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有什么节日?
冬天中国传统节日有:冬至、元旦、春节。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一般认为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新年才结束。春节习俗,除旧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丰年等等。
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家家户户都把家谱、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等。祭祖的同时,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灵,以祈福来年风调雨顺,家和万事兴。而今仍有沿海一带如粤西、潮汕、浙江部分地区延续祭祖的传统习俗。
元旦,即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元,谓“始”,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谓“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 由于地理环境和历法的不同,在不同时代,世界各国、各民族元旦的时间定位各不尽相同。现在,公历日益为世界各国所公认。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了国际通行的公历,把每年1月1日作为“元旦”。以公历为历法的国家,都以每年公历1月1日为元旦日,举国放假。
在不同的节日里就会有很多不同的习俗,有一个节日——冬至,人们对它非常的重视,素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在冬至这一天,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那么大家知道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吗?冬至还有哪些习俗呢?
一、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
在端午节人们会做粽子吃,在清明节南方会做青团来祭奠祖先,在立夏的时候人们会煮鸡蛋来吃等等,那么在冬至的时候很多地区的习俗是吃饺子,那么有什么寓意吗?原来是因为饺子形状和耳朵非常的相似,所以在冬至日的时候吃饺子意喻就是冬天的时候耳朵会得到保护,其实它还有阖家团圆的意喻,所以民间就有了“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的佳话。
二、冬至还有哪些习俗
1.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之一,在江南一带尤为盛行,汤圆是用一种糯米粉所制成的一种圆形甜品,它意喻着团团圆圆,阖家圆满。
2.北方的一些地区,喜欢在冬至节这一天吃狗肉或羊肉的习惯,因为冬至过后天气会进入最冷的时间,所以人们认为羊肉可以帮助人体抗冻抗寒。
3.吃馄饨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之一,深受广大男女老少的喜爱和推崇。随着馄饨的发展,它拥有许多的名号,制作也各不相同,但是都是鲜香味美,民间素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可以看出馄饨在人们之中的喜爱程度。
4.在我国台湾冬至节的时候,还保留着九层糕祭祖的传统习俗,用糯米粉捏成各种动物的形状,象征着吉祥意思。
5.喝冬酿酒,除了可以驱赶寒意,还可以让人们在冬至节这一天忘记忧愁,有个圆满的阖家梦。
以上就是关于冬至为什么吃饺子以及冬至的其他习俗相关介绍了,冬至节的年夜饭素有“添岁”的说法,所以即使再忙,也不要忘记在冬至节这一天回家陪伴自己的家人。
冬至(Winter Solstice),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 ,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
元旦,即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是公历新一年的第一天。
元,谓“首”;旦,谓“日”;“元旦”意即“首日”。“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但其含义已经沿用4000多年。[1] 中国古代曾以腊月、十月等的月首为元旦,汉武帝起为农历1月1日,中华民国起为公历1月1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亦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国也被称为“阳历年”。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是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结束,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1] 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