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块大洋现在相当于多少钱?

 我来答
全能小宇
高能答主

2022-03-24 · 有什么不懂的尽管问我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659
采纳率:76%
帮助的人:41.9万
展开全部
在民国以前时期(1912年以前),一块大洋(一两银子、一枚银元)=800元人民币;在民国时期(1912年1月1日至1949年9月30日)一块大洋=400元人民币;在解放后(1949年10月1日之后)一块大洋=200元人民币。
大洋一般指的是袁大头,是民国时候的一种银币,当时的面值为1元。但是,那时的“1元”并非是现在的1元。据说,当时的一个袁大头能够购买500个包子,并且普通的家庭一个月只需要2个袁大头就够了。
由于大洋本身属于一种银币,因此,在收藏市场中,收到了许多藏有欢迎,具备较高的收藏价值。
市面上最多的三个品种是民国三年、九年和十年铸造的,守家一般在700-720之间,民国八年的市存量少,市价约1800元。
扩展资料
大洋基本属性
大洋重量在27克左右,成色在90%左右。
主要包括:西班牙本洋、墨西哥鹰洋、法属印支坐洋、日本龙洋、英国站洋、奥匈帝国“大奶妈”、(清朝)各种龙洋、(民国)大头、小头、船洋、汉版等,甚至荷兰的2.5盾、法国/比利时的5法郎等等,也就是说凡是符合这个规格的都可以认为是大洋(这是当时中国政府放任银币自由铸造、流通的结果)。
匿名用户
2022-03-24
展开全部
俗话说"财不露白",越有钱的人越低调,或许走在路上在你边上的就是一个亿万富翁,而你却丝毫也察觉不到。所谓"财不露白"中的"白"说的就是银元,而银元便是过去人们常说的"大洋"。
在民国的电视剧里,我们常常能够看到他们的计钱单位基本上都是大洋,甚至一个五口之家一个月靠几块大洋便可以糊口度日,而购买一辆汽车也只需要几百大洋……对于钱,大家多少是有些敏感的,这所谓的"大洋"到底值多少钱呢?之前的一块大洋有相当于现在多少人民币呢?
"大洋"的发展史
提到一件物品的价值,不得不先聊一聊它的发展史。大洋也就是银元一直都在中国的货币流通领域里占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起源于上海银饼。清朝末年,那时候还是用碎银作为货币在进行流通,但是这其中却有一个很苛刻的问题,那就是称量碎银常常存在误差,而这种误差最明显的体现之处就是在发工资时,不够精确平等的薪资往往会引起不小的争议。
清朝末年的上海是我国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很多的船满载货物都会停靠在上海的港口,由工人人工背下轮船,放进仓库,再转向内陆城市。因此,很多的壮汉都靠卖力气养家糊口,但是每月发工资时碎银的不公平问题都很让老板苦恼,于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时的上海富商王永盛和郁深盛等人便决定自铸银饼。
从此,大洋便诞生了,制作大洋的富商们规定,每一块大洋价值五两白银,而在市面上见到的钱币就多为咸丰六年所制。之后到了光绪年间,大洋开始投入大量使用,上面印有一条大龙,因此大洋又被称为"龙洋"。
后来就到了大洋真正风靡的时刻,那就是民国初年,大洋上先后铸造印着孙中山和袁世凯的侧脸头像,一个是小头一个是大头,因此大洋又被民间称作一个是"孙小头"一个是"袁大头"。
1935年之前,中国的货币流通单位还是银两为主的计量方式,再辅之以大洋的存在。1933年4月,国民政府提出了"非两改元"之后,银两开始慢慢退出了在货币流通单位里的一千多年的历史舞台,代表着银元的大洋就走上了舞台。而银币的铸造权也不再是那些富商们,铸造权都收回了中央,地方省的大洋铸造也都大大的减少了。
只是大洋的使用实在是不方便,比如100个大洋就绝对不可能随身携带,因为它太重了,足足有七十三两,提到大的交易还是会使用钱庄的"庄票"。但是就在中国刚刚废除银两制度改成银元制度之后,现今的金融世界又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1931年之后,英国、加拿大、日本、奥地利等国家相继放弃了金本的位制,进而选用了纸币,实行了轻度的货币贬值,希望能用这样的方式刺激国内的生产和消费。同时美国的又把魔爪伸向了中国。
美国为了增加自己的白银储备,大幅度的提高了白银的价格,从而大量收购白银,因为中国的银元又比白银收购的价格低得多,于是美国将中国的银元大幅度的引入了自己的国家,中国的银元被当作白银收购进了美国,而国内就出现了货币奇缺的现象,中国货币流通领域突如其来的漏洞在仅仅两年时间里就流出了三亿多枚的银元。
危机四伏的大洋突然紧缺让当时的中国政府不得不紧急想办法来避免经济的全面崩溃,于是国民政府的财政部长孔祥熙在上海宣布实施法币政策,实施纸币政策。因此,后来的大洋再次出现就是以收藏品的身份了,而不再是货币,大洋作为货币的时代就这样画上了句号。
等价
几经波折的大洋使用史,那么在先前最流行使用大洋的时代,一块大洋到底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呢?由于没有具体的换算公式,物物等价将成为我们衡量价值的方式。民国时期大洋正是当头大热,但是民国又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因此不同地方的物价自然会因为不同地方的局势而有所不同,但虽然是这样,作为货币也依然会有一个平衡点。
一块大洋可不是相当于现在的一块钱硬币那样的价值,当时的一块大洋都是和至少一千文钱等值的,而一个包子在先前是两文钱一个,所以稍微计算一下也就是说,一块大洋可以买至少五百个包子,够一个人吃一百多天的早饭,因此只要一个人身上有一块大洋,单买包子,他都可以生存好几十天。由此可见一块大洋在民国正红的年代,还是很值钱的,毕竟一辆小汽车也只要几百个这样的大洋。
时代在变化,货币也在变化,以前的大洋如此值钱,可以凭借小小的身材买到这么多的东西,现在的一元钱却还要两个才可以买得到一个鲜肉大包,甚至在现在大学生上小学的时候,一个肉包才只要一块钱。短短十几年的时间,一个包子这样小成本的东西就将自己的身价翻了一倍,可见是钱越来越不值钱,物价越来越高了。
"袁大头"
但是钱币却仍然也是历史最佳的见证者,就拿大洋中最有名的"袁大头"来说,它就是一个很好的见证者。现在的"袁大头"是货币收藏界里的银元之宝的存在,因为它是我国近代硬币中流传最广又是影响最大的银元品种。
不仅是代表了中国近代的货币文化,更是放映了中国近代的历史和金融的兴衰与沧桑,"袁大头"的艺术观赏价值和文物价值都是不可估量的,不仅能够保值还可以升值。虽然当时的数量很多,但是现在散落民间的"袁大头"已经数量相当有限了,所以升值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在先前大洋风靡的时代,谁又能想到一百多年之后,他们用来置换物品的货币大洋,竟也可以成为收藏家的收藏品,成为不可多得的历史见证品。大洋先前的价值是五百多个包子,到现在也是值五百个包子,只不过是贵包子了啊!大约就在八百块左右吧,也是"小身材,大力量"了!
文/文史旺旺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悠幸1j
高能答主

2021-11-21 · 认真答题,希望能帮到你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2万
采纳率:46%
帮助的人:420万
展开全部
按照常规换算来看,一个大洋相当于10角、100分、1000厘,一文钱就是一个铜板也就是一厘。可单从民国四年的财政部泉币司调查就能发现,每个地区一个大洋能够兑换的铜板数量都是不同的:天津1279文、奉天省城1180文、开封1289文、福州1085文、武昌1433文、长沙1500文等。

按一块大洋折合如今人民币500元来看,当年的一文钱大概是如今的0.5元上下。由此可见,铜板才是普通平民百姓每天最常用到的货币。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乐笔晓新
2021-11-21 · 宣化成流增民智,任重道远健国修
乐笔晓新
采纳数:64631 获赞数:222743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根据当时的购买力计算,
1块大洋相当于今天
230块左右的钱。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捺圆热道的无997
2022-03-24 · 贡献了超过176个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7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万
展开全部
虽然知道需求曲线自然产生于消费者选择理论得到了证实,但需求曲线的推导本身并不是提出消费者行为的理论。仅仅确定人们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并不需要一个严格的分析框架。但是,消费者选择理论是极其有用的。正如我们在下一节要说明的,我们可以用这种理论更深人地探讨决定家庭行为的因素。
即问即答 画出百事可乐和比萨饼的预算约束线和无差异曲线。说明当比萨饼价格上升时,预算约束线与消费者最优会发生什么变动。用你的图形把这种变动分为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四种应用
我们已经建立了消费者选择的基本理论,现在可以用它说明四个关于经济如何运行的问题。但是,由于每个问题都涉及家庭决策,所以,我们可以用我们刚刚提出的消费者行为模式解决这些问题。
所有的需求曲线都向右下方倾斜吗?
一般来说,当一种物品价格上升时,人们购买量减少。第四章把这种正常行为称为需求规律。这个规律表现为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但是,就经济理论而言,需求曲线有时也会向右上方倾斜。换句话说,消费者有时会违背需求规律,并在一种物品价格上升时购买更多。为了说明这种情况可以发生,请看图21-12。在这个例子中,消费者购买两种物品——肉和土豆。最初消费者预算约束线是从A到B的直线。最优点是C。当土豆价格上升时,预算约束线向内移动,现在是从A到D的一条直线。现在最优点是E。要注意的是,土豆价格上升使消费者购买了更多的土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