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6)|襄樊之战中的徐晃、赵俨——临危受命
《读三国(5)|襄樊之战中的曹仁、满宠——书上几十字,汇聚十年功》
建安二十四年十月。
襄樊之战的舞台上,五子良将之一的徐晃至此正式登场。
曹仁被关羽围攻后,于禁、满宠迅速赶赴战场,可曹操还派了徐晃这支部队驻扎在离主战场有一段距离的宛城。史书上记载这支部队也是用来支援曹仁的,可是我们能够发现徐晃并没有参与之前的战斗。
或许是大家都以为于禁、庞德联合曹仁就足以对抗关羽,徐晃也就没有必要一起去,看看留给徐晃手底下的士兵全都是新兵蛋子就知道了; 但更可能是曹操深通兵法,多年来的实战经验养成的严谨思路和风险意识,留有后路,留有后招,要以防万一。
徐晃就是为了防止猝不及防的变数而布置的部队,只能这样理解。 如果于禁、曹仁顺利击败关羽,徐晃可以运输军粮,让于禁、曹仁乘胜追击;如果相持良久,他的前方是战场,后方是领地,徐晃可以综合研判远近形势,灵活机动地行动;如果前方战事不利,这是最不希望发生的局面,徐晃作为一支后备部队还可以应对局面。
不得不说曹操确实是深谋远虑。
如今,徐晃得以免除和于禁一样被大水淹没的局面,但于禁失败的程度却超过所有人的预期,关羽被衬托的十分强大,不知道徐晃心里如何想,恐怕是又庆幸自己,又惋惜于禁、庞德,又为接下来面临的事而担忧发愁吧。
曹操的命令果然到了,立刻从宛城出发,支援樊城。
徐晃和赵俨带领着人马来到了阳陵陂驻扎。“陂”这个字我查了下,有水塘、山坡的意思,就是说徐晃驻扎在了阳陵附近的山坡或者水边。这里离樊城还有不少的距离。
可是徐晃不敢前进了,因为军队人数相比关羽太少,而且带的兵还都是新兵蛋子。徐晃对关羽那是相当熟悉,当年关羽在曹操手底下效力那段时间,两人私交还很好。徐晃知道关羽的能力,凭自己这点兵力,上去就是给关羽打牙祭。
徐晃未开战,就显现友悄局了作为名将的一个重要素质:打不赢,我就不打。
那为什么徐晃这么急冲冲地跑来?来了又只能傻等,干看。
三个原因:
一是曹操的命令。 曹操肯定是比较着急的。于禁率重兵对抗,却兵败投降,为所有人心头蒙上巨大的阴影;关羽声威震怖,附近流贼响应关羽四处捣乱,民心惶惶不安。皇帝就在许都,一旦让关羽把皇帝夺了过去,刘备这复兴汉室的大旗还真就竖起来了,那曹操将面临十分被动的局面,心里都动了迁都的念头。
二是徐晃必须亲自赶赴战场,看看战事到底发展到了什么地步。 樊城情况到底怎么样?还能坚持多久?这样重要的战争徐晃只相信自己的判断力。 徐晃每次战斗前,都会在军队离敌很远的时候就开始派侦查部队出发探查,他要掌握尽可能多的情报。
三是徐晃知道曹操此时能指望的只有他,他不能冒险逞一时之快,顺从自己的血性和感情。 曹操手底下人不是很多吗?为什么这时没人了呢?这自然牵扯到一个信任度和能力的问题,既得曹操信任、可独当一面、还能迅速赶赴战场的只有徐晃,曹操甚至不指望徐晃能打赢,只要他能争取时间,给曹操更多的余地来安排好让就好;
此时的情况是:
于禁在关羽手底下吃牢饭,心情正郁闷,结合于禁之后的人生来看,我估计他一生剩下的时光就是在纠结当时是不是自杀了更好;
张辽驻扎合肥需要防着孙权,一时抽不开身;
乐进骁勇善战,极擅攻坚啃硬,跟随曹操最早,可惜于一年前病死;
张郃面临的事情更多:夏侯渊被黄忠斩杀,军心大乱,张郃接替夏侯渊的位置,整顿军队,安抚人心;刘备此时如日中天,信心爆棚,上表汉帝自称汉中王,宣称辖管豫、荆、益三州之地,在正经的公文里将曹操明里暗里损了个遍,占领道义制高点;
曹操心有不甘出征刘备,刘备采取最佳战术,只管据守天险,不与曹操交战。几个月之后曹操一无所获,死伤甚多,只有灰溜溜地引军撤退,至此放弃了汉运告中。张郃转而驻扎在陈仓,处理剩下的善后事宜。
剩下的诸多将领,或者已经死去,或者能力不足,或者离得太远;还有些人选,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曹操不放心。
曹操当初把徐晃放在战场的后方宛城,就是防着最坏的局面发生的,现在大危机来临,曹操在战场上只能靠他,他不得不挺身而出。
这就是徐晃面临的局面和压力。
徐晃迟迟不前,曹操知道徐晃在想什么。
过了一段时间,曹操再次派遣将军徐商、吕建来参见徐晃,带来了曹操的话: 必须等各路兵马集合完毕,一起前进。
看起来曹操很理解徐晃啊,你不是缺人吗?我给你兵马,而且给了明确命令,要等各路人马到齐了再一起行动。这不就是给徐晃减轻压力吗?
不知道徐商和吕建带了多少人来,但徐晃得到命令后就停止驻扎,开始前进了。
这真有点意思:如果徐商、吕建带来的人很多,那意思无疑是要徐晃前进;
而徐商和吕建是两个不怎么出名的将领,史书上几乎没什么记载,这在大概率上意味着他们地位不高,能力不强,因此手底下不可能有很多人马;
从徐晃接到命令后立刻前进这个事实来看,我们可以倒推曹操真实的意思:
我曹操一时真派不出多少人了,你看我连徐商、吕建这样地位较低的将领都派来支援你(如果不是情况穷迫,恐怕徐商、吕建的名字连进入史书的机会都没有),你就别等了,赶紧前进吧。
我感觉到曹操传达来的那种微妙但沉重的压力。徐晃作为下属能不紧张吗?
关羽早已派人在偃城驻守。徐晃兵临城下。不知道偃城的守将是谁,徐晃做出一两个假动作,显示自己要在偃城后方设置障碍,挖壕沟、地堑,让城中守将感觉徐晃要断了自己的归路,偃城守兵竟然来了个坚壁清野,把自己营地一把火烧了,逃跑了。徐晃拿下偃城。
不知道大家看到这段有什么感想,我自己初次看到的时候觉得偃城守将有些无厘头。徐晃前面又十分谨慎,让人都感觉有畏敌的嫌疑。
我想了又想,现将自己对此次小战斗的推测写下:
史书明确记载: 贼屯偃城。晃到,诡道作都堑,示欲截其后,贼烧屯走。
这说明徐晃知道只要做出截断偃城守将归路的部署,偃城守将就会害怕,觉得自己必死无疑。
1. 这显示出了关羽布局的缺陷,也能隐隐瞥见关羽的傲慢和骄矜: 你关羽将人马布置在这里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是准备拿下樊城之后,作为自己的有利支撑?还是为了防止曹操派人南下支援?难道偃城相对于关羽这方的布局来说是一座突出的孤城?一被断了后路守将就知道要完蛋了?既然要守,那人马要有战斗力,粮草要足,主将要给力;断不是派一个还没交手,就弃城而走的人来驻守。
2.徐晃并没有真的去截断后路,而是“诡道”,玩假动作,给偃城守将做演示。 这证明徐晃的情报工作做得好,对战场各方面因素,对偃城守军的能力判断得也好。
情报的收集需要时间,这可以解释徐晃为什么不前进,总是等一等;
开始行动后,他有把握这样一做,演得逼真一点,敌军很可能就会上套;这样就没有死伤,可谓是不战而胜;
3 .如果偃城守军不撤,那徐晃大可以把假动作变成真动作 ,毕竟演得那么逼真,不可能一点实际工作都没干,小壕沟、小地堑应该还是挖了,兵马也有布置安排。这样可以打围城战——与关羽直接交手胜算不大,但是你这个守将我还能打不过?
4. 徐晃其实害怕在偃城打起来。 徐晃的根本目的是救援樊城。偃城守将如果不撤,一旦真打起来,纵然可以获胜,也浪费了最宝贵的一样东西——时间。如果在围困偃城期间,樊城失守,即使拿下偃城也是错失全局;偃城守将如果不撤,徐晃可以选择继续前进,但要面临背后挨刀子捅的风险。
如果分出兵马与偃城守军对峙用来防止敌人追击,而自己继续前进的话,必然面临在樊城之下与关羽直接交手的局面,则徐晃的兵力比起关羽就更加少,胜算就更低;
这才是徐晃的真实想法,所有成本都要控制在最小损失范围内。他其实害怕偃城守军尽忠职守。
徐晃和偃城的守军玩了一套漂亮的脑力计算,敌人很听话地上套了。(我分析这段时脑细胞真死了不少,徐晃轻轻玩这么一手就把我绕了半天)
徐晃拿下偃城继续前进,终于来到了离关羽军不远的地方。徐晃又停下了,因为他觉得自己打不赢。
这下军队内部终于有舆论了,前面在阳陵陂,你就不敢前进;这下樊城就在前方,离得如此之近,大家心情很急切,都责备徐晃,为什么不去救援?
要知道徐晃作为曹操手下能独当一面的大将,威望是很高的,权威性是不容置疑的,现在竟然出了这种情况,证明当时樊城的情况确实很危急,也侧面显现出徐晃军队渴望拼杀的斗志。
史书上没有记载徐晃是怎么做士兵的思想工作的,因为有人给他帮了忙,这个人就是赵俨。
原文:
赵俨的话传递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意思:
1.客观情况: 关羽在樊城围攻部署很坚固;樊城附近洪水灾情依然严重;我们自己的兵力不足;樊城曹仁被围得隔绝,无法沟通消息,形成不了内外夹攻的合力;
2.提出方案: 继续前进,逼近包围圈,但不进攻,而是使用各种通牒手段让曹仁知道救兵来了;徐晃挖地道,飞箭传书,不断和曹仁沟通消息;
3.给予希望: 一是樊城的将士知道城外有救兵后,必定会士气大振,通牒文书上再写一些激励人心的文字,精神力量是很大的;这时候关羽和曹仁已经打了不少时间了,大家拼的更多是心力、斗志、精神意志;
二是接着说明曹操还会继续派人来支援,估计十日之后就会到达;樊城将士知道有救兵后,在曹仁和满宠的带领下继续坚守十日的概率很大;到时候我们里应外合,协同作战, 破贼必矣 ;
4.承担责任: 如果因为我提出的方案,最后造成樊城失守,曹操怪罪下来我赵俨一人承担责任;这等于是替徐晃解除了军队内部的人心分歧,并且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维护了徐晃作为主将最高权威性;估计徐晃心里的感激之情是汹涌澎湃。
还替广大将士解除了心理压力,要知道曹仁和曹操的感情,大家肯定害怕徐晃这样拖延着不战斗,解救不成功的话要遭殃倒霉,大家被军法处置这么办?
有了以上四点,最后史书记载:诸将皆喜。
至此,徐晃和曹仁统筹内外,上下一心,静静等待胜利希望的曙光。
襄樊战场上的正面战斗,很快要一触即发,徐晃接下来还有精彩的表现;
而另一个维度的战场在徐晃从宛城出发支援樊城的路上时,就开始同步进行; 这就是庙堂之上的运筹帷幄,人性人心的计算、把握、洞察和较量。看看这些远在庙堂的出众头脑,如何左右千里之外的战场。
下一篇讲述曹操的智囊团,如何用自己的决策配合徐晃、曹仁的正面战场。希望大家喜欢。
《读三国目录》