻易击毁其大型水面舰艇。一艘佛莱斯特级航空母舰命中一发542或544导弹,就会立即丧失战斗力,而当时没有装甲甲板的改进型爱塞克斯级或中途岛级的机库和飞行甲板,只要被击中大半都会被掀掉。那些遂行对岸火力攻击的轻型巡洋舰或驱逐舰,一发542或544导弹能将其炸成两段。缺乏远见的西方国家,也没有重视反舰导弹的出现,对于他们极其推崇的两栖作战的威胁。
在太平洋战争和朝鲜战争中,美军登陆兵从大型登陆舰换乘登陆艇或两栖装甲车,通常在距海岸10公里左右,然后编波向海滩发动冲锋。当反舰导弹出现后那种换乘和编波不可能在反舰导弹射程内进行,因为反舰导弹完全能够在换乘前,抢先打沉大型两栖舰艇和运兵船。这使得换乘编波得在100多千米外进行,乘坐小型登陆艇和两栖装甲车的登陆兵要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折腾近数小时才能抵达滩头,海岸炮兵可以从容不迫地将一个个目标击沉,使抵达滩头的登陆兵所剩无几。
在二战期间,抵达滩头所花时间不过20分钟左右,海岸火力来不及大量摧毁海上航渡的登陆艇或两栖装甲车。虽然反舰导弹威力如此强大,但是直到以色列埃拉特号驱逐舰被击沉前,自持有庞大舰队和舰载航空兵的西方国家,并没有把反舰导弹放在眼里。西方寥寥几种在研制中的反舰导弹,进度上也是拖拖拉拉。
542导弹苏联编号是KS-1,西方国家编号为SSC-2b,其外形类似一架米格-15战斗机,其装有一台涡轮喷气发动机,射程达100千米,1953年开始研制,1956年服役。其实这种导弹就是米格-15战斗机的衍生产品。苏联向中国交付这种导弹时还没有在公开场合露过面。西方国家通过侦察照片等一些蛛丝马迹,知道有这种导弹的存在。
1957年,有人在波罗的海附近发现过数辆KrAZ-214卡车牵引的半挂车上,帆布盖住类似米格-15战斗机的飞行器。导弹的垂直尾翼低于米格-15,西方情报人员很快就判断出了是一种类似德国V-1导弹的武器。然而最初不清楚其作战对象,把它列为战术导弹。直到后来发现这种牵引车队附近总伴随有搜索雷达车,才认为其中一些型号可能是用于反舰。60年北约战斗机发现苏联发展用图-16轰炸机携带这种导弹的空射型在北极圈和波罗的海上空飞行,远东地区的勘察加半岛附近也有这种图-16飞机活动。西方称空射型为“幼鲑鱼”。
1960年苏联向中国交付了542和544导弹样品及技术资料,同时派来了专家组。不久后,中国进行打靶试验。试验选择在渤海湾地锦西。这样的地点很适合海上武器试验。从锦西附近的海岸向渤海上的靶船射击,即便导弹在最大射程上脱靶,也不会飞到公海上去。542导弹发射阵地选择在平坦的锦西海岸。
542导弹采用预置指令配合无线电高度表控制导弹发射初段,助推起飞后2秒,助推器脱落,导弹自动爬升到300米高度平飞,中段飞行采用指令驾束制导,飞行中段可以修正弹道。末段是半主动雷达制导,由岸上雷达照射目标提供信号源,抵达雷达开机点后,弹上雷达会接收到来自目标的反射信号,然后导弹对准信号源俯冲。尽管542导弹的涡轮喷气发动机能够使导弹有更远的射程,但正是由于这种制导体制,限制导弹射程不能超过海岸制导雷达照射距离。542导弹前鼻锥内装的雷达其实是米格-15战斗机上PR-5雷达的测距接收机的改进型号。这种接收机对于引导飞行员对向搜索的精度足够,而作为半主动制导的雷达接收机却精度不足。
由于弹上雷达接收机和机电式控制系统精度不足,542导弹的命中率历来很低。不过其用于反舰时45米的标称圆概率误差,是完全可能命中诸如航空母舰这样的大型水面舰艇的。在锦西的试验中,542导弹的误差大也不例外。从海岸阵地上发射数发导弹都没有打中靶船,多数为近弹。全部的操作都是按苏联的规程指导进行的,没有什么差错和问题。导弹精度不高但威力不小,飞临目标上空的导弹俯冲进水后,炸起了巨大水柱,靶船水下部分钢板被爆炸水压,压的变形。
尽管542岸舰导弹试验结果不满意,仿制工作依旧继续进行。雄心勃勃的年轻中国技术人员认为能够将导弹的精度进一步提高。当时的国防部五院负责设计资料的整理、消化和反设计。还派出工作队下厂参加仿制工作。然而1960年8、9月间,由于中苏关系恶化,全部苏联专家组被陆续撤回。此前不久,专家组的工作已经出现停滞。这对中国反舰导弹的发展打击沉重,所有仿制工作都陷入了停顿之中。
1961年7月,在北戴河召开了国防工业会议。面对当时国家在技术和经济上的困难局面,会议确定“缩短战线,任务排队,确保重点”的方针。中央军委决定停止防止性能不佳的542岸舰导弹,集中力量仿制544舰舰导弹,从中掌握技术,积累经验,培养锻炼技术人才,为飞航式反舰导弹的发展积蓄力量。整个飞航式岸舰导弹的研制进入了停顿时期。由于当时国防工业全面调整收缩,国家要生产和研制能够迅速形成战斗力,应付边境和台湾海峡的严峻局势。在反舰导弹作用还不被世界完全认可的时代,544导弹仿制不是重点,故进展缓慢。
60年代初期,正是台湾国民党军队进行反攻大陆的活动高峰,东南沿海局势紧张。国民党海军舰艇活动频繁。而大陆海军没有多少大吨位作战舰艇,只能与一些小股活动的台湾海军舰艇作战。当台湾海军的小型舰艇在其“阳”字号驱逐舰等大型舰艇掩护下进犯时,大陆的小吨位炮艇和鱼雷艇很难在宽阔的海面与之抗衡,也难以取得接近其驱逐舰的机会,所以一般是靠近大陆一侧的海岸或岛群间活动。在中苏蜜月时期,虽然从苏联进口了4艘“鞍山”级鱼雷驱逐舰和“成都”级火炮护卫舰,但国民党数量居于绝对优势,这些捉襟见肘的大型舰艇兵力还是难以应付不断出现的袭扰。
当时大陆采取将鱼雷艇炮艇混编沿海岸活动,处于航空兵和海岸炮兵的保护下,一旦抓住机会就迅速出击的战术,才部分遏止了台湾国民党军队的不断袭扰窜犯。东南沿海的对抗情况,使得海军对于反舰导弹的需求更加迫切。1963年4月,在北京召开了544导弹专业会议,研究解决544导弹仿制中存在的问题。九月,国防科委颁发了《关于544系统技术责任分工的规定》,明确了国防科委所属各院、部在544项目中的分工和责任后,项目终于加快了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